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过了,该怎么办

人生是孤独的。人老了,孤独只会更强烈。想通过自己小孩来解决自己孤独的烦恼,只怕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深刻呀 :cool:
 
不错。



那么夫妻呢?父母和孩子还有血缘关系。夫妻如衣服, 同林鸟,不合就换 就飞?


切,不会买之前想好了再买:D
 
老人辛苦一辈子, 要地就是个团团圆圆, 你给他们买个房子, 让他们搬出去住,你家孩子都看到喽, 他们学这些快的很, 不用教。 等嗨你们老喽, 就知道自作孽不可活的道理喽。

这里,这个行不通,这里长大的孩子,自己有家了是不会和父母住一起的,但这不是他们就不孝顺。
 
这里,这个行不通,这里长大的孩子,自己有家了是不会和父母住一起的,但这不是他们就不孝顺。

有理,这边三代同堂几乎不可能。
 
这段话在中国好像经常听到。在加拿大只怕是不能存将来老了和小孩一起住的心了。小孩到不是在家里学,而是在外面学。自己成年后就有自己的生活,为什么老了,反而要把自己的生活强加到小孩的身上?因为小孩欠自己的,所以老了就要小孩报答了?什么伟大的母爱父爱都是假的,那只是一个退休免孤独关爱投资基金?

老人辛苦一辈子不是要求家里小孩和他一家还住在一起“团团圆圆”的条件和理由。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养大小孩就是为了养老,所以自己的小孩是没有自己独立人生的权力的。这思想只怕很难融入加拿大的环境的,最终要失望的。“团团圆圆”是不能被强迫的、和用什么“老人辛苦一辈子,小孩子要还债”来强压的。“团团圆圆”只能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才能成功。家里老人如果不能从这个角度想,而认为自己“辛苦”一辈子,自己的意志就是家里最大的意志,那这“团圆”必然要失败的。一个人的生命只属于自己,不属于任何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孩子。

这独立过老年生活适用于现在还年轻一代的人的将来老年生活,即便在中国,60,70年代出生的人也不可能指望老了和子女住。我们也不会有这要一起住的观念。

但是,对于30,4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如果想要和你住来养老,你又有房子的空间,不接纳老人就是不孝。因为他们就认同这样的观念。

因果报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家庭,其乐融融,难得啊。

应该是数学学得好、有智慧的人。:p
 
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家庭,其乐融融,难得啊。



应该是数学学得好、有智慧的人。:p

此议甚好,望吾辈为三代同堂而努力学好数学:cool::p:D

据报道,华老师家是4代同堂
 
这独立过老年生活适用于现在还年轻一代的人的将来老年生活,即便在中国,60,70年代出生的人也不可能指望老了和子女住。我们也不会有这要一起住的观念。

但是,对于30,4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如果想要和你住来养老,你又有房子的空间,不接纳老人就是不孝。因为他们就认同这样的观念。

因果报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cool:

讲得好!
 
此议甚好,望吾辈为三代同堂而努力学好数学:cool::p:D

据报道,华老师家是4代同堂

华老师的逻辑还是很好的。:p

我知道几家三代同堂的,相安无事,其乐融融。

他们数学学得不是很好滴说。:D
 
华老师的逻辑还是很好的。:p

我知道几家三代同堂的,相安无事,其乐融融。

他们数学学得不是很好滴说。:D

大概IQ还阔以。
 
大概IQ还阔以。

嗯,应该说IQ/EQ都不低。:cool:

也可能是家风,也可能是他们都明白,自己也有老的那一天。
 
这独立过老年生活适用于现在还年轻一代的人的将来老年生活,即便在中国,60,70年代出生的人也不可能指望老了和子女住。我们也不会有这要一起住的观念。

但是,对于30,4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如果想要和你住来养老,你又有房子的空间,不接纳老人就是不孝。因为他们就认同这样的观念。

因果报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从你前一段话看的出你也看到了这观念和实践的变化,但不知道你这最后象是一种信念的对观念变化结果的“因果报应”又是从何而来呢?6、70年代把老人接来住陪老人解闷结果自己下一代80%不会接自己住陪自己解闷,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因果报应”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听起来还是很可怕的。但信了,为什么“好”的不降临,而80%“坏”的要降临呢?

什么是“孝”?“孝”应该是一个好的道德观念吧。一个好的道德观念的前提应该是它的实践不伤害任何一方。当把它定义成一个要伤害任何一方的东西时,它就不是一个好的道德观念。谁定义“孝”--只有老人有这定义的权力?

实际上问题可能并不像你看得那么极端。我相信,可以这样说,在父母与子女关系好的和一般好的,100%的子女在自己住房有条件的情况的下都会乐意提供住房让父母养老(这除了从小父母与子女关系就紧张的)。问题是有不少父母总是要干涉一起住的子女的生活。为什么要“干涉”?这与孝无关,不是吗?

如果没有“干涉”,那么我相信,在这网上大概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同住没有关系。所以我前面说,“团团圆圆”的成功基础是自愿和互利(包括像邻里间的平等礼貌对待)。用“孝道”和“报应”这样“可怕”的东西来强压是不可能成功的,只会真有可能导致可怕的“报应”--家庭破碎、精神压抑等原来不会出现的东西。这些“报应”的东西那些要强压的老人家考虑过了吗?或者他们根本不在乎?
 
我认为,老人和结婚成家子女在一个屋檐下真正做到团团圆圆的前提是老人不要对子女包括in-laws的生活的干涉。做不到这点,为了大家的幸福,还是分开住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