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盲人摸象来看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性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Dean1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Dean1

知名会员
注册
2002-02-25
消息
781
荣誉分数
4
声望点数
126
我们都知道盲人摸象的典故是用来告诫人们看待问题不能够以偏概全。我们也知道盲人的问题是由于他们对大象认知手段的局限。一是他们只能够用触觉来认知大象,二是他们分别只是触及了大象的局部。所以得出了我们正常人看来非常可笑的结论。
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认识一样存在这二个问题。由于宇宙是无穷的,所以人类永远只能够认知大自然的局部。这比盲人摸象更不及。如果盲人将整个大象摸遍,还可以得出一个纯粹靠触觉感知的大象,虽然这与正常人靠五官来认知的大象仍然有很大距离。当然正常人对于大象的认知也只能够属于相对正确。对此暂不做过多论述,因为有点离题。
此外,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已经发现,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感知手段(包括五官)已经明显不足,这正于盲人仅仅靠触觉来认知大象一样,结论显然值得怀疑。
所以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认知,不管与过去相比较已经是多么的教人惊叹,但是一样是非常非常片面的,局限的,说是雕虫小技一点多不为过。而且永远是这样。因为我们没法去认知无穷的宇宙。
在此我必须声明,我并不是反科学的。我的目的并不是反对有识之士献身于我们认为伟大的科学事业。那也曾经是我的理想,是激励我奋斗的动力。当然现在只能够算是我谋生的手段了。在此我还是用伟大来形容科学,这与我说它是雕虫小技并不矛盾。说它伟大是相之于过去,说它是雕虫小技是相之于未来,相之于我们永远无法全知的浩瀚的宇宙。参照物不同而已。
之所以将该话题提出,是在提醒人们,在对于科学的认识也必须既瞻前又顾后。不能够由于过渡的崇拜科学,而陷入对科学的迷信之中。仅此而已。
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人类真的是很渺小、脆弱和孤独的。
 
Dean:

1 提一个建议:我觉得你至少应举出一个实例,证明现在已经出现对科学到了“迷信”的程度的现象,其它问题才好讨论。泛泛提醒可能比较空洞。

2 问一个问题:你认为有可以“迷信”的东西吗?如果没有,你提醒人们”什么都不要迷信“似乎更恰当,因为科学在此话题中没有特殊性。
 
最初由 Reeve 发布
Dean,你做过幼教吗?
我的幼教班还真有象你这样天真又可爱的小朋友。每次老师提问他都积极回答,但是每次都离题万里。叫我哭笑不是。
 
最初由 Reeve 发布
真诚建议你将这类文章发到“自由闲聊”里去。否则,这个栏目成为第二个“失眠夜”,大家都厌烦这里时,受损失的还是渥太华全体华人
你当然有权利发表你自己的观点。至于我的帖子应该放在什么论坛,我自己知道。好象版主没有将我的帖子删除。
谢谢你关心包括我在内的渥太华全体华人。
 
最初由 你说什么 发布
Dean:

1 提一个建议:我觉得你至少应举出一个实例,证明现在已经出现对科学到了“迷信”的程度的现象,其它问题才好讨论。泛泛提醒可能比较空洞。

2 问一个问题:你认为有可以“迷信”的东西吗?如果没有,你...
我就曾经迷信过。我想也还有不少人自觉不自觉的有不同程度的迷信。我们知道通常我们说的迷信时是不会与科学联系上的。常见的说法是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迷信的东西。这里的迷信应该是指鬼神等不存在的东西。盲目的信仰崇拜也属于迷信(专门查了中文字典)。但是对于科学同样也有迷信问题。这就是本贴想提醒注意的。
 
滴音啊,事情说到这一步,你就有必要给大家讲讲这么一个问题了:标准。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个容易理解的标准,相信到什么程度就成了迷信?崇拜到了什么程度就变成了盲崇?

有了标准,我们才好各自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迷信了。
 
最初由 大屁股 发布
滴音啊,事情说到这一步,你就有必要给大家讲讲这么一个问题了:标准。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个容易理解的标准,相信到什么程度就成了迷信?崇拜到了什么程度就变成了盲崇?

