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三妈这次骂得爽:(部分)香港人就是狗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BNO) 英國國民(海外)and British Overseas Citizen (BOC) 英國海外公民. Most HKers born before 1997 are BNOs. BOCs are those 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ies Citizens (BDTCs) who did not become BNOs after 1997. They are mostly ethnic Indians, Pakistanis or other minorities in HK who did not qualify for Chinese citize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AR.

Some BOCs subsequently managed to get British citizenship, but that is another story.

Like you said, BNO status is mostly useless because it is a nationality without citizenship.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HKers applying for BNO passports has dropped sharply.

从这事件来看,正是英国殖民地政策成功之处,简单概括地说:就是『分而治之』,现在美国采用的也是这一套。

香港回归前,英国人用个『荷兰水盖』就能把那些有钱有地位的港人治得服服帖帖,又跪又叩头,以拿到『英国海外公民』为荣。其实所谓『英国海外公民』连个英国狗屎都不是,只是个空衔。你们说这类人是不是狗?
 
胖腰,你把我跟老闲放一起平起平坐,太抬举我了。我得谢谢你。但你就不怕老闲收拾你?
 
It is true that the original inhabitants of HK did not speak standard Cantonese, but they were not Mandarin speakers either.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languages spoken in HK were the Po An dialect of Cantonese, Hakka and Hoklo. These languages were collectively called "Punti" (本地) in Hong Kong English, a term which has survived in the court system in HK to describe someone who speaks the "vernacular tongue", i.e. not English.

Standard Cantonese was introduced into HK by immigrants from Canton (Guangzhou), 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links between HK and Canton. It was not introduced by the British.

香港人,你们知道吗?香港在被英国人侵占前,原本是个小渔村,当地人大都不会说广府话的(也就是现在的所谓粤语),可是为何后来都说粤语了?你们有探讨过吗?如果你们不知道,就跟你们的洋大人多多学学,他们非常懂得如何有效的使用『分而治之』。题示,与卖鸦片有关。
 
Look at this one posted at Hong Kong's discussion forum:

我,一個廣州人,對小童在港鐵進食引發爭論的思考。。。

我和很多地道的廣州人一樣,從小看TVB、港產片,聽著香港的流行曲長大,被人們稱為“老廣”。“老廣” 可能是中國大陸受香港文化影響最深的一個群體了。

從90年代初開始,大量內地農民工開始湧入廣州“淘金”。他們沒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很多甚至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他們來這裡的目的可不是旅遊,而是爲了謀生。他們會和我們本地人一起爭奪就業職位,會搶佔我們的社會公共資源 - 遠遠比大陸旅客在香港旅遊造成的不便要嚴重得多。更有甚者找不到工作,爲了生存下去就被迫從事違法活動:偷、呃、拐、騙無所不作。

起初,“老廣”們只是對這些外來工厭惡,他們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行人路上大小便,甚至在地鐵車廂內小便!你沒看錯,在地鐵車廂內小便。我的一位朋友就親眼看到一位母親抱著3歲大小孩在地鐵車廂內小便,尿液還隨著運行中的車廂的慣性,一直在地板上流了七八米遠。大家都憤怒地盯著這位媽媽看,低聲地說著:“有冇搞錯啊”。同時,在媽媽無辜欲哭的眼神中,我們也讀懂了她的悲哀。他們或許是從偏遠的山區來,或許是來尋找已經幾年沒有回家的在外謀生的爸爸(有很多外來農民工,爲了省兩三百圓蚊人民幣而在農曆新年捨不得回家,即使捨得回家,有很多都只能買到最便宜的站票,站二三十個小時回家),他們可能連地鐵都從來沒有見過,入站、換乘、出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如此的困難,他們可能甚至不知道原來地鐵車廂內是不准小便的,因為在他們的家鄉,根本就沒有廁所這個概念。這并非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我們公司到內地北方山區扶貧慰問,就親眼目睹正在發育的十多歲小孩,一年只能有機會吃到一次豬肉。他們的新年夢想就是想吃肉……

