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北京7·21特大暴雨遇难的77位同胞

worthys

新手上路
注册
2012-07-11
消息
21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导语:今天晚上,北京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7-21”特大自然灾害的最新情况。北京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新闻发言人潘安君介绍,共有77人在本次特大自然灾害中遇难,其中66人身份已经得到确认,11人身份正在确认之中。目前,搜救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截至7月26日,北京区域内共发现77具遇难者遗体,其中66名遇难者身份已经确认,11名遇难者身份仍在确认中。已经确认身份的66名遇难者中,包括在抢险救援中因公殉职的5人。另61名遇难者中,男性36人,女性25人。其致亡原因为:溺水,46人;触电,5人;房屋倒塌,3人,泥石流,2人;创伤性休克,2人;高空坠物,2人;雷击,1人。

 
生命脆弱,世事无常


还在几天之前,这份罹难者名单上的名字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不是伟人,不是英雄,不是明星,不是大腕,他们只是一个个卑微般生存于这个世上的草芥,和大多数人一样如蝼蚁般劳碌,如蝼蚁般生活,如蝼蚁般消逝。

有的人生命还只有8个月,人生还没完全绽放的时候,就已经在这场暴雨中过早的凋谢;也有些人已经开始绽放人生最绚烂的如歌年华,不羁放纵、耽于幻想,这场暴雨让他们的人生在精彩中画上了休止符;还有些人虽已人到暮年、垂垂老矣,在忙碌半生之后,本应享受“天伦之乐”之时,这场暴雨又无情的剥夺他们人生最后的快乐。当他们死去,他们唯一能够向我们证明自己曾经活在这个世界的证据就只有这份罹难者名单。这份名单每一个名字的背后代表了几十个家庭心碎的眼泪和十几亿同胞的扼腕叹息。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命中注定、命里劫数这类的命运论,这场暴雨本不该成为夺走他们生命的“刽子手”。如果天气预报部门能够及时发出预警消息,提醒出门的朋友注意暴雨的话;如果政府部门能够从过去几年北京城区一下大雨就水漫金山的教训中,及时改进糟糕的下水道排水系统的话;如果平时教育部门能够做好自然灾害的救生演习,让公众学会面对灾难时要懂得从容淡定的话;如果北京市能够在近些年的经济大跃进的同时,也能够同时做好自然环境保护的话;或许这场暴雨只是一场大雨而不至于变成水灾,或许这77条生命本不应该逝去。

但是,人生没有这些如果,只有结果。

 
生命不该只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


近些年来,中华大地饱受灾害侵袭,从地震到暴雨,从蓟县大火到温州动车追尾,不管事故责任是天灾还是人祸,那些些错综复杂的问责关系只能留待历史去追究。如今有不少人开始呼吁,我们除了让政府给一个满意交代之外,却总忽视了那些死难者的人文关怀。那些“死难者”在官方的通报上,永远只是一个个冰冷的阿拉伯数字,抑或是轻描淡写的只言片语。

现代文明社会里,公布遇难者名单应成为一种国家习惯。比如 2010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来到西弗吉尼亚州,参加在矿难中死亡的29名矿工悼念仪式,并一一念出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2002年在“9?11”一周年追悼仪式中,2800余名遇难者的名字足足念了2小时28分钟。9.11国家纪念馆于2011年9月11日对遇难者家属开放,次日对公众开放。它包括两个6米深的方形瀑布池,一个主体建在地下的博物馆。原计划将死难者的姓名刻在博物馆,遭到死者家属的反,后来计划变更,改刻于瀑布池的墙体之上,让人在追怀逝者的同时,获得了重生的希望。

对遇难者生命的尊重,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标尺。在中国大地上,竖立着各种各样的纪念碑,无不彪炳着我们对逝者的纪念以及对于逝者永生的美好诉求,但是一直以来,只有那些在“政治革命”中抛头颅洒热血的政治牺牲群众才有资格享受这个待遇。而他们享受这个待遇也与他们的个体价值没有关系,纪念也只是为了政治利益。大多数时候,我们总会忽略个体的苦难价值,总是用集体荣誉和国家概念这些模糊的政治逻辑来代替甚至抹杀个体的价值。