有了标准,我们才好各自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
哈哈,非常高兴,大屁股又漏出来了。上次可是你先撤退的。其实我还是很佩服你的知识渊博的。特别是你关于物理方面与其他网友的讨论,我只有看的份,没有发言权。你也应该知道,对于同一问题的探讨,我的角度与你是有些不同的,我更趋于从哲学的角度在分析,推论。你叫我给你一个什么程度叫迷信,就有点成心,是不?那也就别怪我与你过不去了。还是老问题。当你在大谈特谈什么科学是最能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远离“感情用事”的。科学是冰冷的,唯一能打动科学“芳心”的只有事实。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失去对你自己感情的控制,说什么创世纪》不但不配向进化论叫板,它连“叫板”这个词都不配用。这怎么叫我们信服呢?按我的理解,这就说明你对科学已经有不同程度的迷信了。什么事情都是以理服人,对吗?论坛上辩论也是如此。是该冷静下来检讨一下了。
 
最初由 Dean 发布
我们都知道盲人摸象的典故是用来告诫人们看待问题不能够以偏概全。我们也知道盲人的问题是由于他们对大象认知手段的局限。一是他们只能够用触觉来认知大象,二是他们分别只是触及了大象的局部。所以得出了我们正常人...

我完全同意dean 观点. 我也认为宇宙是不可全知的, 科学所能做的只是观测, 借助于极有限的几个媒介的观测.
 
之所以将该话题提出,是在提醒人们,在对于科学的认识也必须既瞻前又顾后。不能够由于过渡的崇拜科学,而陷入对科学的迷信之中。仅此而已。
dean,你又开发了一个新题儿,我真的配服你,佩服你思索之活跃,而且这些小题总是那么大,那么有趣!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你这里指的科学是什么,怎么叫“崇拜”或“迷信科学”,不然这讨论会变成各说各话,而不是一台戏。
我脑子不好,早年间小中大学老师或许教过我科学的定义,尽管未必确切,只是现在却早已茫然了,只能按我自己的理解了。我认为,科学是一种方法,是人类探求未知所使用的一种方法,科学的确是无情的,他即不承认一切未经实证验证的任何结论,它同样会毫不犹豫的摈弃任何在当时多次被验证为真,而过后又被验证为伪(那怕仅只一次)的结论。也就是说科学本身就是批判的,坚持不断否定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坚持科学的问题,不存在迷信科学的问题。至于说崇拜,看你如何理解了,如果说对任何事物的研判只遵循科学的原则就是崇拜的话,那这崇拜也没有什么不对,难道我们应当或者有任何理由要求我们应当遵循那些拒绝接受严格的验证而又宣称为真理的神喻或通过冥思苦想得到的对世界的顿悟吗?
不过,这里的另一情形是,在谈到科学时,往往把一种由科学的方法创建起来的理论、学科统称为科学,这其实是不精确的,只是当人们都喜欢这样用时也就成了“科学”的通俗用法了。在这个意义上,的确存在着迷信,迷信某一理论、某一定律,把它视为永恒的,方之四海皆准。这当然不对,要知道,这同样是为科学所不允许的。在那种能够描述从无穷小到无限大笼宇间万物为一统的终极理论诞生前任何理论都是片面的,短命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要反对迷信“科学”。
不过在总体上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相对这浩瀚-的宇宙,个体的人实在太渺小了,穷其一生他所能做到的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它所能作出的对这个世界的贡献也是微乎其微的。就人类整体而言,其实也是很脆弱的,甚至它只不过是宇宙这个怪物碰巧制作的唯一的异物而已。科学手段的限制,个体生命的短暂,的确或许人类最终无法找到那个终极的真理,但是,人类勇于探索的天性给予了人类无限活力, 必将推动着人类一代一代的继续探求下去,尽管一代只能在这个无穷数列中划上一个点,在这架通天梯上添上一个台阶。然而,其实谁也不知道这个数列是发散抑或收敛,这通天梯会否坍塌。结论只有问那些哲人,不过,我相信哲人也许更为悲观,他们正在琢磨不知人类什么时候会像它的恐龙大哥那样突然消失哪!嗨!这个世界。
 
最初由 jerry lee 发布
dean,你又开发了一个新题儿,我真的配服你,佩服你思索之...
Thanks for your comments. I will talk to you this evening. It is too difficult for me to talk about such a topic in English and I do not have any Chinese software to put in Chinese at my working place.
By the way, anyone can find something wrong on my topic? It would be intersting!
 
