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共立宪制”

老华侨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5-10-31
消息
3,519
荣誉分数
553
声望点数
273
一个基本的考虑,中国共产党永久执政是不可能的。

这里并不是说,等经典意义的“共产主义”实现了,阶级消亡了,政党也会消亡。而是说,即使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一个政党(或朝代)永久执政既没有先例,也不符合运动和变化的原则;同时,也不符合中国文化里均衡和协调的原则。中共可以利用自己的特点、和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变革自己,以适应新的形势,但是这种变革的被动性比较明显。它很难长期承受来自国外势力、和国内民众不断增长的民主诉求的双重压力。
从中国历史来看,统治最长的朝代是周朝,约800年。汉代是400年。自汉代以后,历朝的统治都没有超过30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文明空前进步,尽管各国各有特色,但一些共同的认知、和认同已经比较明显,那就是:某种比较健全的民主形式是必须的;阶级的划分不是很明显,那么政府就必须是全民的,代表某一个(或几个)阶级的政府就不能长期不变。所以,可以推定,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由一个家族或组织进行长期统治的形式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某一个家族、或组织、或政党就不能永久代表国家了。世界上有很多成功例子,那就是 ---
符号化!

就像英国皇权的符号化一样。通过君主立宪,英国皇室变成了国家的象征和符号。
从1066年威廉一世登基开始,经历1215年开始把皇权符号化的《大宪章》,至今,英国皇室已经代表(或者说,某种符合化地统治)英国946年了。超过中国任何一个朝代!

中国共产党同样也可以符号化!即让其内部分裂出两派,通过民主选举轮流掌权;而类似一种上层机构的、精简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仍然保留。这个中共组织,主要体现一种符号的作用。
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
“中共立宪制”!

除了高度完善的、中国特色的民主,“中共立宪制”有两个无与伦比的优点:
第一、不用根本触及《宪法》。这样,就避免了因为从根本上修改《宪法》而带来的全国动乱。那两个相互独立的党内派别,从理论上讲,不管谁执政,都仍然代表中共,所以,它与现有《宪法》没有冲突。
第二、从中华文明的特点看,它比较强调某种集中、中央集权、和大一统。带有民主集中制性质的“中共立宪制”,可以充分体现这些特点。

下面,就某些具体内容,进行一些探讨。

(一)名称和标识
在中文原意里,“党”和“派”实际上没什么本质具别,在英文里都是“party”的意思。所以,为避免重复、也为了避免法律上的漏洞,那两个相互独立的派别,不叫“党”,而叫“派”。具体的名称,可以叫做:中国共产党橙派(简称“中共橙派”或“中橙”或“橙派”)、中国共产党紫派(简称“中共紫派”或“中紫”或“紫派”)。

为什么以颜色命名,而不用甲乙、AB、东西、南北等?因为,颜色是比较中性的,而其它称呼,不是带有先后,就是带有级别、地域的意味。人为的等级区别,不利于选举的平等性、和公正性。
为什么不选用蓝色呢?因为蓝色,在世界通行的政党标识里,右、和保守的意味过于明显,这不符合中共是左翼政党的建党原则。而紫色,则由红、蓝二色调合而成,既表明了它的中共属性,又有了偏右倾向,比较适用这两派别中“中间偏右”的那一派。相对应,“中橙”,则是“中间偏左”的一派。

至于党派的旗子,符号化的中共,仍保持原有党旗不变;其中的两派,各有自己的旗子:

attachment.php



旗子的含义如下:
1)两派旗子左上角(占旗子四分之一的面积)均为中共党旗,代表两派各自在荣誉上均属于中共的分支。
2)两派旗子的背景,分别是橙色、和紫色,分别代表中间偏左、和中间偏右,合起来就是全民性。
3)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合而成。红色表明了它的中共属性;黄色成分,代表炎黄子孙。
4)紫色,是由红色、和蓝色调合而成。同样,红色表明了它的中共属性;蓝色有偏右、和保守的倾向。同时,紫色代表华贵、吉祥,人们常说的“紫气东来”,正能代表东方巨龙的崛起。
5)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红得发紫”,表明不能走极端,否则就走到对立面上去了。橙派如果极左,民众就会跑到紫派去;紫派也不能极右,否则支持者就会流失到橙派去了。

