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华侨上海过大年:给孩子烙下传承的情感地图

Fisher2004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4-07-25
消息
33,823
荣誉分数
375
声望点数
243
加国华侨上海过大年:给孩子烙下传承的情感地图
2012-01-27 11:02 来源: 东方网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中饭。


人物介绍:程东,中国侨联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农历兔年的最后一天到得比往年都早一些,但这并不妨碍等它已久的人为它的到来搭起舞台,铺陈操练。1月23日早上刚过7:00,家住浦东新区一户程姓人家就忙开了,主妇一边收拾待洗的衣物一边为全家煮上稀饭,早起的公婆也已开始准备一天的食材,将它们分别铺展开来以备稍后加工。8:00许,男主人出外晨练,又过了一会儿,家中的孩子们先后起床,这时刚好吃上妈妈准备的早饭。


今年春节来得早。同很多人一样,程家并没有外出,而是选择留在上海过节。早一天的小年夜,男主人程东特意邀请了三五同学好友小酌雅聚,而此后的几天,除了亲朋来往,还有几场派对待赴,参加的大部分人,他们和程东一家一样,是归国华侨。

“幸运的一代人”,祖籍安徽的程东这么形容自己。与很多人一样,程东将自己的经历归功于家人的支持、梦想的激励和国家的政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程东与妻子远赴德国、加拿大等国深造、打拼近10年,期间大儿子也生在德国。

1995年,夫妇俩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迁居加拿大并完成移民,不过,由于觉得那里“学习中文的气氛也不够浓”,权衡再三,最终于1998年携子回沪。程东坦言,回国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诚然,国家发展的好、机会比以前多也是当时一大因素,而让孩子从小认知自己的身份更为重要。”


2001年,程东的小儿子生在上海,到了上学的年纪,就在离家不远的小学就近入了学。时值寒假,程家两个孩子都会说上海话,并且无论在应试教育考分上还是文体发展成绩上都表现优异。


说起一对儿子,程东就打开了话匣子。无论是大儿子“在11月获得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上海赛区二等奖”,还是小儿子“在12月考出上海市少儿书法三级证书”、“在校秋季运动会上获得年级组第一名”,程东夫妇都如数家珍,喜难自禁。程东有句口头禅:“把孩子教育好是最重要的事”,但在学校获得好成绩,仅仅是“程式教育”成果的一小部分。1月10日,程东把在安徽老家居住的父母接到了上海同住,就是为了在春节给一对儿子“上一课”。“我们小的时候,对春节有很深的感情,父母带给我们的东西,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子孙在长大后也能记住,并按照记忆再传承下去。”


程东的父亲也是一位厨艺精湛的家庭大厨,老人特意为2012年的大年夜准备了13道精致的徽派菜品,寓意着新到来农历闰年一年中的13个月份。炖鸡、鲜蘑菇炒木耳、腊肉炒干香菇、鲜肉炖海参、香葱蒸花鲢、海参丸子、对虾、腊鹅、腊鸡、鸡胗干、鹅爪以及芹菜炒百叶、胡萝卜、魔芋……,从荤到素、从新鲜到腌制搭配齐全,考虑周到,其中鱼肉皆从老家带来,确保口味如一。

程东坦言,华人家庭回国过年,就是想让家中的孩子在“中国节”留下幸福温馨的回忆,将亲、家、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春节是全世界华人华侨最重要的节日。对国家的认同,首先来自对文化的认同,一方水土一方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童年每一年对春节的期盼,都将是长大心底的烙印,这样,游子才有寻根的动力,文化方得以代代相传,让孩子们无论散落到世界哪个角落,都能像候鸟一样找到回家的路。”

古人云“五十知天命”。程东属虎,50岁的他对自己的文化基因如植物之根基眷恋大地泥土的芬芳般无限执着。2012年农历大年夜的白昼时间,程东带着两个儿子东奔西跑,补齐了缺少的家常年货,买足了够放的烟花爆竹,清理了门户上的陈桃旧符,贴挂上了崭新的“龙”元素吉祥挂饰。

下午,程东专门腾出时间,让小儿子向不常见面的祖父母展示了自己书写的毛笔字贴、排演的萨克斯名曲,博得二老承诺“红包”表扬,一家人共享天伦,尽管户外飘着细细白雪,屋内可谓暖意融融。“在我接触到的归国华侨、留学生中,拥有创业理想的有志青年不胜枚举,而现在国内的条件也远非过去可比,说句实话,回国更有发展。

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要懂得珍惜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利用自己所学所知,发挥自己聪明才智,挥汗耕耘,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他回国过个年就同其他回去过年的人不同?

