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神” 韩寒与“假斗士”方舟子
润涛阎 2012-01-26
(一)韩寒神话的破灭很久以前就有网友建议我评论韩寒的文章,因为那时候我不知道谁是韩寒,便有网友给我简单介绍了韩寒。简而言之,韩寒是高中不能读下去的天才,语文考试40分的差等生,最好的得到过60分,但退学后出了大名,得到过作品竞赛大奖,写了不少书,还针砭时弊而成为年轻人的偶像。我听了网友的介绍后还是没有去读韩寒的作品,因为我不相信一个高中都念不下去的孩子能写出涉及到社会、人生深层次的好文章,因为阅历不足,何况一个智力显然不高的孩子(7门成绩不及格)不可能有什么奇才。不可能让我浪费时间去读他的作品。别跟我说林肯只上过一年小学、沈从文只是小学毕业,要知道:林肯、沈从文等人都是因为家境贫寒或者战争原因而不能上学而非像韩寒这样考试不及格而缀学。我读小学的时候喜欢上了三国演义,崇拜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司马懿。跟爷爷讨论这个话题,他告诉我:“你要记住:没有不破灭的神话!”这是我高小时就能揭穿孔子言论的自相矛盾并帮助毛主席一条一条改写《毛主席语录》的原因,因为在我眼里绝没有神话。韩寒的神话一直没有破灭,我虽然不知道他怎么成为神话的,但我知道无外乎两个途径:一是靠社会需要而造神,比如靠捐款造假的雷锋(请看我博客里转的《雷锋捐款假案始末》),另一是靠自己造假。今天,得知韩寒的神话已经破灭,我特意古狗“韩寒神话的破灭”,果真得到了不少信息。韩寒最早的出版物是《三重门》,这本书现在看来是他爹写的,因为有电视台采访韩寒,问他为何取名《三重门》,他答不上来,说“不知道”。哪里有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书名来源的作者?另外的证据,也是搜索出来的一篇文章,把韩寒书中一节贴了出来。划线,引用这是〈三重门〉的一节: “训完后迎接Susan。船快靠岸了,Susan拢了拢头发,对沈溪儿嫣然一笑,说:“你也在这里啊,真巧。”然后小跨一步要上岸,不幸估计不足,差点跳水里,踉跄了一下。林雨翔忙要伸手去拉,沈溪儿宁朋友死也不让雨翔玷污,拍掉他的手,扶住Susan。Susan惊甫未定,对林雨翔赧然一笑。林雨翔怔住,杜甫的《佳人》第一个被唤醒,脑子里幽幽念着“绝代有佳人,绝代有佳人”。第二个苏醒的是曹植的《美女赋》,“美女妖且闲”,这个念头只是闪过。马上又变成《西厢记》里张生初见崔莺莺的情景,“只叫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然后变性,油然而生《红楼梦》里林黛玉第一次见贾宝玉的感受,“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何等眼熟”。畅游古文和明清小说一番后,林雨翔终于回神,还一个笑。”里边引用杜甫、曹植的诗句,又引用了《西厢记》和《红楼梦》情节和内容,看来作者很熟悉这两本名著。在2007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时的对话却是:“人物周刊:据说你没有看过《红楼梦》。韩寒:对。我四大名著都没看过。”如果他知道书中有引《红楼梦》、《西厢记》,为了圆谎,怎么得都会说喜欢四大名著或看过四大名著。而竟然说没看过,说明不知道《三重门》情节。我愿意打一块钱的赌,这家伙没有完整看过〈三重门〉。--------划线,引用结束。关于韩寒得奖作品《杯中窥人》里边的猫腻更明显。参加复试时他没有去,因为没有收到通知书。组织单位就给韩寒单独复试机会,韩寒的老爹也去了。监考的都去吃饭了,那个过程有很多疑问。最大的疑问是:出题的把一张白纸捏成一团放入水杯中,说这就是考题。韩寒的答卷说的是杯子里的布一小时后沉淀到杯子底下。可在场的都说是纸,韩寒却写成了布。有人做实验:什么白纸一小时后都不会沉降到杯子底下,而布很快就沉降到下面,不是文章说的慢慢沉降一小时后发现在底下了。