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最近有点小烦恼,请朋友们给点建议:该上哪所大学?。谢谢!!

OU是双语大学,将来当公务员近水楼台。

谢谢朋友们的意见。她选的专业是commerce,她原本一心想留OU,报多大只是为了试试自己的运气,现在被国内的家人一说当然得上重点,她也犹豫了。顺便说一句,她是被多大分校录取的,不知道毕业证是否有区别?谢谢!

我觉得比多大分校强。
 
无数次的实践证明: 专业比大学重要 。。。
不过专业好坏也是不停在变的,所以还是看个人兴趣吧。

学校就是一个label,无数label里的一个,人不能让label迷惑了。

OU毕业爬到Executive 的也不少。 Executive里毕业的学校五花八门,很多从未听说过。

阿岗困专科毕业拿十万年薪的也有。

曾经见到一个UT音乐系毕业的,生活得很落魄。

不要让大学生活成为人生中唯一值得回味的东西。
 
我十分,十分无聊的跑到Linked In上去找data。。。就是付费的账户都可以用的一个filter功能,输入学校名字和国家,他会显示所有校友的账号,然后可以根据seniority分层,他会告诉你每个level有多少人。。。我用excel总结,贴上来来格式有点变,大家自己看吧。。像上面说的那样,学校关系有一点,但不是太大。。 不过Linked In的数据总体来说偏差比较大,因为使用者以年轻人居多,年轻人的事业还没有稳定性,不能看出高峰在哪里。
 

附件

  • Untitled.jpg
    Untitled.jpg
    66.5 KB · 查看: 279
无数次的实践证明: 专业比大学重要 。。。

不过专业好坏也是不停在变的,所以还是看个人兴趣吧。





无数次的实践证明:如果已经进了公司,政府部门,ETC,以后的工作和晋升
毕业的大学不重要,但是如果想进门,大学牌子很重要。




我曾经处理过很多招聘的前期筛选,HR从几千份简历中过滤出(我怀疑是机器过滤)出合适的简历百十来份扔给我,然后我进行人工挑选出20-30份的简历给MANAGER。基本上我是把名校的先挑出来放一边,非名校的挑几个特别好的加进来,其他的非名校扔垃圾桶。我会在我的第一轮筛选里留下所有国人的简历,(我个人做法,千万别给我捅到上面去哈,否则我就惨了。);然后我看每一份简历,有低级错误的我直接扔垃圾桶,COVER LETTER 简历长的如果读了1分钟还提不起兴趣就直接扔垃圾桶,格式混乱的扔垃圾桶,有跟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多看几眼,然后才挑最符合要求的20-30份。



不要责备HR和我,简历太多,实在没那么多时间精力一份份去读,我们这些前期筛选人员基本不CARE什么专业排名,只讲究eye catching,两份简历,一个UT,一个OU,你说什么能catching我eye 吧。等到了或许懂你的专业排名的MANAGER那里,你的简历很可能已经被我们过滤掉了。

我这里说的是一般工作哈,如果是高精尖PhD的招聘工作,俺不了解




不要让大学生活成为人生中唯一值得回味的东西。




这个我同意::cool::cool::cool:


浮云,都TMD的是浮云。哪有那么难? 读书在整个人生中属于最最最简单的事情。......人生还有远比这个重要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思索。

 
我十分,十分无聊的跑到Linked In上去找data。。。就是付费的账户都可以用的一个filter功能,输入学校名字和国家,他会显示所有校友的账号,然后可以根据seniority分层,他会告诉你每个level有多少人。。。我用excel总结,贴上来来格式有点变,大家自己看吧。。像上面说的那样,学校关系有一点,但不是太大。。 不过Linked In的数据总体来说偏差比较大,因为使用者以年轻人居多,年轻人的事业还没有稳定性,不能看出高峰在哪里。


Don't you have to use the same sample size? say if the yearly graduates of UT is 10 000 while OU is only 1000?
 
看来CFC事例证明,是金子总会闪光,不是金子到名校磨了还是不光。
好像是这样呀
知道一个上了Waterloo,一个上了这里从来没人听过的学校
名校容易混吗?要是在闹个恋爱什么的。。。
结果现在一个是一般文员,一个6 figure。。。
 
Don't you have to use the same sample size? say if the yearly graduates of UT is 10 000 while OU is only 1000?

