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签证新规定,看中国政府和华人的思维习惯

看来,还真是正如我的正文中的估计:
“作为大使馆/外交部,它可以解释说,这个新规定不是主要针对外籍华人的。那么这个新规定就缺少了严密性。”

什么叫弹性、什么叫随意性,一目了然了。
国内的乱象、和腐败是怎么产生的,也不难理解了。
华老,那您的意思是中华文化是国内的乱象和腐败根源?:blink:
 
华老,那您的意思是中华文化是国内的乱象和腐败根源?:blink:

你不知道? 楼主早就挖过2000年前的老祖宗的祖坟。
 
只不过是网站页面上的一个关于签证要求变更的简短“通知”而已,执行时一般都有“细则”。CIC的网站上也经常有这样的notice.
距离执行只有5天了,“细则”在哪?
你读正文了没有?我已经说了,CIC有细则,我还把其拿来作为大段的例子(见“第三”条)。
我还说了:“我查了中国大使馆的网站,却找不到关于“邀请函”的任何说明!”

问题不在于这样的“notice”,而在于它发布的时间、清晰度、操作性、。。。
 
口恩,错了

:blowzy:


仅这一个小通知,就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通知发布的时间是5月8号,而实行时间是5月16号。这中间只有8天。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5月16号申请签证,那他/她即使在通知发布的当天看到通知,都不一定能在5月16号收到邀请信!
作为这么一个重要的通知,怎么也应该至少提前一个月发布。一般应该提前半年发布。这就像国务院在每年12月份发布关于第二年的《放假通知》一样,简直是儿戏!

他/她如果没有收到邀请函,那他/她去中国干什么,真的没有的话,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补办一个邀请函,不需要8天。至少目前还没有学会干点啥事都要N个BUSINESS 天。更不会发生在,中国人民特别想邀请的对象身上。这跟放假是两码事。

第二、从通知中看出,邀请函不是必须的。它与另一个条件是“或”的关系,即为二选一的关系。另一个条件是“机票和酒店订单”。
如果只要求机票还好办,也合理。但是,对酒店的要求就脱离实际了。因为,“酒店”这一要素,并不一定是和“机票”对生的。只要有起码的常识,很多华人回国是不需要酒店的。
作为大使馆/外交部,它可以解释说,这个新规定不是主要针对外籍华人的。那么这个新规定就缺少了严密性。

只要机票而不需要酒店的同志,应该参照1-1,由“很多华人”的亲戚朋友或关系单位发邀请函(不需要8天)。


第三、没有“邀请函”的明确定义。
什么是邀请函?传真、和email算不算?
即便它只是指传统的邮政信函,那么在规格(内容)上的要求是什么?如果没有,那么,如果国内的老子给加拿大的儿子这么写行不行 -- “嗨儿子:我命令你回来看老爹!你老爹”?
首先,即使你认为这是“邀请”,但这个“函”用在谁的头上都适用。即,本来是邀请张三的,也可以用在李四头上。
其次,没有说是否提供食宿,住多久。如果都没有,那么怎么确定签证的时间长短;怎么就省略了对“酒店订单”的要求!

事实上,关于邀请函这一项,是有点仿照别国的意思(可能是要达到“对等”吧)。比如加拿大,如果申请在中国的父母来加拿大探亲,就必须提供邀请函。但是,这个邀请函,在加拿大移民局的网站上,是有明确定义的。它要求必须写明邀请者、和被邀请者的真实姓名、住址、出生日期;要写明来访多长时间,是否提供食宿等保障;邀请者在加拿大的联系方式(以便查证);等等。
然而,我查了中国大使馆的网站,却找不到关于“邀请函”的任何说明!

中国人民的邀请函,一定有标准,但在审查人的心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的很多标准,都只在心里。不光是签证。通常这样的安排是用了心的,或叫作,别有用心的。这是那很大的一盘棋决定的。

第四、既然“机票和酒店”是要求的条件,那么它就必须具有实质意义。
这年头,机票大都是电子票。人们并没有实际票据的东西,只不过是个号码、或者一个电子的email。如果把这个电子的东西打印下来,完全可以随意造假。除非大使馆还要根据那个预定信息,到航空公司查询。但是,既然大使馆没有订票的业务,航空公司就不可能提供旅客的信息。
酒店的预订也是一样。现在国内的酒店预订,并不是像国外的那么严格。不用真实姓名,更不用信用卡信息,你完全可以网上随意预订,而不用担心取消预订的费用问题。但那个预订仍然是真实有效的,而且有确认的手机短信、或email。这样一来,可以随意提供任何酒店预订的凭据。
所以,这二者就都形同虚设。