他到底是什么身份?

加国华侨
就是说,他没有加入加拿大国籍?

中国侨联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从前两个头衔看,他应该是没有入加籍?
那么,他到底是加国华侨还是归国华侨、归国留学人员?
 
他回国过个年就同其他回去过年的人不同?



他到底是什么身份?



加国华侨

就是说,他没有加入加拿大国籍?



中国侨联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那么,他到底是加国华侨还是归国华侨、归国留学人员?



你就别查他户口了,国内的这种报道一贯是爱怎么编就怎么编。
 
就TNND拽吧。

刊登在国内媒体就算了,渔夫还非得把文章转帖到这里恶心我们。
 

附件

  • U250P4T8D3623442F107DT20120126085526.jpg
    U250P4T8D3623442F107DT20120126085526.jpg
    57.4 KB · 查看: 141
Two kids always live in china, where follow where a!
 
就TNND拽吧。



刊登在国内媒体就算了,渔夫还非得把文章转帖到这里恶心我们。



前段时间那个女侨领来加拿大买地的是不是也是渔4贴的。没准那天渔4或老成也见报了
 
莫非从德国归国,然后又来加拿大?

http://www.sh.xinhuanet.com/zhuanti2009/2009-08/26/content_17514191.htm

程东 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个人简介:

生于安徽金寨,1979年考入同济大学管理工程专业,1990年赴德国留学,1993年获得计算机管理硕土学位后进入德国INTEGRATA计算机公司工作。1998年归国创业与德国汉莎航测集团合资成立上海英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任副董事长;国内合资成立上海康茂信息技术公司,担任总经理。他除了经营自己的诸多公司以外,还从事大量的社会工作,如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执委、浦东新区侨联副主席、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常务副会长。2004年,曾荣获“上海市优秀留学回国人才”称号。

放飞梦想,归国学子的排头兵

2009年5月1日 安徽金寨县人民政府网

http://www.ahjinzhai.gov.cn/content/content_view.php?id=8044

上海,浦东。归国留学生联谊会。在一曲悠扬的民乐声中,一个年轻的武者,正在表演太极拳。一袭白绸,轻盈飘逸;一招一式,张弛有致,或似银瓶乍裂,或如行云流水。武者忘情地调动全身热情,将火辣青春、含蓄个性演绎得淋漓尽致。他,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主人公—程东。

(一)

程东,上海英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精明强干,睿智过人。20世纪60年代初,他出生于安徽大别山金寨县。1979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个山里娃成了名牌大学学生。大山人的骨气让他在书山学海里扬帆搏击,5年后因品学兼优而留校任教。在院团委书记的岗位上,他勤勤恳恳,荣获上海市优秀团干称号;在三尺讲台上,他教艺超群,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少年得志,仕途一片灿烂。然而,他心有千千结:“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大山人的性格让他毅然辞职,跨出国门去求知深造。那是1990年的秋天,因飞机票昂贵,他只好乘火车辗转俄罗斯等六国,自费留学德国,攻读计算机信息管理硕士学位。留学期间,经济拮据,好在他会武术,便毛遂自荐,在课余时间去体育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太极拳。早在大学读书时,他就自学了一身少林功夫,留校任职后又学会了太极拳。如今,为了生计,在异国他乡,他的业余爱好不仅使留学生活更滋润,还获得了当地电视台颁发的“外国文化大使贡献奖”。硕士学位刚刚拿到手,就被德国Intglata股份公司聘为工程师,专门从事软件开发。俗话说,“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地”,他怀着拳拳报国心,于1995年携妻挚子,回到了自己的发韧地上海,开始了他艰苦的自主创业生涯。

(二)

13年前的上海,计算机应用服务在外资企业市场上潜力很大。程东抢抓机遇,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为外企提供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承接维修及培训业务,很快在该领域内站稳了脚跟。

为了提高中国的软件应用水平,程东当机立断,合资成立了上海英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和技术,为上海市房屋土地局开发了房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在房产交易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著名院士来德仁教授为其下的鉴定是:“该系统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界面良好、操作方便,具有实用性,项目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土资源部负责人评价:“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是政府依靠企业的力量建设国土资源信息的典范。”

