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获“生态贡献奖”,全世界都笑了

worthys

新手上路
注册
2012-07-11
消息
21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林 萧

  中国烟草总公司在今年世界环保日获颁“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对此中国控烟协会建议撤销该奖。该奖项主办方中国绿化基金会称,此次评奖主要以捐款金额作为主要参考标准,中国烟草总公司去年共捐了1亿元用于促进绿化,而奖项已颁出“很难收回”。(7月19日《京华时报》)

  明明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和帮凶,却被授予“生态贡献奖”,在各种奖项满天飞的语境下,恐怕没有哪个全国性奖项有如此高的“含笑量”。倘若这样的奖项不能撤消,估计全世界的人都会笑掉大牙。

  “生态贡献奖”究竟是个什么奖?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奖旨在表彰2011年度为绿化公益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既然是为绿化作贡献,那么烟草公司的贡献到底在哪里?来看看烟草业的几大“罪状”:种植烟草所用化肥量比普通农作物要大得多,过多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破坏了土地的自然资源系统。还有在卷烟生产的过程中,烘烤烟叶需消耗大量能源,对大气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再加上我国的烟叶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每年生产卷烟纸需要消耗200万棵大树,随着烟草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巨大的可用能源浪费,给环境带来不可逆的破坏。此外,吸烟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对人的危害实际上也与环保精神不符,因为环保的最终目的也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烟草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此巨大,却能堂而皇之地获评“生态贡献奖”,不仅是对奖项的一种玷污,还会起到变相鼓励破坏生态的负效应,试想连烟草公司都能获“生态贡献奖”,其他破坏生态的行为是否也可以受到表彰?

  再来看看该奖项的主办单位——中国绿化基金会,1985年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成立该基金会的宗旨,是为了“推进国土绿化,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主要资金来源为接受社会各界捐赠和政府资助。作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理应秉承公开公正的原则评奖,才能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事实已经证明,之所以将“生态贡献奖”授予烟草总公司,背后隐藏的无非是利益链条。烟草公司作为赚钱大户,2010年实现净利润1177.01亿元,平均每天净赚3.22亿元,利润已远远超过了中石化,捐款1亿元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对于以接受捐赠为主的中国绿化基金会来说,却是一笔不少的资助。如此一来,烟草公司无疑就能博得“贡献”的美名,进而获得“生态贡献奖”也就不难理解了。

  给烟草公司颁“生态贡献奖”,主办方若不是低估了公众的智商,就是在巨大利益驱使下“掩耳盗铃”。依笔者所见,“生态贡献奖”不如改名“生态破坏奖”,烟草公司获此奖才称得上实至名归。其实在公众的判断里,这样的评奖理由、这样的评奖流程本身就是对“生态贡献”的自我否定。挂“生态贡献”之名,行“生态破坏”之实,遂“利益贡献”之愿,评选这样的奖项除了徒增笑柄外,实在一无是处。
 
太有创意了,枯死树上钻孔插嫩树枝扮活树

  近日有市民向媒体反映:重庆渝北区台商工业园最近新修了一个公园,叫横桷坪体育公园。上周,有市民在游园时,竟然发现了令人吃惊的现象,有几棵早就枯死了的树木,居然“长”出了嫩绿的树枝,市民走近一看才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是有人在树干上打了孔之后,插上去的枝丫。(重庆时报7月18日)


  记者经实地查看,公园里的确有枯死的香樟树被打扮“装嫩”过,但已经被砍,原因是上级已验收过。为了应付上级验收,钻几个洞,插几条嫩枝,瞬间死树被医活,如此欺上瞒下的高明手段,让我们再次领略某些官员就是有才,继荒山涂绿漆后又一个伟大创举,真该给其颁一个创意奖。


  这样的创新手段我想如果在几天前被合肥借鉴了,断不至于因那98棵枯死的紫薇树而遭网民鞭挞。其实新建的公园,死几棵大树也是很正常的事,死了补栽就是了,但为了应付上级验收,生生干出这样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事,实在让人无奈又可笑。


