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务短评:声称“神九劳民伤财”实际是海禁思想

2012年06月18日 14:43
来源:凤凰军事

郑和下西洋,未能成为中国改变历史的契机。(资料图)

凤凰军事 防务短评 6月18日

六百年前中国人的灵魂被陆地束缚,六百年后中国人的灵魂不能再被引力束缚。

六百年前,正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代。然而,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如此之短——下西洋行动尚在进行中,就被传统官僚们指责为劳民伤财、毫无益处,甚至有“忠贞之士”大肆破坏海图资料,以阻止后人继承航海事业。在重重压力下,中国重新退回到了陆地,朝廷一次又一次发布海禁的命令,甚至清代还发生灭绝人性的“迁海令”。

六百年前,中国传统官僚和清流人士“海禁”思想的由来,就是惧怕航海的各种代价,以及航海效益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对封建社会造成的经济、社会冲击。然而,西方的大航海时代最终证明,走向海洋才能带来国家的强大和富裕,以及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明代开始的“闭关锁国”,最终造成了科技、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严重停滞。

六百年后,中国“神舟”、“天宫”、“北斗”不断走向太空,社会上也出现了各种非议,理由无非是“成本高昂”、“劳民伤财”、“应更多关注内部民生”,和六百年前的历史极其相似,所提出的论据也同样荒唐可笑。

人类的发展,就是不断突破自我的极限,迈向更高层次的科技、生产力、经济、文化领域。近代西方国家走向海洋,突破的就是封建国家生产、资源、市场的局限,开拓全球的资源和市场。进入21世纪后,人类发展资源的有限性不断凸显,如果停留在目前的生产方式和能源利用方式上,几百年后就只有崩溃的下场,而突破这个极限的关键领域就是太空。

当前人类走向太空的竞赛,和数百年前的大航海时代非常相似。哪个国家更快更好地掌握开发太空的能力,哪个国家就能更多掌握未来的优势。走向太空的能力和技术,统统不是免费和别国赠送的,只有自己去争取。

而且事实证明,无论大航海时代,还是太空时代,开拓进取的代价成本相对整个社会都是出人意料的少,效益都是出人意料的高,所谓“劳民伤财”的立论基础就是没根据的。

如果仍效仿明清时代的“海禁”思想,只顾及陆地上的有限利益,而不能放眼看到广大无限的空间,中国人乃至人类的未来都只会在一个封闭落后的领域等待死亡。(凤凰军事 防务短评 陶慕剑)

:cool::cool::cool::cool::cool:
 
防务短评:声称“神九劳民伤财”实际是海禁思想

2012年06月18日 14:43
来源:凤凰军事

郑和下西洋,未能成为中国改变历史的契机。(资料图)

凤凰军事 防务短评 6月18日

六百年前中国人的灵魂被陆地束缚,六百年后中国人的灵魂不能再被引力束缚。

六百年前,正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代。然而,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如此之短——下西洋行动尚在进行中,就被传统官僚们指责为劳民伤财、毫无益处,甚至有“忠贞之士”大肆破坏海图资料,以阻止后人继承航海事业。在重重压力下,中国重新退回到了陆地,朝廷一次又一次发布海禁的命令,甚至清代还发生灭绝人性的“迁海令”。

六百年前,中国传统官僚和清流人士“海禁”思想的由来,就是惧怕航海的各种代价,以及航海效益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对封建社会造成的经济、社会冲击。然而,西方的大航海时代最终证明,走向海洋才能带来国家的强大和富裕,以及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明代开始的“闭关锁国”,最终造成了科技、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严重停滞。

六百年后,中国“神舟”、“天宫”、“北斗”不断走向太空,社会上也出现了各种非议,理由无非是“成本高昂”、“劳民伤财”、“应更多关注内部民生”,和六百年前的历史极其相似,所提出的论据也同样荒唐可笑。

人类的发展,就是不断突破自我的极限,迈向更高层次的科技、生产力、经济、文化领域。近代西方国家走向海洋,突破的就是封建国家生产、资源、市场的局限,开拓全球的资源和市场。进入21世纪后,人类发展资源的有限性不断凸显,如果停留在目前的生产方式和能源利用方式上,几百年后就只有崩溃的下场,而突破这个极限的关键领域就是太空。

当前人类走向太空的竞赛,和数百年前的大航海时代非常相似。哪个国家更快更好地掌握开发太空的能力,哪个国家就能更多掌握未来的优势。走向太空的能力和技术,统统不是免费和别国赠送的,只有自己去争取。

