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水灾看,119、110、120、122应该统一成一个号码

qwerty0

阿Q先生
VIP
注册
2012-03-04
消息
1,347
荣誉分数
124
声望点数
223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3/shuizai.txt

支持老华侨 :zhichi::zhichi::zhichi:

  作者:徐谷子

  北京“7.21”水灾,当有司机在立交桥下溺水时,岸上的人无法迅即确定打哪个应急服务号码。110是匪警、120是救护、122是交通事故,… …,哪个都很像。但是,要么是打不通、要么是打错了,结果就耽误了时间。

  “单一联系点”(“Single Point of Contact”),这是所有服务规范里的第一步。然而,我们中国的这种政府应急服务却是条块分割!

  本人做了多年IT系统(单位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管理。按一般中国人理解,IT管理无法规范,因为各单位大小不同、性质不同,不同单位之间千变万化,如何能统一规范?! 然而,按西方的文化习惯、和规矩,任何管理都必须有规范(反过来,如果没有规范,就不应该有管理)。于是,英国政府就是搞出了一个IT管理规范 – “信息技术管理架构库(ITIL)”!由于ITIL的精细、有效、和可操作性,它在西方得到的广泛推广。本人就获得了ITIL规范的一个资格认证。

  ITIL首先把IT管理分成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再分成五大流程。针对不同单位千变万化的IT系统,ITIL设计了“最佳实践库”,供不同的单位去对照和采用。不管各种单位有多么大差异、IT系统多么简单或复杂,也不管IT 服务是正对部、还是内部,ITIL规范的第一环,就是“服务台(Service Desk)”。任何人想获得IT服务,就必须通过“服务台”;而“服务台”特别强调的,就是“单一联系点”,即联系号码的唯一性,不管服务需求是多么千变万化!

  这“单一联系点”值班的人,就是前台支持(Help Deck)。尽管前台支持们的职位比较低,但是他们经过培训,了解单位IT服务的各种流程,可以把服务需求传递到各处。

  同样,政府的应急服务,也应该是一个“单一联系点”。这个点,尽管号码唯一,但可以有尽可能多的线路,有尽可能多的人值班。值班的人可能就是一些初级警察,但是他们可以很快判断打进电话者的需求,确定调派救火车、救护车、还是警车,甚至都同时调派。

  事实上,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的政府应急服务,就只有一个号911。不管任何紧急情况,只要打911就行了。经常见到一个交通事故,警车、救护车、和救火车几乎同时到达事故点。警察处理交通事故和维护交通;救护车救人;而救火车的消防员善于砸门敲锁,克服障碍,把伤者从车里抬出。

  同时,由于集中到了一个联系点,这个联系点就变得众人皆知、和敏感,也便于加强管理和维护。比如,任何有电话功能的设备,都必须支持911,不管这个电话是否欠费、是否取消了服务。只要有电,就必须能打911。这是法律规定。有人曾经把废弃不用的旧手机给小孩玩,小孩碰巧按了911,就能招来警察。在911的值班室,警察可以对打电话者进行定位。即使打电话者无法说话,警察也能到达。

  再看我们中国,119、110、120、122等等,似乎是要故意忽悠民众。这种条块分割、联动效率低下、又难以区分的应急联系方式,实在是太混乱、太低效了!尽管有些地方已经有些集中办公和联动,但仍然不够统一。

  建议把所有的应急号码都统一到119上。号码119在中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警示度,它和国际上比较流行的911既相似、又有区别。它在电话键盘上跨度也比较大,这样民众(特别是孩子)误拨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当然,政府应急服务的响应方式,也得做相应整改。

(XYS20120728)
 
老华侨 good job!!!!
 
多谢转贴、和支持。
因为觉得与本村没任何关系,所以没有贴到CFC上。

别客气了,跟我村无关的您也贴了不少,还是接着贴吧,不然你有好贴咱都没法儿顶
 
别客气了,跟我村无关的您也贴了不少,还是接着贴吧,不然你有好贴咱都没法儿顶

哪里,您干脆说“没法儿拍砖”吧。;)
 
哪里,您干脆说“没法儿拍砖”吧。;)

瞧您,小人之心了不是?我从来不会为拍砖而拍砖,该顶一定顶:D
 
这个不知是不是调查以后择的稿~~开着门造的车~~:rolleyes::blowzy:

"110、119、122"三台合一 "120"何时能合呢?
2006-01-10 17:41:16 作者: 来源:SRC-223
W020060110637790475418.jpg

“120”如能加入“联动队伍”,将更加便民 新民图表 制图 贺信

“两车相撞;车身起火;有人‘趁火打劫’。”此时该打“110”还是“119”?还是通过“122”交通事故报警台求救呢?

在“110”设立20周年的今天,全国报警电话“三台合一”正式启动。今年年底前,我国市县公安部门将全部完成“110”、“119”、“122”的合并,3个号码统称“110”。

然而,“车毁”通常伴有“人伤”,这就意味着还得打急救电话“120”。“三台合一”已正式启动,“120”能否也并入同一应急救助平台?再推而广之,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应急救助电话能不能都合并起来,用一个统一的号码、一个共通的平台?

