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2-14
- 消息
- 1,984
- 荣誉分数
- 287
- 声望点数
- 143
来源:四月网, 发布日期:2014-01-07 — 暂无评论 ↓ 标签 华人 字体大小:打印
鼎盛资深病友对加拿大疑似华裔开宝马领食品的亲身解读
国内的媒体怎么 天然的对中国中国人华人有一种仇视感觉。比如这次加拿大 冻雨事件。
停电区的居民可以领取100,150元食品票。然后去换食品。本来无可厚非,你住在停电区,冰箱食品放坏了,周围餐馆也没有电。不管是开宝马,奔驰,丰田,本田,停电了食物放坏了,补偿一下,没什么。况且去领取食品的所谓华人(暂时按照国内汉奸媒体的猜测,不确定是朝鲜,越南,或者其他亚洲国家的人之前,先退一步认定是国内汉奸媒体痛恨的华人)是停电区的,而且是正常的领取的食品票的。 怎么能断章取意成了华人开豪车领取救济引起众怒呢新闻里的?印度人发脾气又不是对华人,只是抱怨自己赶来了没有领取到食物。怎么就被汉奸把持的中国主流媒体解读成了华人开豪华车领取救济引起众怒我们家很多亲戚都是在停电区,难受的很,停电达2周。也有开宝马的,不过宝马是辛苦钱,而且的确是开着宝马去领取的食品 。
况且这里的生活难处也很多。这次冻雨很多地区不仅是家里停电2周多,周围的交通灯也灭了,周围的商铺全部关门。北美冬天暖气也不大,房子也不暖和。除了CONDO暖和,独立屋镇屋都不暖和。
你问零下这许多度,不用暖气食物怎么可能坏?
你想把问题搅乱而且引开,你想回避的问题是ODSP发给个人或家庭食品票,领取的人都是合理合法的受灾户。你想把话题引到暖气,食物变质上面去。对不起没门。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你怎么在加拿大领取食品票,因为加拿大的食品票也不好领: 1.proof of residence 2.a way of identifying how many people are in their family.证明你的居住地点,居住地在停电区内就去领取。家庭150元,独身100元。
加拿大的新闻报导根本没有针对这个亚裔,仅仅是采访不同的人的心态,这个亚裔很超然,说领不到算了。印度人很极端,领不到发火。但是中国媒体报导成了华人引起众怒。我的房子就是停电2周半。我去亲戚家的CONDO暂住。按理,我也可以领取食品票。算了,我没有这个功夫,也懒得排队。但是汉奸媒体怎么不说还有我这样高风亮节的?
一个正常的冻雨停电受灾区居民领到食品票后驱车去领食品的新闻,被汉奸把持的中国主流媒体扭曲成了华人开豪华汽车领救济引众怒,而且引起了网名谩骂。
肚腩又在纠缠这卡到底是什么卡?那我告诉你,这个卡叫做gift card,礼品卡,不是那种给穷人的食品票food coupons。懂?
现在持反对立场的人都试图混淆是非,纠缠什么这个卡是发给穷人的,又纠缠食物变质问题。
这个事情的真正的关键是,加拿大媒体报导的全部现场失去控制的问题。不涉及华人。国内媒体网站取的那段视频和这个CBC的视频http://www.cbc.ca/news/canada/toron...eplacement-gift-cards-run-out-again-1.2481990 类似,都是有人抱怨排队没有领取到礼品卡。多数的抱怨是:他们(这里显然指的是政府机构或者是超市)让我们来,结果来了,排长队,然后没有排到,卡就发完了。而国内很多媒体的标题却是:加拿大电视台曝光2名华裔妇女坐宝马领救济食物卡,引起众怒。这是很有问题的。CBC,CTV的报导仅仅是排队的人觉得没有领取到礼品卡,很不高兴而已。
CTV新闻原文在此http://toronto.ctvnews.ca/province-...tribution-to-resume-in-gta-thursday-1.1614026
这个新闻里面根本没有涉及华人引众怒的意思,而且被采访的亚裔是否是华人,还是朝鲜,越南,日本甚至其他亚洲国家的人?加拿大的韩国人,越南人非常多,怎么就被一口咬定是华人?
此外,之前的确是公布让停电的用户去领取的,但是后来发现情况失控,于是说给最需要的人。当然最需要的人难以界定。如果你没有工作,住的也差,但是你家里面离市区进,很容易找吃的。因为CONDO都集中在市区,多数是租房者和收入不足以买房子的人。但是,你工作稳定,住郊区自己的房子,大雪封路,郊区里食品店远,而且停电。你住的60万以上的房子,你的两个车位的车库里停的宝马奔驰能当饭吃吗?孙神棍我给你4万5万美元的宝马你就在加拿大活着吧!