2000年以来,英塔公司又承接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的软件开发项目,如安徽的“地税网上申报纳税服务系统”在全省各个地、市成功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程东和他的公司从此声名远扬。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朱铭基、吴邦国等先后往临视察英塔公司成果展览,并亲切接见程东。关怀、支持、鼓励,让程东这位年轻的归国学子信心大增,他决心和着时代的脉搏,举着高科技火把,再创辉煌。

(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事业有成的程东,不忘回报社会。他以大别山儿女的赤子情怀积极组织发展社会公益活动,并担任了许多有影响的社会职务: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侨界十杰、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等。

他经常向浦东软件园园区提供国外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状况和成功经验,出资召开高科技企业规范化管理研讨会。在园区周年庆典上,程东个人出资邀请老年爵士乐队前来演出;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他又个人出资邀请上海室内轻音乐团来浦东软件园献演。

程东在成功创业的同时,充分利用担任不同涉侨社团职务的平台,整合各种服务资源,为新归侨特别是归国留学生群体服务。作为浦东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他出资为侨联制作多媒体宣传片;积极参与组织归国留学人员的联谊和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组织新区留学人员的现状调研,推动了留学人员子女入学政策的制订和落实。特别是一些法律纠纷问题,程东以留学生代表的身份出面协调,保护了留学生的许多权益。2006年,程东参加了赴欧考察团,他向海外华侨和留学生宣传祖国的改革开放形势,现身说法,促进海外学子归国创业为国效劳。

程东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从战略层面上筹划如何更好地以一个群体的形象去推动浦东的发展。2007年4月,上海市举办“知识产权周”宣传活动,程东巧借东风,精心策划推出“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知识产权成果汇展”,充分展示了归国留学创立企业所具备的价值、能力和潜力,好评如潮。

为更好地发挥“凝聚”“桥梁”“助推器”和“家园”作用,作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副会长的程东发起主编《联合会简报》,举办了“第一届归国留学人员浦东创业优秀成果展”。这一举措旨在反映归国学子的精神面貌,建立“优秀人物群像”和“优秀成果集群”,以此向世人表明:归国留学人员是一支“科技兴市”“自立创新”的独特可靠力量。

(四)

程东回国不仅自主创业成功,还热心侨务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了新一代留学人员爱国爱家、钟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尚情操,在广大归国留学人员中起到了杰出的表率作用。

程东的业绩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归国留学生要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挑战自己,要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祖国需要他们,只有在祖国这块热土上,他们才能更好地放飞自已的梦想!



程东:创业的种子要种在适合的土壤里

2009年06月15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http://www.chinaqw.com/lxs/hggw/200906/15/167513.shtml

在第二期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培训班上,作为老海归的各位老师,分别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讲解了回国创业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挑选了三位老海归的讲座,总结了他们理解中的海归创业,以及他们想对未来创业者说的话。

程东:种子要种在适合的土壤里

创业是一项复合型工程,创业者要考虑的是其创业环境的综合成本。上海资金供给体系成熟,除政府设立的专项基金外,还有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各种留学生联谊会基金可提供帮助。

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程东介绍说:“许多海外人才都有一个误区——回来我就是‘大爷’,落户上海理应有大量创业资金帮助。然而,种子要种在适合它的土壤里。只有吸收了平衡营养,好种子才能茁壮成长。不同的企业类型,要生长在不同的城市。这样才有助于城市与创业者的相互适应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

上海的人力资源虽然贵,但能提供大量高科技人才。创业初期,迅速组织一个良好的,并且熟悉国内情况的团队,是海外人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能只凭自己在国外学到的技术和理念支撑一个企业。

在原料运输以及市场跟踪方面,上海的地理优势能帮助海外人才们及时了解市场反馈并且做出反应。

海外人才来沪之前,应该认清自己的创业领域是否能填补上海产业链里的空白点。上海希望通过自己的“高门槛”,能够规范地、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合适的企业来沪发展。
 

附件

  • xin_25308062616379375200176.jpg
    xin_25308062616379375200176.jpg
    77.2 KB · 查看: 135
http://blog.eastday.com/zhxwy/art/220892.html

