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证据

裴松之注本三国志
卷47吴书二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angzz/sgzz_047.htm

吴书二



催  ◎吴主传第二斋

纶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江表传曰: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於父兄矣。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每请会宾客,常顾权曰:“此诸君,汝之将也。”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校尉。汉以策远脩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恆,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古

S催建安四年,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勋破,进讨黄祖於沙羡。斋

授权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违父,时不得行也。臣松之按礼记曾子问子夏曰:“三年之丧,金革之事无避也者,礼与?初有司与?”孔子曰:“吾闻诸老摐曰,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郑玄注曰:“周人卒哭而致事。时有徐戎作难,伯禽卒哭而征之,急王事也。”昭所云“伯禽不师”,盖谓此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江表传曰:初策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权移书求索,术报曰:“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权大怒,乃以状白曹公曰:“严刺史昔为公所用,又是州举将,而李术凶恶,轻犯汉制,残害州司,肆其无道,宜速诛灭,以惩丑类。今欲讨之,进为国朝扫除鲸鲵,退为举将报塞怨仇,此天下达义,夙夜所甘心。术必惧诛,复诡说求救。明公所居,阿衡之任,海内所瞻,原敕执事,勿复听受。”是岁举兵攻术於皖城。术闭门自守,求救於曹公。曹公不救。粮食乏尽,妇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三万馀人。古

S催七年,权母吴氏薨。斋

破渲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会稽)程普讨乐安,太史慈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等为剧县令长。知

,以九年,权弟丹杨太守翊为左右所害,以从兄瑜代翊。吴录曰:是时权大会官寮,沈友有所是非,令人扶出,谓曰:“人言卿欲反。”友知不得脱,乃曰:“主上在许,有无君之心者,可谓非反乎?”遂杀之。友字子正,吴郡人。年十一,华歆行风俗,见而异之,因呼曰:“沈郎,可登车语乎?”友逡巡卻曰:“君子讲好,会宴以礼,今仁义陵迟,圣道渐坏,先生衔命,将以裨补先王之教,整齐风俗,而轻脱威仪,犹负薪救火,无乃更崇其炽乎!”歆惭曰:“自桓、灵以来,虽多英彦,未有幼童若此者。”弱冠博学,多所贯综,善属文辞。兼好武事,注孙子兵法。又辩於口,每所至,众人皆默然,莫与为对,咸言其笔之妙,舌之妙,刀之妙,三者皆过绝於人。权以礼聘,既至,论王霸之略,当时之务,权敛容敬焉。陈荆州宜并之计,纳之。正色立朝,清议峻厉,为庸臣所谮,诬以谋反。权亦以终不为己用,故害之,时年二十九。主

亍S十年,权使贺齐讨上饶,分为建平县。知

S催十二年,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古

破淝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是岁,使贺齐讨黟、歙,黟音伊。歙音摄。分歙为始新、新定、吴录曰:晋改新定为遂安。犁阳、休阳县,吴录曰:晋改休阳为海宁。以六县为新都郡。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江表传载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乡震失色。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时甘宁在夷陵,为仁党所围,用吕蒙计,留凌统以拒仁,以其半救宁,军以胜反。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知

澡の十四年,瑜、仁相守岁馀,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斋

守,十五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主

公将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古

恕!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吴历曰: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初,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徵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馀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知

ㄕ十九年五月,权征皖城。闰月,克之,获庐江太守硃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巴丘今曰巴陵。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蒙到,二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未下。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於益阳。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备归,而曹公已还。权反自陆口,遂征合肥。合肥未下,彻军还。兵皆就路,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为魏将张辽所袭,统等以死扞权,权乘骏马越津桥得去。献帝春秋曰: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江表传曰:权乘骏马上津桥,桥南已见彻,丈馀无版。谷利在马后,使权持鞍缓控,利於后著鞭,以助马势,遂得超度。权既得免,即拜利都亭侯。谷利者,本左右给使也,以谨直为亲近监,性忠果亮烈,言不苟且,权爱信之。古

曹公二十一年冬,曹公次于居巢,遂攻濡须。斋

疃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主

ń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於庱亭。庱音摅陵反。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卻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古

