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我们共同的家庭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100% non-fiction, 顶楼含大结局)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你老婆不错了,比那些整天泡在CFC的家庭职业调情女,强很多啦
要不你让她也参加那个队伍?
 
不来那些云山雾罩的分析,我给几个实用的建议。
* 把孩子送回国让姥姥,姥爷,外公,外婆养。把老婆赶出去工作,体力活也行,不丢人的。不能养活自己才丢人。
* 让你老婆带孩子回国住一年,保不定她就感受到加拿大和你的好了。你也感受到老婆的好了。
* 工作到12点很辛苦吗?STOP可怜自己。我经常工作到凌晨2,3点,要想改变自己的处境,都这样的。要不怎么说爱拼才会赢呢。
* 和老婆找个地方回忆一起走过的日子,并约定今后谁也不许提离婚二字,气话也不行。
* 参加射击俱乐部吧。男人一拿枪,就少了很多小儿女情怀。结婚男最不需要的就是小儿女情怀,需要的是智慧和包容。

我不觉得工作到12点很辛苦(By the way, 我写的其实是工作到一、两点),但辛苦的是这样还几乎天天被挑毛病。
 
多让太太走出去接触社会,如果孩子小不能去学英语,试试这个link: http://www.eltoc.ca/,提供免费英语一对一授课。

另外不要因为刚来时生活艰苦就降低生活质量,那样就掉进一个旋涡。保持乐观坚强的斗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你老婆不错了,比那些整天泡在CFC的家庭职业调情女,强很多啦
要不你让她也参加那个队伍?
记得谁说过:这是一个比烂的年代。

但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因为我相信世界上还是有”真善美“的(这三个字最近好像成了贬义词?)。
 
多让太太走出去接触社会,如果孩子小不能去学英语,试试这个link: http://www.eltoc.ca/,提供免费英语一对一授课。

另外不要因为刚来时生活艰苦就降低生活质量,那样就掉进一个旋涡。保持乐观坚强的斗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谢谢您提供的信息。就是因为不想降低生活质量,才天天熬夜,并天天挨骂。
 
只看了LZ的叙述,理解LZ的心情,但我也理解LZ太太的心情。不少移民家庭都有这么熬的阶段。环境的巨大反差总要有个适应过程,如果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家庭散了,那太不值得也有点轻率。
我家刚来的时候也经历过心理落差的阶段,国内生活优越,我们都不怎么会做家务也没怎么吃过苦,来这后尤其是劳工工作不太连续的那段时间,压力很大,孩子又小,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带来的钱不少但是不敢用,我也不敢向娘家多求援怕他们担心也怕影响夫妻感情。为了分担养家的压力放弃了想拿的大学学位take 了工作offer,那个时候我的工资也远没现在高,为了多挣点钱也曾通宵地帮别人翻译稿件,白天上班的时候困了就躲到厕所去眯一会,有一次我拿到稿费的时候心酸得躲起来哭,还不敢让老工孩子看到。在国内哪吃过这个苦啊。
LZ的心情和压力我完全理解。但是也多理解你太太吧,她也只有你这么一个发泄的对象,说离婚也是发泄的方式而已,真要离的人不会整天挂在嘴上直接找你签文件了。想想你们曾经有过的美好岁月,想想你太太身上让你欣赏的东西,就觉得没那么委屈了。关于钱,我家也不买教育基金,很宽裕了也不买,2孩子上大学总有办法。为这个吵太不值得。
多互相体谅吧,少年夫妻老来伴。我现在觉得人有一个安逸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其它的,都是过眼烟云。
看能不能把家务工作孩子的事情安排妥,有条件的话支持下太太学学语言想办法走出家门什么的,在加拿大我们移民其实女人找工作的选择面比男人广。
要有信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看LZ这个帖子,我还是很感慨的,所以多敲了些字,想起我因为移民而离婚的同学和熟人,想起自己曾经和哥哥哭诉的时候。只是想告诉LZ,一定要坚持和忍耐,坚持下来结局一定会好的。
 