“非理性”抑或“排他性”?――说说迷信。

Dean老兄如此苦苦想逼,在下也不必客气了。本来我的贴子绝无恶意,我是诚心诚意地想探讨“迷信”的问题,结果被老兄当作“就有点成心”了。

我倒觉得,我们必须从什么是迷信开始着手。

Encarta百科全书上对迷信的定义是: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an irrational but usually deep-seated belief in the magical effects of a particular action or ritual)。比方说,相信13会带来厄运,相信做了好事死了就能上天堂什么的。“迷信”的要害并不在于信,而在于迷,也就是非理性地相信。因此,迷信的本质就是抛弃理性。

理性,起源于古希腊文明。古今中外任何值得一提的文明都探讨过真理。从居住在山洞的原始人开始,人们就总是迫切想知道自己呆在这个星球上的秘密,去解释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多数情况下,这些问题的答案是由宗教领袖给出的(中国的儒教也可算做是广义的宗教),并被人们普遍接受,唯独古希腊是个例外。古希腊人发现了推理的作用,认识到人类有智慧、有思维,能够发现真理。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发现。

理性一经诞生,就不断地和非理性做斗争。理性,说白了就是建立在理由的基础之上的思考方式。理性拒绝相信没有证据的事情,人类的直觉和逻辑是理性思考的两大武器。非理性,截然相反,是建立在感情和偏见的基础之上的思考方式。证据对于非理性无足轻重。

从这个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宗教都难逃“迷信”。宗教强调造物主的存在,并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演绎推理,并形成完整的教条体系。因此,宗教首先必须强迫人们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相信造物主,这正好不折不扣地符合了百科全书上对“迷信”的定义。

理性无疑是站在科学一边的,因此,“迷信科学”是一个完全无法理解的怪圈。关于这个问题,我和老lee都快把嘴皮子说烂了。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破除迷信的过程。爱因斯坦打破了对牛顿的迷信,罗把切夫斯基打破了对欧几里德的迷信。科学之所以能够做到破除迷信而宗教不能,就是因为科学始终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不但科学的成就不完美,科学的基础也并不牢固。被称作是自然科学的女王的数学,一向被认作是人类思想中的最光辉灿烂的成果,但自从欧氏几何的平行公理受到质疑以后,数学家从来都认为数学不但不完美,甚至是形同枯蒿,惨不忍睹的。物理学更惨,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分别揭示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中完全不能被人类的直觉所接受的东西,更要命的是这两个学说并不兼容,二者必然有一个是错的!

然而,科学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始终是一个开放系统。卡尔・波普说过,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比较,其重大区别就在于开放系统始终承认自己是有缺陷的,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而封闭系统则始终认为自己独一无二地正确(大意)。

因此,如果一定要迷信什么东西,那么无疑科学更有价值受到迷信。迷信也不全是坏事。迷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类认知的能力,但它也无疑是人类求知张力的一种缓解,减轻了人们的负担,并且使人免于金钱、时间、个人禀赋等限制带来的茫然。所以,如果人类注定了必须迷信点什么,那么更有意义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迷信什么?