(二)选举和政府
原有的中共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规模大幅缩小;同时,主要权力下放到橙、紫两派中。
两派分别进行派内选举,选举自己的“派首”。两个“派首”参加全国性的大选,通过选举,产生政府首脑,即国家总理。由选举产生的总理进行组阁。

为体现中共的符号性,派内选举产生的“派首”、和全国大选的获胜者,都要在形式上,报中共审批。如无例外,中共原则上不予否决。
政府每届任期五年。每位总理可以连任一次,即连续任期不得超过十年。

总理和政府向全国人大负责,同时受党中央监督。

(三)中共中央
作为国家的符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同时兼任国家主席。党中央总书记由党内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也是五年。可以连任两次,即总任期不超过15年。如果中共的选举与政府的选举在同一年,中共的选举自动推迟12个月,以保证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橙、和中紫的派首,当然进入中共政治局常委。在全国大选中落选的一派派首,当然担任中纪委书记。这样,既保证全国大举的温和性,又能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四)党员和基层组织
中橙、和中紫都可以发展党员。任何一方发展的党员,都当然是中共党员。除了中共中央委员会、和省级委员会以外,任何一位中共党员也都可以成为其中任何一派的成员。至于是哪一派,则只看在全国大选的时候,登记并选举哪一派的派首当国家总理。这一点,很类似西方的党员登记制度。

普通公民,则没有派别之分。可以在全国大选中投某派的票,而在地方选举中投另外一派的票。

千人一下的单位,不设立党的基层组织。私营企业是否设立党的基层组织,由私营企业自己决定,并报所在地政府备案。
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基层组织的党委书记,由其上级政府提供候选人,然后在党的基层选举中产生。这样,保证了在全国大选获胜的一派,既能够有对国家的领导权威,又同时兼顾党内民主。

(五)军队
就像英国的军队效忠皇家一样,中国的军队效忠中共。由于中共已经符号化,所以,军队也就有了某种程度的国家化。同时,这也符合现有《宪法》的规定。
有别于地方,军队里党的基层组织,仍然是“建在连上”,而且不属于哪一个派。军队党组织更多的任务,是军纪、和动员工作。

国家主席(即国家元首),荣誉上,是三军司令。但军队的直接指挥权,则是政府任命的国防部长。即,军队建设由政府负责,但战争令的下达,则是在政府总理要求下,由国家主席(即中共总书记)发布。

(六)地方政府
这是比较复杂的一部分。这里只提供基本思路,具体细节有待补充和完善。基本思路是 ---

在西方,如果是完全的议会民主制、或君主立宪制国家,省级、以及其它地方政府也是完全独自选举产生。因为中央政府没有了任何人事权,各地方政府有很大的独立性,甚至是立法的独立性。
在中国,中华文化比较依赖中央集权、和大一统。如果地方相对独立,则势必造成地方割据;对于民族自治的地方,甚至造成地方独立、和国家的分崩离析。

所以,中国特色的“中共立宪制”,必须是某种折中。

借鉴英国对殖民地总督的任命(例如过去的香港总督),各地方政府采用任命加选举相结合的形式。即:
1)各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共省委书记,直接由中共中央任命。省委常委,由中共中央审批。
2)橙派、和紫派的省级派首,由各派选举产生,但省委和中央具有否决权。
3)和中央政府一样,省级政府的省长由全省在两个派首之间选举产生,并报省委书记任命。中央具有最终否决权。
4)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政府级别多层(还有地/市、县/市、乡/镇、村等)。如果每一层都进行直选,对一个公民还说,很可能每年都有选举,势必造成劳民伤财、和选举疲劳。对于地级(包括地级市),政府首脑(专员/市长)可以由省委从两派中提名,交给地级人大选举产生。地级以下的政府,不体现党派特色(这也好比西方的市级政府);… …;村长由村民直选,但村长也同时兼任乡镇的镇委会代表(类似councilor)。

(七)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
现在的人大代表的产生,过分流于形式。选来选去,各级党政首脑、和富豪名流都进了人大。所谓的“民主集中制”,实际上是民主不足、集中有余。
与其这样,还不如明确规定:
1)中央、和省级二级机构的党、政一把手,自动成为人大代表;
2)人大常委会的成员,必须专职化;
3)地、县/市以及其他代表,根据人口、地区、民族配额,完全由地方选举产生。