只看了LZ的叙述,理解LZ的心情,但我也理解LZ太太的心情。不少移民家庭都有这么熬的阶段。环境的巨大反差总要有个适应过程,如果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家庭散了,那太不值得也有点轻率。
我家刚来的时候也经历过心理落差的阶段,国内生活优越,我们都不怎么会做家务也没怎么吃过苦,来这后尤其是劳工工作不太连续的那段时间,压力很大,孩子又小,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带来的钱不少但是不敢用,我也不敢向娘家多求援怕他们担心也怕影响夫妻感情。为了分担养家的压力放弃了想拿的大学学位take 了工作offer,那个时候我的工资也远没现在高,为了多挣点钱也曾通宵地帮别人翻译稿件,白天上班的时候困了就躲到厕所去眯一会,有一次我拿到稿费的时候心酸得躲起来哭,还不敢让老工孩子看到。在国内哪吃过这个苦啊。
LZ的心情和压力我完全理解。但是也多理解你太太吧,她也只有你这么一个发泄的对象,说离婚也是发泄的方式而已,真要离的人不会整天挂在嘴上直接找你签文件了。想想你们曾经有过的美好岁月,想想你太太身上让你欣赏的东西,就觉得没那么委屈了。
多互相体谅吧,少年夫妻老来伴。我现在觉得人有一个安逸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其它的,都是过眼烟云。
看能不能把家务工作孩子的事情安排妥,有条件的话支持下太太学学语言想办法走出家门什么的,在加拿大我们移民其实女人找工作的选择面比男人广。
要有信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看LZ这个帖子,我还是很感慨的,所以多敲了些字,想起我因为移民而离婚的同学和熟人,想起自己曾经和哥哥哭诉的时候。只是想告诉LZ,一定要坚持和忍耐,坚持下来结局一定会好的。
完全同感,但不确定是否有一天也能实现。
 
完全同感,但不确定是否有一天也能实现。
所以要努力啊坚持啊,或者说尝试努力的时间不够长,你怎么就知道结局怎样呢?从我身边这么多的例子来看,坚持下来的人都不错了,至少没有比那些离婚的人差到哪去。你和你太太要加油啊,现在放弃信心实在有点太早了
 
教育背景相差这么大,楼主当年是出于什么追孩子他妈的?当然知道是爱情,但是具体是什么吸引你?
 
教育背景相差这么大,楼主当年是出于什么追孩子他妈的?当然知道是爱情,但是具体是什么吸引你?

说实话,在感情方面我是个追随感觉的人,对学习、家庭背景之类的因素从未考虑太多,而且太太也完全不是“白富美”,如果说原因,也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人很实在,不爱慕虚荣。
 
我想echo四楼的观点,放下你的优越感,好好珍惜老婆。

你开篇就讲自己优越的背景,花了大量篇幅描述种种不同。其实你跟老婆所有区别不过在于你偶然地出生在城市。之后各种差异都是这个偶然的结果而已。

其实你的经历一点也不新奇,大多数新移民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重新自我定位的过程。我能看出的问题就是你们都操劳过度,应该劳逸结合,该花的钱现在就花。孩子自有孩子的办法,不用考虑过多。好好疼老婆,再忙热乎话要送到,要肢体表示出亲热,你老婆会成倍回报你,良性循环很快就达到了。
 
她人很实在,不爱慕虚荣。
一个不爱慕虚荣的女人,对家庭不会有太大的破坏力,无非就是个性格和环境因素的问题,不是致命的,所以对你太太还是要有信心和宽容点,多体贴她。。
 
我也建议牛奶金花在孩子身上。 政府给你牛奶金就是因为你的家庭收入不够花,政府才给你补贴。这钱是补贴家用的,不是用来存的。收支平衡了,你家的矛盾可能会小些。孩子以后上学的钱,用别的方式解决。 孩子以后即使贷款,也很正常,因为你没有义务供他们上大学。

另外,建议你的太太休息好点儿,看开点儿。 如果,还是关系有问题, 再建议你们找个marriage counselor。

希望你们平安过渡! 放心,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