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盗和退货“欺骗”每年使加拿大零售业损失40亿

ert0000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5-12-07
消息
21,758
荣誉分数
5,876
声望点数
373
====================================================================
偷盗和退货“欺骗”每年使零售业损失40亿

  然而,商店在退货问题上设置障碍是有原因的。

  根据加拿大零售理事会Retail Council of Canada (RCC) 的数据,顾客在商店进行偷盗、用信用卡和出纳卡作假以及在退货上的欺骗行为,导致加拿大的零售商们平均每年损失40亿加元,相当于超过每天1千万。


过去五年中,加拿大商店的上述“损失”呈上升趋势,据业内组织估计,欺骗性退货在加拿大零售业的上述损失中占到四分之一。

  加拿大零售理事会副主席斯蒂凡·奥基夫Stephen O’Keefe表示 ,平均来说,加拿大的消费者把自己所购货物的8.6%退回商店,加拿大每年的退货总额达260亿加元,4%的退货属于欺骗行为,虽然只占4%,但这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

  退货“欺骗”

  什么是欺骗性退货呢?这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形式,有的人因为要参加一个盛大的派对,去商店购买一件昂贵的晚礼服,穿了一次后再退还给商店;更有甚者,有的人为了和朋友家人观看某个重大体育比赛,购买超大屏幕电视,比赛完了又退给商店,因为反正许多大商店提供免费送货服务,退了货又给免费拉回去。

  还有的人在店里偷了商品,然后再返回商店退货,一家商店的摄像头显示,一名妇女拿着一件衣服去了试衣间,之后又拿着这件衣服去柜台退货,说自己的收据丢了,这样,她连商店的大门都没出,就用一件自己根本没有买的衣服获得了商店给的一个下次可以用的信用款购货额度。

  奥基夫表示,带有欺诈性的退货,导致加拿大的零售商们每年损失超过11亿加元,他说,如果你估算一下,假退货给一个商店造成的损失可以达到商店净利润的50%, 由于这些损失,一些商店最终只能倒闭。

  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店的损失,最终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奥基夫说,在出现损失的情况下,商店只能减少商品的减价促销活动,所以,最后还是消费者承担后果,

================================================================
 
1)这数字可信么?
2)老白干这事儿的,还真不少。亲口同我说买来衣服穿一个晚上再去退的人就不止一、两个。
 
我说的是比例(占他们族裔的), 而不是绝对人数. 即使算人数绝对值老穆也有可能拿第一.

你上面的“在商圈的朋友普遍反映”绝对是偏见或者说是种族歧视想当然得出的结论。

在CFC这样的公共场合讲那样的话,至少是不合适的。
 
你上面的“在商圈的朋友普遍反映”绝对是偏见或者说是种族歧视想当然得出的结论。

我告诉你们的是商圈朋友的普遍反映, 这种事情是不能做正规调查的, 一线柜台反馈和业主处理恶意退货就知道了.
 
电商多了, 乱七八糟的新移民多了, 本来不是问题就成问题了。
 
我见过一老穆中年妇女,推满满一车衣服和其他物品在 Walmart 退货。估计得有几十件
 
多年前

在美国娃儿妈,电器是一年可以退,知道一访问学者,一来,买了电视,微波炉,VCR.一年期快满,要回国,全部退掉。还得意告大家这经验。

也听说一餐馆老板,买一微波炉,发票贴在上面(怕丢),餐馆用量大,反正到一年头有点问题,让服务生去换一新的(可不是换一次啊)。

后来一年成了一月,现在好像半月吧。

我也听说有人穿一次晚礼服的再退的,特别是在节日期间。
 
这边做生意的,其实也挺不容易,尤其是小生意。俺还亲眼见过,贼偷东西的。报了警,也不知道抓住没有。
 
很多人Abuse退货policy,包括Walmart,Costco和Amazon只是把退货损失转嫁到供货商。 可怜啊!!
 
缺德的人,害的是大家。

即便不好当面指责,至少,下次,要屏住呼吸,盯对方的眼睛10秒!让她/他发毛。:dx:
 
不满意改policy啊,何苦立了牌坊还要做婊子
小点的电商基本都有restocking fee,不一样活的好好的?你靠这个政策来吸引客人就不要怕人钻空子
 
放心,这退货政策估计要不了几年就要缩紧了。就像留学生越来越难申请到信用卡一样,还有上次报道的中国护照免签问题,便宜了自己害了后人。
 
缺德的人,害的是大家。

即便不好当面指责,至少,下次,要屏住呼吸,盯对方的眼睛10秒!让她/他发毛。:dx:

说老实话,这种事干多了的人脸皮很厚的,根本不在乎你怎么看TA
 
可以这么改,根据不同统计率,决定退货率:
a类:政策不变
b类:一个月
c类:货物售出,概不退货

这不就改了吗,就像车险一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