所以,极大可能是:他爸与考官(他爸的同学)提前商量好了题目,是把一块布放入杯子。他爸提前做的作文,韩寒根本就没读一遍。考试的时候别人都去吃饭了,韩寒到时就把他爸的作文交上去了,没发现文章里边说的是布,而考官放入的是白纸。这就有两个推测:一是考官忘记了带布,只好临时用纸代替了,考虑到韩寒在抄写一遍他爸给他的文章时改过来就是了,也就没提醒他。而韩寒根本就没有看文章!韩寒的爸爸说韩寒的字跟他的字一样。这样,韩寒也就没必要重新抄写一遍了。我并没有关心过韩寒,所以,从来都没有对他给予任何评论。因为我不可能因为赞同他的政论文观点而吹捧他,道理很简单:我不相信神话。所有的神话迟早会破灭。我当初要是因为韩寒的观点与我的一样我就吹捧他,那我今天不就是傻眼了?这种低级错误润涛阎不会犯的吧。否则,您还看我的文章干嘛?屁股决定脑袋的文章海着去了。那为何美国《时代周刊》把韩寒列为名人?其实,那天我就为美国时代周刊惋惜,因为这太离谱了。神话被破灭之前是神话,一旦破灭就是造假被揭穿的时刻。那为何美国时代周刊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老实说,美国人绝不会想到中国人造假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这就是唐骏、李开复们能把微软、谷歌的总裁们骗得一愣一愣的原因。(二)“假斗士”方舟子一说方舟子,就想到“打假斗士”的头衔。什么是“斗士”?就是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战士。按照这一定义,方舟子不是“打假斗士”,而是“假斗士”无疑。中国30年来的政坛,从人才角度看,本应该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土鳖派,另一是海龟派。因为海龟也是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只是到海外留学而已,而且也是响应党的号召出去的,并非偷渡走的。然而,这两派的争权夺势只是在私下里进行,因为土鳖们牢牢把握着海龟们的命运。本届和下届政治局常委里不会有海龟,但对海龟们的防备,土鳖们一直没有放松过。方舟子就是土鳖们利用来打击海龟们的工具。方舟子打假打得最多的是假学历。但中国“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官员公开讲:中国政府不承认只有论文没有选课的论文博士学位!而习近平、李源潮等很多政治局领导都是这类论文博士,是中国政府不承认的博士。但他们在公开的简历里就说自己是博士。如果方舟子胆敢在这些人的头上动土,就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的文件作为标准来审查他们的学位是真是假,那才是“斗士”呢。可方舟子从不打这类假。所以,方舟子只不过是土鳖派对付、压制海龟派的工具而已。这里需要说明:海龟也好,土鳖也罢,都是叫法而已,没有贬低人的意思。海龟一词已经被广泛接受,龟与鳖是同样的东西。所以,相当于海龟一词,也只能用土鳖以对等称呼,我反复想也想不出另外的词与海龟对应。(三)方舟子打韩寒方舟子为何在此时打韩寒?这必须涉及到韩寒的三篇文章,所谓的“成熟了”或者“招安了”的《谈革命》、《论民主》、《要自由》。估计早在很久很久以前,政府有关部门就掌握了韩寒“父替子写作”的证据,尤其是韩寒在采访时说出自己不知道《三重门》书名的由来和书中引用名著却说自己没有读过名著,一下子就穿帮了。但政府部门要让韩寒尽量多表演,让美国时代周刊把他吹捧上了天,最好国际组织给他个大奖什么的,然后揭穿他。估计维稳的需要,也等不及更大的奖颁给韩寒了,便跟他爷俩谈。告诉他们,政府早就知道韩寒假神话的猫腻。韩寒父子为了面子,只好答应招安。招安的那三篇文章未必是韩寒父子写的,说不定是中宣部里的人仿照韩寒的心理写给韩寒的。