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视 ’最强大脑‘ 首播,太厉害了

第2和3个女孩无论完成的多么精美天衣无缝,都还是过不了关,就是因为姓魏的认为挑战难度不够。那为什么不在开演之前就让那个二手科学家制定一个他认为难度够高的挑战呢? 我觉得这里面作秀/猫腻的成分太多了,就是要搞出这样的结局来赚大家的收视率。
 
第2和3个女孩无论完成的多么精美天衣无缝,都还是过不了关,就是因为姓魏的认为挑战难度不够。那为什么不在开演之前就让那个二手科学家制定一个他认为难度够高的挑战呢? 我觉得这里面作秀/猫腻的成分太多了,就是要搞出这样的结局来赚大家的收视率。

她们俩挑战的时候, 魏在旁边看着, 现场给分。 在挑战前魏不知道她们是靠苦练还是脑力天分来完成任务。

虽然李永波在奥运会上田忌赛马我狠批过, 这厮还是见多识广, 能表面上分辨出什么是后天苦练, 什么是天分。 但是他把天分和天生稍微有点混淆。

可是一碰到私人感情, 他的判断就走样了, 就因为他老婆是花体, 给那个花样体操运动员5分有没有搞错。 她那组动作, 除了有背动作系列之外, 还有很多可以作弊的地方, 比如说几根激光之间的距离, 地面有没有距离提示。 那个女孩在穿行时经常会有小步挪动。 很明显她知道激光和激光之间的距离, 这怎么可能记得住。 而且女孩让魏上去做一句话就显示了脑力逻辑的缺陷。
 
第2和3个女孩无论完成的多么精美天衣无缝,都还是过不了关,就是因为姓魏的认为挑战难度不够。那为什么不在开演之前就让那个二手科学家制定一个他认为难度够高的挑战呢? 我觉得这里面作秀/猫腻的成分太多了,就是要搞出这样的结局来赚大家的收视率。
既要选拔真正的大脑超强者,又要兼顾娱乐性,电视台才能获得收视率。挑战初审自然是节目组,有娱乐性最好,到最后由Dr Wei决定是否够格加入中国战队。那三位非科学家评委似乎对节目的评选标准并不清楚,对什么样的大脑才算强也不清楚。不过由Dr Wei独裁决定是否晋级本身也不科学。
 
揭秘《最强大脑》:找选手难玩核磁共振
http://ent.sina.com.cn/v/m/2014-01-06/11594075680.shtml

新浪娱乐讯 2014年的第一个周五,荧屏迎来了三档综艺节目,分别江苏卫视[微博]的新栏目《最强大脑》及央视和湖南卫视[微博]的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最强大脑》以其创新的内容在微博中引起热议,来自“火星”的四位奇才,学识渊博铁面理性的魏坤琳教授,以及负责惊呆耍酷的周杰伦,成为该节目的三大热议点。但是这样一档新颖的节目是如何制作的?

  这些奇人节目组究竟是怎么找到的?这些奇葩游戏又是怎么发明的?还有严苛判官北大副教授魏坤琳其人有多神?新浪娱乐第一时间连线了节目组和魏坤琳,为大家一一揭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周杰伦的综艺首秀虽然金句频频,但首场周董秀辨音绝技就玩砸了,在场的评委和观众竟没人察觉到他听错了音符。

  找选手:半年地毯式搜索 高校好友媒体齐推荐

  《最强大脑》播出后令人感兴趣的是,江苏卫视是以何种方式集结了这些拥有“超能力”的选手。为此新浪娱乐致电了江苏卫视总编室刘原。她透露找选手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他们用了半年的时间在全国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

  节目组主要通过四种方法找到了这些人。第一:与果壳网合作,果壳网为江苏卫视提供了很多科学怪才;第二,与北大、北师大、上海交大等高校有合作,通过他们的人才资料库寻找。第三,关注全国媒体的报道,很多选手通过地方媒体的报道而找到。第四:通过身边的好友推荐和介绍,在上周播出的穿越激光线通道的选手,是一位退役的体操运动员,她是南京本地人。节目组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她。

  此外刘原也表示前期尽量不让魏坤琳教授推荐选手,以保证参赛的公平性。魏坤琳教授表示前期他没有推荐选手,现在他开始推荐“奇才”参与。

  挑选手:核磁共振测智商 智囊团科学考核

  江苏卫视刘原透露找到这些选手之后,还要经过进一步的选拔,而选拔的标准是:能够体现脑力的多样性,“希望他们的才能是有代表性的,比如有些是记忆力;有些是空间感知能力;也有些是运动能力。”

