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repointe一幢end unit townhouse居然标价43万

我朋友就这个价格租掉的,关键是前两年买的,进价低,所以做的过来。



现在的价格,要往里边贴钱的。



升值空间这种事,谁又说得准呢。

早买的还不到三十万呢,比现在一居的都便宜。
现在还想生那么快,基本可以说,没戏。
 
你买房子的时候比别人买的时候贵的多,大家不都背了20到25年的债吗,我认识一个老人,人家50年前来的,在ROCKLIFF买的地,才2万块,盖了个大房子,现在差不多300万吧,咱能比嘛,有工作就慢慢还呗,从来不羡慕住大房子,房贷还清的人,活着有质量比什么都强,吃喝玩乐样样不缺,每年去旅游2次,看不惯那些扣扣索索的。

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就行。

有些人特喜欢看着银行帐户的钱往上涨,能省一点儿钱也有很大的开心感觉,虽然不出去旅游,不消费,一分钱掰两半花,可人家也觉得过的特好。这生活模式咱虽然学不了,但也不能说人家就不幸福。我看他们每次说起自己存了多少钱,又省了多少钱,脸上也噌蹭放光的,可能他们觉得自己过的最好。虽然他们帐户数字很高,过的日子却是穷人的日子,可人家觉得好就行了吧。
 
westboro,downtown,centrepointe三大prime location of ottawa。:cool:

那要看你口袋里多少钱了

国内有钱的来加拿大养老,Prince of Wales,Rideau河边,Rideau Canal,Manotick的,那是他们的prime location
 
那要看你口袋里多少钱了

国内有钱的来加拿大养老,Prince of Wales,Rideau河边,Rideau Canal,Manotick的,那是他们的prime location

那些有錢的可能多倫多、溫哥華都駐紮幾幢呢~:lookaroun
 
房子要加45万,去年地税$3,600 (approx.)


你说是不是over-valued..

同样的房型,十年前,21万5,大家还都不相信,townhome能 过二十万,后来过三十万的时候,又有很多人不相信。
十年前的地税要$2900。不知道该信政府,还是市场。
Centerpointe公园附近2居Condo也要快三十万了,Condo就推着townhome 向上涨呗。 早晚不end-unit 也过四十万。
 
:cool::cool::cool:
什么房子都有利弊,大小不论,自家人感觉最重要,不同时期感觉也会不同

是啊,看周围有好几家人进入空巢期了,两口人买了一个最高配置的最大户型三千多尺的房子住着,离上班的地方也不近。

他们的想法也有道理,如果4,5十岁,不退休,孩子又不用钱了,这辈子现在还不住,以后没机会住大房子了。

所以有人也愿意背着mortgage,养着小孩,住大房,反正现在利息真不高。
 
是啊,看周围有好几家人进入空巢期了,两口人买了一个最高配置的最大户型三千多尺的房子住着,离上班的地方也不近。

他们的想法也有道理,如果4,5十岁,不退休,孩子又不用钱了,这辈子现在还不住,以后没机会住大房子了。

所以有人也愿意背着mortgage,养着小孩,住大房,反正现在利息真不高。

他们会不会这么想,背着个40万mort,还款期弄到最大,比如30年,就不准备这辈子还清,反正先住着大房,什么时候住腻了,或者院子活干不动了,就卖了downsize,得到钱还Mortgage,这里有两个假定,一个房价不会像美国那样跳水,另一个贷款利率不会高到离谱,相信这个假设,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不错。
 
房子要加45万,去年地税$3,600 (approx.)


你说是不是over-valued..

你看到这个还不算出格的。如果这个区那个近1米地房子 -地税不到4000。那你就感觉嘴巴合不上了。

同样的房形位置,前一段一般在36-39万。那个一米的房子,以前都在60-70万。这一家的位置确实好一些,院子也很大。不过要1米,有点意外了。

光看地税,很难说。不过,最近这里的房价有点飙的看不懂。没有新房子,也实在没有多少可选的。
 
你看到这个还不算出格的。如果这个区那个近1米地房子 -地税不到4000。那你就感觉嘴巴合不上了。

同样的房形位置,前一段一般在36-39万。那个一米的房子,以前都在60-70万。这一家的位置确实好一些,院子也很大。不过要1米,有点意外了。

光看地税,很难说。不过,最近这里的房价有点飙的看不懂。没有新房子,也实在没有多少可选的。

愿者上钩。这个一米的房,厨房也没有upgrade 过,十几年前普通街上也就40万左右,就算后院是公园,院子大些,加十万好吧,反正有人赚到了。
刚刚一米买的等下个上钩的,不太容易。 前一两年看这个区,七八十万的,通常气派多了,很多是60尺的lot.
 
他们会不会这么想,背着个40万mort,还款期弄到最大,比如30年,就不准备这辈子还清,反正先住着大房,什么时候住腻了,或者院子活干不动了,就卖了downsize,得到钱还Mortgage,这里有两个假定,一个房价不会像美国那样跳水,另一个贷款利率不会高到离谱,相信这个假设,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不错。

不会的,这个岁数的人,如果两个人都还工作,无需负担儿女,DINK家庭一样,从积蓄到收入,不都是消费能力最强的一群人吗?
 
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就行。



有些人特喜欢看着银行帐户的钱往上涨,能省一点儿钱也有很大的开心感觉,虽然不出去旅游,不消费,一分钱掰两半花,可人家也觉得过的特好。这生活模式咱虽然学不了,但也不能说人家就不幸福。我看他们每次说起自己存了多少钱,又省了多少钱,脸上也噌蹭放光的,可能他们觉得自己过的最好。虽然他们帐户数字很高,过的日子却是穷人的日子,可人家觉得好就行了吧。



有屁用啊,那天要是挂了,不知道都便宜谁了。我认识一个人从前扣的要命,有一次进了手术室差点死过去,经历了这一次,什么都想通了,再也不扣了,有过濒死经历的人就知道对自己好一点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