,曹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馀骑。权先使硃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於章乡,遂定荆州。是岁大疫,尽除荆州民租税。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及令王惇市马,又遣硃光等归。魏略曰:梁寓字孔儒,吴人也。权遣寓观望曹公,曹公因以为掾,寻遣还南。知

二十五年春正月,曹公薨,太子丕代为丞相魏王,改年为延康。秋,魏将梅敷使张俭求见抚纳。南阳阴、酂、筑阳、筑音逐。山都、中卢五县民五千家来附。冬,魏嗣王称尊号,改元为黄初。二年四月,刘备称帝於蜀。魏略曰:权闻魏文帝受禅而刘备称帝,乃呼问知星者,己分野中星气何如,遂有僭意。而以位次尚少,无以威众,又欲先卑而后踞之,为卑则可以假宠,后踞则必致讨,致讨然后可以怒众,众怒然后可以自大,故深绝蜀而专事魏。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五月,建业言甘露降。八月,城武昌,下令诸将曰:“夫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昔隽不疑汉之名臣,於安平之世而刀剑不离於身,盖君子之於武备,不可以已。况今处身疆畔,豺狼交接,而可轻忽不思变难哉?顷闻诸将出入,各尚谦约,不从人兵,甚非备虑爱身之谓。夫保己遗名,以安君亲,孰与危辱?宜深警戒,务崇其大,副孤意焉。”自魏文帝践阼,权使命称籓,及遣于禁等还。十一月,策命权曰:“盖圣王之法,以德设爵,以功制禄;劳大者禄厚,德盛者礼丰。故叔旦有夹辅之勋,太公有鹰扬之功,并启土宇,并受备物,所以表章元功,殊异贤哲也。近汉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也。朕以不德,承运革命,君临万国,秉统天机,思齐先代,坐而待旦。惟君天资忠亮,命世作佐,深睹历数,达见废兴,远遣行人,浮于潜汉。禹贡曰:沱、潜既道,注曰:“水自江出为沱,汉为潜。”望风影附,抗疏称籓,兼纳纤絺南方之贡,普遣诸将来还本朝,忠肃内发,款诚外昭,信著金石,义盖山河,朕甚嘉焉。今封君为吴王,使使持节太常高平侯贞,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锡君青土,苴以白茅,对扬朕命,以尹东夏。其上故骠骑将军南昌侯印绶符策。今又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以君绥安东南,纲纪江外,民夷安业,无或携贰,是用锡君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君务财劝农,仓库盈积,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化民以德,礼教兴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君宣导休风,怀柔百越,是用锡君硃户以居。君运其才谋,官方任贤,是用锡君纳陛以登。君忠勇并奋,清除奸慝,是用锡君虎贲之士百人。君振威陵迈,宣力荆南,枭灭凶丑,罪人斯得,是用锡君鈇钺各一。君文和於内,武信於外,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以忠肃为基,恭俭为德,是用锡君秬鬯一卣,圭瓚副焉。钦哉!敬敷训典,以服朕命,以勖相我国家,永终尔显烈。”