程东:打造政协委员团队协助精神

  我是上海市政协第十届政协委员,又有幸获得第十一届的提名。这样说来我算一位年轻的“老委员”了!回想曾经走过的5年政协之路,心中有感慨万分,有怀念,有感恩,也有期待……
  记得在5年前,我刚当选政协委员,在老委员面前显得很天真、很好奇。我们组有一些老局长、老领导,这些人在平时是掌管一方、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只有在电视中才能看得到他们的身影。在政协会上,我和老领导、老委员并排而坐,一起说天论地,共商国是!
  每次开小组讨论会议,我总是本着学习的态度,多听少说,多做笔记,那股劲儿真是像个小学生。但经过一段时间,我发觉和我在一起的老同志如上海地震局的火局长、上海气象局的盛局长、上海电信公司的程董事长,还有专委会的李佳能主任等,他们人都非常谦虚,说话非常实在,有理论,有实践,人也谦虚热情。他们的发言我们都爱听。这些老同志也非常关心我们年轻的委员,他们教我们如何写提案,如何做专题调研等。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没有写过提案,这些老同志在他们写好的提案上面,总让我们也签上名字,让我们也有个交代。
  每年开政协会,总有机会见到老同志。大家都像老友重逢,分外亲切,格外开心。我们总是问候老同志们身体如何,他们总是问我们事业发展的如何等。每次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有时大家一起参加调研,外出考察,我们年轻的委员对老同志也格外照顾,如帮提包啊,开车门啊等体力活,忙前忙后。
  有些委员通过学习班、培训班成为了好朋友,除平时会议外,还经常举办一些委员间的聚会活动。大家经常交流,在事业上提供很大的帮助。所以政协不仅是大家参政议政的地方,也是政协委员间的互帮互助、合作交流的地方。政协委员间也要建立团队精神,大家充分合作开好每一次会议,搞好每一次调研,写好每一个提案,行使好政协委员的职责!
  5年过去了,由于年龄的原因,我们十届一些老委员不再留任。我看到新的朋友同时,又回忆起那些老的委员,我心中满是怀念,那些可亲可爱的熟悉的面孔少了。大家又是正襟危坐、款款而谈,一切从头开始!
  充满感激的我对那些曾经给过我关爱的老委员、老领导们拜个早年,祝你们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你们虚怀若谷的品质、关爱青年的精神始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年轻的政协委员永远记着你们!
 

附件

  • 1201439067277_220892.jpg
    1201439067277_220892.jpg
    51.3 KB · 查看: 124
1995年,夫妇俩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迁居加拿大并完成移民,不过,由于觉得那里“学习中文的气氛也不够浓”,权衡再三,最终于1998年携子回沪。
 
1995年,夫妇俩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迁居加拿大并完成移民,不过,由于觉得那里“学习中文的气氛也不够浓”,权衡再三,最终于1998年携子回沪。

如果彻底回去了,那怎么还是加国华侨呢?
 
http://www.jzew.com/show.aspx?id=356&cid=20

程东,安徽金寨县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留学德国,后回国创业,分别在上海浦东和安徽合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业务涉及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等。现任中国侨联委员、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安徽省侨联常委、浦东新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张江高科技园区分会主席。

公元2009年7月14日上午9时,第八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并为获奖集体和个人的代表颁奖。这是继上届全国侨代会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再次全部出席全国侨联会议的一次盛会。就是在这个隆重盛大的会议上,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侨联分会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侨联联合授予“全国侨联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上海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侨联集体。出席第八次全国侨代会的程东代表上海市张江侨联分会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从习近平副主席的手中接过红彤彤的奖牌。在那一霎那,程东,这个从安徽省金寨县走出来的山里娃子,这个有着山一样质朴和坚毅的海归创业者,激动地久久说不出话来……


与“9”结缘 实现逐级跨越


作为从大别山区飞出的“金凤凰”,程东是幸运的,因为他成长的几个重要阶段,正是国门打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解放思想”正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碰巧的是,他这几个阶段的人生旅程,均与一个吉祥数字“9”有关,令人称奇……

1979年夏,一个喜讯飞进了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山里娃子程东作为金寨县一中的应届生参加高考,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取同济大学。大别山中这个偏僻小山村一二十年才出了这么一个大学生啊!山乡顿时沸腾了。“这要感谢小平同志的英明决策。”提起30年前决定自己命运的那场高考,今天的程东仍感慨万千:“1977年恢复高考,正是邓小平同志‘文革’后刚刚复出着手抓的第一件大事。高考的恢复,使我这个山里的孩子看到了希望。于是我认真学习,加紧复习,准备参加高考……”少年老成的他,能敏锐地从“恢复高考”的信号中察觉“读书无用论”的结束,立马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这不仅是一种睿智,也是一股心气。金寨县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是有名的将军县,莫非程东也感染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大略豪气?就这样,一个光脚长大的农家娃子,从山高林密的大别山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掀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1989年,是程东人生的又一个转折。那是中国改革开放第十一个年头,大批有志青年带着梦想和抱负纷纷出国深造,去寻找现代管理与科技强国的“金钥匙”。程东辞去同济大学教师的工作,自费到德国留学。

