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shiva 发布
在我看来,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在心境和意念上可真的是大大的不同。
这“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貌似豁达,实则是在经历人生起伏世事坎坷之后,经历心理的逃避与消极的无奈之后,安慰自我内心平息的一剂。貌似心如止水,却是出世的逃避带来的水波不惊,寄情山水之间。非大喜大悲后不可得,而经历了大喜大悲的却不可劝慰自我的人也未可得。
王维的这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一种圆满的丰盈。而诗人是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心态欣赏这圆满与丰盈。王维也曾经出世,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有些诗也表现出逃避与消极。然而这首诗却是入世的王维,身在入世的他以达观的心态劲享这水穷却云起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圆满。
大家都说佛家的心态,作为一个入世的人所领略不可能是佛家的全部。因为我们背负着责任,前途,寄托与希望。这在佛家看来就是凡尘未了,一个未了凡尘的人怎么可能彻底的超脱?然后我们要那彻底的超脱出世做什么呢?
我们能做的是利用佛家中的思维,作为入世的我们调节心神的良剂。要我们注重过程,而看轻结果。要我们警醒自身,而莫强求外界。人的思维与情绪也是反复的过程,真正的心如止水不可能,也没必要,那些“随意闲淡”“荣辱不惊”都是我们对于一切事世结果的豁达的接受态度,但我们还是入世的人,要积极的在过程中努力与争取。
很多人看佛说佛是因为在生活或感情中遇到了困扰或矛盾,想寻求佛法的解惑。然后凡心宿愿未了的人,看者获得真谛的少,一时获得了反复又不可解的多。
人生就是如此的反复,万物归一在于有颗平常的心。千帆过尽还是千帆,过尽繁华还是繁华,依靠外界的磨练与涤荡永远是被动,内心的安静才是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