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六四悲剧产生过程

这话谁说得?有什么证据?

润涛阎说的:

6月3日天亮以后,高自联指挥部只留下吾尔开希和李录二人。他们留下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学生们知道高自联指挥部的头头们已经跑了。他们知道,如果学生们一旦发现头头跑了,他们也会跑的,就会对部队清场不抵抗。中午12点,北京电台与电视台开始不停顿的广播戒严指挥部的通告。吾尔开希和李录也迅速地撤离了广场。下午,戒严部队开始向天安门广场推进,一些学生与市民拚死阻止部队推进,一场流血开始了。虽然高自联指挥部的头头全跑了,但是负责阻止部队推进的学生们并不知道,他们还在忠实地执行头头的命令。而在64死亡学生中的大部分是担任阻止部队推进的。我想如果他们知道头头已经跑了,恐怕就不会拚死去了。也许丁子霖的儿子就是这么死的。

戒严指挥部显然下达了开枪的命令。一批戒严士兵又来到木樨地,他们命令学生与市民撤除路障,但是学生与市民拒绝服从。于是士兵就开枪。有几个学生与市民立即倒下,被别人马上送去医院,路障就打开了。这个血戒一开就很难收住。

戒严士兵用冲锋枪开路打死学生的消息很快传遍天安门广场,当他们要向柴总指挥请示怎么办时,发现总指挥部是空的总指挥部外面聚集了许多学生。高自联头头丢下学生先逃跑的消息使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们陷入一片混乱。怎么办?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

候德建就出来当上了天安门广场学生运动最后的临时总指挥。候德建说:现在天安门已经被包围了,逃是无法逃了根据我们台湾对付戒严法的经验,我提三点建议:1,大家不要走动,统统坐下。2,大家不要讲话,更不能喊口号。3,大家千万不要向士兵扔东西。他说,这样做,台湾士兵就不会向老百姓开枪,我想大陆士兵也不会的。”
 
润涛阎说的:

6月3日天亮以后,高自联指挥部只留下吾尔开希和李录二人。他们留下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学生们知道高自联指挥部的头头们已经跑了。他们知道,如果学生们一旦发现头头跑了,他们也会跑的,就会对部队清场不抵抗。中午12点,北京电台与电视台开始不停顿的广播戒严指挥部的通告。吾尔开希和李录也迅速地撤离了广场。下午,戒严部队开始向天安门广场推进,一些学生与市民拚死阻止部队推进,一场流血开始了。虽然高自联指挥部的头头全跑了,但是负责阻止部队推进的学生们并不知道,他们还在忠实地执行头头的命令。而在64死亡学生中的大部分是担任阻止部队推进的。我想如果他们知道头头已经跑了,恐怕就不会拚死去了。也许丁子霖的儿子就是这么死的。

戒严指挥部显然下达了开枪的命令。一批戒严士兵又来到木樨地,他们命令学生与市民撤除路障,但是学生与市民拒绝服从。于是士兵就开枪。有几个学生与市民立即倒下,被别人马上送去医院,路障就打开了。这个血戒一开就很难收住。

戒严士兵用冲锋枪开路打死学生的消息很快传遍天安门广场,当他们要向柴总指挥请示怎么办时,发现总指挥部是空的总指挥部外面聚集了许多学生。高自联头头丢下学生先逃跑的消息使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们陷入一片混乱。怎么办?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

候德建就出来当上了天安门广场学生运动最后的临时总指挥。候德建说:现在天安门已经被包围了,逃是无法逃了根据我们台湾对付戒严法的经验,我提三点建议:1,大家不要走动,统统坐下。2,大家不要讲话,更不能喊口号。3,大家千万不要向士兵扔东西。他说,这样做,台湾士兵就不会向老百姓开枪,我想大陆士兵也不会的。”


看帖不认真!那是老阎引用的“草虾”的博文,并申明不确定。
 
看帖不认真!那是老阎引用的“草虾”的博文,并申明不确定。


那就是草虾说的。
反正不是我说的。我不在广场。
 
“6月3日天亮以后,高自联指挥部只留下吾尔开希和李录二人。。。。中午12点,北京电台与电视台开始不停顿的广播戒严指挥部的通告。吾尔开希和李录也迅速地撤离了广场。

撤离并不等于提前开溜了。两码事。相对来说,当时留在广场的反而是最安全的,要上“火线”就要离开广场。
 
撤离并不等于提前开溜了。两码事。相对来说,当时留在广场的反而是最安全的,要上“火线”就要离开广场。


你这是马后炮。当时你知道广场上不会死人?
 