当时,囊中羞涩的他买不起上海至德国的飞机票,选择了坐火车从北京经蒙古、前苏联,过波兰、前东德,辗转到达西德图宾根。钱虽省了,人却苦了。长途跋涉后,车马劳顿的程东又要面临着在陌生国度的生存问题。他抱着“无畏”的精神,凭借太极功夫“勤工俭学”,初来乍到的他总算立下足来;还是凭着这“无畏”的精神,他克服诸多困难,进入心仪的学校,学习祖国急需的先进的科技知识,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1999年,突飞猛进发展的祖国向海外儿女们招手,此时的程东在德国有着高薪待遇和优越的生活,可是他心动了,因为在异乡打拼十年的他深知,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休戚相关的。祖国强大了,海外学子才能扬眉吐气,才能昂首挺胸。况且,一个人只有将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祖国,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于是,程东决定举家回国创业,干一番事业。他告诉家人和朋友:“我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我没有理由不为国家多做点事情。我们要学会感恩……”

2009年是程东人生坐标的一个里程碑。落户浦东十年间,程东在自己创办了两家公司的同时,建起张江侨联分会,倾力为归国留学人员创业者搭建服务平台,使得落户浦东的归国留学生群体表现出极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涌现了一大批创业精英,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支独特力量。当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侨联分会被授予“全国侨联系统先进集体”时,既是归国创业者中的一员又是白手起家搭建起这个归国留学人员之家的程东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最高领奖台。

程东,从一个贫困农村的山里娃,成为一位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干部;从怀揣报国之心在浦东创业大显身手,到白手起家为大批海归们建立起一个温暖的家……广大群众看在眼里,党和政府更没有忘记:“上海市优秀留学回国人才”、“上海市‘侨界十杰’”、“社会事业精英奖”、“浦东新区侨联优秀组织奖”,乃至“全国侨联系统先进集体”等等荣誉的光环罩着他和他领衔的集体的身上。这正应了古人说的那些话:厚德载福;天道酬勤!


白手起家 用创新开拓服务


全国第八次侨代会的盛大和隆重,进一步昭示了国家对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人以及广大留学人员的重视与关怀,荣登人民大会堂最高领奖台的程东走下领奖台后,既兴奋不已又感到几许遗憾。他是进京后才知道中央领导要出席第八次侨代会,大会开幕的前夜,程东得知自己要代表上海市张江侨联分会上台领奖,激动得“今夜无眠”;而等到他真得登上主席台,紧紧握住国家领导人的手时,却因为太激动了以至于把早已想好的向首长问好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

“让我激动,更让我感动。”程东说,“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上级却让我去接受这份荣誉,去感触这份幸福,真让我受宠若惊。”

程东口中的这个“大家”,指的是浦东新区侨联和张江分会侨联的同事们,以及落户在此的广大归国留学人员。其实,熟悉程东的人都知道,程东在自己创业的同时,积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倾力为新归侨、特别是归国留学人员创业者服务,他所召集和领导的张江侨联分会开拓了群团组织和侨务工作的新思路。也正因为如此,张江侨联分会荣获了“全国侨联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取得如此佳绩的背后,是程东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

早在2003年,程东被推选为浦东新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时,他就积极组织开展浦东侨界各种活动,并自己出资为侨联制作多媒体宣传片,为浦东侨联的宣传工作做了积极的贡献。

2006年,针对张江高科技园区海归们密集,创业精英不断涌现的状况,程东立志要为海归们建立起了一个贴心的家。于是,他召集建立了张江高科技园区侨联分会,并担任主席。

作为高科技园区的一个群众性组织,张江侨联无经费无人员编制。 如何发挥自己的特色,如何开展工作,这是摆在程东面前的最大课题。亲身经历浦东发展的程东深知,浦东开发成功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拥有以天下人才为我所用、集全球智慧争创一流的气概和能力。程东敏锐地认识到,倘若侨联借助自己的人才优势,凭着海归们的广阔视野和良好的人脉关系,与国际接轨,策划大型活动,从而吸取了全球的智慧。这样的服务肯定会为浦东乃至上海的前进带来好处,自然也会为政府与社团之间搭起桥梁。这不仅能在转变政府职能上,也是为培育侨联这种社会组织做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因为,按照国际惯例,政府购买社团的服务,让社团来运作一些专业的活动,是一种培育社会组织的成功范例。

