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是不是“groundhog day”的马甲?挖掘的本事同等强大。作为一个英文水平连半桶水都不到的移民,也能感觉到英文口语里的名词往往比中文口语里的名词更准确
如果口语里用“高科技”来指代广义的“IT”,也是同样不准确的,而且巨拗口
LS是不是“groundhog day”的马甲?挖掘的本事同等强大。
这里,倒是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英、中文的翻译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把一个词汇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总要损失一部分信息,就如磁带的翻录一样。如果翻译得好,损失就少点。也有例外,如果翻译的水平超常,翻译后的效果可以更好。翻译的水平,极端依赖两个功底:一个中文的功底;一个是中国文化的功底。二者缺一不可。
比如林语堂翻译的“幽默”,比如严复翻译的“逻辑”(包括牟宗三翻译的“理则”),都是绝佳。
甭说那三位大师了,就是无名氏翻译的“面包”,也美妙绝伦。然而,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和文理严重分家,造成了人们的中文水平严重下降。那些“理科傻男”们,就更别提了。
现在中国,形成了两群人:
一群是“文科傻妞” - 缺乏科学常识,没有逻辑思维能力;
一群是“理科傻男” - 中文水平只能达到翻译“安全套件”(secure socket)份。
至于什么“IT”、什么“High Tech”,能让你“巨拗口”,没让你“拗掉口”,算是便宜你了。
其实,原文与翻译的问题无关。而主要是基于英文本身讨论的。阿Q是顺着老华侨涨工资的贴子爬过来的
老华侨不觉得这样的对话有问题吗?
A:你是干什么的?
B:俺是做高科技的
* 信息技术起来之前,高科技这个词在中文中已经有了约定俗称的用法,此处用来指IT,十分的不妥
* “High Tech”在英语的语境里不觉得不妥,但是直接翻译过来在中文,就显得很唐突,很显摆
* 中文里面并不存在一个现成的词可以准确地表示广义IT的意思,如何在中文中引入这样一个词,可能不单单是翻译水平的问题
待续
LS是不是“groundhog day”的马甲?挖掘的本事同等强大。
这里,倒是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英、中文的翻译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把一个词汇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总要损失一部分信息,就如磁带的翻录一样。如果翻译得好,损失就少点。也有例外,如果翻译的水平超常,翻译后的效果可以更好。翻译的水平,极端依赖两个功底:一个中文的功底;一个是中国文化的功底。二者缺一不可。
比如林语堂翻译的“幽默”,比如严复翻译的“逻辑”(包括牟宗三翻译的“理则”),都是绝佳。
甭说那三位大师了,就是无名氏翻译的“面包”,也美妙绝伦。然而,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和文理严重分家,造成了人们的中文水平严重下降。那些“理科傻男”们,就更别提了。
现在中国,形成了两群人:
一群是“文科傻妞” - 缺乏科学常识,没有逻辑思维能力;
一群是“理科傻男” - 中文水平只能达到翻译“安全套件”(secure socket)份。
至于什么“IT”、什么“High Tech”,能让你“巨拗口”,没让你“拗掉口”,算是便宜你了。
其实,原文与翻译的问题无关。而主要是基于英文本身讨论的。
至于翻译,如果认为没有合适的词,您可以创造新词嘛,正如“幽默”、“逻辑”一样。![]()
翻译,假设幽默、面包、逻辑的翻译仅需要中文功底、英文功底外,那么 Socket, IT 这些的翻译还需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这就不是华老讲的时代的悲剧了,这样的全能选手多吗?哪怕回到林语堂时代!何况在这信息爆炸时代,在翻译专家有机会找到传神翻译之前,蹩脚的翻译已经被无数的普通人传开了
简单讲,阿Q的意思是,这不是理科蓝绿,文科蓝绿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中文本身遇到的困难
抛一个砖,求翻译,不能长,要准确。大巴上的话:
Stop Requested
待续
红字让我这个工科男肯定翻成“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