以前,這些外來工一般都是從事最低級的體力勞動。直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外來工來到廣州,開始和本地人搶奪高端職位的時候,“老廣”開始恐慌。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公司的高層領導,政府高級官員全部都是外省人,廣州人与外地人比值达到1:1,甚至一些手握权力的外省人开始抹杀廣府文化,想禁止電視臺、電臺用廣東話廣播,終於廣州人忍無可忍,前兩年爆發了粵語保衛戰,當時還得到了很多香港人的支持。新浪微博上也發起了聲勢浩大的討伐外地人活動,憤怒的“老廣”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外地人的不滿,說要封閉廣州城,禁止外來人員進入……

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另外的一些聲音。有人認為我們與生俱來是公平的,不能抹殺別人來廣州生活的權利,如果把廣州城封閉起來,這和清朝的閉關鎖國有什麽區別?也有人認為,外來工對廣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每年農曆新年前後外來工返鄉造成工廠、公司無人上班,街道無人打掃等情況就是最好的證明。也有人說,我們和外來工的關係就像《潜逃時空》(In time)裏一样,我们是通過剝奪他們的時間,才能有今天的生活等等。

我寫的這些話沒有任何結論,只是想表達廣州人遇到的一些情況。後生仔難免年輕氣盛,希望香港人不要像地鐵上面的四眼哥哥那麼衝動,亂按緊急制會產生蝴蝶效應,列車是單線程的,不但耽誤這一趟列車所有人的時間,而且會耽誤後續所有列車的人的時間,由此會造成巨額的經濟損失。

最後來看看一位廣州的後生女。她看見一位陌生小孩在廣州地鐵車廂內進食,餅乾碎掉到地板上。於是她默默地幫忙把餅乾碎拾起來。
 
老闹子

你就不怕老闲收拾你?




:D :D :D :D

怕! 怎么会不怕呢?! 最怕 老闲 那"匪毛腿"导弹把我灭了,:p :p :p 可是我一想, 拍了 您老闹这马屁,

攀了 老闹您那高枝,:p :p :p 也许人家 老闲 真要杀我这阿灿也许看着 阁下 的金面分上手也软点些呢!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OrangeJuice

Look at this one posted at Hong Kong's discussion forum:

我,一個廣州人,對小童在港鐵進食引發爭論的思考。。。

我和很多地道的廣州人一樣,從小看TVB、港產片,聽著香港的流行曲長大,被人們稱為“老廣”。“老廣” 可能是中國大陸受香港文化影響最深的一個群體了。

從90年代初開始,大量內地農民工開始湧入廣州“淘金”。他們沒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很多甚至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他們來這裡的目的可不是旅遊,而是爲了
謀生。他們會和我們本地人一起爭奪就業職位,會搶佔我們的社會公共資源 - 遠遠比大陸旅客在香港旅遊造成的不便要嚴重得多。更有甚者找不到工作,爲
了生存下去就被迫從事違法活動:偷、呃、拐、騙無所不作。

起初,“老廣”們只是對這些外來工厭惡,他們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行人路上大小便,甚至在地鐵車廂內小便!你沒看錯,在地鐵車廂內小便。我的一位
朋友就親眼看到一位母親抱著3歲大小孩在地鐵車廂內小便,尿液還隨著運行中的車廂的慣性,一直在地板上流了七八米遠。大家都憤怒地盯著這位媽媽看,
低聲地說著:“有冇搞錯啊”。同時,在媽媽無辜欲哭的眼神中,我們也讀懂了她的悲哀。他們或許是從偏遠的山區來,或許是來尋找已經幾年沒有回家的在
外謀生的爸爸(有很多外來農民工,爲了省兩三百圓蚊人民幣而在農曆新年捨不得回家,即使捨得回家,有很多都只能買到最便宜的站票,站二三十個小時
回家),他們可能連地鐵都從來沒有見過,入站、換乘、出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如此的困難,他們可能甚至不知道原來地鐵車廂內是不准小便的,因為在他
們的家鄉,根本就沒有廁所這個概念。這并非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我們公司到內地北方山區扶貧慰問,就親眼目睹正在發育的十多歲小孩,一年只能有機
會吃到一次豬肉。他們的新年夢想就是想吃肉……