  为了糊弄上级的检查,为了当地的政绩形象,为了让验收通过,官员的创举屡屡被刷新。我们见过陕西华县一夜间荒山喷绿漆所谓的绿化工程,见过福鼎地区为了应付检查栽种无根树,今天又见枯树大变活树,都是不惜耗费民力财力,拿百姓的钱,只为让领导高兴,只为能在脸上多点脂粉,这样的形象满足了官员的虚荣心却伤了民心。


  装嫩的枯树虽然被清除了,但恐怕清除不了市民内心的疑问,移栽那么粗大的香樟树成活率有多少?公园不是说不栽种名贵树种,但是挪棵大树不像拔条草又塞进土地那么简单,环境气候都有关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买来的树种说死就死了,难道负责园林的官员不知道。如果官员总想把“水泥城市”一夜间打造成“森林城市”,那么有没有职能部门专家告诉领导这在短期内是做不到的,恐怕没人傻到这样做。


  有创意天才的此等绿化艺术,园方说是为了烘托气氛,才“打扮”了枯树,但愿他们在以后真正的验收时,能不再这样造假,毕竟这样的创意奖有些不雅吧。
 
  ◆林 萧

  中国烟草总公司在今年世界环保日获颁“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对此中国控烟协会建议撤销该奖。该奖项主办方中国绿化基金会称,此次评奖主要以捐款金额作为主要参考标准,中国烟草总公司去年共捐了1亿元用于促进绿化,而奖项已颁出“很难收回”。(7月19日《京华时报》)

  明明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和帮凶,却被授予“生态贡献奖”,在各种奖项满天飞的语境下,恐怕没有哪个全国性奖项有如此高的“含笑量”。倘若这样的奖项不能撤消,估计全世界的人都会笑掉大牙。

  “生态贡献奖”究竟是个什么奖?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奖旨在表彰2011年度为绿化公益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既然是为绿化作贡献,那么烟草公司的贡献到底在哪里?来看看烟草业的几大“罪状”:种植烟草所用化肥量比普通农作物要大得多,过多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破坏了土地的自然资源系统。还有在卷烟生产的过程中,烘烤烟叶需消耗大量能源,对大气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再加上我国的烟叶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每年生产卷烟纸需要消耗200万棵大树,随着烟草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巨大的可用能源浪费,给环境带来不可逆的破坏。此外,吸烟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对人的危害实际上也与环保精神不符,因为环保的最终目的也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烟草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此巨大,却能堂而皇之地获评“生态贡献奖”,不仅是对奖项的一种玷污,还会起到变相鼓励破坏生态的负效应,试想连烟草公司都能获“生态贡献奖”,其他破坏生态的行为是否也可以受到表彰?

  再来看看该奖项的主办单位——中国绿化基金会,1985年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成立该基金会的宗旨,是为了“推进国土绿化,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主要资金来源为接受社会各界捐赠和政府资助。作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理应秉承公开公正的原则评奖,才能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事实已经证明,之所以将“生态贡献奖”授予烟草总公司,背后隐藏的无非是利益链条。烟草公司作为赚钱大户,2010年实现净利润1177.01亿元,平均每天净赚3.22亿元,利润已远远超过了中石化,捐款1亿元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对于以接受捐赠为主的中国绿化基金会来说,却是一笔不少的资助。如此一来,烟草公司无疑就能博得“贡献”的美名,进而获得“生态贡献奖”也就不难理解了。

  给烟草公司颁“生态贡献奖”,主办方若不是低估了公众的智商,就是在巨大利益驱使下“掩耳盗铃”。依笔者所见,“生态贡献奖”不如改名“生态破坏奖”,烟草公司获此奖才称得上实至名归。其实在公众的判断里,这样的评奖理由、这样的评奖流程本身就是对“生态贡献”的自我否定。挂“生态贡献”之名,行“生态破坏”之实,遂“利益贡献”之愿,评选这样的奖项除了徒增笑柄外,实在一无是处。

利益位于愿意(绿化)与放弃(绿化)之间。

烟草公司如果给控烟协会捐款,后果会怎样?会不会成为更可笑的事儿了?:blowzy::tx: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