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您要给子孙留下什么?

日本:百年工业城市如何解决污染问题2010年06月13日 09:36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王薇
字号:T|T0人参与19条评论打印转发5月26日至6月2日,应日本政府邀请,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派遣的中国青年代表团赴日开展了8天的友好交流访问。记者作为媒体团的一员来到日本进行参观交流。

■阴天仍能极目远眺

阴天不等于能见度差,站在高楼上仍然能够极目远眺。这是记者在日本川崎市访问时最大的感受。川崎市环境技术信息中心负责人牧叶子女士告诉记者,川崎市的碧水蓝天来之不易。川崎市的环境曾因工业的密集、高速发展,造成了大气、水质污染等环境的急速恶化。

为了拯救川崎市,这里先于国家政府采取了多项治理公害的措施:企业对污染物进行末端处理、防止公害条例的颁布、将重油转化为不含硫的液化天然气……如今,144余平方公里的川崎市已全部告别了煤的使用,企业、政府、家庭二氧化硫的排放基本为零。川崎市的天空由此变得清澈起来。

■焚烧垃圾无害处理

不管是走在川崎市的街道上还是日本其他的地方,记者很少看到垃圾桶的身影,能找到垃圾桶的地方,也一定会是好几个,哪一个扔塑料瓶,哪一个扔纸质品,哪一个扔可回收的垃圾,分门别类,细致入微。在川崎市甚至小到一个用过的订书钉都会作为废金属被回收再利用。

垃圾焚烧在日本也同样是个敏感的话题,如何才能做到焚烧后不产生有害物质二恶英,牧叶子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川崎市的经验。她认为温度管理和末端的除尘措施可以防止二恶英的产生,不过这需要很高的高温焚烧技术;同时,垃圾要尽可能地减量后再进行焚烧。

在日本,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就开始接受垃圾回收利用的教育,而为了让市民了解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情况,有关部门也随时欢迎市民走进垃圾处理场所进行参观,消除疑虑。

■治理公害“精耕细作”

日本国土小,资源贫乏,因此,从政府到企业、到家庭,如何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的资源再生理念深入民心。

在对川崎市的走访中,记者发现他们在去年提出了一般废弃物处理的5年计划,“创建尽可能不产生垃圾的社会”这个口号让记者感到惊讶。从去年开始,他们希望市民每人每天排出的垃圾量减少50克;垃圾总焚烧量每年削减8万吨;将废弃物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削减35%。而这一切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削减购物袋的使用、推进垃圾发电项目、厨房垃圾回收利用计划等项目的积极推进。

川崎市在公害治理上的“精耕细作”和对困扰世界难题——垃圾上的“物尽其用”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好的经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好好琢磨。
 
太恐怖了,这个真的是让人活不下去了!:(
轮子们说的末法时期,玛雅人的2012,,难道都在一步一步向人类逼近吗?
241376d1323202790-a-gif
241376d1323202790-a-gif
241377d1323202891-b-gif
241377d1323202891-b-gif
 
其实,当务之急是解决这些污染比TMD神八,神九上天要急。人没了,这么多神上天管P用!!!:blowzy::(

其实,我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些空气污染,环境污染对人体有害,奥运会期间我们不是忙乎了一阵吗,那是因为中国政府怕洋人受不了~~:blowzy::(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