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基金的构想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Riven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丑话讲前头,委员会怎么进出,怎么决策,章程制订好,法律专业人士把关,我看有戏。
进委员会之前,保不准人脑打出狗脑:eek:
 
楼主,如果我支持你的话,我就变成个高级黑了,呵呵。
第一,在这个福利制度比较完善的地方,你这个基金是干什么用的?给什么人用的?不要心血来潮,好好想想,定位好
第二,即使需要这么个基金,您也到一边休息去吧,你不是干这个的料
 
这次有很多经验教训,但是咱社区的同胞热情让我震惊了,捐款速度太快了,我是有信心的,只要大家对我还有信心。

我如果中了大奖,几千万那种,我自己设个基金会(慈善机构,基金会的资金来自我的利息),我愿意捐给谁就捐给谁。
你说的这个,我远离。
 
经过这次,我深深感到慎密组织的重要性,严密的计划才能保证真正的成功,保障整个活动的合情合理,保障受益人的权益。 这几天来很多朋友给了确实行之有效的建议,我很感谢他们的帮助。社区的凝聚力非常强大,可以完全做的更好。基金会在其它社区有成功先例,我想尝试,现在想问一下各位朋友,大家还有信心么? 基金会成立后您时候还支持?

对头! 俺一直倡导成立华人互助基金。坚决支持!
平时就可以搞一些募捐活动。
 
佩服啊,老大你太勇敢了。如果是我,就珍惜生命,远离一切跟华人$$$有关的事件了。

这次事件, 绝对不是RIVEN的工作能力问题,而是华人的确太难搞了。
以后 @salas88 骂华人, 我肯定点赞支持 。。。
 
这东西就要趁热打铁啊, 过两天热乎劲过去了没人起草条例了。
 
虽然现在才说话,但不表示不关心。

佩服Riven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

搞个基金会,是好主意!至少需要三方面的人士:法律顾问(律师);财务顾问(高级会计);fundraising人士。

以后要搞类似的募捐,需要公示几个问题:
1. 什么人出了什么事;
2. 需要多少钱,干什么用;
3. 如需募款,则要说明需要多长时间(二周或是到几月几号)、募款数额(target amount);
4. 如数额达到,则及时关闭账户;公示收到的款项明细,并举行正式的交接仪式(不一定发到网上,但要有律师参与);
5. 如后续仍有其他人有强烈的愿望帮助事主,可以以私下方式或是志愿者方式,或是其他方式提供帮助。
 
运营慈善基金客观上只是一件平淡枯燥但偏偏又细致庞杂的工作,复杂程度就和管理一家比较大型的公司相当。当头脑还沉浸在一次捐款的膨胀热情之中的时候,容易把这件工作理解为一件生命中每天让你为之感动地热血沸腾的善举,其实它并不是。再有就是,对事物的估计要冷静客观,明白社会合社区都是善恶参半,人心都是好坏参半;慈善作为一件事业,当它被类似于当作一桩生意来运营的时候,势必人群、社区、人心的善恶两面都会同时进入到这桩运营工作当中来。不是说做慈善基金,就是一桩每日接触好人好事的纯净天空。你这两天也封闭、躲避了很多帖子,这不会因为将来你构想得慈善基金是一桩善事就没有了类似杂音的。从这几天你经历的事情当中,应该学到三点重要的教训:第一就是前述的即时慈善事业也不能避免好坏参半毁誉参半的客观事实;第二是对华人族群的个体和群体特性有了更深得了解和认识,那可不光是正面的促成慈善基金顺利成功发展的一面;第三就是对这个族群做事情的必不可少的理性精神的衡量。

毕竟到现在为止,很多人都在反思理性在慈善基金这一感性事业当中的缰绳作用了;但是回到那个话题,慈善基金是一件以极强理性、极缜密组织、极专业知识运营的事业。感性的美好都是靠理性保驾护航的,在现在你激动的心情之中,可能还不能理性考量和总结是不是适合真的在华裔族群之中去运营基金事业,也不能较准确地预期将来那个基金德最终状态和你的期待值有多远。

