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把风靡多伦多的借贷投资介绍给渥太华朋友

Never believe 伦敦理财s.
 
土狼屯的中文媒体经常会提醒人们警惕骗子,值得渥村中文媒体学习。援引土狼屯的中文媒体文章:

《理财: 华裔社区人士当心金融诈骗》
2012年01月09日大中报记者南茜(Nancy Jin)

北美金融行业监管协会(NASAA)-安省证券委员会(OSC)也是其会员-的联络主任Bob Webster向大中报表示:“非常老练的诈骗犯往往会向某个组织的主要人物宣传他的投资计划, 称某投资回报率能达到20%等,但实际上,他可能自掏腰包或通过其他渠道等来向其对象证实该投资回报的真实性。”

根据安省证券委员会投资者联络部经理Perry Quinton的介绍,在过去三年中,关于投资欺诈的投诉呈上升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要么是越来越多意识到欺诈阴谋的人开始纷纷举报,或因为欺诈案例的数目不断增长。

Quinton表示,“那些携带一生积蓄来到加拿大的新移民比较倾向于联络社区成员,只有在他们的投资遭受到巨大损失后极度绝望的情形下,他们才会去找权威机构。”金融欺诈对消费者的影响是重大的,而且往往对受害者造成精神上的打击.Quinton表示:“被骗的受害者往往不会举报欺诈行为,因为他们会觉得丢人。”

Quinton指出,华人社区更易成为社交圈内欺诈行为的受害者。Quinton提醒大家,如果有人口头上给你提供高回报的投资,投资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在目前投资环境下,任何高回报的投资都带有高风险,而一旦遭到欺诈,投资者会变得一无所有。”欺诈受害者很难再拿回他们的钱。受害者的钱往往都让那些诈骗犯用于挥霍,或者为说服其他投资者而支付他们的高回报的投资。
 
金融是产品. 问题是这些同胞代理们有没有讲清其风险利弊.

金融是产品.有买有卖,无可厚非. 问题是这些同胞代理们有没有讲清其风险利弊.

比如保险经纪,总是不约而同的劝告客户买Whole life insurance...房地产经纪一定让你去美国海岸边买房等等... 它们的风险等等从不会和自己的同胞们介绍清楚.这些都是大多数的本地人不会感兴趣的项目.因为它的巨大风险,自己稍微调查一下就很明了.

这远远没有你去OTTAWA大学旁买个出租给学生的房子作为投资可靠.
说实话,看到这一些同胞从事这些商业"活动", 实在不知道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 为谋生而....很想帮他们但是觉得不值..
利欲能使人疯狂.
 
目前的经济形式下,敢借十万搞投资的人,那得有多大的胆子啊!丢了钱就得把房子赔进去。

我以为,目前的经济形式下,有闲钱去玩玩还可以。
 
村长twg、jyz砸进去cash?呆了多少宰?:)
 
村长twg、jyz砸进去cash?呆了多少宰?:)

这个,不是那种投资性质的,自己操作,借贷那是必须滴。
 
那贴刚出来时我问是否可以从他们那贷十万然后自己投资,可不一会儿帖子就没了:mad:
多重要的question啊!
 
傻子才无条件地把钱放在你手里让你去投资。
 
投资个餐馆加油站什么的,跟风村长准没错!
 
Well said.
金融是产品.有买有卖,无可厚非. 问题是这些同胞代理们有没有讲清其风险利弊.

比如保险经纪,总是不约而同的劝告客户买Whole life insurance...房地产经纪一定让你去美国海岸边买房等等... 它们的风险等等从不会和自己的同胞们介绍清楚.这些都是大多数的本地人不会感兴趣的项目.因为它的巨大风险,自己稍微调查一下就很明了.

这远远没有你去OTTAWA大学旁买个出租给学生的房子作为投资可靠.
说实话,看到这一些同胞从事这些商业"活动", 实在不知道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 为谋生而....很想帮他们但是觉得不值..
利欲能使人疯狂.
 
土狼屯骗子不是一般多,混不下去了就来渥村骗,啥行业都有
 
london life的名声不好绝非个别雇员的问题,而是群体效应问题。个别人骗术得手立刻招致其他人仿效,因为仿效的代价最小、收效最快。群起仿效的结果就是增加了被识破的几率,也就推动骗术不停地翻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