  英美先例 应急电话“一号通”

一起交通事故出动4个甚至更多部门,并不少见。事实上,现代化的城市需要这样一个号码:接通后,各部门根据情况调拨人力,协同作战。这样的城市公共应急服务平台,有利于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目的就是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号通”与文件精神不谋而合。

2004年底,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在参加市政协会议时曾上交提案,建议设立查询、监督、投诉社会总机“一号通”。秘书长刘仲苓解释说:“目的就是一个——便民。”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服务热线最多的国家之一。公安负责“110”,卫生掌管“120”,还有海上搜救、市长热线……名目繁多。

在西方发达国家,应急电话一般只有一个,比如美国的“911”、英国的“999”。对于生活在美国芝加哥的290万居民来说,每月为自己电话缴纳1.25美元的“911税”,就能得到市应急指挥调动中心的服务。资料显示,芝加哥是全美“911”响应时间最快的城市,平均时间1.2秒。

  南宁模式 应急联动“四选一”

中国第一个建立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城市是广西南宁。南宁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于2002年4月正式运行。

“市民只要在110、119、120或122中,任意选择拨打一个号码,就能享受4项服务。”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副主任施居府说,“系统建立后产生了明显效应:4个服务台的日均受理求助电话总数从800个上升到5000个。”

在南宁城市应急联动中心5楼,110报警台、119火警台、120急救中心、122交通事故报警台统一在一个房间里接警,一旦某部门需要其他部门配合,就摁下联动键,其他警种和部门会立刻收到报警信息,根据需要出动。

据介绍,联动中心3楼是应急联动系统的二期工程,将政府各部门以123为特服号的资源(如法律援助12348和物价投诉12358等),整合为统一的“12345”市民公开电话,处理所有非紧急求助并提供政府公共信息。

  上海难题 信息互动“三缺一”

“‘120’接线员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不但要负责调度车辆,还须在电话中及时给予病人指导。”上海市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凯平说,“目前‘120’已和市应急联动中心电脑联网、信息互动,遇到突发事件,‘110’会把信息及时传给我们。但还没考虑过与‘110’合并。”

“医疗急救专业性强,需要接线员根据不同病况迅速做出反应”,另外,“120”的车辆数量、系统配套还无法达到“110”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120急救中心与应急联动中心的全面信息互通和无缝联动,还很难真正实现。“关键还是不同部门间的协调。”一位专家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南宁市在全国率先打破“各地由公安系统牵头负责应急联动指挥”的惯例,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城市应急联动中心由市政府直接领导,统一指挥协调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等,打破条块分割、部门“信息孤岛”的制约。

“各行业都有自己的考虑,在联动过程中,最难的就是统一不同行业的资源。”施居府坦言,“政府应该是应急联动系统最有力的后盾,这是政府转变职能、提高为公众服务能力的需要,也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见习记者 曹刚


编辑: 刘贇
 
这个不知是不是调查以后择的稿~~开着门造的车~~:rolleyes::blowzy:
"110、119、122"三台合一 "120"何时能合呢?
2006-01-10 17:41:16 作者: 来源:SRC-223
。。。
对,我是先放狗搜到这篇2006年的文章;然后才有放狗的关键字。
正如有人先想到搜出这篇2006年的文章;然后才看到LZ的转贴一样。神了!

行文、视角、理论依据等等,都不看!却可以装出“不知”,却可以得出“择稿”。奇了!
 
对,我是先放狗搜到这篇2006年的文章;然后才有放狗的关键字。
正如有人先想到搜出这篇2006年的文章;然后才看到LZ的转贴一样。神了!

行文、视角、理论依据等等,都不看!却可以装出“不知”,却可以得出“择稿”。奇了!

您的一个"对",给我"对"蒙了~~脑袋大了三圈~~跟在"对"的后面俩句话,有点不知您为何而发~~

您括了我的那仅有的一句话,还有转贴的俩行,总共三行。对我来说,真的不太确切您的那个"对"是冲着那一行讲的。俺试着确定一下你的"对"和跟在"对"后面的俩句是所指哪一行。我想不会是第三行,那个时间的对确你不会去理会的,想理会觉得也不容易探查这个时间的对与错了,明显的也无意义。那也不是第一行,因为您的最后一句很明显的是针对第一行的。那就锁住您是根据转贴中的那个标题,我也刚刚注意到那个标题和您的标题有些吻合,如果您的心思放在这里,那您真的大错特错了。我特别同意西迈说过的一句话,您胆子大,不管什么,不管是您行内还是行外的事您都敢招呼~~这就让人不免觉得有时有点失去公允(只代表自己)这也是您的诸多的文章里给我的印象。看了你的这篇后,我想知道其一后,再看看其二,也就是看看为什么,其原因是什么。用的搜索字大概是:为什么中国110、119、120,122不统一。找到的这篇文章。没注意,您的这篇是不是在其中。

我的那句话,既是想确定那篇文章的实际情况是不是如那篇文章所说的。也是想给一些只追结果,不追原因,或只追表,不追里;只追轻,不追重;,,,的闭门造车的人一点提示。后者的用意更强烈一些,如果可以如我所期,目的就到了。如果没有,下次再努力~~:blowzy::p:D

我的那句话,如果说是装,那也是不想让人咬的太狠~~:(:blowzy:

:blowzy: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