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自贸区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9981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9981

Nanoriver
VIP
注册
2004-12-11
消息
18,918
荣誉分数
4,257
声望点数
373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10-13/5373568.shtml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官员:中国投资者热情远高于外商
2013年10月13日 21: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1.png
参与互动(1)
  中新社上海10月13日 电 (记者 邹瑞玥)“中国金融·复旦之声”自贸区专场论坛13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上海市人民政协参事室主任王新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简大 年、上海银监会副局长蒋明康、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总经理刘宏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上海自贸区的使命、任务、难点以及突破口。

transparent.gif
r5vjy04g.zkn_2013930.jpg

  作为中国经济新的“推进器”,自贸区被赋予改革、创新的使命,“摸着石头过河”的说法被现场嘉宾多次引用, 王新奎风趣地将自贸区目前的发展阶段比喻为盖房子垒砖头阶段,称最后的建筑风格是“美国式”还是“英国式”尚不明朗,希望能“抛砖引玉”,让上海自贸区成 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样本,借此生长出新的中国发展格局。

  王新奎透露,在最近一个时期的操作过程中,他发现几个难点。其一,高标准的投资准入管理体系,他们首先选择投资准入环节各阶段的国民待遇与“负 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其二,如何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其三,服务部门如何贯彻“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监管原则。他认为,落实自 贸区的总体方案内容并做到风险可控,需要政府、企业、学界共同努力,不断探索。

  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透露,自贸区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并未休息,接待的投资者和咨询者络绎不绝。他称,尽管自贸区向外商设计了“负面清 单”,但事实上更具热情的是中国民营资本和国有大型企业,他们的比例远远高于外商,甚至超过10倍以上。简大年说,这是一次自上而下推动的国家改革战略, 却显出自下而上的强烈热情,显示出中国企业积累了渴望改革、渴望开放的愿望。

  简大年透露,在文化产业、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大宗商品交易,融资租赁航运运价指数的衍生产品交易、联合产权交易等服务方面,已有一批新的项目落户自贸区。自贸区将深化功能拓展,积极培育新的贸易业态和功能,同时也想建立一套新的科学、动态、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完)
 
已经看到的是房子涨3成,股票翻倍。
 
http://site.6park.com/finance/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3752715

上海自贸区获批信息发布后,浦东自贸区的各个板块成为楼市热点,近期成交量更是呈爆量式增长,1个月成交了往常3个月的成交总量。 尽管真正的自贸区周边新盘很少,但中介洞悉市场动态,抓紧在自贸区周边布点。10月10日,上海中原地产位于自贸区的第三家门店正式开业,预计未来还将继续在自贸区布局,抢占市场。 从受自贸区辐射的外高桥、祝桥、临港新城板块成交数据监测结果来看,9月三个板块的新房成交量环比8月上涨惊人,外高桥及临港新城板块均创下年内成交量新高。而祝桥板块8月只有一套新房成交,9月份新盘朗诗绿色公寓推出新房源后,一下子成交了188套。 新房价格也呈现水涨船高之势,据不完全统计,相比年初普遍都有2000-3000元/平方米的上涨。二手房方面,据上海中原地产位于自贸区的二手门店反映,近两月,自贸区周边二手房价涨幅明显,最明显的外高桥板块二手房成交均价上涨了30%左右,已达到23000-29000元/平方米。 在外高桥,9月单周交易量达到整个8月的交易总量。交易价格出现明显飙升,老公房售价短短半月由18500元/平方米涨到20000元/平方米。 惜售现象逐渐增多,比如一套仁恒家园的3房,挂牌价为430万元,9月初有客户看中此套房源而卖方却跳价至460万元,当客户同意该价格并且愿意一次性付款时卖方却表示不想卖了。同类型房源在8月初成交价仅380万元,卖方一个月涨了80万元却仍不想卖。
 
老实说我到现在也看不出上海自贸区的意义。

听说天津也开始申请自贸区了。
 
老实说我到现在也看不出上海自贸区的意义。

听说天津也开始申请自贸区了。
改革试验田。
至于房价,那是看人挑担不吃力。
这自贸区消息早就有了,但你会去那鸟不神蛋的地方买2万的房子吗?
这不消息出来,30percent涨给你看
中国房市,勇敢者的游戏啊
 