程东把创意付诸行动。从2006年至今,张江侨联成功策划、筹办了“归国留学人员浦东创业优秀成果展”、“新能源院士论坛”、“上海市侨联再生电脑公益行”和 2008年和2009年两届“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培训班”等多个活动。尤其是2008年12月主办的“2008海外金融高管浦东行”,正是在新区组织部的直接指导下而演绎的“政府搭台,社团唱戏”的成功案例;凭着程东的细心和严谨,相比于国内其它城市举办的类似活动,这些活动设计得更精致,在安排上更加人性化。

张江侨联在策划、举办大型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得到了上海市有关部门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赞誉。同时,策划这些活动所筹集到的经费也为张江侨联自身的运作奠定了经济上的基础,建起了由15个工作人员组成的张江侨联组织,保证了侨联组织的运作及人员工资支出。在上海市各级政府和各级侨联组织的大力支持下,程东从此带领着张江侨联得以无顾忌地施展“拳脚”。

就是这样,程东不断思考并努力探索在新情况下基层侨联的组织设计、战略发展目标、侨联工作运作和队伍建设等。创新思路,打造侨联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摸索出了一套具有高科技园区特色的侨务工作方法,不仅打开了侨务工作面向世界的窗口,也为侨联组织壮大队伍打下基础。使侨联的发展更符合创新创业的需要,符合时代的需要。

——张江侨联分会建立各种活动和服务平台,把为侨服务落实到各个平台上来,从而建立了不同的长效机制,保证服务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通过积极的宣传和策划,逐渐打造侨联组织优秀服务品牌,使侨联成为一个高端的社团组织,从而以品牌带动更多资源的聚焦,服务广大新侨和归国留学人员创业企业;

——张江侨联积极组织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的联谊和服务活动,他利用各种场合宣传党和政府对留学人员的关怀和支持政策,同时把留学人员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反映给有关部门。他组织了浦东新区留学人员的现状调研,推动了留学人员各种政策的制订和落实,如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子女入学政策的制订和落实;

——作为海归者的一员,程东深知海外华侨华人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及报国之心,所以他和侨联的同事们积极主动与海外华人及留学人员的联络、与海外社团组织的交流,利用海外这一特殊渠道和有关媒体宣传祖国等方面发挥了自身的独特优势,为“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做出了努力。

在程东的认真又有创意的努力下,在张江侨联的热心服务和积极配合下,浦东新区归国留学生群体表现出极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他们中间出现了一大批创业精英,在高科技产业中,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已有一大批留学人员企业获得国家各种专利、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浦东的留学生企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广大归国留学人员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支独特可靠的力量。


忠肝义胆 用奉献回报社会


作为一位张江侨联分会和浦东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的非专职兼职干部,程东有多个社会职务:上海市政协委员、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浦东新区侨联副主席、张江园区侨联分会主席、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等等,09年他当选了中国侨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2010年,当选为上海市侨联副主席。这些年来,他把主要精力都花在了侨联组织等社团工作上。却从这NGO(非政府组织)里不拿一分钱的工资!为这,曾引起某些人的揣疑……

面对外界对其不计报酬“义务劳动”和“不务正业”的猜疑,程东微笑地说:“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是我人生事业的一部分,当然,我的‘正业’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同时也有令人满意的成绩……在把自己的‘正业’做好做强的同时,我将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他所说的“正业”,是他门下的两个公司,一个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他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另一个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他任董事长,聘用了两位曾是世界“500强”的高管分别担任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他的项目涉及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等。十年来他的事业收获颇丰:他与西门子公司合作,成功引进国外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和技术,为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开发了房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他所开发的“安徽地税网上申报纳税服务系统”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有近10万用户;他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环保项目更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他的两个公司目前共有100多号员工,从另一个角度讲,他的这些“正业”,为解决就业和科技创新做出了贡献。