否则,韩寒不会突然写那三篇文章让粉丝们离去的,因为他的品牌效应直接与利益挂钩。韩寒父子以为从此淡出江湖就可以了,但政府部门立刻穷追猛打,方舟子也就登场了。当然,那位麦田到底是怎么开始怀疑起韩寒的,我们无法知道细节。等他一收兵,方舟子便穷追不舍。到此时,韩寒也就无法招架方舟子的打假了,便用方舟子是秃顶的话题搞人身攻击。韩寒神话当即破灭。这也就解释了政府为何容忍韩寒这么久的原因。反正他是瓮中之鳖,什么时候让他露原形,什么时候他的神话就破灭,没必要动用司法机构收拾他。让他自己把那些粉丝背叛掉,然后方舟子就派上用场了。到此时,韩寒就是案板上的肉了。(四)为何这么多国人成为韩寒的粉丝?其实这是个政治问题,也是个文化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其特征就是让人关注利益,不要追求真理,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哲学。这就是科学不可能在中国诞生的原因。绝大多数人读政论文不是探讨里边的真理,而是看是否与自己的利益一致。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如果利益与自己一致,哪怕是臭狗屎,也说是香的;如果与自己的利益相反,哪怕是真理,也拒不承认。韩寒针砭时弊,得到了很多弱势群体的赞誉,反映了政治制度腐败到了极点,百姓要找一个敢言的人当偶像,韩寒也就在不需要被辨真假的情况下被神化。韩寒父子还是非常成功的。不仅得到了利益成为富豪,一个没任何技能没办法找到正式工作只能当农民工的人一下子腰缠万贯。而且还在名誉上斩获颇丰,成了聪明人的代表,尤其是一个连高中都读不下去的次等学生,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玩笑开大了,而且开的是国际玩笑。我们不排除方舟子提出这样一个简单办法:把韩寒自己关起来,让他写一篇作文,不论是政论文还是小说,不能用代理代笔,看他还能否写得出让韩寒粉丝们认可的文章。我 本人在上大学前就给县委、公社领导代笔写过发言稿,那时我就知道里边的猫腻。如果说别人不在世了无法作证,那今天还有王尚珍先生可以作证。王尚珍是清华大学的讲师被打成右派回到农村接受劳动改造,是董必武亲自批准的右派。在内燃机培训班结业典礼前,他找我要我写讲话稿,是县委领导要他写,他就找我代笔。第二天,公社书记一字不差地读了我写的讲话稿,没有人知道真相,因为王尚珍老师告诉我保密。王尚珍誓死不回清华,便在邓小平当政后当上了廊坊市政协主席,现在还健在,虽然退下来了,可以找他辨真伪。所以,胡乔木说毛主席的讲话稿很多是他写的,他是秘书,我认为当真。韩寒老爸用这一招让儿子出名,也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当然,对韩寒的造假案件,我们目前还是猜测,不是定论。但有一点是绝对可靠的:所有的神话都会破灭,只是时间问题。一个语文考试不及格的各门课都差的末等高中生,能获得全国的文学比赛大奖,这类神话不合常识。我见过很多没有文化的聪明人,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读书的机会,一旦有机会读书,一定在某门课是尖子一级的。我有一同学,他在美国获得博士,但他老婆是河南农民,一个字不认识。当时我在北京,她来美国需要到北京办手续。我一看这哪里行?当天就先教给她识字,因为她需要进大使馆签名。几分钟她就学会了她的名字的写法,然后她就要我教给她可能用到的中文字。就一下午的时间,她学会了几十个中文字。他们海龟了。他们有两个孩子,后来一个考上了清华,一个高中毕业后直接到海外留学。也表明孩子妈妈的智商不低,只是没有机会上学而已。各科成绩都学不好的,可以经商,可以当政,但绝不会是出类拔萃的思想家。高中语文不及格的学生,各科都不及格,而成为偶像级作家的,有谁见过?所以,韩寒被质疑代写,不是空穴来风。当然,我们需要等看韩寒如何回复方舟子的质疑。