江表传曰:权群臣议,以为宜称上将军九州伯,不应受魏封。权曰:“九州伯,於古未闻也。昔沛公亦受项羽拜为汉王,此盖时宜耳,复何损邪?”遂受之。孙盛曰:“昔伯夷、叔齐不屈有周,鲁仲连不为秦民。夫以匹夫之志,犹义不辱,况列国之君三分天下,而可二三其节,或臣或否乎?余观吴、蜀,咸称奉汉,至於汉代,莫能固秉臣节,君子是以知其不能克昌厥后,卒见吞於大国也。向使权从群臣之议,终身称汉将,岂不义悲六合,仁感百世哉!”是岁,刘备帅军来伐,至巫山、秭归,使使诱导武陵蛮夷,假与印传,许之封赏。於是诸县及五谿民皆反为蜀。权以陆逊为督,督硃然、潘璋等以拒之。遣都尉赵咨使魏。魏帝问曰:“吴王何等主也?”咨对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帝问其状,咨曰:“纳鲁肃於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於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吴书曰:咨字德度,南阳人,博闻多识,应对辩捷,权为吴王,擢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答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馀间,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帝曰:“吴可征不?”咨对曰:“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固。”又曰:“吴难魏不?”咨曰:“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难之有?”又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咨曰:“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咨频载使北,人敬异。权闻而嘉之,拜骑都尉。咨言曰:“观北方终不能守盟,今日之计,朝廷承汉四百之际,应东南之运,宜改年号,正服色,以应天顺民。”权纳之。帝欲封权子登,权以登年幼,上书辞封,重遣西曹掾沈珩陈谢,并献方物。吴书曰:珩字仲山,吴郡人,少综经艺,尤善春秋内、外传。权以珩有智谋,能专对,乃使至魏。魏文帝问曰:“吴嫌魏东向乎?”珩曰:“不嫌。”曰:“何以?”曰:“信恃旧盟,言归于好,是以不嫌。若魏渝盟,自有豫备。”又问:“闻太子当来,宁然乎?”珩曰:“臣在东朝,朝不坐,宴不与,若此之议,无所闻也。”文帝善之,乃引珩自近,谈语终日。珩随事响应,无所屈服。珩还言曰:“臣密参侍中刘晔,数为贼设奸计,终不久悫。臣闻兵家旧论,不恃敌之不我犯,恃我之不可犯,今为朝廷虑之。且当省息他役,惟务农桑以广军资;脩缮舟车,增作战具,令皆兼盈;抚养兵民,使各得其所;揽延英俊,奖励将士,则天下可图矣。”以奉使有称,封永安乡侯,官至少府。立登为王太子。江表传曰:是岁魏文帝遣使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群臣奏曰:“荆、扬二州,贡有常典,魏所求珍玩之物非礼也,宜勿与。”权曰:“昔惠施尊齐为王,客难之曰:‘公之学去尊,今王齐,何其倒也?’惠子曰:‘有人於此,欲击其爱子之头,而石可以代之,子头所重而石所轻也,以轻代重,何为不可乎?’方有事於西北,江表元元,恃主为命,非我爱子邪?彼所求者,於我瓦石耳,孤何惜焉?彼在谅闇之中,而所求若此,宁可与言礼哉!”皆具以与之。斋

