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国》。好话我就不说了,专说些坏话

大家表外楼好不好, 这一扯HH,我就不好发言了, 这次是我很难得真心赞赏老华侨的
 
大家表外楼好不好, 这一扯HH,我就不好发言了, 这次是我很难得真心赞赏老华侨的

看看我刚发的帖子--你才外楼呢,你全家都外楼!:mad:
 
中国传统上有药补食补吃什么补什么之神话, 基本就是来自中医的忽悠

换个角度看, 西方及其他民族没吃这些个骗人的大补, 在人的寿命及健康上并没看出比中国人差在哪里

极端点,中医还迷信说吃胎盘是大补呢, 这不就是在吃人肉吗:o

欧?美食中的糟粕与强奸幼女都和中医联系上啦?;) 高人啊!:D:D
 
看看我刚发的帖子--你才外楼呢,你全家都外楼!:mad:

哦, 只看到HH了,

也不能怪我, 我们是同时同刻发的帖子嘛



等老华侨回复你帖子后, 我再看看是否需要补充

先帮老华侨讲句公道话, 人老华侨没讲中国饮食文化只追求怪诞诡异, 老华侨是在别人歌颂中国饮食文化的主流前提下, 批评中国饮食文化里有追求怪诞玄虚的成分在里面, 具体例子老华侨的文章里都有, 不重复了



老华侨文章要出版所以比较客气, 没点猴脑驴辫熊掌胎盘燕子口水3吱儿等怪诞口味呢
 
欧?美食中的糟粕与强奸幼女都和中医联系上啦?;) 高人啊!:D:D

强奸幼女是你西老师加的, 人老华侨原文讲的是"破处"

破处这玩意儿不就是中医里的东东吗. 什么采阴补阳, 9浅1深...这种东西中医道士们都很在行, 所以前年那个李一道士手下门徒众多, 还都是名人们呢:p
 
强奸幼女是你西老师加的, 人老华侨原文讲的是"破处"

破处这玩意儿不就是中医里的东东吗. 什么采阴补阳, 9浅1深...这种东西中医道士们都很在行, 所以前年那个李一道士手下门徒众多, 还都是名人们呢:p

任何东西都有发展的过程,何必只盯着那些该抛弃的糟粕?

除了我上面讲的害死华盛顿的西医放血疗法,欧洲19世纪的上流社会还流行吃大黄美容呢。
 
大家表外楼好不好, 这一扯HH,我就不好发言了, 这次是我很难得真心赞赏老华侨的

别介,我说的HH,乃是好汗的意思。非彼HH也。:cool::cool::cool:
 
有学问,俺学习啦。。 :D:D



你也表学那么多, 中医跟你们苍老师走的是2条路, 苍老师是娱乐男人们, 中医是男人们用女人们, 前者是男女平等, 后者是男权至上

讲多了你未必能懂, 2个字你就看出这其中区别:御女
 
小 篆

看完了老华侨的精华文章。好话我也不说了,专说些坏话。

关于前言
说“吃”是中国头等重要的大事,没错,但对于西方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未尝不是如此。按照马斯洛总结的人类五个层次的需求来讲,吃属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一种,在满足了这个层次的基础之上,才有其他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吃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人而言,都可以说是头等大事。

“客人招待、朋友关系、业务交往等, 吃是极其至关重要的一环。给予食物,那是最高的尊敬,因为给‘吃’的,就等同于给予‘命’。”这话说得有点夸张,但即便如此,也不至于诟病良多吧?西方传统的弥撒仪式上,不是也以葡萄酒和面包象征耶稣的血肉吗?西方人的客人招待、朋友关系和业务交往也有吃的内容。到一个地方,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是人之常情,全世界皆如此。奥巴马来渥太华,吃了哪家店的beaver tail,加拿大人民不也津津乐道吗?当然,有一点不同的是,中国人喜欢在饭桌上谈正事,西方人喜欢在会议室里谈,不过谈之前或之后,他们往往也喜欢在酒会上或酒吧里联络或者加深感情。可以说,中国人是把吃喝谈放到一起进行了,西方人是分开进行的,但也一样没少。:D

关于(一)追求荒诞、怪异、玄虚

不知老华侨有没有听说过欧洲美食三宝:鹅肝、鱼子酱和松露。鹅肝,直白地说就是鹅的脂肪肝。:(松露,和松茸差不多,就是一种野生菌,但是因为稀少,所以价格高过黄金。这三样,比起老华侨所说的松茸、鲍鱼、海胆来,没有最贵,只有更贵,它们受西方人追捧的程度,决不亚于中国人对松茸、鲍鱼和海胆的热爱。老华侨您说的“有些东西也许具有某种特殊的风味,但对风味的追求不应夸大到超过食物本身”,听起来是有一定道理,但现实是在市场经济社会,物品的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的比例决定而不是它的风味决定,而且这是放之四海皆准而非中国独有的。
另外还要提一下,真正促使松茸声名鹊起身价倍增的始作俑者是日本人而不是中国人。日本人最爱吃松茸(他们称之为matstake),但日本本国少有松茸,所以他们就出高价到中国去买。直到现在,丽江等地出产的松茸也是绝大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