自以为永远正确的东西,永远不值得迷信。相反,承认自己并不完美并且始终致力于自我改造的东西,才是真正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这些渺小的人们真正顶礼膜拜的。

“迷信科学也是一种迷信”这句话曾经非常时髦。然而,如果把迷信理解为“排他性地相信”的时候,科学可以当之无愧地接受迷信,尽管我们不能“迷信”科学中的任何一条特定的定理。
 
我已经反复交待了我不信教。我是不可知论者。只是觉得大屁股你对于创世纪那种态度,有点感情冲动。至于科学与宗教的叫板,已经好几个世纪了吧,我想也不是你我这里能够说的清到的白的,我们就暂且放下不谈。单谈谈科学吧。
很同意大屁股和Lee对科学的精彩论述。非常全面,客观,真的叫我受益非浅。其实,我所有的发贴只是在从个体的我出发,谈个体的我对于科学的不断认识过程。这个过程可能还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从只知道科学的伟大的一面,到又知道了它渺小的一面。难到对过去的那个只知道科学的伟大,没有看到它的渺小的我以及与我有类似经历的朋友,用盲目崇拜,甚至迷信科学,有什么不可以吗?这一点也许Lee说的比较清楚了。那时的我可能是崇拜和迷信的科学理论。对吗?说了半天,我并没有发现大屁股,Lee 的论述与我有什么不同吧。二位说是吗?
既然二位有兴趣,大家再来看看下面推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我们已经知道由于宇宙的无穷和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所以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认识永远是局限的,相对的,所有的结论都是相对真理,不可能完全正确,也就是说不存在绝对真理。
大家是否同意该论述?如果同意,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出其中的脖论了。结论是不可能有绝对真理。套用该结论,那么这句结论本身也就不能够算正确,也就是说不可能有绝对真理是不对的。
用文字表述还很困难,不知道大家是否明白我的意思了。其实在哲学上这样的脖论不少。这也许可能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哲学门派,有这么多哲学家的缘故吧。反正谁也说不明,道不白。我也一样。我是不可知论者。
 
话题变了,你又侃起逻辑悖论来了。“不存在绝对真理”这句话能不能用来判断自身的正确性,这是一个逻辑问题,不是哲学问题。

类似的例子还有:我正在说谎。

还有,一个村子里有一个理发师,他只给平时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但是理发师不知道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

逻辑悖论曾经在数学界甚至哲学界引起巨大的恐慌,很多人认为人类用理性构筑的科学大厦就要坍塌了。因为,逻辑悖论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严重挑战了“集合”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数学概念的确定性。由于悖论的出现,集合成了一个无法定义的概念,进而整个数学的基础出现严重问题。

20世纪初期,各路数学精英开始攻克逻辑悖论。以罗素为代表的逻辑主义学派率先用层次理论解决了悖论,随后,布劳维的直觉主义学派和希尔伯特的形式主义学派等都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

所以,你所说的“绝对真理”悖论并不是不能解决,但是,要命的是解决悖论的代价想当惨重。以罗素的解决方案为例,层次理论固然是解决了悖论,但却使得数学的基本概念变得极其复杂,甚至连“相等”这么一个特别简单的概念也必须用天书一般的文字写好几页纸才能说清楚。显然,如此复杂的数学是根本没有实际价值的。为了避免复杂性,罗素不得不引入了倍受争议的越化公理,从而使建立整个数学的确定性的努力更加遥遥无期。

于是,数学家干脆把逻辑悖论暂时搁置,对其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对于我们来说,逻辑悖论作为“趣味数学”玩玩是可以的,但实在没有必要上升到什么哲学高度。我很欣赏老D对哲学真理的不懈追求,但是坦率地讲,阁下提出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具体学科内得到解决。哲学是什么?嘿嘿,不瞒你说,我不知道。有一位朋友跟我说得好:二十世纪没有哲学家,只有哲学史家或哲学家家。此乃一针见血!连霍金都不得不尴尬地承认,哲学已经堕落到只剩下语言分析的任务了(见《时间简史》)。
 
最初由 大屁股 发布
话题变了,你又侃起逻辑悖论来了。“不存在绝对真理”这句话能不能用来判断自身的正确性,这是一个逻辑问题,不是哲学问题。

类似的例子还有:我正在说谎。

还有,一个村子里有一个理发师,他只给平时不给自己...
高,大屁股就是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