哀悼硅谷华裔首席软件工程师-王庆根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ABC28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Stanford化学博士,可惜了。第一选择就应该回去,留在这里绝对是埋没自己。回去了这可是金字招牌。

虽说国内人与人之间关系比这里复杂,但是缺乏基本交际能力且性格内向的人还是选择留在国内要好许多。学习突出的更是如此--在国内学习好就是一向公认的成就?!顶个什么什么冠军的头衔在评职称搞宣传的时候是很好使的。

Principal, staff engineer, whatever

如果是回国用的材料,那么就译成首席吧,反正是吹。

一个大公司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小部们,每个部门都可以有那么一个或若干个Principal engineer。如果说对应,应该和国内的主任工程师接近些。这里,很多情况Principal Engineer不是唯一的,说首席,到国内用比较合适。

把scientist译成科学家,大概国内的同胞不清楚,我们这儿一个办公室十有八九都是科学家,包括刚毕业啥也不懂的毛头小伙.
 
忧郁症这么容易导致自杀?还真不知道。多谢科普,:cool:

南大化学系出国的很多。我觉得他这样的履历,出国拿到PHD后,不如回国发展,可能会好一点。

:confused: 回国有回国的麻烦,请看两例:

(1)1996年,蒋国兵远赴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攻读核物理博士,在2000年毕业之后回国。31岁被破格提拔为清华大学副教授。蒋于2001年4月以移民身份出国到加拿大与妻子团聚。

移民加拿大之后,蒋国兵一直找不到专业工作,心情十分沮丧,原本性格不错的他也开始变得内向。登陆初期曾在一家油漆厂打工,大半年的时间收入才只有5千。后来,蒋国兵于2002年进入多伦多大学化工系攻读第二博士。

。。。

加拿大多伦多时间2006年7月21日凌晨,44岁的华裔博士蒋国兵从多伦多一座高速公路立交桥跳下,当场身亡。

(2) 浙江大学一海归讲师疑因评职称问题跳楼自杀
 
我的意思是:电脑是好找工作些,但化学也不是那么难。在生存的压力下放弃自己花了十年时间的专业,很可惜。

在北美,很多大陆出来PhD都是靠在大学当“研究员了此”残生“。这就是为什么2000年前后有很多人"放弃自己花了十年时间的专业"去学电脑。
 
so what? he died because he wanted to. Just an ordinary man...just gone a little earlier. that is all.
 
死需要勇气,可对他,活下去需要的勇气更大。他应该去见见达赖的。
 
死需要勇气,可对他,活下去需要的勇气更大。他应该去见见达赖的。

生活不容易啊,据说达赖也有抑郁的倾向。
 
刚好交流一下抑郁的经验:cool:
 
不易所以需要更多勇气。希望他的妻、子们的勇气要足一些。
 
压力太大了...... 很多时候也感觉, 自己努力了一顿, 却好象是在作茧自缚, 多运动,多调节自己吧, 北美的中国人都不容易.
 
压力太大了...... 很多时候也感觉, 自己努力了一顿, 却好象是在作茧自缚, 多运动,多调节自己吧, 北美的中国人都不容易.

多运动,参加些课外兴趣小组,参加有组织的活动。

最关键一条: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说说我认识的王庆根,本不该贴在这坛子的。。。
来源: 湿鼻子 于 2012-04-30 16:35:53
http://bbs.wenxuecity.com/tzlc/408303.html

首先声明我本人只是认识王庆根而已,并不是很熟。这两天看到网上那么多对他的臆测和误解,心里很不舒服,不吐不快。

认识王庆根是十几年前的事,LG和他在同一个实验室,比他晚一些。因为只有他们两个大陆来的男同学,又一起选计算机的课,所以聊的很多。玩的时候见过庆根几次,人很温和,说话时经常笑眯眯的,有点小内向,也时常开开玩笑,还没说完,眼睛已经笑成一条缝,就像那张照片里一样。看他的人,和狂妄,自以为是一点都沾不上边。