具体过程很难复原,但63之夜清场之前,学生领袖基本都撤走了,这恐怕是事实,所以才有侯德健等4君子维持秩序,主持谈判。柴玲在64前接受的采访录像已经全面传播,她“要求生”的本能要求是永远也无法抹去了,虽然她要求采访者不要对外散布这段话。其他的不说,她这样的学运领袖政治素质太低下了,表现得太丑陋,她倒是好意思痛哭流涕地指责中国人素质不高,她自己不值得为这个国家奋斗。随便附两段。

在最关键的时刻,侯德健起到了避免广场学生流血的决定作用,功不可没。据说64后,从事他家族的传统行业,算命去了。


 
你这是马后炮。当时你知道广场上不会死人?

是有点马后炮。不过当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堵住了军车就守住了广场。堵军车还得上“火线”不是。
 
柴玲的幼稚从另一方面来说也透着学生运动的单纯性。说“63之夜清场之前,学生领袖基本都撤走了"恐怕指的是离开了广场。而离开广场和溜走绝对是两码事。
 
润涛阎瞎忽悠大体都言之成理,

但他许多关于政治侃问总会有历史细节失实的硬伤。

比如邓小平什么时候决定要辞掉军委主席放弃军权的,那是89年11月,而不是91年,他那支撑的观点有点问题了。
 
“江泽民当上总书记后,邓小平的军权不交出来。直到两年后的91年,陈云与李先念二人通知邓办,要邓小平亲自到陈云家开会。邓小平去后才知,只有陈云李先念和邓小平三人。陈云开门见山给邓小平训话。上文里谈过了,陈云早在1956年便升为中央副主席,地位排在他前边的只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四人。邓小平要向陈云汇报工作的。陈云给邓小平训话,就如同多年的老排长给下属班长训话一样理所当然。陈云直接告诉邓小平,要把军权交出来。邓小平听了老领导的训话后一言不发,只顾抽烟。据陈云一派的人后来爆料,邓小平连续抽了八九只烟,然后才答应的。当然,邓小平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提出军委副主席两人,一个是刘华清一个是张震。陈云答应了他。”


如果他没军委主席头衔而控制军队的话,他选了刘华清和张震当军委副主席照样可以控制军队
 
我哦觉得侯德健,刘晓波等好样的,至少他们的谈判避免的广场上直接开枪伤人(还是有人被流弹和从地面弹飞起来的伤/死人)
 
是6月3日凌晨, 提前一天走的。
具体过程很难复原,但63之夜清场之前,学生领袖基本都撤走了,这恐怕是事实,所以才有侯德健等4君子维持秩序,主持谈判。

侯德健亲口说6月3号夜,军队已经打进城,广场的学生已经知道长安街上死人了,他听见柴玲还在广场广播里讲“想走的人走,想留的人留”,侯德健说他觉得柴玲这样讲不妥,会让想走的人走不了,留下来的人更危险。

刘晓波说当时军队已经进广场了,他们四君子就商量找戒严部队谈判撤离广场,准备找柴玲他们派两个人一起去。侯德健说当时柴玲说赵紫阳和严明副希望学生能坚持到天亮,刘晓波说我不管这个事情是真的假的,我们没有人有权利拿学生的生命作赌注。

后来柴玲的老公封从德就说,你们可以自己去跟戒严部队谈判,但是不能代表我们广场指挥部。侯德健说后来他们就自己去了,然后戒严部队同意他们回来劝学生走,他们就回来劝,完了封从德主持表决,表决的结果是撤,然后他们从东南角撤了。

根据他们的口述,我很难相信6月3日临晨柴玲他们就走了,也很难相信63之夜清场之前,学生领袖基本都撤走了,除非侯德健,刘晓波,封从德全都在撒谎。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