因此,如果我们要悼念77位遇难同胞的话,除了知道这些罹难者名单上的名字外,更应该将这些名单树立一座纪念碑,但是同样的,没有人愿意看到,未来的纪念碑上,上面刻满了宏大叙事的花纹和主旋律赞歌,而地下却长埋失去了姓名如无主孤魂的死难者。如此,哪怕纪念碑修葺的再怎么奢华,在人民心中,都只是一堆砖头。纪念碑对于生命价值而言,它必须存在于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与彰显之中。因此我们需要一座刻满遇难者姓名、没有冰冷阿拉伯数字的纪念碑,只有这样才能让有着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不再好了伤疤就忘了疼。


 
结语:愿逝者在天堂中得享安乐。
 
批评监督政府是公民应有的权利

一场不期而遇的暴雨,给北京市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也暴露了北京市党政部门在灾害预警救援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北京市民乃至全国人民对北京的救灾救援工作发出怨言提出批评都是可以理解的,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暴雨之后,灾情真相不明救灾工作乏力,网上的质疑之声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和回应。7月24日,北京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傅政华表示:网上攻击现行体制,情节严重严厉打击!

傅政华在24日召开的北京网络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上透露,目前,北京市公安机关已对239家在京重点网站的交互式平台建立了首都网警执法账户,初步实现了虚拟社会公开执法的有效覆盖,下一步还将加大力度,逐步完善公开执法,保证执法效果。

傅政华强调,公安机关肩负着严打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环境的任务,未来将对经常传播有害信息、管理失控的网站依法停机整顿,并纳入“黑名单”;对利用互联网从事贩卖违禁物品,制造和传播政治谣言,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现行体制的,情节轻微的将予以公开警告,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严厉打击;增设网络110举报标识,在新浪、搜狐、网易等重点微博的网页目录上设置110举报平台,为网民提供开放式的交流和举报空间。

傅政华表示,各级公安机关应创新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联网单位安全监管工作,有针对性地指导督促网站完善信息安全审核,建立违法有害信息过滤和报告制度;加强对互联网安全员的培训,探索建立以网络警察为主导,全体民警和安全员共同参加的互联网安全监管工作模式;加强网上公开警示工作,通过首都网警执法,对传播、散布不良信息,涉嫌轻微违法的网民进行公开处置,以提醒网民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传播,加强网民自律。

北京暴雨伤亡惨重,党政官员没人出来道歉担责,当前更面临着勘查灾情,安抚灾民,救助灾民的坚巨任务,此时此刻,官员们却把精力放在与灾情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上,不知是什么观念作怪?正如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胡仙芝博士所言:“公民批评和监督政府,是宪法赋予的正当权利。”“无论是采用匿名举报也好,发短信、发帖公开批评也好,都是可行的方式。公开批评势必影响地方政府,尤其是直接责任官员的声誉和利益,所以一些官员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甚至动用国家机器来限制和剥夺公民自由批评的权利。” “动用公检法机关对批评者进行恫吓关押、审判,是一些官员的常用方法。”

几乎所有民主社会都会允许公民批评监督政府,因为政府的权力来自公民,公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也是中国宪法赋予的正当权利。然而,公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在中国又是如此之艰难,在民意表达不通畅的情况下,出现一些非理性情绪的表达本是无可厚非,但一些官员却习惯性的把公民对政府的批评监督,视之为攻击党和政府及现行体制甚至是危害国家安全,这种惯用手段实际上直接助长了党政部门的不作为或滥作为,造成了党群关系的紧张,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共产党的开国者毛泽东曾多次告诫党政官员,对于群众的批评,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是人非动物,每一个公民对这个社会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对于靠纳税人供养的党政官员更有批评和监督的权利,如果党政官员本着兼听则明的宽容心态,认真对待公民的批评和监督,不断的改进各项工作,回应公民的呼求,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稳定。

23号,中共中央政治局九个常委全数出席“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这个仪式上,特别强调:“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他更是告诫各级政府:“必须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最高领导人发出的声音,不仅是说给所有党政官员听的,也是对全国人民乃至于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相信北京市的新班子也听得进去行得出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