中共的放权是渐进的(即符合化是渐进的),人大权力的充实也是渐进的。最后结果,每位人大代表,必须有鲜明的“中橙”、或“中紫”的派别属性。除了当然的人大代表,其他代表都逐步实现专职化。

如果做类比,人大好比西方的众议院(或下院);那么,政协,就好比西方的参议院(或上院)。
类似加拿大的橡皮图章参议院(Senate),中国的政协,完全由德高望重的人士、社会名流、和民主党派领袖组成。它不是国家的权力机构,不具有立法资格。但是,为了确保中国《宪法》的稳定性,人大关于《宪法》的修改,必须报政协复审,如果政协有绝对多数(2/3)反对,则政协可以否决。

政协委员由政府总理提名,由国家主席任命,无任期限制,但退休年龄为75岁。

八个民主党派中前三大党的主席,成为当然的政协副主席;其它五位则为当然的政协常委;政协主席,仍然有中共的某常委兼任。


试想,如果当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的戊戌变法成功,现在的中国很可能就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如果戊戌变法成功,就不会有后来的军阀混战、国共内战,甚至不会有日本侵略;朝鲜、硫球、蒙古就还是中国的领土,台湾不会分裂,越南仍然说汉语;国共两党仍然会成立,但只会是议会的两大政党,正如英国的现在的保守党、和工党。
不妨做另外一个假设,如果中国现在已经是“中共立宪制”,那么薄熙来事件就不会发生。如果他没有刑事问题,他充其量就是一位鲜明的左派。考虑他个人的魅力和众多的支持者,他很可能就是“中橙”的派首。自然就会联想到,“中紫”派首是谁?是汪洋。两派竞选,如果橙派胜,那薄就是总理;如果紫派胜,那薄也是中共常委兼中纪委书记。不管薄是胜是败,都比他现在想抢而没抢上的职位好。另外,如果有“中共立宪制”,薄就有了制约,就不会权力膨胀、无法无天,就根本不可能有那样的刑事问题。

事实上,中国的文化决定了中国是一个更适合施行某种立宪制的、民主集中制国家。

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但所幸的是,现在施行“中共立宪制”的条件已经成熟,而且是历史所趋。一般来说,如果施行立宪制,那种符合化的对象最好已经树立起某种威望和荣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促成)下,中国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国家达到空前独立和统一,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这些,都为“中共立宪制”奠定了很好的荣誉基础。如果不抓住机遇、实现彻底的民主变革,最后结果就是全国大动荡,中共也就会彻底失去了对中国的领导地位。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实体是永存的。连地球都会终究消亡,更别说政党和统治了。长久的,只有概念和符号。概念和符号没有终极。如果一定要说终极,那就只能是宇宙大坍塌,最后退回到宇宙大爆炸前的一个奇点 。。。


老华侨,2012年5月1日,于渥村
 

附件

  • Parties.jpg
    Parties.jpg
    37.9 KB · 查看: 832
天啊,你这课题也忒大了点。

"中共立宪制",这有什么新意啊,你还竟然写了这么长。

1949以来,不是一直"中共立宪制"么。难道不是么?
 
想符号化我?三千万来换:D:D:D
 
天啊,你这课题也忒大了点。

"中共立宪制",这有什么新意啊,你还竟然写了这么长。

1949以来,不是一直"中共立宪制"么。难道不是么?

村长可能没有弄清“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区别,没去了解什么是“立宪制”。
举例说,英国、日本、泰国、加拿大等,是“君主立宪制”;而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是“君主制”(或叫“君主专制制”)。

中国从来没有叫什么“中共立宪制”。没有细查,但我认为这是我发明的词汇。
确切地说,现在的中国,应该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可以简称为“一党领导制”、或“一党多元制”。是一种不完善的民主集中制。
 
这是原创吗? 要顶!

以前国内有学者提出过,在GCD内部普选。听起来怪怪的,但实用性操作性都很强。
 
这是原创吗? 要顶!

以前国内有学者提出过,在GCD内部普选。听起来怪怪的,但实用性操作性都很强。
多谢您的首贴!