我觉得呢, 李克强要搞这东西, 他肯定是要给特殊政策让某些公司可以明文账赚钱的。 内幕小老百姓不知道, 但是老百姓认人, 觉得跟总理没错。
 
【方派空间导读】 《上海自贸区》将彻底砸了新加坡的饭碗。 新加坡先是千方百计地利用他们强大的公关力量对中国高层施加影响意图阻止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开发,在上海宣布将完全依靠自己的资金建设洋山深水港后,新加坡开始把重点转移到阻止上海获得自由贸易区。因为他们认为没有自由贸易区的政策,上海洋山深水港尚不足以取代新加坡的世界第一大港地位。

上海为什么更需要“自贸区”?
当时的世界第一大港新加坡的年吞吐量超过一千万标准集装箱。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因为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香港和澳门甚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非洲和欧洲来的货物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由于一方面大船的运费大大低于小船的运费,另一方面大船因为太大,船上货物的目的地往往不单一,而且许多港口不能停靠大船(比如上海)。因此货主往往选择在新加坡转船。就是先用大船将货运到新加坡,然后在新加坡转上小船再运到自己这里。这是因为新加坡距离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香港、澳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几乎是等距离。而且又是大船的必经之地,再加之新加坡又是自由贸易港。所以,即使中国大陆的期货交易虽然在上海,但是货物的交割地点仍然在新加坡。几乎上海期交所挂牌的所有大宗货物的交货地都是新加坡。新加坡仅仅每年的期货交割的金额就超过2万亿美圆。

众所周知,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一定会派生出商业中心、生活中心、服务中心……。为了处理自己的货物,世界各国的银行都需要在新加坡设立分行。一个人口不足500万的国度,外资银行就有几千家,银行需要员工就是几十万,为金融服务的行业则需要更多的人。这就是新加坡发达的根本原因。

其实,现在中国大陆发达的城市几乎都是当年鸦片战争后被迫通商的口岸。上海解放前就是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后来船越造越大,上海的大陆架地形导致大船进不了港,再加之中国的计划经济导致上海失去了自由贸易港的身份,于是上海慢慢地失去了物流中心的地位,接着又失去了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但是上海的地缘优势是一直存在的:上海不仅距日本、韩国、朝鲜、台湾、俄罗斯远东和香港澳门地区是等距离,而且南距广东,北至天津、大连、青岛、烟台、营口也几乎是等距离。更重要地是有一条大河(长江)辐射到内地。上海也不会像新加坡那样几乎是纯粹的中转港,自身的建设也需要大量货物。

所以,如果把上海作为中转港口,优势要远远超过新加坡。这样,上海就会多出几千家外资银行,上百万工作机会,上海就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可是这一切都有着受到二个因素的限制:一是上海没有深水港,大船进不来;二是上海不是免税港,不是自由贸易区,国外的货物不能或者不便在上海中转。
 
世纪末上海就开始筹划在大小洋山岛上建设深水港。在中央以没有资金拒绝批准以后上海即完全自筹资金建设。其实,那时的资金被拿去4000个亿建设天津港了。这是很荒唐的。天津港因为不可能成为中转港,船进天津再去日本、韩国、朝鲜、台湾、俄罗斯远东和香港澳门地区是绕道,会增加运费和时间,根本不可能会有货主选择这样的路线。更主要地是,天津不是不冻港!所以,上海洋山深水港的一期吞吐量就设计为2000万标准集装箱,是新加坡的二倍!加上上海当时的吞吐量已经接近1千万标准集装箱,因此这3千万标准集装箱的吞吐量一定有相当一部分是转运出港甚至转运出国的。所以,如果没有免税政策或者没有自由贸易政策,洋山港的作用就无法发挥。这就是为什么上海特别需要的《自由贸易区》的根本原因。
在此之前,虽然国务院一直在卡《上海自贸区》,天津、深圳、广州也都在争取,但是最后花落上海是必然的。试着想想,如果上海没有这样的政策,天津、深圳、广州有了这样的政策又有何用?可能像上海这样带动全国的发展吗?事实上,上海洋山深水港建成才几年,世界所有货运巨轮就都已经能靠上洋山港码头,吞吐量早已经取代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港。虽然因为没有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和缺少内陆货区和配套设施,不能顺利转运国外货物,但是仅仅转运国内的货物就已经使吞吐量达到世界第一。如果上海洋山深水港再拥有自贸区的政策,吞吐量还将成倍的增长。这对拉动整个中国的经济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如果吞吐量继续增长,开挖“克拉运河”就不得不提上日程。因为正是泰国狭长的克拉地区隔开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导致所有从西部(欧洲和非洲)来的船不得不绕道经马六甲抵达上海。如果在克拉地区开挖一条运河,投资还不会超过温总理投资天津港的一半。最重要地是,新加坡是美国在海外的最大军事基地,美国最先进的战机F35和最先进的战舰濒海战斗舰都部署在新加坡,主要就是为了对付中国大陆的。一旦发生战事,美国就会封锁马六甲海峡,切断中国的石油供应。而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仅几星期而已。所以新加坡一直是中国与日本、台湾开战的绊脚石。如果开挖通克拉运河,所有西边来的船就不必绕道马六甲,不仅航程可以缩短3天,大大降低运费,最重要地就是废了美国的新加坡军事基地。