还有很重要得一点,你得知道这次捐款有多少成分时将来不能持之以恒德那种一次性的感性冲动。捐款人群是破格对一次突发事件踊跃募捐,还是持之以恒德对于慈善能够如此数额的源源不断地捐助。这个你可以通过调查了解此次捐款的人群是否常年(哪怕细水长流)地参与慈善而不是因为此次救助猛捐一笔下不为例,才能知道你看到的那些激动你、鼓励你想做基金的因素能否持之以恒。话说回来,当这种慈善形成个体的习惯的时候,捐助者也未必就非要捐助到你这个基金了,比你更可靠、更管理完善、更经年累月的慈善途径比比皆是,有慈善之心但又有钱被滥用担忧的人们,可能更倾向于流向那些名声在外闻名遐迩的慈善渠道了—而不管是否华裔族群,加拿大社会这样做已经很久了,你是否想当一个小学生重新进入这个领域?作为一个族群(本性又很有特点的一个族群),就群体组织性、纪律性、理性上进行评估,看是否能够适合你现在所垂青的慈善基金,才是你最先应该开始考虑的和评估的。
讲的非常好,我接受批评。每个人都有性格缺陷,我也不例外,我本身不能胜任领导工作,但有时需要站出来做一下应该做的事。基金会不会再是小组领导,也不会是我一个人领导,做到民主,公开,透明。制定管理制度,引入法律监督,严格审批制度。跟这一次的松散组织有质的不同。
 
经过这次,我深深感到慎密组织的重要性,严密的计划才能保证真正的成功,保障整个活动的合情合理,保障受益人的权益。 这几天来很多朋友给了确实行之有效的建议,我很感谢他们的帮助。社区的凝聚力非常强大,可以完全做的更好。基金会在其它社区有成功先例,我想尝试,现在想问一下各位朋友,大家还有信心么? 基金会成立后您时候还支持?


支持。 有慎密组织的重要性,严密的计划, 会成功。

比如, 我给房租客的合同书有10多页, 我几乎跟租客没什么纠纷。
合同订得细致, 一切按合同办, 想有纠纷都难。
 
最后编辑:
支持,我希望这次是ccc主持

自从来到加拿大,我就是按TIFF的说法走:珍惜生命,远离一切跟华人$$$有关的事件。
这CFC还好,是虚拟世界,我不涉及到金钱。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干的话,就"我如果中了大奖,几千万那种,我自己设个基金会(慈善机构,基金会的资金来自我的利息),我愿意捐给谁就捐给谁。" 跟着别人的指挥棒走,姥姥!
 
楼主,如果我支持你的话,我就变成个高级黑了,呵呵。
第一,在这个福利制度比较完善的地方,你这个基金是干什么用的?给什么人用的?不要心血来潮,好好想想,定位好
:zhichi:

天灾人祸就捐款,也是中国特色,因为那里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没有完善的保险制度,普通人也不买保险防灾(除非为了储蓄挣钱),出了悲剧真可能露宿街头。加拿大完全不同的国情,个人和家庭灾害面前,可能最不需要的就是钱,有人或需要劳力的帮助比如事主处理后事临时需要照顾老人小孩,需要车接送,或仅仅是需要一句安慰。
所以这里提钱,多么见外
 
自从来到加拿大,我就是按TIFF的说法走:珍惜生命,远离一切跟华人$$$有关的事件。
这CFC还好,是虚拟世界,我不涉及到金钱。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干的话,就"我如果中了大奖,几千万那种,我自己设个基金会(慈善机构,基金会的资金来自我的利息),我愿意捐给谁就捐给谁。" 跟着别人的指挥棒走,姥姥!


好,一个反对意见。
 
支持。 有慎密组织的重要性,严密的计划, 会成功。

比如, 我给房租客的合同书有10多页, 我几乎跟租客没什么纠纷。
合同定得细致, 一切按合同办, 想有纠纷都难。

我只能说,到目前为止,你运气不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