润涛阎 2012-01-26
(一)韩寒神话的破灭很久以前就有网友建议我评论韩寒的文章,因为那时候我不知道谁是韩寒,便有网友给我简单介绍了韩寒。简而言之,韩寒是高中不能读下去的天才,语文考试40分的差等生,最好的得到过60分,但退学后出了大名,得到过作品竞赛大奖,写了不少书,还针砭时弊而成为年轻人的偶像。我听了网友的介绍后还是没有去读韩寒的作品,因为我不相信一个高中都念不下去的孩子能写出涉及到社会、人生深层次的好文章,因为阅历不足,何况一个智力显然不高的孩子(7门成绩不及格)不可能有什么奇才。不可能让我浪费时间去读他的作品。别跟我说林肯只上过一年小学、沈从文只是小学毕业,要知道:林肯、沈从文等人都是因为家境贫寒或者战争原因而不能上学而非像韩寒这样考试不及格而缀学。我读小学的时候喜欢上了三国演义,崇拜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司马懿。跟爷爷讨论这个话题,他告诉我:“你要记住:没有不破灭的神话!”这是我高小时就能揭穿孔子言论的自相矛盾并帮助毛主席一条一条改写《毛主席语录》的原因,因为在我眼里绝没有神话。韩寒的神话一直没有破灭,我虽然不知道他怎么成为神话的,但我知道无外乎两个途径:一是靠社会需要而造神,比如靠捐款造假的雷锋(请看我博客里转的《雷锋捐款假案始末》),另一是靠自己造假。今天,得知韩寒的神话已经破灭,我特意古狗“韩寒神话的破灭”,果真得到了不少信息。韩寒最早的出版物是《三重门》,这本书现在看来是他爹写的,因为有电视台采访韩寒,问他为何取名《三重门》,他答不上来,说“不知道”。哪里有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书名来源的作者?另外的证据,也是搜索出来的一篇文章,把韩寒书中一节贴了出来。划线,引用这是〈三重门〉的一节: “训完后迎接Susan。船快靠岸了,Susan拢了拢头发,对沈溪儿嫣然一笑,说:“你也在这里啊,真巧。”然后小跨一步要上岸,不幸估计不足,差点跳水里,踉跄了一下。林雨翔忙要伸手去拉,沈溪儿宁朋友死也不让雨翔玷污,拍掉他的手,扶住Susan。Susan惊甫未定,对林雨翔赧然一笑。林雨翔怔住,杜甫的《佳人》第一个被唤醒,脑子里幽幽念着“绝代有佳人,绝代有佳人”。第二个苏醒的是曹植的《美女赋》,“美女妖且闲”,这个念头只是闪过。马上又变成《西厢记》里张生初见崔莺莺的情景,“只叫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然后变性,油然而生《红楼梦》里林黛玉第一次见贾宝玉的感受,“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何等眼熟”。畅游古文和明清小说一番后,林雨翔终于回神,还一个笑。”里边引用杜甫、曹植的诗句,又引用了《西厢记》和《红楼梦》情节和内容,看来作者很熟悉这两本名著。在2007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时的对话却是:“人物周刊:据说你没有看过《红楼梦》。韩寒:对。我四大名著都没看过。”如果他知道书中有引《红楼梦》、《西厢记》,为了圆谎,怎么得都会说喜欢四大名著或看过四大名著。而竟然说没看过,说明不知道《三重门》情节。我愿意打一块钱的赌,这家伙没有完整看过〈三重门〉。--------划线,引用结束。关于韩寒得奖作品《杯中窥人》里边的猫腻更明显。参加复试时他没有去,因为没有收到通知书。组织单位就给韩寒单独复试机会,韩寒的老爹也去了。监考的都去吃饭了,那个过程有很多疑问。最大的疑问是:出题的把一张白纸捏成一团放入水杯中,说这就是考题。韩寒的答卷说的是杯子里的布一小时后沉淀到杯子底下。可在场的都说是纸,韩寒却写成了布。有人做实验:什么白纸一小时后都不会沉降到杯子底下,而布很快就沉降到下面,不是文章说的慢慢沉降一小时后发现在底下了。所以,极大可能是:他爸与考官(他爸的同学)提前商量好了题目,是把一块布放入杯子。