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式教育法:老师不逼学生学又不及时把学生成绩告家长。真是急杀了中国移民!

Canada:
The percentage of persons 15 years of age and over without high school diplomas decreased from 37.8% in 1990 to 20.2% in 2010.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with post-secondary certification. Between 1990 and 2010, the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who had obtained college or trade certification increased 9.1 percentage points, to 30.9%. Meanwhile, the percentage of individuals with university degrees rose from 10.9% in 1990 to 20.9% in 2009.

United States:

...
 

附件

  • Image1.gif
    Image1.gif
    13.2 KB · 查看: 183
仍然像一个读了点西方经济学课本的小粪青说的话。

你懂不懂经济,高科技只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不是全部。这个世界不是为IT男设计的,即使美国这个高科技大国也不是。知不知道全面发展。IT只是一部分。我们中国人,也不是全都在IT业工作。人家不也活得好好的。

“金砖四国”的发展模式看见了吗,高科技是主力军吗?全世界大力发展高科技将是一场灾难,对就业,人口问题只能雪上加霜。知道不,只能有限发展,不能全力发展。这个论点不展开,懂的自然懂。

rimm的确碰到不少问题,但你说的根本不是解决之道。别弄得跟专家似的。
场子搬回天朝就能解决,笑话。中关村和华强北的高仿机都快倒闭了,即使HTC也不行了。smartphone卖不动,根本不是成本的问题,是东西不行,是消费者不认可。再便宜也没人要。rimm需要的是iphone killer,需要一个好的操作系统,能够赢回消费者,你认为中国有这样的人才吗?中国只有照抄外国设计的人才,也就是你说的读死书的人才,全球A货大国吗。看看人家“华为”,在ottawa大举招贤,人家找的可不是啥销售,都是技术人才。

加拿大是接纳我们移民的国家,我们是客人,说到底也就交了几年税而已。人家有人家的一套路数,要尊重,要包容,更要理解。实在想不明白,就走开。因为我们是新来的客人,要真正的成为主人,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加拿大要沦为第三世界国家是很可笑的言论,只能证明你的浅薄,只能证明你没有经济学常识。但你说加拿大的rimm不行,那我信一半。
 
#108不要马列主义对外开!#107评你一点不过分因为“不文明”之火是你自已先在#94点起来的!
 
我这样说你可能好理解些,好学生不是靠题海战术战出来的,但不排除好学生用题海战术来提高自己需要的某方面的技能。还有,大家可能对好学生的标准也有不同理解。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好学生。
我倒觉得学校能教育出健全人格的学生才是硬道理,这样对学生自己,对社会都是正面贡献。这方面无论是中国教育还是北美教育,都存在缺陷。但高压教育,更易产生偏执人格。
怎么样教育出真正的三好学生还是要教育界去追求的啊。:):)
:crying:没有量哪来质? 

我儿子在uOttawa刚上完MAT2141(线性代数)。 今秋MAT2141由一个俄裔教授讲授。 俄裔教授讲课十分认真。习题课都自己亲自上。 并要求一本书中题题必做,还时不时另加码几个难题。儿子前三周很不适应。后来就好了!期终考得(58/60)。总评A+。

下期的抽象代数书已买来,已读了两章,告我"That's easy"! 没有这3~500道题解下来,能讲“That's easy”吗?
 
yes, practice makes perfect。
我讲的是,自觉自愿的运用量去提高质还是外来强加给人的量。北美教育看似放任自流,但仍不乏好学生不断涌现,这些人的成绩不是被压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有创造力的。
世界之大,即需要创造力人(天)才,也需要苦干实干的人才。但不管什么才,心智健全才能够对自己、对社会有正面贡献,否则造出个mad scienist,祸害百姓,他学术水平越高、越是教育的失败啊:)
 
There are lots of countries that rely only on exporting natural resources - the oil-rich countries in the Middle East are prime examples. These countries are not considered advanced or highly developed. While Canada is now going down that path, some people seem to relish that fact the economy is becoming less diversified, less innovative and much more vulnerable to external shocks. Eventually this country runs the risk of being at the whim of world energy prices, very much like the glorified version of a "banana republic". I just read in the newspaper, on Christmas Eve I think, that the employers of the oil industry were pressuring the government to relax the requirements for temporary foreign workers. Doesn't that sound like the Middle East to you?