ナ裎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三月,鄱阳言黄龙见。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吴历曰:权以使聘魏,具上破备获印绶及首级、所得土地,并表将吏功勤宜加爵赏之意。文帝报使,致鼲子裘、明光铠、騑马,又以素书所作典论及诗赋与权。魏书载诏答曰:“老虏边窟,越险深入,旷日持久,内迫罢弊,外困智力,故见身於鸡头,分兵拟西陵,其计不过谓可转足前迹以摇动江东。根未著地,摧折其支,虽未刳备五脏,使身首分离,其所降诛,亦足使虏部众凶惧。昔吴汉先烧荆门,后发夷陵,而子阳无所逃其死;来歙始袭略阳,文叔喜之,而知隗嚣无所施其巧。今讨此虏,正似其事,将军勉建方略,务全独克。”知

誓,初权外讬事魏,而诚心不款。魏乃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徵任子,权辞让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硃桓以濡须督拒仁。时扬、越蛮夷多未平集,内难未弭,故权卑辞上书,求自改厉,“若罪在难除,必不见置,当奉还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终馀年。”文帝报曰:“君生於扰攘之际,本有从横之志,降身奉国,以享兹祚。自君策名已来,贡献盈路。讨备之功,国朝仰成。埋而掘之,古人之所耻。国语曰:狸埋之,狸掘之,是以无成功。朕之与君,大义已定,岂乐劳师远临江汉?廊庙之议,王者所不得专;三公上君过失,皆有本末。朕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故先遣使者犒劳,又遣尚书、侍中践脩前言,以定任子。君遂设辞,不欲使进,议者怪之。魏略载魏三公奏曰:“臣闻枝大者披心,尾大者不掉,有国有家之所慎也。昔汉承秦弊,天下新定,大国之王,臣节未尽,以萧、张之谋不备录之,至使六王前后反叛,已而伐之,戎车不辍。又文、景守成,忘战戢役,骄纵吴、楚,养虺成蛇,既为社稷大忧,盖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吴王孙权,幼竖小子,无尺寸之功,遭遇兵乱,因父兄之绪,少蒙翼卵昫伏之恩,长含鸱枭反逆之性,背弃天施,罪恶积大。复与关羽更相觇伺,逐利见便,挟为卑辞。先帝知权奸以求用,时以于禁败於水灾,等当讨羽,因以委权。先帝委裘下席,权不尽心,诚在恻怛,欲因大丧,寡弱王室,希讬董桃传先帝令,乘未得报许,擅取襄阳,及见驱逐,乃更折节。邪辟之态,巧言如流,虽重驿累使,发遣禁等,内包隗嚣顾望之奸,外欲缓诛,支仰蜀贼。圣朝含弘,既加不忍,优而赦之,与之更始,猥乃割地王之,使南面称孤,兼官累位,礼备九命,名马百驷,以成其势,光宠显赫,古今无二。权为犬羊之姿,横被虎豹之文,不思靖力致死之节,以报无量不世之恩。臣每见所下权前后章表,又以愚意采察权旨,自以阻带江湖,负固不服,狃忄犬累世,诈伪成功,上有尉佗、英布之计,下诵伍被屈强之辞,终非不侵不叛之臣。以为晁错不发削弱王侯之谋,则七国同衡,祸久而大;蒯通不决袭历下之策,则田横自虑,罪深变重。臣谨考之周礼九伐之法,平权凶恶,逆节萌生,见罪十五。昔九黎乱德,黄帝加诛;项羽罪十,汉祖不舍。权所犯罪衅明白,非仁恩所养,宇宙所容。臣请免权官,鸿胪削爵土,捕治罪。敢有不从,移兵进讨,以明国典好恶之常,以静三州元元之苦。”其十五条,文多不载。又前都尉浩周劝君遣子,乃实朝臣交谋,以此卜君,君果有辞,外引隗嚣遣子不终,内喻窦融守忠而已。世殊时异,人各有心。浩周之还,口陈指麾,益令议者发明众嫌,终始之本,无所据仗,故遂俯仰从群臣议。今省上事,款诚深至,心用慨然,凄怆动容。即日下诏,敕诸军但深沟高垒,不得妄进。若君必效忠节,以解疑议,登身朝到,夕召兵还。此言之诚,有如大江!”魏略曰:浩周字孔异,上党人。建安中仕为萧令,至徐州刺史。后领护于禁军,军没,为关羽所得。权袭羽,并得周,甚礼之。及文帝即王位,权乃遣周,为笺魏王曰:“昔讨关羽,获于将军,即白先王,当发遣之。此乃奉款之心,不言而发。先王未深留意,而谓权中间复有异图,愚情慺慺,用未果决。遂值先王委离国祚,殿下承统,下情始通。公私契阔,未获备举,是令本誓未即昭显。梁寓传命,委曲周至,深知殿下以为意望。权之赤心,不敢有他,原垂明恕,保权所执。谨遣浩周、东里衮,至情至实,皆周等所具。”