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证据

很多作家都不喜欢谈自己的小说创作过程,甚至根本就不愿谈自己的作品,高产作家更不会记得自己每部作品的内容--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这些作家是否明确表达过并且\或者实践过这一常识:福楼拜、福克纳、卡夫卡、海明威、塞谬尔•贝克特、钱钟书、张爱玲……



不过正如你说的,谈吐可以展示一个人的水平。韩寒的水平到底如何,有一些人从他的谈吐中已经感受到了,还没有看到的,请多一点耐心,让时间来检验吧。



不知道钱钟书是否可以说是高产作家?他的长篇小说也就“围城”。不过,别人并没有质疑他们。韩寒如此被人质疑的情况下,况且有诸多不合常理的事,出来回应,是必须的。否则就是认输。也让我们见识一下“天才”是什么样的。我并没有预设立场,以外方的这次可能是走眼了,但仔细看过他们的大部文章,及韩寒的回应,我必须承认,走是方舟子最有意义的一次。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不知道钱钟书是否可以说是高产作家?他的长篇小说也就“围城”。不过,别人并没有质疑他们。韩寒如此被人质疑的情况下,况且有诸多不合常理的事,出来回应,是必须的。否则就是认输。也让我们见识一下“天才”是什么样的。我并没有预设立场,以外方的这次可能是走眼了,但仔细看过他们的大部文章,及韩寒的回应,我必须承认,走是方舟子最有意义的一次。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这些质疑是没底的。韩寒出来回应一下,表明自己的立场就够了,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回答所有问题。他那个官司都是多余的 - 如果说有任何作用的话,就是迫使方舟子跳出来指明那官司是多余的。

对韩寒而言,只要基本读者群不流失就什麽事都没有。所以他真正需要做的是继续有好作品问世。

“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我们一年之后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再回头看看肯定很有意思。
 
用“方是民激辩方舟子”谷歌了一下网上的放应。又循迹分别到百度的韩寒吧和方舟子吧看了一下,我的感觉是:方舟子真的应该放手了,否则会栽的很惨 - 须知他是要靠“打假英雄”的招牌吃饭的。
 
。。。
对韩寒而言,只要基本读者群不流失就什麽事都没有。所以他真正需要做的是继续有好作品问世。

“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我们一年之后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再回头看看肯定很有意思。

这几句,是最近神父关于韩寒事件发言中,我最愿意赞同的话。

问题是,我在关注方韩之争时顺便看到的某些迹象让我隐约已经感觉到,韩寒早就在安排优雅转型,要在他父亲不能继续代写之前自己从作家身份退出来。他万万没想到,方舟子早出现了一两年,毁了他的计划。

我这样说,当然是有主观臆断的,大家可以猛烈砸砖。

刚才为了查证一下我的印象,在网上狗狗了一下,还真找出一点有意思的东西,供大家欣赏:
韩寒表示,最初环球唱片邀请他出唱片时他顾虑颇多,至于最后为何想通了,韩寒讳莫如深,借用《无极》的台词调侃,“跟着他有肉吃”。
http://music.yule.sohu.com/20060106/n241304078.shtml
(哈哈,继续写作他将会没肉吃了?)
 
2012226045498645083.jpg
 
不知道钱钟书是否可以说是高产作家?他的长篇小说也就“围城”。不过,别人并没有质疑他们。韩寒如此被人质疑的情况下,况且有诸多不合常理的事,出来回应,是必须的。否则就是认输。也让我们见识一下“天才”是什么样的。我并没有预设立场,以外方的这次可能是走眼了,但仔细看过他们的大部文章,及韩寒的回应,我必须承认,走是方舟子最有意义的一次。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钱钟书确实是只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其他著作多是学术性的。
我说的是“高产作家更不会记得”,之前有逗号。意思就是说后面列举的作家可以是“不喜欢谈创作过程”的;也可以是“不愿谈自己作品的”;还可以是“不记得自己作品的”(这一项多一个限制条件:须是高产作家(因为低产作家不记得自己作品的不多);也可以是同时满足这三种情况或其中两种情况的。
总之,不喜欢谈自己小说创作过程的作家很常见。

