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贷,钢需的讨论

是,10美元,是那时候一个工人几个月工资了:o

:(我说的是我亲戚。。。。他家稍微有钱点爸妈是干部,好歹凑了50刀。还是求爹爹告奶奶找了一堆人才换到了这么点。那时1 USD=9 RMB。。
 
除了不吃苦,还嫌弃咱学习不好。人家都是全奖出来,苦读多年。你凭啥一来就和人家同事了呢?:o

还同坛灌水:mad:




:D:D:D:D:D:D
 
能不提这个吗?:blowzy:

:blowzy::blowzy:

忆苦思甜。。。。你会发现现在说的这些(房子,车,旅游度假等等)当年都不是刚需。。。然后心情大好。。。
 
单论花在自己身上的钱,肯定退休后多多了。现在我自己就不花什么钱,连买件衣服都匆匆忙忙的。以后旅游么,体力是不好,所以得星级宾馆,车接车送什么的。双人游轻松上万。:(

咳,只怕到时候体力不好,也没心思玩:o



真想玩,就带着娃,赶紧:cool::p
 
我老家那片出国的本来就多,曾祖父、祖父辈是下南洋,我父亲这一辈的有些靠着南洋华侨发家起来,有些是去日本、美国。那个福耀玻璃厂的曹德旺就是有南洋华侨的资金顶过来的,我们那头叫侨联。

你们那边要是谁说自己家里没有人没出去过都不好意思。。。:D:D
 
回去继续坐你的车,绕不晕你:o





:D:D:D:D

不管如何CFC还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娱乐平台:cool:
吃饱没事的时候,来娱乐一下,乐一乐
对心理学或者精神病专业的也是个运用自己知识的好地方:D:D:D
 
:blowzy::blowzy:

忆苦思甜。。。。你会发现现在说的这些(房子,车,旅游度假等等)当年都不是刚需。。。然后心情大好。。。

往事不堪回首啊。:rolleyes:
 
不管如何CFC还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娱乐平台:cool:
吃饱没事的时候,来娱乐一下,乐一乐
对心理学或者精神病专业的也是个运用自己知识的好地方:D:D:D

对坐公车的,涅:blink:
 
不要太夸张了
也没那么苦吧:blink:

那时候一年的生活费,都抵不上现在一个月的。车都成了奢望。:blowzy:

每一分钱都用在了"钢需"上。:D:D: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