我们家处于受灾区,停电2周,期间出去吃饭发现周围餐馆也停电关门。所以我们家也领取了这个Ice Storm Food Replacement Gift Cards。我们家的亲戚里面有餐馆业主,有联邦政府官员,大家工作很努力,来加拿大打拼多年,都是靠自己的艰辛的付出讨生活,现在的确算是生活的不错,的确开着好车比如宝马。但是,这种恶劣天气来了,谁躲的过去。 我们家今天本来也是要去领取的,但我劝他们不要去了。其实我也是可以领取的。说实话,华人对这个卡并不在意,绝大多数华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加拿大当地政府没有组织好。
鼎盛资深病友对加拿大疑似华裔开宝马领食品的亲身解读
国内的媒体怎么 天然的对中国中国人华人有一种仇视感觉。比如这次加拿大 冻雨事件。
停电区的居民可以领取100,150元食品票。然后去换食品。本来无可厚非,你住在停电区,冰箱食品放坏了,周围餐馆也没有电。不管是开宝马,奔驰,丰田,本田,停电了食物放坏了,补偿一下,没什么。况且去领取食品的所谓华人(暂时按照国内汉奸媒体的猜测,不确定是朝鲜,越南,或者其他亚洲国家的人之前,先退一步认定是国内汉奸媒体痛恨的华人)是停电区的,而且是正常的领取的食品票的。 怎么能断章取意成了华人开豪车领取救济引起众怒呢新闻里的?印度人发脾气又不是对华人,只是抱怨自己赶来了没有领取到食物。怎么就被汉奸把持的中国主流媒体解读成了华人开豪华车领取救济引起众怒我们家很多亲戚都是在停电区,难受的很,停电达2周。也有开宝马的,不过宝马是辛苦钱,而且的确是开着宝马去领取的食品 。
况且这里的生活难处也很多。这次冻雨很多地区不仅是家里停电2周多,周围的交通灯也灭了,周围的商铺全部关门。北美冬天暖气也不大,房子也不暖和。除了CONDO暖和,独立屋镇屋都不暖和。
你问零下这许多度,不用暖气食物怎么可能坏?
你想把问题搅乱而且引开,你想回避的问题是ODSP发给个人或家庭食品票,领取的人都是合理合法的受灾户。你想把话题引到暖气,食物变质上面去。对不起没门。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你怎么在加拿大领取食品票,因为加拿大的食品票也不好领: 1.proof of residence 2.a way of identifying how many people are in their family.证明你的居住地点,居住地在停电区内就去领取。家庭150元,独身100元。
加拿大的新闻报导根本没有针对这个亚裔,仅仅是采访不同的人的心态,这个亚裔很超然,说领不到算了。印度人很极端,领不到发火。但是中国媒体报导成了华人引起众怒。我的房子就是停电2周半。我去亲戚家的CONDO暂住。按理,我也可以领取食品票。算了,我没有这个功夫,也懒得排队。但是汉奸媒体怎么不说还有我这样高风亮节的?
一个正常的冻雨停电受灾区居民领到食品票后驱车去领食品的新闻,被汉奸把持的中国主流媒体扭曲成了华人开豪华汽车领救济引众怒,而且引起了网名谩骂。
肚腩又在纠缠这卡到底是什么卡?那我告诉你,这个卡叫做gift card,礼品卡,不是那种给穷人的食品票food coupons。懂?
现在持反对立场的人都试图混淆是非,纠缠什么这个卡是发给穷人的,又纠缠食物变质问题。
这个事情的真正的关键是,加拿大媒体报导的全部现场失去控制的问题。不涉及华人。国内媒体网站取的那段视频和这个CBC的视频http://www.cbc.ca/news/canada/toron...eplacement-gift-cards-run-out-again-1.2481990 类似,都是有人抱怨排队没有领取到礼品卡。多数的抱怨是:他们(这里显然指的是政府机构或者是超市)让我们来,结果来了,排长队,然后没有排到,卡就发完了。而国内很多媒体的标题却是:加拿大电视台曝光2名华裔妇女坐宝马领救济食物卡,引起众怒。这是很有问题的。CBC,CTV的报导仅仅是排队的人觉得没有领取到礼品卡,很不高兴而已。
CTV新闻原文在此http://toronto.ctvnews.ca/province-...tribution-to-resume-in-gta-thursday-1.1614026
这个新闻里面根本没有涉及华人引众怒的意思,而且被采访的亚裔是否是华人,还是朝鲜,越南,日本甚至其他亚洲国家的人?加拿大的韩国人,越南人非常多,怎么就被一口咬定是华人?
此外,之前的确是公布让停电的用户去领取的,但是后来发现情况失控,于是说给最需要的人。当然最需要的人难以界定。如果你没有工作,住的也差,但是你家里面离市区进,很容易找吃的。因为CONDO都集中在市区,多数是租房者和收入不足以买房子的人。但是,你工作稳定,住郊区自己的房子,大雪封路,郊区里食品店远,而且停电。你住的60万以上的房子,你的两个车位的车库里停的宝马奔驰能当饭吃吗?孙神棍我给你4万5万美元的宝马你就在加拿大活着吧!
我们家处于受灾区,停电2周,期间出去吃饭发现周围餐馆也停电关门。所以我们家也领取了这个Ice Storm Food Replacement Gift Cards。我们家的亲戚里面有餐馆业主,有联邦政府官员,大家工作很努力,来加拿大打拼多年,都是靠自己的艰辛的付出讨生活,现在的确算是生活的不错,的确开着好车比如宝马。但是,这种恶劣天气来了,谁躲的过去。 我们家今天本来也是要去领取的,但我劝他们不要去了。其实我也是可以领取的。说实话,华人对这个卡并不在意,绝大多数华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
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加拿大当地政府没有组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