任何地方,任何需要的文件,都可以造假,但不能抱怨,这件事情发生过程中,涉及到的文件。尽管它们应该是真实的。例如,护照也能造假,就不要了么。


第五、为什么要机票,而不提船票、或汽车票呢?
即便这个通知只是针对加拿大的,汽车票不太可能,但是船票还是有可能的。我要是开车到北美某个港口乘游轮到上海呢?
如果机票可以,船票不算,那岂不是可笑吗?
如果这个规定是针对世界各国的,那就更可笑了。我就要搭火车从满洲里入关,不行吗?
这么一个严肃的规定,怎么能出现这样的漏洞呢!

没有说船票和骑自行车不行,难道,中国人民还得考虑你走回家的可能么。不信,你下次拿个船票去,看中国人民给不给你签。中国人民当然知道,你驻的可能不是酒店,而是饭店。


另外,取得外籍身份的华人的反应,也存在问题。
本地华人反映非常强烈,网上充斥“反响强烈”的字眼,甚至还有到中国使、领馆抗议的建议。
然而,但凡稍微有点文字能力、或者严密思维的人,就不会有任何“反响”。
1)那个“邀请函”、和“机票和酒店订单”是二选一的关系。但是,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只盯着“邀请函”。这连基本的中文阅读能力都没有了!
2)除了特别紧急的情况,谁在申请回国签证的i时候,还没有机票呢!至于那个“酒店订单”,网上随便打印。
所以,这个新规定,几乎不具有任何约束力。

唉,不愧是炎黄子孙,都是一个德性!试想,如果是在希腊思想体系下,这个新规定该如何写,人们又会如何“反响”?

部分少数的人反应了,说明中国人民缺乏安全感,而这种缺乏,正是中国人民去某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时候给造成的,落下了心灵的阴影,相比之下,中国的政策要宽松的多的多的多。至于希腊,他们忙着搞破产,没有功夫管中国人民签证的事。非要说他们威武,那也是在中国人民发明火药的年代了。

:blowzy:
 
:blowzy:

他/她如果没有收到邀请函,那他/她去中国干什么,真的没有的话,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补办一个邀请函,不需要8天。至少目前还没有学会干点啥事都要N个BUSINESS 天。更不会发生在,中国人民特别想邀请的对象身上。这跟放假是两码事。

只要机票而不需要酒店的同志,应该参照1-1,由“很多华人”的亲戚朋友或关系单位发邀请函(不需要8天)。

中国人民的邀请函,一定有标准,但在审查人的心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的很多标准,都只在心里。不光是签证。通常这样的安排是用了心的,或叫作,别有用心的。这是那很大的一盘棋决定的。

任何地方,任何需要的文件,都可以造假,但不能抱怨,这件事情发生过程中,涉及到的文件。尽管它们应该是真实的。例如,护照也能造假,就不要了么。

没有说船票和骑自行车不行,难道,中国人民还得考虑你走回家的可能么。不信,你下次拿个船票去,看中国人民给不给你签。中国人民当然知道,你驻的可能不是酒店,而是饭店。

部分少数的人反应了,说明中国人民缺乏安全感,而这种缺乏,正是中国人民去某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时候给造成的,落下了心灵的阴影,相比之下,中国的政策要宽松的多的多的多。至于希腊,他们忙着搞破产,没有功夫管中国人民签证的事。非要说他们威武,那也是在中国人民发明火药的年代了。

:blowzy:

点评得到位。:cool:;)
 
华老,那您的意思是中华文化是国内的乱象和腐败根源?:blink:

我真开始怀疑,华侨兄是否是我曾经当面交流过思想的一位朋友了。

当年那朋友出版了一本站在古希腊文化高度批判中华文化的书,把中华文化贬得一文不值,把古希腊捧到天上,我曾经对他有过坦率的辩论。刚才把当时的那些来往文字找出来读了一下,从他曾经把我指责为“共产党的奴才”这类话判断,感觉他应该不像是华侨兄。:)

如果真就是他,麻烦华侨兄告诉我一声。我请你喝茶,继续当面交流。谢谢。

。。。
唉,不愧是炎黄子孙,都是一个德性!试想,如果是在希腊思想体系下,这个新规定该如何写,人们又会如何“反响”?