  其中有一些选手需要经过身理测试。刘原透露在选拔的过程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很多选手在别人看来可能连正常人都算不上,但是他们有脑力上的超能力;他有可能是文盲,但是他在运算方面会很有能力,而且这种人节目组在寻找过程中发现了很多。

  “我们在上海交大有一个合作的核磁共振实验室,部分选手会去做测试研究脑部的构造。也包括一些智商测试,通过智商测试了解他们的情况。我们跟学校有深度合作,我们的宗旨是你的智慧是人类的财富,科学家希望根据选手的特异性 ,做一些新的研究,对将来的科研是有帮助的。”

  此外由北大、北师大、上海交大三所高校组成的智囊团也会对众位选手进行一个科学的考核,通过最权威的心理学脑科学实验室的专业测试,120分是硬性指标。

  造道具:智囊团为选手量身打造 魔方墙为国际经典项目

  《最强大脑》节目里拥有非常强大,令网友意想不到的道具。拥有着45000个色块的魔方墙、布置了错综复杂激光线的通道。而接下来也会有更多神奇的道具与观众见面。这些奇怪的道具从何而来?怎么完成?

  对此江苏卫视刘原表示道具都是智囊团根据选手的能力量身打造的,制作过程中给予了很多帮助。他们比较清楚空间能力,抽象思维转化为想象思维,表现形式是如何的,他们有一套科学的解读方式。

  由于为以后节目中出现的神奇道具做好保密工作,刘原并未有做过多的介绍,不过她揭秘了上周五的魔方墙是如何诞生的,“魔方墙是很特别的,在国际上是一个经典的案例,有几个国家已经挑战过。我们现在的这些脑力达人将需要跟国际的脑力达人进行一个PK赛。”

  DR魏掌握选手生死?我不是一个人 身后有顾问团

  在第一期节目之后,北大副教授魏坤琳被网友评为“铁面判官”,因为其理性将两位在普通观众看来非常优秀的选手拒之门外,也因此评委梁冬、李永波都对这个结果非常不满,并质疑其一个人掌握“生杀大权”不合理。

  对此魏坤琳教授解释称:“其实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难度分不是我的一锤子买卖。”在魏教授的身后有顾问团,选手的去留是多位专家研究的结果。几位专家会对选手的整体能力有很多研究,不光是舞台上那点时间,出现误判的几率非常小。比如钢琴少女黄华珠的记忆能力并不是很强,后面节目大家会看见真的超一流高手。

  DR魏面对争议:我不是最强大脑 触底线就回象牙塔

  第一期节目之后对于魏坤琳教授网友们有了深刻的印象,有些网友认为他博学多才、判断事物科学冷静,说服力强。也有网友认为他过于犀利独断。为此魏教授表示有预料到会有争议,但是随着节目的深入,他相信大家会越来越用理性来战胜感性,更客观的看待问题。

  同时魏坤琳教授也谦虚的表示自己不是最强大脑,“我没有一个能力是发展到极致的,所以不是最强大脑,但是干教授这个工作足够了。”作为一个教授,他并不希望成为明星,只是不留神做了大众娱乐,他表示自己的底线是不要耽误科研工作,如果触及,他会回到自己的象牙塔里。

  而魏坤琳教授也解释其来节目的原因:“一是节目真的有意思,我看了介绍以后,我就知道这是一个把科学、娱乐和教育完美结合的节目,可以给人很多启发,比如如何寻找自己的最强能力等。二是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有科普的义务。现在大众的科学素养低,更需要我们出象牙塔来做好知识普及工作。三是我希望为中外PK赛做贡献,一句话,我想中国人赢。”

  周杰伦首场秀辨音绝技玩砸 听错音符场上无人觉

  当晚“脑力精英”们各自秀出绝活,周杰伦也有些技痒,亲自上场进行专长表演——辨音。众所周知周杰伦是音乐才子,更是弹得一手好钢琴。当晚节目中,三位观众同时按下钢琴上88个琴键中的三个,让周杰伦现场辨认是哪三个音符。当三位观众第一次按下后,周杰伦自信满满地回答完是三个do时,还不忘说了一句:“这么简单,观众会觉得我很白痴。”

  但细心的网友发现,三位观众其实并不是都按do,前两位按下的是do,第三位则按的是rui。自信满满的周杰伦疏忽大意,竟然听错了。而在场也没人发现这个错误,甚至节目组在剪辑时也没有发现。

  (程兴家/文)
 
既要选拔真正的大脑超强者,又要兼顾娱乐性,电视台才能获得收视率。挑战初审自然是节目组,有娱乐性最好,到最后由Dr Wei决定是否够格加入中国战队。那三位非科学家评委似乎对节目的评选标准并不清楚,对什么样的大脑才算强也不清楚。不过由Dr Wei独裁决定是否晋级本身也不科学。