“《的中》有意或无意省去了一些更有名的‘食物’。例如:蝎子、鹿鞭、果子狸、胎盘、鱼翅、张悟本绿豆粥等等”--首先吃蝎子好像不是中国独有的,其他国家也有,只是具体哪些国家我忘了。其次这些食物“有名”并不等于它们是中国食物中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我认识的中国人里,除了鱼翅和绿豆粥以外,吃过或者想吃其它几种食物的很少,大概十之一二而已。至于说怪诞,不知老华侨有没有吃过苏格兰的羊杂碎(haggis) 和法国的蜗牛,这两样东西,怪异程度不亚于上面那几种中国食物吧?可却是苏格兰和法国人民深爱而且引以为豪的美食。

至于说到《本草纲目》的两个药方,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的确荒诞,但《本草纲目》是500年前写的书,而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谁都难以保证今天我们认为有道理甚至很科学的东西,几百年后仍然如此。西医也一样有过荒诞的东西,比如放血疗法,华盛顿就是这一西医疗法的牺牲品,而那还只是200年前。我相信现在在中国的正规的中医,没有哪个还会开出那两个药方来,中医学院的学生读《本草纲目》,也不会把它里面的每个药方都当经典照搬。

总之就是,“荒诞怪异”的食物哪里都有,见惯不怪,少见则多怪。说中国文化追求荒诞怪异,有些言重了。看看西方街头在身体各个部位穿刺的年轻人、美术馆里的后现代艺术,听听重金属音乐,老华侨您说说看,西方追求的荒诞怪异,是不是不比吃个蝎子、鱼翅什么的轻微?


关于(二)避简就繁

“大道至简”,本来是个哲学概念,它是讲事物的规律或本质可以用高度概括的方法总结和理解,这并不等同于在实际生活中追求极简主义--老华侨您的蒸螃蟹,真是有极简主义的味道了,再简下去,就是鸭子说的直接吃蛋白质药丸得了。

“中国人把所有看家的“繁复”的本事,全部用到“吃”上了!”--这一“指控”,真的言重了。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人繁复的本事,未必都在吃上,比如精细到一丝一发的工笔画和刺绣、比如美轮美奂的京剧行头、比如卷轶浩繁的《二十四史》......

第二,将繁复的本事用到吃上的,不是只有中国人。西方人在吃上面,一样有繁琐的地方。文思豆腐的刀工,让我想到西点制作中筛面粉的工序--在烤制蛋糕前将面粉一点一点地筛入配料盆而不是直接倒进去,为的是这样做以后烤出来的蛋糕更蓬松有入口即化的口感。如果您认为烹饪过程繁复没有意义的话,那烹饪之后吃的过程很繁复,恐怕就更无意义了吧?而西方人偏巧在吃的形式上比中国人还繁复--在欧洲,几乎每吃一道菜就至少用一个盘子,刀叉勺子也按大小各司其职轮流用,再加上餐前、餐中、餐后的酒杯、水杯,一顿正餐下来,一个人所用的餐具一大堆,费时费事不堪,吃到的内容、营养呢?也许就是五花肉加土豆。:D
再举个喝的例子,法国的干邑(cognac),由政府规定了必须是哪几个山头产的葡萄、用什么材质的蒸馏器蒸馏的、再用什么材质的木桶装的,才能叫作cognac,否则就只能是白兰地。其中的繁琐和细致程度,比文思豆腐有过之而无不及吧,按照您老华侨的观点,法国政府搞什么啊,不都是葡萄酒吗?:D 可是好像世界人民对法国人的这套游戏,还是很服气的哦。:cool::p

关于(三)方法原始、手段落后、思想混沌

中国从满清以来在技术上的发展比较滞后,这是事实,但现代的“智慧”不是一点没有。中医治疗非典的效果有目共睹,中医针灸的功效得到全世界很多国家的认可,用现代技术从传统中药材里提纯出有效成分制成的药品,也得到广泛运用。中医的很多理念,对于现代西医的发展也是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的。比如中医重“养生”,西医现在不也常建议人们勤锻炼,补充维生素D什么的吗?中医讲究针对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同病不同方,据说未来西医的发展方向,也将往这个方向走:也许在我们有生之年,将看到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基因而设计的治疗方案。

再回到食物上来,谁说中国人真的不注重创造发明呢?只不过让人比较悲哀的是,最近这些年的主要“发明”,大多是害人的,比如苏丹红和三聚氰胺。:crying:


关于(四)没有标准、没有规范、无法商业化、无法品牌化

从现代商业的角度来讲,做大做强的确是努力的目标。但是,就美食而言,恐怕这不是唯一出路,更不见得是条好出路。当今世界,做得最大最强的餐饮业,恐怕就是麦当劳了吧?可是麦当劳真的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第一美食吗?法国美食闻名全球,可哪一家顶尖级的法国餐馆,会走规范化、商业化的做大做强这条路?
还是不多说了,我们就做个假设吧。
假如在你面前放着两碗面,一碗是标准化模式工厂生产出来的快餐面,一碗是现煮的手擀面,两碗面的配料完全相同,你更愿意吃哪一碗?;)

关于(五)和(六)我完全同意老华侨的说法,所以太遗憾了,没有坏话可以说了。:p:D


最后想给老华侨提个建议:老华侨您推崇科学和逻辑,这是好的,但是搞成唯科学论,那就不太好了,因为
第一,对科学的极端追求,恐怕实际上将导致对科学精神的背叛。
第二,除了科学,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和科学一样重要的东西,比如艺术。-如果你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这部片子、欣赏中国的食物和中国人对食物的追求,也许你看到的积极之处会比现在多得多。而如果这世界只剩下了科学,把你这篇文章的“画皮”揭开,所剩的也不过是一堆0和1而已。
;)


:D :D :D :D

神仙放的,不同凡响,读完这些文字,得赶紧连吞两颗 advil,靠腰呀! 。。。 :p :p :p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cool:






 
你也表学那么多, 中医跟你们苍老师走的是2条路, 苍老师是娱乐男人们, 中医是男人们用女人们, 前者是男女平等, 后者是男权至上

讲多了你未必能懂, 2个字你就看出这其中区别:御女

你个老LM:flaming:
 
任何东西都有发展的过程,何必只盯着那些该抛弃的糟粕



除了我上面讲的害死华盛顿的西医放血疗法,欧洲19世纪的上流社会还流行吃大黄美容呢。



欧洲或者西方饮食之弊端不在老华侨之文讨论范围

这个该抛弃的糟粕是你讲的, 不是中国饮食文化讲的, 现在中国饮食文化还在吃燕子口水熊的脚, 吃不到虎鞭(也许有人不懂虎鞭就是雄性老虎的生殖器)就吃驴的牛的狗的....中医更甚, 那个虎鞭还要用酒泡了吃...真是变态的文化
这些糟粕要是如你讲的被中国人抛弃了, 老华侨的那篇文章也许没太大意义了, 问题在于今天之中国迷信这些饮食大补的人太多了, 要不李一那么肤浅的骗子也不会有那么多门徒, 多亏中国也有有识之士兵, 揭穿了李一的骗局, 救了多少善男信女啊...
 
很喜欢老华侨的文章,有理有据。



看完了老华侨的精华文章。好话我也不说了,专说些坏话。



关于(三)方法原始、手段落后、思想混沌



中国从满清以来在技术上的发展比较滞后,这是事实,但现代的“智慧”不是一点没有。中医治疗非典的效果有目共睹中医针灸的功效得到全世界很多国家的认可用现代技术从传统中药材里提纯出有效成分制成的药品,也得到广泛运用。中医的很多理念,对于现代西医的发展也是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的。比如中医重“养生”,西医现在不也常建议人们勤锻炼,补充维生素D什么的吗?中医讲究针对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同病不同方,据说未来西医的发展方向,也将往这个方向走:也许在我们有生之年,将看到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基因而设计的治疗方案。



再回到食物上来,谁说中国人真的不注重创造发明呢?只不过让人比较悲哀的是,最近这些年的主要“发明”,大多是害人的,比如苏丹红和三聚氰胺。:crying:





关于(四)没有标准、没有规范、无法商业化、无法品牌化



从现代商业的角度来讲,做大做强的确是努力的目标。但是,就美食而言,恐怕这不是唯一出路,更不见得是条好出路。当今世界,做得最大最强的餐饮业,恐怕就是麦当劳了吧?可是麦当劳真的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第一美食吗?法国美食闻名全球,可哪一家顶尖级的法国餐馆,会走规范化、商业化的做大做强这条路

还是不多说了,我们就做个假设吧。

假如在你面前放着两碗面,一碗是标准化模式工厂生产出来的快餐面,一碗是现煮的手擀面,两碗面的配料完全相同,你更愿意吃哪一碗?;)



;)



1. 中医治疗非典没有效果有目共睹。

2. 中医针灸没有在除中国大陆以外的任何地方(含日韩港台)进入公费医疗,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进入。只被控制使用于保险公司,与其他替代疗法并列。

3. 中医的很多理念止于玄学哲学,实践运用不怎么样。这些思想是各民族都有的,没有证据表明西医在发展中从中医学到这些,因为他们自己本来也有这些思想。

4. 标准化规范化并不是只有麦当劳的例子,也有高端的连锁经营的西餐馆。只要在配料和工艺步骤的排列组合上多下工夫,一样可以有复杂的结果。追求手工的艺术效果不能太夸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