时间将会证明一切,基本上是这样吧。说得极端一点,如果帮韩寒代笔的真是一个集团,那这个集团不可能永远都坚如铁筒,总有个别环节会暴露的时候,一旦有一个环节暴露(集团中的任何一个人出来为方舟子的指控作证),那就是整个集团的暴露了。如果帮他代笔的是他父亲(我觉得这个更令人不可思议,因为以他父亲的年龄,居然既能写故事会文风的文章,又能写体现80后中学生风格的潮流小说和文章,这样大跨度的全才怎会一直默默无名呢?),那他总要比韩寒先衰老至无法再写作或至少是写作量下降的时候,而那时韩寒的写作量也将能说明真相。
 
这里说不定有CFC的粉丝呢。前几天有人把这几年CFC上韩粉的言论汇集了一下,有些让人现在看了真觉得他们弱智。:D

|
:cool:
 

附件

  • ff1.JPG
    ff1.JPG
    96.7 KB · 查看: 102
这几句,是最近神父关于韩寒事件发言中,我最愿意赞同的话。

问题是,我在关注方韩之争时顺便看到的某些迹象让我隐约已经感觉到,韩寒早就在安排优雅转型,要在他父亲不能继续代写之前自己从作家身份退出来。他万万没想到,方舟子早出现了一两年,毁了他的计划。

我这样说,当然是有主观臆断的,大家可以猛烈砸砖。

刚才为了查证一下我的印象,在网上狗狗了一下,还真找出一点有意思的东西,供大家欣赏:
韩寒表示,最初环球唱片邀请他出唱片时他顾虑颇多,至于最后为何想通了,韩寒讳莫如深,借用《无极》的台词调侃,“跟着他有肉吃”。
http://music.yule.sohu.com/20060106/n241304078.shtml
(哈哈,继续写作他将会没肉吃了?)

你自己都说了,我就不说了哈。:p:D

我现在很期待他的《失败之书》面世。如果出来了,我一定去买来读。希望你到时候也读一读。;)
 
这些质疑是没底的。韩寒出来回应一下,表明自己的立场就够了,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回答所有问题。他那个官司都是多余的 - 如果说有任何作用的话,就是迫使方舟子跳出来指明那官司是多余的。



对韩寒而言,只要基本读者群不流失就什麽事都没有。所以他真正需要做的是继续有好作品问世。



“时间将会证明一切。” 我们一年之后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再回头看看肯定很有意思。



“只要基本读者群不流失”,你认为会吗?挑战人类常识的事,都要接受大家的质疑,更要接受时间的检验。
 
说得极端一点,如果帮韩寒代笔的真是一个集团,那这个集团不可能永远都坚如铁筒,



恭喜你和HH有着一样的思维水平。
没跟踪你的帖子,看到“集团”一说有点想笑。老方好像置疑有人带笔,没说什么集团。真有,也就是他爸,笔名HH。父子俩已经是一条船上的两只难友。谁还愿意把船捅破了,都淹死?:D
 
你自己都说了,我就不说了哈。:p:D

我现在很期待他的《失败之书》面世。如果出来了,我一定去买来读。希望你到时候也读一读。;)


闹子兄回复神父的帖子,倒让篆兄抢先回了。本来说以后也不会读他的著作的,在老兄的感动下我也决定改变了。我至少会买一本他2012或者以后的著作来好好欣赏下。:)
 
恭喜你和HH有着一样的思维水平。
没跟踪你的帖子,看到“集团”一说有点想笑。老方好像置疑有人带笔,没说什么集团。真有,也就是他爸,笔名HH。父子俩已经是一条船上的两只难友。谁还愿意把船捅破了,都淹死?:D

嗯,也恭喜你体现出了你所试图鄙视的思维水平。:D:cool: 我们都是在对自我的否定中进步的。:p

“集团”或曰“团队”之说,不是我提出来的,是在你们方家军中广为流传并且为一部分斗士们所信奉的。看看这个:

这个只是随意地点评一下, 不知这个多大程度上是他团队的结晶, 暂时算他本人写的吧. 实际上韩寒的几乎所有政论文章都有类似的硬伤, 这几乎成了他的风格. 无论如何这不是个好的风格. 我看本坛的网友都不至于此.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发表出来的东西, 很难想像发之前没有认真地把把关. 事实上这篇东西从文字的角度看比较流畅, 逻辑上也能自圆其说. 韩方最近发言较少, 是吸取了之前言多必失的教训, 当然会注意少留把柄. 不幸的是编辑可以把文字关, 把不了事实关. 这些硬伤加重了对韩寒及其阵营的怀疑和鄙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