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真实感受:不回国没意思, 回国了受不了 (ZT)

我刚开始回去之初, 也是看了报道, 觉得雾霾这么严重, 亲朋们生活会受到如何影响。
结果回去, 发现, 无非就是多了些牢骚而已, 广场上,大桥下, 跳舞散步的人一点没减少, 菜场上买菜的人群也一样涌动。 学校里的确是尽量减少了户外的长袍什么的, 但是体育课的户外运动也没有太过于削减。 路上的人戴口罩的不少, 但是其中大多数人都是把口罩拉到鼻子底下,露出鼻孔透气的 (这点我有些不理解, 那还带什么口罩嘛?)。 其他各种工农商。。。 各种生活跟有没有雾霾一点关系也没有, 都在正常进行。

说实话, 我自己也松了一口气。慢慢的, 雾霾的好处反而会呈现, 比如, 晚上广场啊,商场啊, 各种建筑外面的景观灯光效果比没有雾霾的时候好太多了。基本上不会有太阳暴晒的那种苦恼。 天空比较模糊, 但是因为散射, 所以, 整体亮度还是有的, 只要适应了, 反而会觉得比平时在烈阳下赤裸裸的暴晒感觉好太多太多。
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你想让他们怎么样?
 
熊猫真开窍:good:
雾霾又如何,2不是已经说了,北上广的天朝子民预期寿命比美佬长。
别提雾霾了,人都说了咱这里一年中半年都在吸自己的“P”

是呀是呀,国内专家已经证明了雾霾主要是心理作用,其实没有科学数据证实雾霾对身体有害。。。北上广深百姓寿命比美加人民寿命长是令人振奋的消息,毕竟我们大批亲友生活在那里啊,大陆其它地区人均寿命不如北上广的原因可能是医疗保健差一点
 
这就是雾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影响了。
所以, 只是海华们, 偶尔回去一次,才会大惊小怪的矫情, 当地人民早就习惯, 并融入了。
美瞳+口罩, 战胜雾霾! 耶!
我娃回去头俩星期头疼呕吐咳嗽发烧,嚷着要回来。两个星期以后完全适应,如鱼得水快活似神仙,死活不肯回来。人的适应能力是惊人的
 
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你想让他们怎么样?
适应以后呢,没有雾霾的空气你还感觉不舒服。。。前面不是有人讲了吗,在加拿大空气下难受痒啦流鼻涕啦,回去了反而很舒服滴呼吸。。。。也就是说,在加拿大必须吸吸汽车尾气补充补充,不然难受 :p
 
是呀是呀,国内专家已经证明了雾霾主要是心理作用,其实没有科学数据证实雾霾对身体有害。。。北上广深百姓寿命比美加人民寿命长是令人振奋的消息,毕竟我们大批亲友生活在那里啊,大陆其它地区人均寿命不如北上广的原因可能是医疗保健差一点
奇葩这个星期没有出现
 
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你想让他们怎么样?
雾霾其实可以坏事变好事的。CCP广大干部, 擅长的就是这一点。

干脆就把雾霾作为一个旅游景点, 一个特色。 世界其他地方的人, 除了印度, 都没见识过在雾霾下, 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可以让他们来见识一下。 反正不管你觉得雾霾对人体是否有害, 短期生活在雾霾里, 不会有啥大问题的。

这样就可以组织各种夏令营, 冬令营之类的。 还可以开展各种考察旅游, 各种样本提供。。。。。。

靠, 我怎么越说越觉得这是条路子啊!
 
生意人吗?脑子够活啊:p
雾霾其实可以坏事变好事的。CCP广大干部, 擅长的就是这一点。

干脆就把雾霾作为一个旅游景点, 一个特色。 世界其他地方的人, 除了印度, 都没见识过在雾霾下, 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可以让他们来见识一下。 反正不管你觉得雾霾对人体是否有害, 短期生活在雾霾里, 不会有啥大问题的。

这样就可以组织各种夏令营, 冬令营之类的。 还可以开展各种考察旅游, 各种样本提供。。。。。。

靠, 我怎么越说越觉得这是条路子啊!
 
雾霾其实可以坏事变好事的。CCP广大干部, 擅长的就是这一点。

干脆就把雾霾作为一个旅游景点, 一个特色。 世界其他地方的人, 除了印度, 都没见识过在雾霾下, 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可以让他们来见识一下。 反正不管你觉得雾霾对人体是否有害, 短期生活在雾霾里, 不会有啥大问题的。

这样就可以组织各种夏令营, 冬令营之类的。 还可以开展各种考察旅游, 各种样本提供。。。。。。

靠, 我怎么越说越觉得这是条路子啊!
已阅,请转发奇葩同志酌办
 
深圳的大小梅沙,游泳的人象下饺子那么多。让人望而却步。俺去的那天才星期三。周末可想而之。
大小梅沙本地人基本不去人太多太多,都是外地的。本地人都去惠州那边了。
 
回国创业,听得我耳朵都起老茧了。
不是谁都具备创业的条件的。绝大多数人还是得打工。

打工就不如留在加拿大或去美国打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