同意应该设立 三个科学评委,而且还可以考虑不设定80分,从高分往下排也好点,那个体操的,魏给5分和6分就是上下的区别了。
 
我感觉方舟子要出来了干点事了。:D
你不觉得Dr 魏奏是方肘子吗;)
你看哈,Dr 魏和方舟子一样出口奏是科学科学科学,一切以科学为准绳
Dr 魏和方舟子一样犀利,为科学标准不怕得罪任何人,哪怕是朋友 (要送球拍球衣给他呢):p
Dr 魏和方舟子一样幽默,时不时调侃一下文科生:D
Dr 魏的笑容和方舟子一样充满智慧和科学家的纯真:evil:
 
你不觉得Dr 魏奏是方肘子吗;)
你看哈,Dr 魏和方舟子一样出口奏是科学科学科学,一切以科学为准绳
Dr 魏和方舟子一样犀利,为科学标准不怕得罪任何人,哪怕是朋友 (要送球拍球衣给他呢):p
Dr 魏和方舟子一样幽默,时不时调侃一下文科生:D
Dr 魏的笑容和方舟子一样充满智慧和科学家的纯真:evil:
Dr 魏反复用文科生字样调侃梁冬有点过了。要学会尊重人,人家是正牌的评委。关键是拜托节目组选对选手,要去国际上跟人比脑子,就别整花拳绣腿的东东。拳击与武术,大家都明白的。
 
Dr 魏反复用文科生字样调侃梁冬有点过了。要学会尊重人,人家是正牌的评委。关键是拜托节目组选对选手,要去国际上跟人比脑子,就别整花拳绣腿的东东。拳击与武术,大家都明白的。
梁冬人不错,抗得住善意的调侃。
Dr 魏对弹钢琴和体操2位选手的分析非常到位,佩服!
 
DR魏掌握选手生死?我不是一个人 身后有顾问团

  在第一期节目之后,北大副教授魏坤琳被网友评为“铁面判官”,因为其理性将两位在普通观众看来非常优秀的选手拒之门外,也因此评委梁冬、李永波都对这个结果非常不满,并质疑其一个人掌握“生杀大权”不合理。

  对此魏坤琳教授解释称:“其实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难度分不是我的一锤子买卖。”在魏教授的身后有顾问团,选手的去留是多位专家研究的结果。几位专家会对选手的整体能力有很多研究,不光是舞台上那点时间,出现误判的几率非常小。比如钢琴少女黄华珠的记忆能力并不是很强,后面节目大家会看见真的超一流高手。
 
梁冬人不错,抗得住善意的调侃。
Dr 魏对弹钢琴和体操2位选手的分析非常到位,佩服!
胡叔,不评好歌手啦。。二季出啦。。;)
 
DR魏掌握选手生死?我不是一个人 身后有顾问团

  在第一期节目之后,北大副教授魏坤琳被网友评为“铁面判官”,因为其理性将两位在普通观众看来非常优秀的选手拒之门外,也因此评委梁冬、李永波都对这个结果非常不满,并质疑其一个人掌握“生杀大权”不合理。

  对此魏坤琳教授解释称:“其实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难度分不是我的一锤子买卖。”在魏教授的身后有顾问团,选手的去留是多位专家研究的结果。几位专家会对选手的整体能力有很多研究,不光是舞台上那点时间,出现误判的几率非常小。比如钢琴少女黄华珠的记忆能力并不是很强,后面节目大家会看见真的超一流高手。
这都没用的,最后的分数就是Dr魏一手打出来的,换句话说,顾问团给个参考分数, Dr魏一样可以不理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打分。任何时候制度大于个人判断。为什么不能让顾问团透明打分?
 
胡叔,不评好歌手啦。。二季出啦。。;)
看了看,没有黑嘴们说的那么惨,还行。。。。 当然,老韩大哥的调调和去年节目风格有点混搭。
韦唯很不错,不明白现在为嘛那么多人期待她大妈般地飚音,估计都是咪咪哥、胡大叔派的技术流。不怕咪咪哥生气,那个曹革看着没啥气场。

宝妈,看春晚剧透了么?电影帮取代了央视帮,看看介帮丫的能整出啥花样。
 
胡叔,不评好歌手啦。。二季出啦。。;)
看了,受不了韩磊和韦唯,太老了。人老没关系,歌老也没关系,30多年的发展,表达感情及演绎流行乐的方式还是那种老掉牙的扯嗓门喊,唱春晚也许合适
 
激光那个没有难度,去FUN Heaven 玩那个激光柱,看一眼然后闭着眼睛就能过去...... 


从下面爬~~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