他爸提前做的作文,韩寒根本就没读一遍。考试的时候别人都去吃饭了,韩寒到时就把他爸的作文交上去了,没发现文章里边说的是布,而考官放入的是白纸。这就有两个推测:一是考官忘记了带布,只好临时用纸代替了,考虑到韩寒在抄写一遍他爸给他的文章时改过来就是了,也就没提醒他。而韩寒根本就没有看文章!韩寒的爸爸说韩寒的字跟他的字一样。这样,韩寒也就没必要重新抄写一遍了。我并没有关心过韩寒,所以,从来都没有对他给予任何评论。因为我不可能因为赞同他的政论文观点而吹捧他,道理很简单:我不相信神话。所有的神话迟早会破灭。我当初要是因为韩寒的观点与我的一样我就吹捧他,那我今天不就是傻眼了?这种低级错误润涛阎不会犯的吧。否则,您还看我的文章干嘛?屁股决定脑袋的文章海着去了。那为何美国《时代周刊》把韩寒列为名人?其实,那天我就为美国时代周刊惋惜,因为这太离谱了。神话被破灭之前是神话,一旦破灭就是造假被揭穿的时刻。那为何美国时代周刊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老实说,美国人绝不会想到中国人造假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这就是唐骏、李开复们能把微软、谷歌的总裁们骗得一愣一愣的原因。(二)“假斗士”方舟子一说方舟子,就想到“打假斗士”的头衔。什么是“斗士”?就是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战士。按照这一定义,方舟子不是“打假斗士”,而是“假斗士”无疑。中国30年来的政坛,从人才角度看,本应该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土鳖派,另一是海龟派。因为海龟也是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只是到海外留学而已,而且也是响应党的号召出去的,并非偷渡走的。然而,这两派的争权夺势只是在私下里进行,因为土鳖们牢牢把握着海龟们的命运。本届和下届政治局常委里不会有海龟,但对海龟们的防备,土鳖们一直没有放松过。方舟子就是土鳖们利用来打击海龟们的工具。方舟子打假打得最多的是假学历。但中国“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官员公开讲:中国政府不承认只有论文没有选课的论文博士学位!而习近平、李源潮等很多政治局领导都是这类论文博士,是中国政府不承认的博士。但他们在公开的简历里就说自己是博士。如果方舟子胆敢在这些人的头上动土,就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的文件作为标准来审查他们的学位是真是假,那才是“斗士”呢。可方舟子从不打这类假。所以,方舟子只不过是土鳖派对付、压制海龟派的工具而已。这里需要说明:海龟也好,土鳖也罢,都是叫法而已,没有贬低人的意思。海龟一词已经被广泛接受,龟与鳖是同样的东西。所以,相当于海龟一词,也只能用土鳖以对等称呼,我反复想也想不出另外的词与海龟对应。(三)方舟子打韩寒方舟子为何在此时打韩寒?这必须涉及到韩寒的三篇文章,所谓的“成熟了”或者“招安了”的《谈革命》、《论民主》、《要自由》。估计早在很久很久以前,政府有关部门就掌握了韩寒“父替子写作”的证据,尤其是韩寒在采访时说出自己不知道《三重门》书名的由来和书中引用名著却说自己没有读过名著,一下子就穿帮了。但政府部门要让韩寒尽量多表演,让美国时代周刊把他吹捧上了天,最好国际组织给他个大奖什么的,然后揭穿他。估计维稳的需要,也等不及更大的奖颁给韩寒了,便跟他爷俩谈。告诉他们,政府早就知道韩寒假神话的猫腻。韩寒父子为了面子,只好答应招安。招安的那三篇文章未必是韩寒父子写的,说不定是中宣部里的人仿照韩寒的心理写给韩寒的。否则,韩寒不会突然写那三篇文章让粉丝们离去的,因为他的品牌效应直接与利益挂钩。