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感,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对上海女这样的反应我竟然一点不吃惊,而且也见过诸多洁癖男女,虽然我自己无洁癖,但是能理解有些人会产生的反应。@小篆 其实吧,你我貌似的分歧在于,我对“和菜头”不感冒,而你的矛头对的是“上海女”,当然,你在相当程度上是支持和菜头的观点的,不过,在这件事上,我更关心的是中国农村的悲惨现状,至于上海女这样的人,满大街都是,关于教养这事,自文革伊始,就进了所谓历史垃圾堆了,不是一时半会能恢复得起来的,包括我们自己,这些还算有些文化的人,也都那么回事儿,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村长,何书记及各位乡亲过年好!
不好意思,我没有红包给大家,就是上来扔几块小砖玩玩。
最近微信微博上好多关于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的事,我重返CFC来瞅瞅,发现大家跟国内形势也跟得挺紧的,盖了好大一个高楼。。。呵呵
但我比较好奇的是,一边倒支持上海公主声讨江西穷鬼的说汉语的加拿大人们,你们真地没觉得这姑娘的教养有大问题么?你们真地觉得这婚姻不般配就只是经济差距的原因么?
网上有篇新浪知名博主“和菜头”写的文章,叫做《姑娘,你的问题是没教养》,大家可以自己去搜,我就不转了,只摘抄其中引用的另一位名博主“一毛不拔大师”的评论:
“吃饭把筷子插在碗里拍照是没受过基本餐饮修养指导的表现,人家尽力做饭招待拍照吐槽也是没有中产阶级教养的表现,所以这只是个底层城市人歧视农村的相煎何太急的悲伤故事。”
嗯,就是这样的。最严重的歧视,往往来自于差距不大的人群之间,来自于对随时可能失去的那点可怜的优势的担忧。就象骂大陆人骂得最多最狠的,多是香港底层的贩夫走卒,而李嘉诚那个层次的人是不会有他们那种担忧更不会把眼睛盯在大陆“蝗虫”过来抢了多少奶粉这些事上的。
所以,我最后要说句让很多人吐血的实话:这个故事里的上海“公主”其实是个在精神层次上远远没进入中产的缺乏教养的小市民,也只有精神层次上还和她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假洋鬼子和小市民才会看不见她的巨大缺陷而歇斯底里地攻击江西穷乡亲不重视“公主”的驾临、不讲卫生、不。。。。。。
最后补充一句,赞成门当户对,尤其是精神层次上的门当户对。当然拜金主义者不适用此理。
对于女人来说,那戒指早已在她心里了,你心里有她最重要小篆,过年好!很高兴看到你的评论。俺作为凤凰男出身,本不想参与这件事的评论。只是以过来人的角度说,年轻人要看长远,看发展。男孩凭自身的努力已经大学毕业,在上海站稳脚跟。谁知道将来会成何样。俗话说:皇帝轮流坐,哪年到我家。多少帝王将相曾沦落为乞丐讨饭。想当年俺结婚时,只有7个装满书的纸箱子。连戒指都买不起。后来到了加拿大。一次一家金首饰店关门削价(80%折扣)。一口气给LP买了11个金戒指,以补偿当年的缺欠。记得当年去纽约唐人街饭店闲逛。对LP说,你看那年轻力壮在摘菜的小伙子,可能是个在读的博士生。而40-50岁秃顶的饭店老板可能是个成功人物。对于现在国内来的女孩子,会选择打工的博士,还是会选择成功的店老板。LP说,我当然选择年轻的博士。但是不乏有女孩子选择店老板。人各有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