look the % in the last column
 
名校容易混吗?要是在闹个恋爱什么的。。。

。。。

就是因为名校不容易混。混出来的就值钱了。这里说的是名校毕业生,不是进过名校的。考进名校要本事,能混到毕业就更要有本事(或运气). :p
 
就是因为名校不容易混。混出来的就值钱了。这里说的是名校毕业生,不是进过名校的。
混毕业了也看是什么专业,什么成绩呀。。。coop,好的公司都看你成绩的
 
无数次的实践证明:如果已经进了公司,政府部门,ETC,以后的工作和晋升

毕业的大学不重要,但是如果想进门,大学牌子很重要。







我曾经处理过很多招聘的前期筛选,HR从几千份简历中过滤出(我怀疑是机器过滤)出合适的简历百十来份扔给我,然后我进行人工挑选出20-30份的简历给MANAGER。基本上我是把名校的先挑出来放一边,非名校的挑几个特别好的加进来,其他的非名校扔垃圾桶。我会在我的第一轮筛选里留下所有国人的简历,(我个人做法,千万别给我捅到上面去哈,否则我就惨了。);然后我看每一份简历,有低级错误的我直接扔垃圾桶,COVER LETTER 简历长的如果读了1分钟还提不起兴趣就直接扔垃圾桶,格式混乱的扔垃圾桶,有跟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多看几眼,然后才挑最符合要求的20-30份。







不要责备HR和我,简历太多,实在没那么多时间精力一份份去读,我们这些前期筛选人员基本不CARE什么专业排名,只讲究eye catching,两份简历,一个UT,一个OU,你说什么能catching我eye 吧。等到了或许懂你的专业排名的MANAGER那里,你的简历很可能已经被我们过滤掉了。



我这里说的是一般工作哈,如果是高精尖PhD的招聘工作,俺不了解



















这个我同意::cool::cool::cool:





是这样的,所以引荐非常重要。 如果是普通投简历,处理过程就是你这样处理的,新毕业生不会有什么好的工作经历,不是名校的许多就这么被扔垃圾堆里去了:(
 
无数次的实践证明:如果已经进了公司,政府部门,ETC,以后的工作和晋升
毕业的大学不重要,但是如果想进门,大学牌子很重要。


我曾经处理过很多招聘的前期筛选,HR从几千份简历中过滤出(我怀疑是机器过滤)出合适的简历百十来份扔给我,然后我进行人工挑选出20-30份的简历给MANAGER。基本上我是把名校的先挑出来放一边,非名校的挑几个特别好的加进来,其他的非名校扔垃圾桶。我会在我的第一轮筛选里留下所有国人的简历,(我个人做法,千万别给我捅到上面去哈,否则我就惨了。);然后我看每一份简历,有低级错误的我直接扔垃圾桶,COVER LETTER 简历长的如果读了1分钟还提不起兴趣就直接扔垃圾桶,格式混乱的扔垃圾桶,有跟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多看几眼,然后才挑最符合要求的20-30份。

不要责备HR和我,简历太多,实在没那么多时间精力一份份去读,我们这些前期筛选人员基本不CARE什么专业排名,只讲究eye catching,两份简历,一个UT,一个OU,你说什么能catching我eye 吧。等到了或许懂你的专业排名的MANAGER那里,你的简历很可能已经被我们过滤掉了。

我这里说的是一般工作哈,如果是高精尖PhD的招聘工作,俺不了解
:cool::cool:

概括得十分简洁给力。这对找工作、写简历非常有帮助。
 
是这样的,所以引荐非常重要。 如果是普通投简历,处理过程就是你这样处理的,新毕业生不会有什么好的工作经历,不是名校的许多就这么被扔垃圾堆里去了:(

:blowzy::blowzy::blowzy: SORRY
 
:cool::cool:



概括得十分简洁给力。这对找工作、写简历非常有帮助。



有点OFF TOPIC,但是以我看简历的经验,刚毕业的学生申请普通LEVEL的工作(非高精尖),一定要EYE CATCHING,名校好,GPA越高越好(大学少玩点),有人引荐好,SUMMER INTERN认识人好,社区工作协会组织娱乐爱好好(FACEBOOK上POST少点DRING PARTY多点社区义工健康爱好),然后要简短少罗唆,



还有就是我提到的要多看几遍CL 和CV再发,上次我看了个申请,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申请一个入门级数据处理助理工作,居然第一句是"I am interested in a Sales Manager position",显然用的是暑期工CL模板完了还没自己看过,你说我一个小箩卜头忙的要死干我P事我会花时间继续看下去吗? :D
 
Commerce本科,我一学期修7门以上,暑假也修。



不是不堪,是全职学习这事只要集中精力提高效率用心学,哪有学不好的?和毕业工作生活以后遇到的那些用心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多人生的无奈相比,真的是不值一提。



完全相信。7门课不新鲜,当年(2002)OU一国际学生(ADM)一学期创纪录的学10门课,就一个A,其他的都是A+。原来的背景只是大专毕业的。说明这里真能开发人的潜力。

另外从经济角度说,也省钱呀。学4门课和10门一个价。
 
完全相信。7门课不新鲜,当年(2002)OU一国际学生(ADM)一学期创纪录的学10门课,就一个A,其他的都是A+。原来的背景只是大专毕业的。说明这里真能开发人的潜力。



另外从经济角度说,也省钱呀。学4门课和10门一个价



555555,还是你懂我啊,我当年学7门是被逼的啊,学3门-7门是一个价格,8门以上就要加钱了。 :crying::crying::cryin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