韩寒父子以为从此淡出江湖就可以了,但政府部门立刻穷追猛打,方舟子也就登场了。当然,那位麦田到底是怎么开始怀疑起韩寒的,我们无法知道细节。等他一收兵,方舟子便穷追不舍。到此时,韩寒也就无法招架方舟子的打假了,便用方舟子是秃顶的话题搞人身攻击。韩寒神话当即破灭。这也就解释了政府为何容忍韩寒这么久的原因。反正他是瓮中之鳖,什么时候让他露原形,什么时候他的神话就破灭,没必要动用司法机构收拾他。让他自己把那些粉丝背叛掉,然后方舟子就派上用场了。到此时,韩寒就是案板上的肉了。(四)为何这么多国人成为韩寒的粉丝?其实这是个政治问题,也是个文化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其特征就是让人关注利益,不要追求真理,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哲学。这就是科学不可能在中国诞生的原因。绝大多数人读政论文不是探讨里边的真理,而是看是否与自己的利益一致。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如果利益与自己一致,哪怕是臭狗屎,也说是香的;如果与自己的利益相反,哪怕是真理,也拒不承认。韩寒针砭时弊,得到了很多弱势群体的赞誉,反映了政治制度腐败到了极点,百姓要找一个敢言的人当偶像,韩寒也就在不需要被辨真假的情况下被神化。韩寒父子还是非常成功的。不仅得到了利益成为富豪,一个没任何技能没办法找到正式工作只能当农民工的人一下子腰缠万贯。而且还在名誉上斩获颇丰,成了聪明人的代表,尤其是一个连高中都读不下去的次等学生,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玩笑开大了,而且开的是国际玩笑。我们不排除方舟子提出这样一个简单办法:把韩寒自己关起来,让他写一篇作文,不论是政论文还是小说,不能用代理代笔,看他还能否写得出让韩寒粉丝们认可的文章。我 本人在上大学前就给县委、公社领导代笔写过发言稿,那时我就知道里边的猫腻。如果说别人不在世了无法作证,那今天还有王尚珍先生可以作证。王尚珍是清华大学的讲师被打成右派回到农村接受劳动改造,是董必武亲自批准的右派。在内燃机培训班结业典礼前,他找我要我写讲话稿,是县委领导要他写,他就找我代笔。第二天,公社书记一字不差地读了我写的讲话稿,没有人知道真相,因为王尚珍老师告诉我保密。王尚珍誓死不回清华,便在邓小平当政后当上了廊坊市政协主席,现在还健在,虽然退下来了,可以找他辨真伪。所以,胡乔木说毛主席的讲话稿很多是他写的,他是秘书,我认为当真。韩寒老爸用这一招让儿子出名,也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当然,对韩寒的造假案件,我们目前还是猜测,不是定论。但有一点是绝对可靠的:所有的神话都会破灭,只是时间问题。一个语文考试不及格的各门课都差的末等高中生,能获得全国的文学比赛大奖,这类神话不合常识。我见过很多没有文化的聪明人,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读书的机会,一旦有机会读书,一定在某门课是尖子一级的。我有一同学,他在美国获得博士,但他老婆是河南农民,一个字不认识。当时我在北京,她来美国需要到北京办手续。我一看这哪里行?当天就先教给她识字,因为她需要进大使馆签名。几分钟她就学会了她的名字的写法,然后她就要我教给她可能用到的中文字。就一下午的时间,她学会了几十个中文字。他们海龟了。他们有两个孩子,后来一个考上了清华,一个高中毕业后直接到海外留学。也表明孩子妈妈的智商不低,只是没有机会上学而已。各科成绩都学不好的,可以经商,可以当政,但绝不会是出类拔萃的思想家。高中语文不及格的学生,各科都不及格,而成为偶像级作家的,有谁见过?所以,韩寒被质疑代写,不是空穴来风。当然,我们需要等看韩寒如何回复方舟子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