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美国小屁孩疯了:考上哈佛不去,上一般大学,为什么?

早年出國的父母都落後啦。
哈佛劍橋早已變味,這都很久前就開始了,在國內象深圳那種地方一個破大學,聯合辦學最後一年在劍橋本地讀,發的就是劍橋的畢業證書。
沒辦法,人為五斗米折腰。 哈佛劍橋窮瘋啦,所以,不進哈佛沒啥大不了的。
 
还前辈呢,就凭几个小屁孩的例子就得出”美国人不伟大,他们不关心国家大事,他们只关心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他们不会和国家民族同甘共苦,他们不反思自己的懒惰,他们会把自己的不如意归罪于政府,和中国人民“命苦不能怨政府”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样的民族,如何可以立足于世界?搞不懂”这么雷人的结论,真可笑。

那JFK 这段“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but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又是忽悠谁的呢?
 
早年出國的父母都落後啦。
哈佛劍橋早已變味,這都很久前就開始了,在國內象深圳那種地方一個破大學,聯合辦學最後一年在劍橋本地讀,發的就是劍橋的畢業證書。
沒辦法,人為五斗米折腰。 哈佛劍橋窮瘋啦,所以,不進哈佛沒啥大不了的。
美国人上美国哈佛,还是很值钱的,所以,这个例子,匪夷所思
 
我觉得文章说美国人重视家庭和宗教,应该算事实。

关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黄宗羲早就说得很清楚,“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而当今TG,并不比过去的皇上好多少,以一党之私为天下之公



但举的例子,有的不太恰当。

和女朋友共赴高中毕业舞会,比代表学校参加竞赛重要,我完全理解。:D 人不轻狂枉少年,:D:D:D



但仅仅为了男朋友就放弃哈佛,上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不赞同。当然孩子的人生自己做主,一定要这样做,当家长的讲明白自己的观点立场,就随便了。

而且这个例子,和论点没关系吧?都是个人生活选择,并未涉及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利益冲突选择。



:cool:



前面没仔细读, 看了两个故事都觉得很无聊, 直接评论了。看完你写的才发现63这篇文章实在是逻辑混乱, 辞不达意。
 
美国人上美国哈佛,还是很值钱的,所以,这个例子,匪夷所思
爱情烧的?:D 真是两情相悦,那男孩是不是应该劝劝女朋友呢?;) 或者换个离哈佛近的学校读,;)

张有名言,“当她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我是完全不以为然的,;):blowzy:
 
就老何和我?;)

其实,都是表面现象而已。大陆人都是半斤八两。这代人是不可救药了,即便换血也无济于事。:p

试试换骨髓吧。:D
:D:D:D
五十步笑百步?:blowzy:;)
 
我只能说因为那几个美国人不是亚裔或者犹太裔
 
坚决支持这种精神。
赶快让你的孩子为了爱情去上三流学校,最好不要上大学。
给别的想上好大学的孩子腾地儿。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05/06/2012

陈光诚事件,让网络又一次成为口水的海洋,但和“薄熙来王立军事件”所不同的是:陈光诚事件让网民们高度一致,海内外异口同声地讨伐中国地方政府这种践踏法律、粗暴执法的行为,至于受雇于政府的一些写手发出的赢弱声音,在网民们的叫骂声中,宛如苍蝇碰壁般无力,不足挂齿。

陈光诚事件,还导致了美国媒体的发酵,国会对此进行了紧急听证(An Emergency Hearing),远在中国访问的国务卿希拉里也大声疾呼:处理陈光诚要符合美国的价值观,要充分尊重陈光诚的意愿!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价值观是美国的价值观呢?

一说到美国的价值观,很多人马上就想到了“民主、自由和平等”等词汇,而对其中的内涵,很少人能够涉及,本文就自己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一些事情,来体会一下美国的价值观。

朋友的女儿参加全美高中经济学比赛(National Economics Challenge),通过了学区、州、全美预赛等层层选拔,最终获得了今年5月在纽约参加决赛的资格,全美过关斩将进入决赛的队伍只有4个,能获得决赛资格,是全体参加比赛的选手努力多时并期盼已久的奢望,但对这样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女儿高中队参赛选手竟然激动不起来,4位选手有两位选择放弃,以至于带队的老师采取了威胁加诱惑的策略,到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明显。
进入决赛阶段的队伍,每位选手到纽约参赛免费交通和食宿,并有1000美元的奖金,如果名次更好,还有其它额外奖金,但就是有这么优厚的条件,小屁孩们还是选择了放弃,这是为什么呢?