又曰:“权本性空薄,文武不昭,昔承父兄成军之绪,得为先王所见奖饰,遂因国恩,抚绥东土。而中间寡虑,庶事不明,畏威忘德,以取重戾。先王恩仁,不忍遐弃,既释其宿罪,且开明信。虽致命虏廷,枭获关羽,功效浅薄,未报万一。事业未究,先王即世。殿下践阼,威仁流迈,私惧情原未蒙昭察。梁寓来到,具知殿下不遂疏远,必欲抚录,追本先绪。权之得此,欣然踊跃,心开目明,不胜其庆。权世受宠遇,分义深笃,今日之事,永执一心,惟察慺慺,重垂含覆。”又曰:“先王以权推诚已验,军当引还,故除合肥之守,著南北之信,令权长驱不复后顾。近得守将周泰、全琮等白事,过月六日,有马步七百,径到横江,又督将马和复将四百人进到居巢,琮等闻有兵马渡江,视之,为兵马所击,临时交锋,大相杀伤。卒得此问,情用恐惧。权实在远,不豫闻知,约敕无素,敢谢其罪。又闻张征东、硃横海今复还合肥,先王盟要,由来未久,且权自度未获罪衅,不审今者何以发起,牵军远次?事业未讫,甫当为国讨除贼备,重闻斯问,深使失图。凡远人所恃,在於明信,原殿下克卒前分,开示坦然,使权誓命,得卒本规。凡所原言,周等所当传也。”初东里衮为于禁军司马,前与周俱没,又俱还到,有诏皆见之。帝问周等,周以为权必臣服,而东里衮谓其不可必服。帝悦周言,以为有以知之。是岁冬,魏王受汉禅,遣使以权为吴王,诏使周与使者俱往。周既致诏命,时与权私宴,谓权曰:“陛下未信王遣子入侍也,周以阖门百口明之。”权因字谓周曰:“浩孔异,卿乃以举家百口保我,我当何言邪?”遂流涕沾襟。及与周别,又指天为誓。周还之后,权不遣子而设辞,帝乃久留其使。到八月,权上书谢,又与周书曰:“自道路开通,不忘脩意。既新奉国命,加知起居,假归河北,故使情问不获果至。望想之劳,曷云其已。孤以空闇,分信不昭,中间招罪,以取弃绝,幸蒙国恩,复见赦宥,喜乎与君克卒本图。传不云乎,虽不能始,善终可也。”又曰:“昔君之来,欲令遣子入侍,于时倾心欢以承命,徒以登年幼,欲假年岁之间耳。而赤情未蒙昭信,遂见讨责,常用惭怖。自顷国恩,复加开导,忘其前愆,取其后效,喜得因此寻竟本誓。前已有表具说遣子之意,想君假还,已知之也。”又曰:“今子当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虽中间自弃,常奉戢在心。当垂宿念,为之先后,使获攀龙附骥,永自固定。其为分惠,岂有量哉!如是欲遣孙长绪与小兒俱入,奉行礼聘,成之在君。”又曰:“小兒年弱,加教训不足,念当与别,为之缅然,父子恩情,岂有已邪!又欲遣张子布追辅护之。孤性无馀,凡所欲为,今尽宣露。惟恐赤心不先暢达,是以具为君说之,宜明所以。”於是诏曰:“权前对浩周,自陈不敢自远,乐委质长为外臣,又前后辞旨,头尾击地,此鼠子自知不能保尔许地也。又今与周书,请以十二月遣子,复欲遣孙长绪、张子布随子俱来,彼二人皆权股肱心腹也。又欲为子於京师求妇,此权无异心之明效也。”帝既信权甘言,且谓周为得其真,而权但华伪,竟无遣子意。自是之后,帝既彰权罪,周亦见疏远,终身不用。权遂改年,临江拒守。冬十一月,大风,范等兵溺死者数千,馀军还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十二月,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江表传曰:权云:“近得玄德书,已深引咎,求复旧好。前所以名西为蜀者,以汉帝尚存故耳,今汉已废,自可名为汉中王也。”吴书曰:郑泉字文渊,陈郡人。博学有奇志,而性嗜酒,其间居每曰:“原得美酒满五百斛船,以四时甘脆置两头,反覆没饮之,惫即住而啖肴膳。酒有斗升减,随即益之,不亦快乎!”权以为郎中。尝与之言:“卿好於众中面谏,或失礼敬,宁畏龙鳞乎?”对曰:“臣闻君明臣直,今值朝廷上下无讳,实恃洪恩,不畏龙鳞。”后侍宴,权乃怖之,使提出付有司促治罪。泉临出屡顾,权呼还,笑曰:“卿言不畏龙鳞,何以临出而顾乎?”对曰:“实侍恩覆,知无死忧,至当出閤,感惟威灵,不能不顾耳。”使蜀,刘备问曰:“吴王何以不答吾书,得无以吾正名不宜乎?”泉曰:“曹操父子陵轹汉室,终夺其位。殿下既为宗室,有维城之责,不荷戈执殳为海内率先,而於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议,是以寡君未复书耳。”备甚惭恧。泉临卒,谓同类曰:“必葬我陶家之侧,庶百岁之后化而成土,幸见取为酒壶,实获我心矣。”然犹与魏文帝相往来,至后年乃绝。是岁改夷陵为西陵。
 
