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式教育法:老师不逼学生学又不及时把学生成绩告家长。真是急杀了中国移民!

万般无用的书呆子。:p

时间都浪费在演算技能上,而不是思考,组织,创新,personal skill 和teamwork,回头还要抱怨受歧视,不能爬上高位
 
时间都浪费在演算技能上,而不是思考,组织,创新,personal skill 和teamwork,回头还要抱怨受歧视,不能爬上高位

让他们做个presentation看看。:D
 
既然要讨论,就应该有一种兼听则明的心态,否则还要论坛干什么?

更何况,双方都是在讲道理,并没有谁是在故意闹事,为什么就不能心平气和地讨论,非要以“不愿意在这儿待着你就走人”这样不是理由的理由来封杀理性的探讨呢?

这种“君请自便”的理由并不能证明 “ 你们 ” 加拿大的教育是高质量的,不是么......

曾有过的国际大企业一家一家地悲壮地倒下。只倒一两家可以说是个别领导的问题,但全军覆没似乎实在难以用个案来解释,为什么就不能试图寻找一下深层的教育、社会和文化原因呢?

有趣的是,我在学校时倒是真和一些教授(全都是白人,感觉还要强调这个真的非常无聊,但是这里某些人的语气让我觉得如果不强调这个的话那么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值得一听)探讨过加拿大的基础教育。有好几位教授都觉得缺乏标准化考试的引导容易导致很多问题,而且他们对中国教育的评价很明显并不像论坛里的“前辈”们的评价那么不堪。

是因为他们不够了解中国教育?

也许吧。

至于离开加拿大,我们在均衡,毕竟找新工作需要机会和勇气。

但,我们夫妻两个都非常肯定:这里的教育,以及整个社会对于青少年教育的心态,不会是我们留下的理由。
 
填鸭式教学培养出的是机器人,会准确迅速的计算,解熟悉的题,却不会自主创新。
启发式教学培养每个人的专长。

PS.加拿大高中分数达到一定高度会榜上有名。
 
干旱荒芜了12年的教育和学术园地(1966-1977),好容易长出几根杂草野苗,举国都欢庆。那些第一批草苗就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仙草。如果没出过国这么看,还有情可原。出国后还这么无知,就让人不解了。
我们不能肯定加拿大和中国的教育哪个更好,因为两者根本就没有相似之处. It's like comparing apples and oranges.

但是加拿大教育和美国(还有前面有的网友提到的比利时、英国、德国等国,但后面这些国家我们俩不了解)应该是有很强可比性的。

以ccc老师为代表的加拿大教育的粉丝们提到的加拿大教育的种种优秀做法(我们姑且以此称之),至少美国教育也具有,我没有找到你们说的任何一条“优势”是美国教育所没有的,而且想必以上提到的其他那些西方国家也都具备。

但加拿大教育确实比我们夫妻两人在美国和日本看到的基础教育更宽松。

我们由此推断:这种特有的宽松在发达国家当中也是罕见的。

这种“过度宽松政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期国际竞争力来说是否真的那么值得推崇?

也许吧,但可能性很小。
 
我在加拿大读过几天书,在英国大学也混过数月,对英国的教育也略知一二。我没有觉得加拿大的教育糟糕到了会葬送这个国家的地步。对普通家庭的非天才子女来说,加拿大的教育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我在加拿大读过几天书,在英国大学也混过数月,对英国的教育也略知一二。我没有觉得加拿大的教育糟糕到了会葬送这个国家的地步。对普通家庭的非天才子女来说,加拿大的教育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村长v5啊,牛筋还是腱鞘啊
 
村长v5啊,牛筋还是腱鞘啊

那高门槛,咱迈得进去么;即便进得去,能站着出来么。:blowzy:
 
造就了一国没有创造性的技师

:flaming: salas88管见!有例为证:当年北电无线部的一个高级经理是清华七七级的,(叫清华哥吧)八一年考上首届全国硕士统考中教育部委托清华电子系招留美生。清华哥八二年在MIT只六个月就考过博士生资格,再二年半完成博士论文及答辩。八六年元月进渥太华北方贝尔实验室 。 九九年元月我进北电筹建先进激光实验室【1】。此时清华哥已是管理(500 到1000)工程师的高级经理。进厂第一天,厂人事部领我们参观北电无线部的专利证书墙。只见墙上1/3的专利证书有清华哥的名字(>1/2如果只统计1988~1998的北电无线专利证书)。可惜天要灭北电。清华哥于2000年七月同妻子回国探亲(两人无小孩)。清华哥八月先回渥村。回来后,在家发E-mail请了直系部下到杨明楼吃中午茶。。。大家都到了,不见清华哥,。。。第二周的星期一,清华哥应到班。。。可没见人。。。星期二,几个部下到他家破门而入,发现清华哥的尸体。。。。清华哥英年早逝。。。





注1:[(Northe Networks Carling Lab 2 (Optoelectronics) Modules Lab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Division VP of (Optoelectronics Group, Service Provider & Carrier, Nortel Networks)]
 
确实令人扼腕痛惜!但此清华个大概不是题海战战出来的吧。

:flaming: salas88管见!有例为证:当年北电无线部的一个高级经理是清华七七级的,(叫清华哥吧)八一年考上首届全国硕士统考中教育部委托清华电子系招留美生。清华哥八二年在MIT只六个月就考过博士生资格,再二年半完成博士论文及答辩。八六年元月进渥太华北方贝尔实验室 。 九九年元月我进北电筹建先进激光实验室【1】。此时清华哥已是管理(500 到1000)工程师的高级经理。进厂第一天,厂人事部领我们参观北电无线部的专利证书墙。只见墙上1/3的专利证书有清华哥的名字(>1/2只计1988~1998的专利证书)。可惜天要灭北电。清华哥于2000年七月同妻子回国探亲(两人无小孩)。清华哥八月先回渥村。回来后,在家发E-mail请了直系部下到杨明楼吃中午茶。。。大家都到了,不见清华哥,。。。第二周的星期一,清华哥应到班。。。可没见人。。。星期二,几个部下到他家破门而入,发现清华哥的尸体。。。。清华哥英年早逝。。。





注1:[(Northe Networks Carling Lab 2 (Optoelectronics) Modules Lab under (Optoelectronics Group, Service Provider & Carrier, Nortel Networks)]
 
恩,村长威武。

但其实,我们讨论的问题从最一开始就不是村长所提出的加拿大的教育是否糟糕到了会断送国家的地步。

只要看看加拿大社会从商业到媒体受邻国的影响达到了何等程度,我们就会明白如果花时间讨论村长所提出的这个问题纯属浪费white Christmas的precious time。

村长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在十九世纪末被讨论。
 
确实令人扼腕痛惜!但此清华个大概不是题海战战出来的吧。

:confused:请清华77级的哥们介绍清华当时的学风吧!我认识两个北大的女生【1】(1977年我省高考状元和第五名)。她们也告我:“北大更是人人都是卷不离手”!

注一:我们都是高中同届不同校的同年级出席省三好学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