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明霞究竟喜欢梁锦松什么?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jdsu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jdsu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31
消息
15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目前,被媒体强力追捧的“松霞恋”――即奥运跳水皇后伏明霞与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的恋情公开后,引发了一波一波的新闻媒体大战。当梁伏拍拖的消息得到证实后,新闻媒体还在不断地推波助澜加以报道,这不能不引起笔者的注意,在这场新闻大战的背后,究竟引爆了什么?

在几乎千篇一律的拍拖消息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证实后,倒是有一家媒体记者的独家采访,令笔者过目不忘。记者问伏明霞“究竟你喜欢梁锦松什么?”――是啊!伏明霞喜欢梁锦松什么呢?在伏明霞嘻嘻哈哈(也许是喜不自胜吧)不作正面回答后,笔者感到,这也许是许许多多的读者,怀着同笔者一样的一个待解的谜。

有人在媒体上,把当事人双方的财产算得一清二楚,也真佩服这些记者!一桩姻缘在他们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并不明说的交易。当然,那位记者这样算的目的,是想借此暗示读者,伏明霞喜欢香港财爷,并不是看中了他的达一亿的个人财产。可谓用心良苦!尽管,这种算法有些俗气,但是,它至少接近了笔者心中的谜。

经济因素是婚姻的基础。如果伏明霞不是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话,哪怕是她再漂亮年轻再明星再光荣,恐怕这场“松霞恋”将不会成为事实。这样说,并不是指梁锦松看中了对方的经济地位。而是说,这是一种资格。当然,作为公众人物的伏明霞,除了这些外,她的年轻美貌,也是重要因素。

回到文中的问题来,作为伏明霞,她喜欢梁锦松什么呢?我想,她肯定不会说“我喜欢他比我大27岁的年龄”,这只能说是一个不可弥补的小缺憾罢了。不可否认的优越条件是,香港,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不同的社会制度,发达的人文环境,以及梁锦松显赫的身势,自身的才能。可以说,“松霞恋”的成功,更可能意味着经济上的强强联合。这些,难道伏明霞没有考虑吗?

再说,以婚姻的形式,把一大笔资产投放到香港,可以说是伏明霞的精明过人之处。现实的情况,至少是,在中国还没有把私有财产纳入宪法的视野,尽管这个议案被一再提请,目前还看不到这样的希望。走笔至此,笔者想,在这场“松霞恋”中,伏明霞的身后,一定有高人指点。

不过,从媒体披露的内幕来看,这种物质上的利益,是隐藏在形而下的不便明说的部分。问题是,除了这些外,却没有向人们展示他们感情上为中国人称道的“真心相爱心心相印”的部分来。而且,媒体上可以看出,记者采访伏明霞的远远多于梁锦松,倒是梁锦松在不多的采访中说,“让伏明霞适合适合香港的口味(饮食方面)”、“让伏明霞今后到香港定居”的说法,却让笔者觉出“松霞恋”中的一些不对等来。

其实,伏明霞喜欢梁锦松什么,这是一个很私人的问题,并不太重要。问题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的一举一动甚至包括她的情感生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所谓公众人物,那就是一种体制下,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得成功受到人们认同与赞颂的人士。他们至少是这个社会这个体制下的优秀代表。

当一批批的英雄或者说是成功人士,不能从这种成功的荣誉里生发出精神来,激励他的同胞或鼓舞他周围的人奋发进取时,那他也就只能眼睛向内,算计着自身的价值,眼睁睁地目睹那些荣誉与曾经的辉煌,变化成一堆钞票而已。比如“松霞恋”里的女主角,也正是面临着这样的处境,面对此情此境,笔者还真是喜忧莫辨!(联合早报刘爱华)


皇帝的新衣还能穿多久?再评李昌平的新书《说句真话不容易》

读《说句真话不容易》这本书,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可以说,李昌平的故事是《皇帝的新衣》在当今大陆的一个新版。不过这个真实的故事并不可笑,而是令人心酸。

  在这个新版的《皇帝新衣》中,谁是皇帝?什么是皇帝的新衣,而谁又是那个说破真相的"孩子"呢?这个新版《皇帝新衣》的皇帝就是朱熔基,而他的新衣就是他所谓保护农民,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尤其是他的粮食政策。最後,很明显,说真话的孩子不是别人,正是书的作者李昌平。
 
我个人的看法是.付是看上梁的才气.
一个呼风唤雨的男人是很有魅力的.
至少对于没什么文化的付,精英的魅力肯定比高干子弟强.
再说付也不缺钱.而且她只要想挣,只怕比粱容易.
但是梁的动机很可疑.
你如果功成名就会娶个傻丫头么?
所以这里政治投机的成分很大.
 
喜欢都需要理由吗?
 
干卿底事!
你可有点烦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