程东说:“我热衷社团工作,这是我人生价值观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我的一种喜好。我公司的同事们都理解和支持着我。我从大学时代就从事了社团工作,在群众工作的舞台上我是个活跃分子……”。他的一个同事介绍到,第一次“领略”他的“活跃”,是在2002年11月12日“上海浦东软件园爱乐之夜音乐会”上,程东主持了那台晚会,那一晚,我见证了他的演讲和鼓动能力,他竟能把英塔公司的投资者、德国汉沙航测集团的总裁那伟奇博士“忽悠”上台,指挥上海爱乐乐团演奏《友谊地久天长》……那晚,台上台下气氛相当热烈,他的现场应变能力和诙谐幽默获得满堂阵阵掌声。

热衷社团工作还得追溯到他的学生时代,中学期间他就是体育委员,带领大家跑步、做操,组织能力已初见端倪;进入大学更是如鱼得水。1979年考入同济大学后,在大学多彩多姿的舞台上,他展现了自己另一面的才华:1983年他的少林棍术获上海市大学生武术比赛冠军;作为校武术队的队长,他牵头成立了校武术协会;他还是同济管理工程学院的学生会主席,经常组织同学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勤工俭学实践,成绩显著。大学毕业时,由于他组织能力突出而留校任教,担任院团委书记,三年后攻读硕士研究生;1988年荣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和上海市优秀团干等……就连日后在异国他乡,他同样热衷NGO(非政府组织)工作,发起成立“同济留德校友会”,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就是第一任会长。

提起在德国留学这段历史,程东有些自豪,不单是他们的“校友会”里出了位国家领导人,更因为他们利用社团这种组织优势,为宣传博大的中国文化和增强中德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这期间,他以武术会友,从教授外国人学太极拳入手,传播祖国文化,广受赞誉,被德国图宾根当地政府授予“外国文化大使”称号……

程东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海内外华侨华人的肯定。每每提到成绩,程东总是提到他的“兵”,总是褒扬有加,如数家珍,唯独不谈自己。然而,任何工作和活动,他总是一马当先。从侨联战略目标的制定,到重大活动的策划与布置;从工作思路的创新,到用人机制的改革,他事必躬亲,身体力行;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意识超前,立场鲜明,果敢决策,为大家做出了表率。例如2008年“3.14”事件以后,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在某些西方国家的“藏独”分子进行干扰,想破坏奥运圣火的顺利传递。程东从媒体得到消息,立即发表署名文章、并通过有关渠道倡议国内外广大留学人员和华侨华人为维护祖国的尊严作努力;再如同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程东在第一时间召集联合会有关人员开会,布置向灾区募捐救灾工作,他除本人带头捐款外,还号召联合会会员和留学生企业家向灾区捐款捐物,为国家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贡献……他把现代管理理念运用到NGO(非政府组织)的运营之中,提出“公益化的理念、企业化的操作”,取得良好效果;他胸襟坦荡,敢于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令大家口服心服。


情牵桑梓 用满腔豪情助家乡发展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这是程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多次说道,自己是安徽人,又有幸成为安徽省侨联常委,为安徽发展献计出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要尽力为安徽引资引智工作牵线搭桥,祝愿生我养我的安徽早日崛起,快速发展!

2010年3月,安徽省侨联党组书记康晓萍率调研组到上海调研时,程东以亲人般的情感接待了调研组一行,他详细介绍了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成立1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绩,特别是重点介绍了分会的目标界定、职能定位、品牌策划以及今后设想等,重点介绍了金融高管浦东行等成功经验。

在安徽大力实施“一圈三区”战略中,程东表示会发挥自己所能,为安徽崛起贡献一份贡献。他常说“离开安徽许多个年头里,我始终怀着一颗“游子”之心,思乡之情常常萦绕心头,可以说心与故乡的距离总是那样近,对家乡的那份感情永远那么醇厚,让人眷恋。”
 

附件

  • 10072515467507.jpg
    10072515467507.jpg
    14.3 KB · 查看: 94
估计当时移民是拿了,但现在身份不明

一个说法:1989年自费去德国留学.... 10年后回国。

又说:1995年,夫妇俩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迁居加拿大并完成移民,不过,由于觉得那里“学习中文的气氛也不够浓”,权衡再三,最终于1998年携子回沪。

还有个说法:1990年的秋天,因飞机票昂贵,他只好乘火车辗转俄罗斯等六国,自费留学德国,

看来,得请打假主师爷了。哈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