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贷,钢需的讨论

找包吃的餐馆工,找个老乡的地方暂住

是不是出来前工作住处都找好,接机的人也都安排妥了?否则10刀从机场都出不来啊。
 
俺带了十元美金出的国,一心想的都是争钱,要“富”自己和父母兄妹,快二十年的青春都放进去了,现在生活安定了才发现,挣钱中没了正常的生活也没了自我,到手的房子和车子也并不让人快乐,它只证明了我是那麽傻乎乎地把许多美好岁月换成了它。如果岁月能到流,俺一定会好好正常地活,不比不攀,活成俺自己。
没啥后悔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生活经历才有今天的感悟,也挺好的。
 
本人理解的钢需:

1. 每个月可预计的各种账单(衣食住行,子女教育等等)

2. 非规律性的必须支出(地税,孝敬父母的钱,大件非奢侈品购买,偶尔的度假旅行等等)。

3. 退休储蓄 - 这难道不是刚需吗,童鞋们?我们还需要养活一,二十年后的自己吧。除非你有DBPP(比如政府工),否则甭管现在工资多高,退休后的收入会锐减,很多人除了RRSP外,可能一分pension income 都没有;而RRSP的回报往往差强人意,积累的nest eggs难以支持退休后30,40年。还是得节省,投资。

要是把退休考虑进来,不知道多少人还能过得太潇洒。
 
本人理解的钢需:

1. 每个月可预计的各种账单(衣食住行,子女教育等等)

2. 非规律性的必须支出(地税,孝敬父母的钱,大件非奢侈品购买,偶尔的度假旅行等等)。

3. 退休储蓄 - 这难道不是刚需吗,童鞋们?我们还需要养活一,二十年后的自己吧。除非你有DBPP(比如政府工),否则甭管现在工资多高,退休后的收入会锐减,很多人除了RRSP外,可能一分pension income 都没有;而RRSP的回报往往差强人意,积累的nest eggs难以支持退休后30,40年。还是得节省,投资。

要是把退休考虑进来,不知道多少人还能过得太潇洒。

退休储蓄当然是钢需。我的观点是宁可年轻时受点累,也比老来晚景凄凉要好。
 
我个人觉得养老的最好保障是健康和工作年限长。
 
对基本需求低的人而言,老年低收入保障是俺的后盾。:p

RRSP,奢侈:o
 
我个人觉得养老的最好保障是健康和工作年限长。

我个人觉得养老的最好保障是别太长寿.

65岁退休, 人活70古来稀. 只要最多准备5年的生活, 老头儿老太太也花不了几个钱.

什么健身啊, 养生啊, 都见鬼去吧. 大鱼大肉爱吃啥吃啥.
 
对基本需求低的人而言,老年低收入保障是俺的后盾。:p

RRSP,奢侈:o

嗨嗨,看看那些完全靠老人金度日的老人,凄凉啊。我可不希望自己以后落到那境地。木有RRSP也罢,只要房贷付清了,以后再来个reverse mortgage, 吃房子养老。
 
嗨嗨,看看那些完全靠老人金度日的老人,凄凉啊。我可不希望自己以后落到那境地。木有RRSP也罢,只要房贷付清了,以后再来个reverse mortgage, 吃房子养老。


房贷不付清,一样可以reverse mortgage 的。
 
我的理解, RRSP每年买, 用退回的钱还房贷, 每周看flyer。 去T & T 只买on sale , 隔3, 4 年才回一次国, 外出旅游, 酒店和其他上priceline.
 
看菜吃饭,不攀比,做精神上的富人,在这穷也穷不到哪去
 
宁愿顿顿少,不愿一顿无。

当然有人不同意。

过把瘾就... ...
 
家庭税前收入在十二万以下的,养一single house,两辆车,两小孩,买RRSP, RESP, 小孩课外活动,毎年出去旅游一次,再孝敬点父母,估计剩不了多少了。
 
周末bus daypass, 电影院,河粉,byward market看表演,胶片扫街,rideau看妹子,下午国会山及周边角落扫街,傍晚bayshore看妹子。
有空时候打开RRSP管理页面,调整mutual fund portfolio的分布 。近期fixed income例如bond收益不错,Canadian equity凄凉啊:blowzy::D

我去年Bond回报率7.4%,Equity回报率 -6.9%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