Tonight I came across another very interesting article in the Globe and Mail about the "Christmas graduates" at Canadian universities: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dergrads-an-academic-lifebuoy/article2283441/

Basically, this article again reaffirms th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Canada is so weak that lots of students just cannot cope with highest education.

It is understandable that many immigrants hope that Canada will do well, because after all they have made a big adjustment and possibly much sacrifice in order to survive in this country. Telling them that Canada is not looking good while their countries of origin, say, China, is now in the ascendancy is very disconcerting. However, this is exactly what is happening. It may be not very evident now but I predict that in 20 - 30 years, save a war breaking out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which is not that impossible), Canada or the US will no longer be that attractive for economic migrants from China. We and our descendants living in Canada will be caught in the same situation as the Japanese-Brazilians and Japanese-Peruvians of today. Not exactly a happy thought.

A student of Socrates asked:" Why are you still unhappy even though you have acquired so much knowledge?"

Socrates drew a big circle and a small one and then answered:" The knowledge I have acquired is like the big circle, and yours is like the small one. The more knowledge one has acquired, the more things he knows he is still ignorant about. "

BC是不是地球上最好的地方并不重要,但敢于这样说的人,一定只能看到自己周围很小范围的人。

加拿大经济越来越明显地在走卖资源的路, 用老话来说,这叫“粗放型经济”。

看看别的领域吧。

高科技原有的阵地几乎已经全都丢了,金融业从来就没成为哪怕是区域性的焦点,创意行业走的显然是拿来主义路线,制造业......不提也罢。

如果为这些产业提供后备人才的基础教育体制不是出了根本性问题,那么就一定是我们的眼睛出了问题。

两者必居其一,没有别的可能。

靠资源吃饭没什么不好,但这种发展路线所需要的人才和走高科技路线、金融路线、创意产业路线、制造业路线所需要的人才是有根本不同的。

至少我所认识的多数中国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是不适合这种依赖卖资源的路线的。

一个似乎可以预期的事情将是:未来20年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孩子去美国读大学,因为看起来美国的发展路线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将更接近于多数中国移民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

别跟我谈个案,我在说趋势。

各位要反驳我,也请各位展望一下未来加拿大教育的整体趋势以及中国移民孩子追求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趋势会怎样走。

关于低质量教育甚至劣质教育的种种就不必再谈了,谁移民也不是为了让孩子受更差的教育。

每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都是在自说自话,所以这个讨论并不会有“结果”。

但毕竟,我们的讨论过程为论坛带来了更多的生机,而且在一个很特殊的日子。

当然,某些朋友将会觉得不同的意见将会让论坛变得很“难管”。

如果你们这样感觉,那并不是因为论坛过去就很“纯净”,不同意见从来都存在,只是很多并不认同你们看法的朋友们过去根本就没参与你们的讨论而已。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Hope this quote makes as much sense to you guys as it does to us.
 
yes, practice makes perfect。
我讲的是,自觉自愿的运用量去提高质还是外来强加给人的量。北美教育看似放任自流,但仍不乏好学生不断涌现,这些人的成绩不是被压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有创造力的。
世界之大,即需要创造力人(天)才,也需要苦干实干的人才。但不管什么才,心智健全才能够对自己、对社会有正面贡献,否则造出个mad scienist,祸害百姓,他学术水平越高、越是教育的失败啊:)
:crying:楼#110的例子是在北美,考精算师建议做二万道题也是在北美
 