这次参加纽约决赛的时间,正好和该高中毕业舞会有冲突,该中学参赛队选手有3男1女,在是和女朋友共度一个开心的夜晚、还是到纽约去争取人生中第一个的全国冠军这两项选择上,三个男孩同时选择了前者,这让带队老师犯难了,没有这些优秀的选手,到纽约只有被淘汰的命运。经过多次反复做工作,其中一位男孩在女朋友的支持下,同意放弃舞会,回到团体作战的队伍中来;另一位男孩坚辞不受,全国冠军和女朋友比较,还是女朋友重要;最后一位男孩最终勉强同意参赛,但条件是:老师将其女朋友招纳为参赛队员,用来顶替退出的那一位男选手。

和组织讨价还价的结果是:老师接受了男孩的条件,因为,比赛结果是参照全队成绩最好的前三位选手的成绩,也就是说,男孩女朋友参赛如果“发挥不佳”,可以不计算成绩。

另一个例子也让人目瞪口呆。

女儿有一个高中女同学,考入了哈佛,但因为男朋友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这个女孩放弃了哈佛,选择了和男朋友一起读书,闻此消息,所有的中国父母无不叹息:可惜啦,这么优秀的孩子,一辈子就这样糟蹋了。

作为中国人的一员,实在看不懂,这些美国小屁孩的“狗屁”价值观!

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被灌输了“没有国家、就没有自己的小家”这样的观念,所以,在我们眼中,“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是那种舍弃了家人、舍弃了自己、舍弃了亲朋好友,“毫不利己”、“大公无私”、“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报效“祖国”的革命之中,所谓的“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从大禹治水可以“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岳飞、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所有的这一切,都宣传了一个道理:为了社稷,你就牺牲你自己吧!
殊不知,这是中国各个朝代统治者愚民的一个最有效伎俩,数千年未变。统治者这样宣传的结果,让百姓接受“只许州官点火,不许百姓点灯”、“猪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实。

如果您用这样的价值观在美国宣传,您一定会被美国人所唾弃!

美国总统竞选的最大亮点有两个:宗教和家庭。一个没有信仰和不爱家人的政客,是不可能赢得任何竞选的,假如美国的媒体报道某个领导人为了工作,“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三过家门而不入”、“从来没有休过一次假”、“带病坚持工作”、“忘我地奋斗在工作岗位上”……那么,对美国人而言,这种人是疯子,是不值得信赖的人,因为,Ta不爱家人,不爱自己。一个不爱自己和家人的人,怎么可以去爱他人,去领导一方水土,带领大家共同富裕呢?
正是这样的价值观,让美国人对小布什一年多次回到德州自己的农庄度假听之任之,对奥巴马浪费纳税人钱财、乘“空军一号”带家人“到处旅游”习以为常。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领导人身上,会是怎样的舆论反思?

试想一下,如果舆论爆料,说某单位领导,在工作需要的时候,却选择了和家人到避暑胜地去度假,这位领导的结局如何,笔者在这里不说,大家也会知道。

这里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可以看出来,在中国,领导人是多么地重要,为什么中国领导人都是“日理万机”,“呕心沥血”,因为,他们就根本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当然,他们有自己的私生活。

安徽省副省长、池州地委书记何闽旭在“业余时间”和情人到宾馆共度良宵,关掉了手机,结果很不幸,当天池州发生“群体事件”,找不到书记,结果很倒霉,堂堂的副省长就因为一夜良宵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您说亏不亏!

美国人不伟大,他们不关心国家大事,他们只关心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他们不会和国家民族同甘共苦,他们不反思自己的懒惰,他们会把自己的不如意归罪于政府,和中国人民“命苦不能怨政府”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样的民族,如何可以立足于世界?搞不懂!


Read more: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 xqw63的日志 - 贝壳村



转63前辈博客过来跟CFC桶子分享,未经前辈恩准,为的是咱抛玉引玉,咱村都么个价值观哇,高手们给咱分析分析?谢谢哈!:cool:
 
我只能说因为那几个美国人不是亚裔或者犹太裔

俺这有一老外,波兰裔二代,坚决不给两儿子买RESP,非让儿子自己借钱,挣钱。俺曾劝他,先买着,混了政府的嘛吃部分再“借”给儿子,人家说啥也不干。

还一年轻老外,说从不用自己买RESP,俩小崽子的RESP全让爷爷奶奶早早地包了。

俺猜老外很多元,不象中国人介么一窝疯。
 
俺这有一老外,波兰裔二代,坚决不给两儿子买RESP,非让儿子自己借钱,挣钱。俺曾劝他,先买着,混了政府的嘛吃部分再“借”给儿子,人家说啥也不干。

还一年轻老外,说从不用自己买RESP,俩小崽子的RESP全让爷爷奶奶早早地包了。

俺猜老外很多元,不象中国人介么一窝疯。
:D那你呢
 
转63前辈博客过来跟CFC桶子分享,未经前辈恩准,为的是咱抛玉引玉,咱村都么个价值观哇,高手们给咱分析分析?谢谢哈!:cool:

有神马好分析滴,先考上哈佛再说。:D
 
来个给力的。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YR5ApYxkU-U[/media]
 
深谙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的道理呗~~

清华毕业的也有蛮窝囊的主~~

:rolleyes::blowzy::p
 
2点意见, 同志们批评
1. 和西老师感觉相同, 我也脚得CFC主流是砸陈光城的
2, 不了解63, 但63就凭那么个个案得出那么大的结论, 那么, 在中国也能找到放弃清华北大,或者说北大毕业去卖猪肉了,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推出结论, 中国人不重名校价值观如何如何如何了啊

最后, 63那2个例子10有89是杜撰的,至少是一滴酱油加了一锅水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