《上海自贸区》将彻底砸了新加坡的饭碗?? 新加坡先是千方百计地利用他们强大的公关力量对中国高层施加影响意图阻止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开发,在上海宣布将完全依靠自己的资金建设洋山深水港后,新加坡开始把重点转移到阻止上海获得自由贸易区。因为他们认为没有自由贸易区的政策,上海洋山深水港尚不足以取代新加坡的世界第一大港地位。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洋山深水港仅仅一期部分建成,吞吐量就迅速超过了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本来,大小洋山岛的缺点是面积太小,远远小于新加坡港口。因此岛上几乎没有场地可供堆货。吞吐量应该不可能爆发式的增长。可是上海人将此劣势转化为优势,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生产商“上海振华港机”为洋山深水港配建了转运专用码头的一切机械,就是一个码头能够同时停靠几艘大船,可以同时用一套机器装船卸船。这样,大船转运小船就不需要先将货物卸在岸上再转到小船上而直接可以从大船转卸到小船上,根本不必落地,不仅大大节约了货主的时间更关键的是大大降低了仓储的成本。

另一方面,上海又建造了无数的万吨驳船,去内地的货可以直接卸在万吨驳船上通过长江去西部。最重要地是,东海公路大桥的建成,连通了上海发达的高速公路网,使得货物可以迅速进入上海和周边地区。根据规划,上海洋山深水港还将配套建设铁路专用桥(东海二桥),在奉贤的平安镇建设世界最大的火车集装箱编组站。这样,发往内地的集装箱也就不必堆放在洋山港,直接卸在火车车皮上再用火车头拉到平安编组后即可发往全国各地。相信,随着上海自贸区的获批,东海二桥和平安火车编组站的项目将迅速启动,洋山深水港的吞吐量最终很可能会迅速达到3千万标准集装箱!

现在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已经允许其它国家在上海进行货物交割,这就是说,新加坡的上海期货交割很快就会回到上海,仅此一项新加坡就将少收入几千亿!

上海还将参与泰国克拉运河的开挖。本来无论怎样,即使不在新加坡转运,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香港和澳门甚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欧洲、非洲来往的货物还是得经过新加坡。因此新加坡对美国控制这些国家的航道还是有关键的意义。可是如果克拉运河一旦通航,因为航程差不多缩短3天,所有的船都不再会绕道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美国在新加坡的军事基地就将彻底失去了作用。这可是美国投入了上万亿的最大海外军事基地啊!新加坡每年因此得到的好处至少十几亿。而且今天新加坡能够如此强硬地对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都仰仗的是老美的这个军事基地。
 
真不知道怎么说温家宝总理才好,天津是他的大本营吗?要么是眼光问题,要么是自私。国家利益总应该放在第一位。其实无论把钱投在哪里,捞好处都没有问题。
 
真不知道怎么说温家宝总理才好,天津是他的大本营吗?要么是眼光问题,要么是自私。国家利益总应该放在第一位。其实无论把钱投在哪里,捞好处都没有问题。
前央行行长,后天津市长戴相龙是幕后推手。
 
老实说我到现在也看不出上海自贸区的意义。

听说天津也开始申请自贸区了。
不需要走私了。
 
那篇上海自贸抢新加坡的饭碗, 我看意淫得厉害。
 
不需要走私了。

李克强费了老鼻子劲就为了这个? 以后奶粉, 苹果直接寄到自贸区 ?
 
那篇上海自贸抢新加坡的饭碗, 我看意淫得厉害。
上海自贸区等于10000个装甲师,8000架F-33,1000只航母,500个贪官,你说厉害不?:tx: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国内第一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快到期了。 这里的优惠不仅仅是税收上的, 还有早期免费或者半免费的商业用地房租。 好多商业用地都是很好的地段。

如果外资要撤或减投的话, 是不是用自贸区的形式可以接着给优惠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