因内容太长,我只考贝了吴书二一小半不到。但是鼠子出现的地方是在一段很长的话里,也非常偏后。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点入链接读全文。
 
我一直说过对韩寒的知识来源比较有兴趣。
。。。。。。

你大哥老方早就把这个秘籍公开了,只是最近设立“知识来源不明罪”的时候他的记性出了点小岔子,也或者是他处于对自我的否定否定再否定之循环中。:p:D

但是你这个伪方粉居然也没有学习过这篇经典著作,实在该打。:flaming:

方舟子酷爱读书,且记忆奇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中学的时候起,我就常
常被误会为读过许多书,其实我最多不过只能算翻过许多书罢了。我的读书习惯
是随便抽出一本书来翻翻,偶尔被某句话或某件事吸引住,就把目光停住看一会。
就连鲁迅所说凡是要冒充读书读得多者必读的《四库全书提要》,我也只是翻翻
而已。交谈、作文时想起了曾经在某本书上读过的某句话、某件事,说出来,也
就往往让听者、读者误以为我读过那本书,而其实我对那本书的所有知识可能也
就是那句话、那件事。虽说从小就被教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却也几乎不
做读书笔记,需要照抄原文的时候,再凭记忆去翻查,也往往能查到,而翻查的
过程也相当于又把那本书‘看’了一遍了。”[/
I]

以上摘自《网络奇才方舟子》,作者刘菊花。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Net/interview_liujuhua.txt
 
他再怎么谈创作过程,也会被质疑是花了两个月时间在家背稿子的。方舟子也会在其中找到口误,找到和现实不对应的逻辑的。如果预设了立场,圣人也是罪人。

请相信群众,大家都有头脑。不必一定要让方舟子相信,能说服大家就够了。况且,一个人水平如何,通谈吐可以充分展示。
 
引用wiki 关于韩寒的生日, 韩寒(1982年9月23日)属狗。

既然韩寒对跟鼠有关的古文这么熟悉,应该对跟狗有关的古文更铭记于心啊,可惜他并没有投篇稿子说狗,呵呵, 当然,这是我的臆测,按照楼主的说法,韩神干什么都是有理的。:D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韩写这篇文章时候的知识储备。我当然很想问问韩寒到底从哪里读来这些古文的, 不过韩神现在闭关拒绝回答。 韩粉们都操起法律大棒号称缺席审判是不公平的,大家也只好耐着性子等韩寒在家里复习功课。 :D

我们想几个可能, 要写这篇鼠的东西, 脑子里马上就能想起这些跟鼠有关的古文。

第一,此人确实读过所有的古文, 并且深刻理解,记忆犹新。所以想到鼠马上就知道到哪里去找。 这在我眼里真是大神的级别。

第二,此人摘录过这些古文,但是这仍然需要读过原文。 鉴于那些引用文字都并不显眼,且隐藏在段落较深处, 我的理解,该作者仍然需要通读全文才能摘录出来。但是其中的一句: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除了跟鼠有关, 他并没有什么文学价值。韩寒的历史知识好像也不会对什么刘敬叔孙通有什么兴趣。 所以我只能解释为他是为了鼠这个字作有目的的摘抄。 我的神阿,在计算机和互联网都还不普及的年代, 他可以为了一个鼠字这么摘抄, 我想他的摘抄本应该包罗万象, 跟新华字典查不多厚吧。但是不管怎么说,此人应该读过该文, 也应该读过三国志很多篇幅。

3。按照小篆的说法, 他是从别的地方引来的。但是不管是谁去引刘敬叔孙通这句话: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这句话没有什么文学价值, 他或者是为了介绍刘或者孙的故事, 或者是介绍根鼠或狗的古文引用? 如果是前者,好像韩并没有表现出他对历史的热衷, 他喜欢的是文字而且历史知识并不强, 我实在不明白韩怎么会去读的。如果是后者,那该作者可能已经写了一篇跟鼠或狗有关的引用大全了。韩就抄抄就可以了:D
 
写道这里, 大家应该会想到, 为什么不查字典呢。 事实上我就是这么想的。因为要有这么多的知识储备, 不仅需要有常年的积累,而且摘抄的广度和标签也是非常复杂的。我只所以觉得只有字典可以胜任,是因为即使以韩仁君之长年积累, 我都不敢相信他对史记,三国志, 诗经会专门去做关于鼠字的摘抄。如果他做了, 同一句话也可能会出现在其他标签下, (就好比google tag), 工程之大虽然不是不可能, 但是有这样的积累,我想那本摘抄本一定应该就跟字典差不多了。

