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方的和挺韩的都是左派还是右派啊?

演讲有人踢馆就名声臭了?那司马南早臭大街了。

人唐骏现在还是打工皇帝,你不喜欢他,认为他文凭有问题,这是你的认为。但请他当职业经理人的公司多得是,人家不care,只要搞好企业,能够尽早上市,that is it。

唐骏去一个大学演讲自己如何成功,被学生听众当众踢馆质疑其假学历,你认为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这说明我们不在同一个价值体系中。就像欧几里得几何,如果不承认它的五条公设和五条公理,进一步的问题是无法讨论的。

咪咪哥,谢谢你为CFC提供了一个韩粉标本:D:D:D:D
 
唐骏去一个大学演讲自己如何成功,被学生听众当众踢馆质疑其假学历,你认为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这说明我们不在同一个价值体系中。就像欧几里得几何,如果不承认它的有五条公设和五条公理,进一步的问题是无法讨论的。



咪咪哥,谢谢你为CFC提供了一个韩粉标本:D:D:D:D

不要给人贴标签,我连韩寒的一本书都没看过,称不上韩粉。

价值体系不同倒是真的。
 
下面正式回归主题。先对付爱因斯坦扔过来的三重炮弹。:p
。。。
实话告诉你,我引出顿河故事的那几个帖子,目的有四,但都和你预想的我下一步走向对不上:

1。我是用它来作老闲和老闹的概率论的反例--小概率的“萧寒”最终也被证明是受了冤枉。
。。。

小篆,你忙着跟9981辩论,我也不想插话。现在你们的辩论告一段落,空档之间,我说一句。

反例,通常指使某个理论不能成立的例子。

我们即使接受萧的事件最终被证明是冤枉的,它也不是我所说的概率论的反例,而只是说明它正好落在那1%的区间了。根据绝大概率来判断,本身就预计了出现相反结果的可能性,比如根据99%的概率判决的事实,就预计有1%判错的可能性(这是免除死刑的关键考虑之一)。但在现有证据下,如果必须要判,只能是根据99%来判决,不可能因为有1%或在亿分之一的可能性就不判决,特别是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明存在新的证据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那些新的证据,你愿意选择相信99%的概率,还是那1%呢?还是说,要等下去,直到100%肯定?除了自己亲历的事情之外,哪件事情你能够有100%肯定的?
 
不要给人贴标签,我连韩寒的一本书都没看过,称不上韩粉。



价值体系不同倒是真的。



大概给你贴个方黑的标签比较符合?
 
大致看了小篆和9981在这楼辩论的帖子。印象是,你们都在讲逻辑讲证据,好样的。:cool: 但是我注意到你们的辩论没有交集的原因,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小篆要用萧的事件来说明作家自证很困难,所以认为要求韩寒为自己自证辩白是不合理的;9981认为一个萧的例子只是特例,不能作为一般的规律来否定所有作家自证的可能性。

我的意见是:萧的事件可以用来说明作家自证清白是很困难的,但是并不能说明作家对自己的作品不能做任何的自证辩解。也就是说,不能用萧的例子来拒绝让作家做任何的自证。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一旦到法院,作家必然还是要做某些自我辩解的吧。韩寒的问题,不是要他提供100%确凿的证据或逻辑来为自己辩白,而是在一些违反基本常识上的行为作出某些说明。而韩寒却不能做任何基本的证明。这跟萧的情况并不相同。

而对于9981的分析,我基本赞同,也就是说如果韩寒真的感觉自己被质疑是那么的委屈,他是可以在那些写作和生活的经验、写作的过程等方面做些辩解的和证明的,无论这些辩解是否能够完全为他恢复名誉。比如挑战一下方舟子,在第三方监督之下来个命题作文,当场写出跟杯中觑人那样水平相近的文章出来。那样,对于他写作能力方面的质疑就不攻自破了。
但是,我也觉得韩寒有自己选择证明或不自己证明的自由。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他不愿意自证,仅仅因为他的知识来源不明,就认定他造假了。我有时候也有这样的脾气,别人对我有某些怀疑,我明明可以说明的,但是因为不屑,我就是不说明,因为我不在乎。所以,他不愿意自证,只能是作为概率判断中的一个影响因子来考虑,而不是决定性因子。

我还是认为韩寒事件不可能有100%让人信服的证据的。它的最终结果还是在于人们根据方舟子和韩寒双方以及其他热心人士所提供的证据,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和逻辑,或者凭自己的喜好和偏爱,甚至像神父那样出于自己的信仰,在自己心中分别做出判断。

至少从目前看来,因为韩寒事件,社会对方舟子的好感总体上是增加的(我一直关注方舟子在电视节目上的辩论,从来没有看到他如现在这样得到一边倒的支持的),而社会上对韩寒的赞誉却是总体上减少了很多。
 
不要给人贴标签,我连韩寒的一本书都没看过,称不上韩粉。



价值体系不同倒是真的。

mimi_ge 反对标签否认自己是韩粉不是必须的,自信的人不需要特此声明。mimi_ge平时发言(特别是谈篮球时:p)是很自信的,这说明在CFC关于方韩的讨论空间不够自由,或者说大家心里认可了李敖关于“韩粉”基本是没知识的臭鸡蛋之说,CFCer都是有知识的人不原意被贴上“臭鸡蛋”的标签:blowzy::D。说到这里就可以借老华侨的逻辑一用:blowzy::D,既然“韩粉”是臭鸡蛋, 那么又有多少“韩粉”真的读完韩寒的三重门呢?