以前,這些外來工一般都是從事最低級的體力勞動。直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外來工來到廣州,開始和本地人搶奪高端職位的時候,“老廣”
開始恐慌。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公司的高層領導,政府高級官員全部都是外省人,廣州人与外地人比值达到1:1,甚至一些手握权力的外省人开始抹杀廣
府文化,想禁止電視臺、電臺用廣東話廣播,終於廣州人忍無可忍,前兩年爆發了粵語保衛戰,當時還得到了很多香港人的支持。新浪微博上也發起了聲勢
浩大的討伐外地人活動,憤怒的“老廣”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外地人的不滿,說要封閉廣州城,禁止外來人員進入……

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另外的一些聲音。有人認為我們與生俱來是公平的,不能抹殺別人來廣州生活的權利,如果把廣州城封閉起來,這和清朝的閉關鎖國有
什麽區別?也有人認為,外來工對廣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每年農曆新年前後外來工返鄉造成工廠、公司無人上班,街道無人打掃等情況就是最好的
證明。也有人說,我們和外來工的關係就像《潜逃時空》(In time)裏一样,我们是通過剝奪他們的時間,才能有今天的生活等等。

我寫的這些話沒有任何結論,只是想表達廣州人遇到的一些情況。後生仔難免年輕氣盛,希望香港人不要像地鐵上面的四眼哥哥那麼衝動,亂按緊急制會
產生蝴蝶效應,列車是單線程的,不但耽誤這一趟列車所有人的時間,而且會耽誤後續所有列車的人的時間,由此會造成巨額的經濟損失。

最後來看看一位廣州的後生女。她看見一位陌生小孩在廣州地鐵車廂內進食,餅乾碎掉到地板上。於是她默默地幫忙把餅乾碎拾起來。



:D :D :D :D

噫而疑,这明显是白话文章哟,还写繁体,对只讲普遍话的,只会简体的老爷太太,会不会又被怀疑是王先生与八哥哥的心态与语言啊?!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我回了你,你就不记得了: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5/thread1025344-4.html#post7208834


我向闲得慌讨教为什么这个贴的标题不算违反规则第二条。他懒得理我。

有没有其他人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贴的标题以及出现在这个帖子里诸多“XX地方的人就是狗”的言论,都不算违反规则第二条?

CFC中文论坛规则

www.comefromchina.com
1.本网站对张贴者所张贴信息的行为和内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及社会责任。禁止任何人张贴违法的信息,禁止使用本网站进行违法活动。(加拿大及美国法律)

2.本网站禁止张贴、转贴和传播任何具有污蔑、污秽、暴力,色情、辱骂性质的信息;不得骚扰、威胁他人;不得使用冒犯民族和种族的语言。
 
现在回你,祝你心想事成。

谢谢
你骂我骂得太来劲儿了吧,连我给你拜年都看不见。
 
谢谢
你骂我骂得太来劲儿了吧,连我给你拜年都看不见。


我没骂你,我在忙别的。不好意思,没看见你拜年。
 
[/color]


:D :D :D :D

老闲 与 老闹 其实是兄弟,半斤八两,最喜欢的是问了问题就跑,跑得可快啦。。。上身穿得好好,下面没啦。 :p :p :p :p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我不回你的原因我大致提过,现在更明确指出来:你写东西东扯西拉,废话太多,符号堆砌,颜色晃眼,我不喜欢。
 
闲得慌

我不回你的原因我大致提过,现在更明确指出来:

你写东西东扯西拉,废话太多,符号堆砌,颜色晃眼,我不喜欢。




:D :D :D :D


其实 您 也不是一律不回小朋友的帖,前面我说 您 再帖出楼主的删帖是不合适的,您不就回了嘛! 所以,

您是选择性的"没穿下身"。。。


我和您区别是,您 不喜欢我"写的东西东扯西拉",觉得"废话太多","符号堆砌,颜色晃眼",所以选择性

不回。而小朋友我对闲得慌这个人压根儿没"性"趣,仅仅对"闲得慌"说的某些话有兴趣,无所谓 您说的喜

欢不喜欢。。。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现在回你,祝你心想事成。

老闲,我承认我耍了心眼,我本来也想给你写"心想事成"的,后来因为害怕所以删了 :blowzy:;)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