而且我也很难想象, 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 他做了引用的摘抄而不去看原文, 理解原文。 长话短说,我认为字典确实可以是这些知识的来源:
http://xh.5156edu.com/html3/22246.html


shǔ
【名】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同本义〖mouse;rat〗
鼠,穴虫之总名也。——《说文》
谁谓鼠无牙?——《诗·召南·行露》
鼠小虫,性盗窃。——《汉书·五行志》
鼠者,人之所薰也。——《说苑·善说》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汉·贾谊《陈政事疏》
逆夷各狐凭鼠伏。——《三元里人民抗英》
又如:鼠窜而狼忙(形容逃窜得匆忙狼狈);鼠牙雀角(比喻强暴侵凌,引起争讼);鼠盗蜂起(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股农民起义的污蔑);鼠腹蜗肠(形容器量狭小);鼠市(一种戏鼠的器具);鼠布(以鼠毛制成的布);鼠裘(用鼠皮制的裘袍)
十二生肖之一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周书》
喻指小人、奸臣。如:鼠目(比喻见识狭小);鼠璞(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物);鼠窃(比喻小贼);鼠雀之辈(卑微之徒)
通“癙”,忧;病〖disease〗
鼠思泣血。——《诗·小雅·雨无止》
狸头愈鼠,鸡头已瘘。——《淮南子》
比喻胆小怕事〖cowardly〗。如:鼠步(指趑趄却步如鼠。形容恭谨畏惧);鼠胆(比喻胆小)
瘰疬,淋巴结核〖scrofulous〗。如:鼠疮;鼠瘘

鼠辈
shǔbèi
〖meanfellow;scoundrels〗犹言小子。行为不正或无足轻重的人——骂人的话
鼠辈安敢如此
鼠窜
shǔcuàn
〖runawaylikefrightenedrats〗形容惊惶逃走
抱头鼠窜
鼠胆
shǔdǎn
〖cowardly〗比喻胆小
鼠肚鸡肠
shǔdù-jīcháng
〖narrow-minded〗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局
鼠目寸光
shǔmù-cùnguāng
〖shortsighted〗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鼠窃狗盗
shǔqiè-gǒudào
〖playpettytricksontheslylikeratsthatfilchanddogsthatsnatch〗指小偷小盗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也作“鼠窃狗偷”
自隋朝维绝,宇县瓜分,小则鼠窃狗偷,大则鲸吞虎据。——《旧唐书·萧铣等传论》
鼠疫
shǔyì
〖plague〗由鼠疫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pestis)引起的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鼠、兔等感染后,再由跳蚤传给人。分三种,患者或头疼、发高烧、淋巴结肿胀;或咳嗽、吐暗红色痰;或呕吐、谵妄、昏迷
 
在通假大字典中, 有153字关于鼠字的解释。

http://gongjushu.cnki.net/refbook/BasicSearch.aspx

《说文》:“鼠,穴虫之总名也。”鼠,动物名。属哺乳类。...《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通“癙”shu〔例〕《诗·小雅·雨无正》:“鼠思泣血,无言不疾。”笺:“鼠,忧也。”鼠通“癙”,本为一种疾病,这里引伸为忧思。......
陈奂传疏:“鼠,喻强暴之男也。”字数:46 来源:汉语比喻辞典 ·

从这里可以看出, 通过新华字典, 汉语比喻辞典,新华字典 (现在查的是网上本), 可以找到盖文古文引用的大部分来源。

除了裴松之三国志对于鼠子引用除外。 因为字典里没有这样的引用, 而韩文并未引用全文,显然他应该在哪里读过这句话而且摘抄了。

这样看, 韩寒曾经说这些古文引用来自查字典在这篇文章可以成立, 当然我们并不知道这是父亲查的还是儿子查的。但是韩寒说自己查的是可以成立的

吊柜的是, http://mall.cnki.net/reference/detail_R200605008.html
通假大字典
张桁,许梦麟;李之亮,赵宗乙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1998-04
本册工具书共收录2230条词条。...
价格:¥38.4