而且事实证明,无论大航海时代,还是太空时代,开拓进取的代价成本相对整个社会都是出人意料的少,效益都是出人意料的高,所谓“劳民伤财”的立论基础就是没根据的。

如果仍效仿明清时代的“海禁”思想,只顾及陆地上的有限利益,而不能放眼看到广大无限的空间,中国人乃至人类的未来都只会在一个封闭落后的领域等待死亡。(凤凰军事 防务短评 陶慕剑)

本来这个TOPIC很不错,论点也很好,本来可以做一篇很好的论文,可以很有说服力的。可惜论据全用错了。
1. 郑和下西洋跟西方国家大航海完全两码事,郑和再下100次西洋也不可能给国家带来财富和土地,因为郑和是去宣扬国威到处散财去的,根本不是去寻求财富。说那是劳民伤财基本没错。真正中国对外贸易黄金时期是南宋,整个南宋从海外贸易获取了巨大利益。
2. 明清朝是封闭王朝,他们实行海禁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国民,为了防止外夷的渗入,完全是出于统治的需要,而不是”就是惧怕航海的各种代价,以及航海效益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对封建社会造成的经济、社会冲击”。
 
永乐皇帝朱棣王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制成了《郑和航海图》,但是被那些目光短浅因循守旧的大臣们毁了。后来明宣宗朱瞻基酝酿再下西洋之际﹐竟然找不到那张图了。

郑和比哥伦布早差不多100年。600年前中国称霸世界的大好机会就这样丧失了。
 
永乐皇帝朱棣王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制成了《郑和航海图》,但是被那些目光短浅因循守旧的大臣们毁了。后来明宣宗朱瞻基酝酿再下西洋之际﹐竟然找不到那张图了。

郑和比哥伦布早差不多100年。600年前中国称霸世界的大好机会就这样丧失了。

宣宗皇帝想再次下西洋的时候,图被陈大夏烧了,非常可惜, 中国自古就不缺自以为是的粪青。
但是话说回来,还是我说的,如果你细读历史,你就会了解以郑和炫耀性厚往薄来方式下西洋,是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成为海洋大国的。
另外,中国600年前本来就是世界霸主吧:flaming:
 
根本不是什么争论不争论,海禁不海禁的问题。

问题其实就一个:有些家伙怎么看中国都不顺眼。中国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他们狂吠,中国出来好事情,他们疯嚎。和这些变态的家伙其实没有什么好多争论了。好在,他们再怎么狂吠和疯嚎叫,中国还是照着自己的方式发展强大。对此,作为海外的华人,我是很自豪的。

:cool::cool::cool::cool:
 
宣宗皇帝想再次下西洋的时候,图被陈大夏烧了,非常可惜, 中国自古就不缺自以为是的粪青。
但是话说回来,还是我说的,如果你细读历史,你就会了解以郑和炫耀性厚往薄来方式下西洋,是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成为海洋大国的。
另外,中国600年前本来就是世界霸主吧:flaming:



你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就算当时是“炫耀性厚往薄来方式”, 但是如果后来能发现美洲, 因此改变观念是非常可能的。
 
你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就算当时是“炫耀性厚往薄来方式”, 但是如果后来能发现美洲, 因此改变观念是非常可能的。

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以那种方式,国家财力无法支撑,不可能一次次远航,发现美洲基本上很难。而且中国历代王朝都不屑化外蛮夷之地,基本有点活路有身份的人都不愿意长居化外之地,更别提殖民了。都连东南亚都不屑殖民,近海的小岛都弃之入敝履,美洲就算发现了也没用。
 
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以那种方式,国家财力无法支撑,不可能一次次远航,发现美洲基本上很难。而且中国历代王朝都不屑化外蛮夷之地,基本有点活路有身份的人都不愿意长居化外之地,更别提殖民了。都连东南亚都不屑殖民,近海的小岛都弃之入敝履,美洲就算发现了也没用。

你确定我们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我说的是如果继续努力,如果有新的发现,会有变化,你说的是永远静止,不会变化。
 
宣宗皇帝想再次下西洋的时候,图被陈大夏烧了,非常可惜, 中国自古就不缺自以为是的粪青。
但是话说回来,还是我说的,如果你细读历史,你就会了解以郑和炫耀性厚往薄来方式下西洋,是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成为海洋大国的。
另外,中国600年前本来就是世界霸主吧:flaming:


连世界有多大还没摸清楚,何谈世界霸主? 把周围的匈奴、突厥、辽人、女真人、蒙古人杀得鸡飞狗跳倒是真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