ABC28 说:
楼#110的例子是在北美,考精算师建议做二万道题也是在北美
在这个事儿上北美人才与77界清华精英一样。no good job will come out without good effort. 要成功得付出努力,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主动的努力,这样的成功有持续性。被动的努力,一旦背后推力消失,结果一般不妙。也不排除有些人被推惯了,习惯成自然,这便是中国式教育的成功啦:)
但众多创业成功的,听他们讲故事,多是不安分的主,当今教育体系的幸存者。
教育的职能应该含有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力特长,提高自主能力。不需要人人都成精算师,但能运用自身特长干自己喜欢的事业,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有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赞加拿大教育的人看重的是它鼓励学生个性(相应的学生心理压力自然也就小了很多)与课业负担的人性化

贬加拿大教育的人看淡的是它缺少全国性标准化考试对教学的督促(相应的缺乏“大考”也就自然会导致课业负担更轻、而且也更容易出现学生甚至教师集体无意识性地“混水摸鱼”的情况,这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这是人性必然会导致的结果),与学校对学生过于宽松的管理(至于到底宽松到何等程度,那就是个人体验、不一而足了)

其实如果双方都让一步的话,我们就能得到一种更优秀的教育

可惜,我们都不过只是这个社会里的“飞来客”

加拿大的教育决策者与管理者们丝毫也不认为还有让一步的必要,因为在这个教育体制下长大的人即使有对这种体制有微词的,也无法提出该怎么改变,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教育其实还有别的可能性。

加拿大的教育是为加拿大经济发展模式服务的(废话,哪个国家不是呢?),现在的加拿大教育非常适合资源密集型经济所需要的一切人才,自然也无人想去扫兴。

问题在于,我所认识的多数中国家长对孩子高等教育的高期望值并不适合资源密集、但在高科技、金融、创意以及并不需要高端人才的零售业领域全都屡战屡败的经济模式。

从整体上看,今后再来的中国移民家长将会对加拿大的基础教育将会越来越失望,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实

因为今后再来的多数中国家长将从血液里就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成为资源密集型经济所需要的人才。

或者说,最根本的是因为,中国教育已经开始吸取西方教育里优秀的一面,而加拿大教育始终只是加拿大教育,这种已存在问题而不自知、不愿做任何改变的心态,也许才是最可怕的。
 
"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就试图改变自己”。教育的结果毕竟是以个体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各个教育体系下,从古自今,古今中外,都人才辈出。先从自家开始,贯彻实施你自己认为更合理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把责任全部下方给学校,社会。
 
...。

或者说,最根本的是因为,中国教育已经开始吸取西方教育里优秀的一面,而加拿大教育始终只是加拿大教育,这种已存在问题而不自知、不愿做任何改变的心态,也许才是最可怕的。

其实,安省的中小学课教材和教育大纲已经在过去的20年动了几次大手术。如果你看看20年前的教材,再看看现在的教材,你会发现天壤之别。

最简单的,你比较一下他们过去的EQAO试题就会发现。

只不过他们在静悄悄地做事而已。
 
村长别说,我还真对比过EQAO的考题

很深刻的印象就是:这帮人铁了心的不愿意进行任何实质方向性的改变

微调就不必说了,如果考题20年不改那就真的连依靠资源的路也走不下去了
 
赞加拿大教育的人看重的是它鼓励学生个性(相应的学生心理压力自然也就小了很多)与课业负担的人性化
:crying:官方(The Royal)报道:安省每年有两百名以上(14 ~20)岁青少年自杀!上周Metro报道:加国大一学生有34%的学生退学!
 
"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就试图改变自己”。教育的结果毕竟是以个体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各个教育体系下,从古自今,古今中外,都人才辈出。先从自家开始,贯彻实施你自己认为更合理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把责任全部下方给学校,社会。
鸭姐歪楼了

本帖讨论的是the Canadian education system per se,而不是parenting

想讨论在加拿大的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话,我们可以到别的区,比如:“加国失眠夜”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