汉语比喻辞典
主编:李运益
出版:四川辞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2-09

该文发表于韩高一, 也是98年9月到99年7月间。我比较感兴趣, 韩学校的图书馆里有没有这样大量的工具书, 什么时候拿到通假大字典这本书的。 而韩父作为文学站站长,想必是可以公费报销这些书的。
 
不过这也增加了我对字典上找不到的鼠有关文字的来源考察兴趣。

王兆云明代志怪小说作家。字元桢。麻城人。好为志怪之书,作有《湖海搜奇》两卷、《挥麈新谈》两卷、《白醉缫盲》两卷、《说圃识余》两卷、《漱石闲谈》两卷、《乌衣佳话》四卷,总其名为《王氏杂记》(十四卷),均收入《四库全书总目》中。另总汇明代洪武至万历年间文人四百六十七人事迹,编为《词林人物考》十二卷。

梁实秋在猫话中说:《挥塵新谈》曾记猫有五德之说:“猫见鼠不捕,仁也。鼠夺其食而让之,义也。客至设馔则出,礼也。藏物虽密能窃食之,智也。每冬月辄入灶,信也。”这是鸡有五德之说的。

显然, 韩在做这篇文章的时候, 应该非常熟悉或者是王兆云的《挥塵新谈》, 或者是梁实秋的猫话。因为猫见鼠不捕,仁也。鼠夺其食而让之,义也 并不在字典里出现。韩写了错别字, 把《挥麈新谈》 写成了《挥尘新谈》
 
请相信群众,大家都有头脑。不必一定要让方舟子相信,能说服大家就够了。况且,一个人水平如何,通谈吐可以充分展示。

很多作家都不喜欢谈自己的小说创作过程,甚至根本就不愿谈自己的作品,高产作家更不会记得自己每部作品的内容--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这些作家是否明确表达过并且\或者实践过这一常识:福楼拜、福克纳、卡夫卡、海明威、塞谬尔•贝克特、钱钟书、张爱玲……

不过正如你说的,谈吐可以展示一个人的水平。韩寒的水平到底如何,有一些人从他的谈吐中已经感受到了,还没有看到的,请多一点耐心,让时间来检验吧。
 
请相信群众,大家都有头脑。不必一定要让方舟子相信,能说服大家就够了。况且,一个人水平如何,通谈吐可以充分展示。

韩寒在他最近的博客里,曾经谈到现在群众之间的割裂和分歧是巨大的。现在从方韩大战也能看出来。不是有方粉叫嚣要把韩寒关起来现写一篇或者上测谎仪吗。提出来让韩寒谈文学创作过程的群众只不过是稍微温和的群众而已。在目前预设罪名的情况下,无论如何谈,都是激起更大的质疑。

谈文学创作过程真的能说服人相信作品是作家自己写的吗?好像有些人解读作家的作品比作家本人还好。

作家一定要在公共场合口头谈吐表达能力强吗?

慕容雪村是支持韩寒的。他在微薄里说,因为他和韩寒交谈过文学创作,韩寒谈到过别人没有谈出来的东西。所以他相信韩寒。
 
韩寒在他最近的博客里,曾经谈到现在群众之间的割裂和分歧是巨大的。现在从方韩大战也能看出来。不是有方粉叫嚣要把韩寒关起来现写一篇或者上测谎仪吗。提出来让韩寒谈文学创作过程的群众只不过是稍微温和的群众而已。在目前预设罪名的情况下,无论如何谈,都是激起更大的质疑。

谈文学创作过程真的能说服人相信作品是作家自己写的吗?好像有些人解读作家的作品比作家本人还好。

作家一定要在公共场合口头谈吐表达能力强吗?

慕容雪村是支持韩寒的。他在微薄里说,因为他和韩寒交谈过文学创作,韩寒谈到过别人没有谈出来的东西。所以他相信韩寒。

对我这样的人而言,看看韩寒的最近几篇相关的博克文章已经足以让我相信他的真诚。我以前没有看过他的著作,今后也没有打算看。
 
对我这样的人而言,看看韩寒的最近几篇相关的博克文章已经足以让我相信他的真诚。。。


这只能说明你是个2B。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