附,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的《关于签证申请规定变更的通知》的截屏:
 
;) 那华老给出方子没? 300年殖民地怎么样?:D:D:D
多谢reine02的关注!
而老姜水搞了半天,才似乎发现“新大陆”。

关于您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早就在多处反复阐述。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意思,我得靠猜。如果说殖民地,那应该是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至今约600百年;如果说300年,那能靠得近的,就是英国工业革命。肯定不是说中国的“半殖民地”,因为那就100年。就算是指伴随工业革命的、以英国为首的殖民统治,那您就要看英国文化哪来的、工业革命是怎么产生的。我就不需要赘述了。
 
:blowzy:

他/她如果没有收到邀请函,那他/她去中国干什么,真的没有的话,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补办一个邀请函,。。。。。

部分少数的人反应了,说明中国人民缺乏安全感,而这种缺乏,正是中国人民去某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时候给造成的,落下了心灵的阴影,相比之下,中国的政策要宽松的多的多的多。。。。

:blowzy:

虽然已经习惯了被代表,而且也高度理解yoshida(吉田)先生当年在日本的遭遇(如果有的话),但现在的对象体是华人,即使想报复鬼子也不能让全球华人陪绑吧?

又来了一盘很大的棋,还有一盘很大的麻将,不就是想说那是一只很大的手么?可我不知道有没有那么粗的管子可以撸。:D:D:D
 
我真开始怀疑,华侨兄是否是我曾经当面交流过思想的一位朋友了。

当年那朋友出版了一本站在古希腊文化高度批判中华文化的书,把中华文化贬得一文不值,把古希腊捧到天上,我曾经对他有过坦率的辩论。刚才把当时的那些来往文字找出来读了一下,从他曾经把我指责为“共产党的奴才”这类话判断,感觉他应该不像是华侨兄。:)

如果真就是他,麻烦华侨兄告诉我一声。我请你喝茶,继续当面交流。谢谢。

多谢闹子弟的邀请!
要不,您也发个“邀请函”?
 
多谢reine02的关注!
而老姜水搞了半天,才似乎发现“新大陆”。

关于您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早就在多处反复阐述。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意思,我得靠猜。如果说殖民地,那应该是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至今约600百年;如果说300年,那能靠得近的,就是英国工业革命。肯定不是说中国的“半殖民地”,因为那就100年。就算是指伴随工业革命的、以英国为首的殖民统治,那您就要看英国文化哪来的、工业革命是怎么产生的。我就不需要赘述了。
:blowzy:哎呀,不好意思,您老的文章/贴子原来读得确实不太多,:blowzy::D

我那是顺着你的思路说,既然中华文化是中国大陆一切乱象之源,那最直接有效的就是全盘西化了,:D

不过西化也要分的,资本主义是西方的,共产主义也是西方的,连法西斯主义也是西方的呢,:D:D:D
 
多谢闹子弟的邀请!
要不,您也发个“邀请函”?

随时恭候。我不会说客套恭维话,老兄得做好当面“对骂”而不动肝气的思想准备。:)
 
逍遥客
今天在使馆旁听到的,取签证的窗口里面的女士对窗口外小伙说的:如果是华人面孔的回国探亲。不需要邀请函,也不要酒店订票单。

这才是中国特色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zhichi::zhichi::zhichi:
 
逍遥客
今天在使馆旁听到的,取签证的窗口里面的女士对窗口外小伙说的:如果是华人面孔的回国探亲。不需要邀请函,也不要酒店订票单。

这才是中国特色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

这种做法,所反映的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简直是不能更具代表性了!

再说一遍,他们的做法,我在正文中已经预料到了:
作为大使馆/外交部,它可以解释说,这个新规定不是主要针对外籍华人的。”
 
随时恭候。我不会说客套恭维话,老兄得做好当面“对骂”而不动肝气的思想准备。:)
还是老毛病,您不能很好关注别人说什么,只管自说自。
你前面说“请喝茶”;我说多谢,并建议“邀请函”;您这里是指谁恭候谁?

再说了,也不必把网上的虚拟空间带到现实中来。二者可能是由差别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