什么“扩大党内民主”、什么“党内普选”,都是必要的,但是仅有党内普选是不够的,它有局限性。就像我在文中提到的,它“被动性比较明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请教华老:

中共立宪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司法是独立的吗?如果是,通过什么来保证司法独立于行政?

在文中已经得到体现。请仔细读贴。
 
多谢您的首贴!

什么“扩大党内民主”、什么“党内普选”,都是必要的,但是仅有党内普选是不够的,它有局限性。就像我在文中提到的,它“被动性比较明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民主是个过程,就像家长要和小孩平等对话一样,需要时间来慢慢适应。同时民主也是一种文化和习惯。

“党内普选”,是第一步,其他的国家现状和三权都可以保持现状。


民主形成文化后,所有人都会慢慢地去维护民主的现状。说不定将来的某天从GCD脱离出另外一个CGD,然后大家平等竞争。
 
和平演变+自残阶级自由化:)
原创的话,顶一个:cool::D
 
赞华侨兄的思考精神!

不过,从中共内部分化出不同政见派别,淡化共产党的颜色,从而实行党内民主,这个主张早就有了。当时的方励之等,甚至赵紫阳,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当时的中国政治能够按照他们的这个主张发展下去,人民也就不会那么失望了。可惜,他们的主张都不可避免地被扼杀了。

而且这个主张也只能是,而且必然是,一种过渡。是从一党专政向真正民主政治的过渡。如果想长期用所谓共产党的内部民主,来取代或抵制真正的民主制度,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只能是痴心妄想。

你所谓的政党立宪,跟英国日本的君主立宪,有根本的不同。英国和日本的皇室,都已经完全放弃政治实权,只保留了那个家族的少数人有点不劳而获的特权;任何国民有任何政治主张都可以组建政党参与最高执政权力的竞争。而你所谓的中共立宪,依然把反对共产主义主张的人们排除在权力之外,只有被共产党所接受的人们才是国家执政权力的候选人。从根本上说,它不过是一党专政的变体罢了,和老百姓真正要求的民主,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我说,虽然它可以作为一种从专政向民主的过渡,但是要以此来抵抗民主政治的历史潮流,只能是痴心妄想。

没有仔细读,希望没有误解你的意思。
 
和平演变+自残阶级自由化:)
原创的话,顶一个:cool::D
什么叫“的话”?!
难道自己写东西,还得申明一下不行?看来是都习惯代笔了。:o
 
奏四那俩旗子特tm磕岑:)就凭那,这党也分不了家!:mad::crying:
 
华老不但想法大胆,还把旗子都设计好了,真厉害!强帖顶一个:cool:
 
赞华侨兄的思考精神!

不过,从中共内部分化出不同政见派别,淡化共产党的颜色,从而实行党内民主,这个主张早就有了。当时的方励之等,甚至赵紫阳,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当时的中国政治能够按照他们的这个主张发展下去,人民也就不会那么失望了。可惜,他们的主张都不可避免地被扼杀了。

而且这个主张也只能是,而且必然是,一种过渡。是从一党专政向真正民主政治的过渡。如果想长期用所谓共产党的内部民主,来取代或抵制真正的民主制度,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只能是痴心妄想。

你所谓的政党立宪,跟英国日本的君主立宪,有根本的不同。英国和日本的皇室,都已经完全放弃政治实权,只保留了那个家族的少数人有点不劳而获的特权;任何国民有任何政治主张都可以组建政党参与最高执政权力的竞争。而你所谓的中共立宪,依然把反对共产主义主张的人们排除在权力之外,只有被共产党所接受的人们才是国家执政权力的候选人。从根本上说,它不过是一党专政的变体罢了,和老百姓真正要求的民主,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我说,虽然它可以作为一种从专政向民主的过渡,但是要以此来抵抗民主政治的历史潮流,只能是痴心妄想。

没有仔细读,希望没有误解你的意思。
没有细读,您却有时间发那么长的评论!
这种态度就不对,也缺少基本的尊重。这也再次说明您过去为什么老是习惯混淆概念、张冠李戴。同时,也某种程度反映你的某种风格。
还是多谢关注,但是,讨论就此打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