说起放弃化学专业,我不能说庆根什么,只能说说自家LG。LG刚进实验室的时候,觉着做的东西太酷了,很兴奋。可是做了一年就受不了了,因为重复性太强,比较枯燥,动脑筋想个主意,要花很长时间来作实验。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基础研究,不能眼看着它们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汗一个,看来我高中政治学的不错),这让LG很不爽。

当时许多同学都去选计算机的课,庆根也是其中之一,LG也跟风去学,发现很喜欢,教学和以前在国内上的计算机课很不一样,才10*的课就能看到自己编的程序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有成就感。因为兴趣,同时又有‘钱途’,LG就想minor一个CS MS.和导师讲了(因为要导师签字),导师说因为你要花很多精力在CS上,所以会比别人晚毕业。他们实验室一般六年毕业,再拖长一点,岂不要七年。LG纠结许久,决定放弃PhD。这期间LG经常和庆根聊这件事,庆根说他以后肯定也会去做电脑,只是做了这么久的化学,还舍不得一下子放弃。LG走的时候,导师有些后悔那么‘吓唬’他。后来庆根也受不了想走的时候,导师就安排他提前毕业了。

另外庆根学CS的时候学得很好,不是有些人猜测的因为转行,在新领域做不过别人,所以抑郁。他那么聪明,CS又是个靠脑子吃饭的专业,怎么会做不好。

我们在毕业以后,忙于各自的工作,家庭,已经好几年没见了。在他出事前几个星期,有一个周末突然打电话给LG,说自己做一线的manager,做得很累很累。听朋友讲LG也是一线的manager,就想交流一下,怎么才能又把工作做好,又可以不要那么累。他们聊了三四十分钟吧,庆根只字未提他老板如何如何。LG很遗憾,说如果他提了,可以聊聊怎么样manage your boss,或许可以帮到他。后来听朋友讲,庆根工作太认真了,组里的大事小情都要他来决定,认真地回每一封EMAIL,老板又给他很大压力。再插播一下我LG,一线的小manager,以前管十几个人的组,每天工作12-13小时是常态,忙得时候经常只睡5-6小时,基本没时间锻炼。在这种超负荷的状态下,本来身体就容易出问题,要是再加上个凶恶的老板,精神压力太大,得了抑郁症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一旦得了抑郁症,就不是一句你想开一点可以解决的了。

有一个论调,说庆根家庭年收入在SV不算高,又没有从IPO上发财,所以感觉不得志而抑郁,进而自杀。看了这样歪曲的理解,我很替他委屈,甚至有些愤怒。如果没发财就会抑郁的话,那SV大部分人都可以抑郁去了。庆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寻求帮助,从医生那里,从朋友那里。他只是对自我要求比较高,并没有抱怨别人,只是想自己要怎样才能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慢慢地就把自己的身体推到了极限。

我打这么多字,只是为了澄清一些网上对他错误的猜测。他已经走了,没办法为自己辩解。他生前已经很累了,现在就让他安息吧。
 
还有哪。回国也有自杀的。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85031&do=blog&id=550285
人民大学39岁化学系主任自杀身亡



:confused: 回国有回国的麻烦,请看两例:

(1)1996年,蒋国兵远赴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攻读核物理博士,在2000年毕业之后回国。31岁被破格提拔为清华大学副教授。蒋于2001年4月以移民身份出国到加拿大与妻子团聚。

移民加拿大之后,蒋国兵一直找不到专业工作,心情十分沮丧,原本性格不错的他也开始变得内向。登陆初期曾在一家油漆厂打工,大半年的时间收入才只有5千。后来,蒋国兵于2002年进入多伦多大学化工系攻读第二博士。

。。。

加拿大多伦多时间2006年7月21日凌晨,44岁的华裔博士蒋国兵从多伦多一座高速公路立交桥跳下,当场身亡。

(2) 浙江大学一海归讲师疑因评职称问题跳楼自杀
 
拼命不值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