李敖的讽刺犀利夸张了点,搞得大家以承认自己是“韩粉”为丢脸,可见李敖的厉害。但是,那些见到韩寒的无字博克或者一字博克(CFC有过LINK)一遍叫好之声(like 好,好文,强文,顶)的日夜守候在前排的铁杆“韩粉”们恐怕真没几个读完韩寒一本书的:D,所以mimi_ge 用自己没读过韩寒一本书来说明自己不是韩粉是犯了逻辑错误:D (老华侨,我这次逻辑运用得还行吧:blowzy:)
 
。。。
或者说大家心里认可了李敖关于“韩粉”基本是没知识的臭鸡蛋之说,CFCer都是有知识的人不原意被贴上“臭鸡蛋”的标签:blowzy::D。多少“韩粉”真的读完韩寒的三重门呢?

李敖的讽刺犀利夸张了点,搞得大家以承认自己是“韩粉”为丢脸,可见李敖的厉害。但是,那些见到韩寒的无字博克或者一字博克(CFC有过LINK)一遍叫好之声(like 好,好文,强文,顶)的日夜守候在前排的铁杆“韩粉”们恐怕真没几个读完韩寒一本书的:D,所以mimi_ge 用自己没读过韩寒一本书来说明自己不是韩粉是犯了逻辑错误:D (老华侨,我这次逻辑运用得还行吧:blowzy:)

哦,既然这样,那好吧,只要方粉们同意不因我没把韩寒的作品都读完没买过韩寒的书来质疑我,那我就承认我是臭鸡蛋韩粉。请CFC的知识分子逻辑大师们用真正有见地无漏洞的过硬的证据来说服我韩寒是假的吧,而不是用向我扔臭鸡蛋的方式来证明你们姓知姓逻。:D

顺便声明一下,李敖的那段视频我没看过。:blowzy:
 
。。。

我的意见是:萧的事件可以用来说明作家自证清白是很困难的,但是并不能说明作家对自己的作品不能做任何的自证辩解。也就是说,不能用萧的例子来拒绝让作家做任何的自证。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一旦到法院,作家必然还是要做某些自我辩解的吧。韩寒的问题,不是要他提供100%确凿的证据或逻辑来为自己辩白,而是在一些违反基本常识上的行为作出某些说明。而韩寒却不能做任何基本的证明。这跟萧的情况并不相同。

基本同意老闹的意见,不过稍许澄清一下,我的意思不是说作家对自己的作品不能做任何自证辩解,而是说,以萧的例子来看,再多的辩解也无法消除那些质疑。我想进一步说的是,从现在韩寒被质疑的情况来看,更是如此,韩寒也进行了很多自证辩解,网上也有人提供了旁证,但质疑的人仍然看不到自己的狭隘之处。所以我在前面也曾说过其实我希望等到法院的事有了结果再说。
 
哦,既然这样,那好吧,只要方粉们同意不因我没把韩寒的作品都读完没买过韩寒的书来质疑我,那我就承认我是臭鸡蛋韩粉。请CFC的知识分子逻辑大师们用真正有见地无漏洞的过硬的证据来说服我韩寒是假的吧,而不是用向我扔臭鸡蛋的方式来证明你们姓知姓逻。:D



顺便声明一下,李敖的那段视频我没看过。:blowzy:



那个视频好像是闲得慌贴在这里的,呵呵,是李敖为儿子助拳说的,与方韩之争无关:D
 
小篆,你忙着跟9981辩论,我也不想插话。现在你们的辩论告一段落,空档之间,我说一句。

反例,通常指使某个理论不能成立的例子。

我们即使接受萧的事件最终被证明是冤枉的,它也不是我所说的概率论的反例,而只是说明它正好落在那1%的区间了。根据绝大概率来判断,本身就预计了出现相反结果的可能性,比如根据99%的概率判决的事实,就预计有1%判错的可能性(这是免除死刑的关键考虑之一)。但在现有证据下,如果必须要判,只能是根据99%来判决,不可能因为有1%或在亿分之一的可能性就不判决,特别是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明存在新的证据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那些新的证据,你愿意选择相信99%的概率,还是那1%呢?还是说,要等下去,直到100%肯定?除了自己亲历的事情之外,哪件事情你能够有100%肯定的?

你这样说也对,萧就是那个小概率的现实版。之前老闲得出的结论是韩寒是真作家的机率为亿分之二(当然我想我们都清楚他那个亿分之二的具体算式远不够严谨更谈不上精确),而按照他接下去再阐述的时间段年龄段等限制,亿分之二在现实中就基本上等于不可能了。所以我提萧的例子,是想说明,比老闲的“亿分之二”概率还低的可能性,也确实发生过。如果我们都正式否认亿分之二这个数字,而把它修订为百分之一,那么我就同意萧的例子不是反例而仅仅是那百分之一的实例。;)

另外,这里有个很关键的地方,对于韩寒的案例,其实我和你们的根本分歧在于我不同意你们所认定的99%的概率,就目前我所看到和理解的两方证据来看,我认为韩寒作品被人代笔的概率不高于50%。
 
那个视频好像是闲得慌贴在这里的,呵呵,是李敖为儿子助拳说的,与方韩之争无关:D

看到链接了,可是没有点击进去看。上网时间有限,对李敖那种LLM兴趣不大,跟谁贴的链接没关系。:p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