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的欢笑冲淡了北京的泪水!

tianyahaijiao'

新手上路
注册
2012-06-05
消息
44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2012-7-29
  在北京遭遇暴雨之际,那些失去亲人灾民,正沉浸于悲痛之中。伦敦的奥运会来了,一下子,国人众多的媒体目光投向了伦敦奥运。诸君昨日看看各大网站的头条新闻和媒体的报道就知道当然,这是我们民族一惯的行为,善于遗忘!因为北京这场大暴雨让中国人感到很没有面子,正在接受各方批评的时候,伦敦奥运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让国人转移了视线,让很多人放下了心理的包袱,原本在这场暴雨中,在面对各方面的批评中,还感到一丝的愧疚,而伦敦奥运来了,这一丝的愧疚也就荡然无存了。因为伦敦奥运的欢笑已经冲淡了北京的泪水。
  当然,伦奥运的欢笑之所以能冲淡北京的泪水,那是跟中国是善忘的民族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对许多国人来说,有很多事在刚刚发生之后,大家都觉得很悲愤,然后指责一番政府,但过不了多久,就很少有人再关注,大家都随着时间的迁移,那件事件会慢慢被淡忘。对于北京这场暴雨来说,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然而在发生之后,刚开始还可以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但现在呢?基本上已经完全沉溺于奥运健儿夺金的喜悦之中!
  昨天,看到新闻报道最多的不过是易思玲夺冠,孙杨扬威,一“叶”倾城,明娟夺冠。当然,对体育项目来说,这些奥运健儿在他自己的领域上付出了很多,在奥运会上拿到金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对国家和政府来说,民生的问题才是关键,特别是对媒体来说,在北京遭遇灾难时刻,大家都把目光焦聚在伦敦奥运会上,显然是有失媒体的职责!
  我这么说,并不是说关注奥运健有什么不好,而是事要分轻重。对于体育界来说,奥运会是一大盛事,开幕式中英女王空降带来的意外,还是五环的创意,点火的独具一格,奥运会的热闹,奥运健儿的激情,但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它们都只是一个花絮。这些可供余国民茶余饭后的淡资,但不能沉浸于其中。国家想体现体育强国,但首先要做的便是改善民生。现今北京的灾民,还在忍受灾难,媒体应该要负起应有的责任去报道,而不是为了奥运而忽视这些受难的灾民!
  或许对北京这场大暴雨,我们对政府有很大的意见,但这些灾民是跟我们一样流着华夏的血液,他们在这场为难中是无辜的。我们没有理由埋怨政府的同时,而忽视了他们。所以,在媒体普遍在关注奥运的欢笑的同时,不要忽视北京灾民的泪水!
 
帝都飘零:暴雨中本不该死去的七七公民祭
  北京一场暴雨,在有关部门“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后,成了一场61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如同往常灾难之后必有大爱一样,在质疑声中,在巨大伤亡的衬托下,有人背对着这触目惊心的已经没了体温的尸体,站在光明之中,如同戏子一样高唱赞歌,每天不厌其烦的赞扬这场在暴雨中体现了民族大爱的北京精神。满脸感动的幸福状让人为之愤怒。
  
  然后更为吊诡的是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首都,它所属的国家,每年对外免除债务和捐赠何止数以千亿,在暴雨后没有清楚地反思,没有第一时间道歉,没有时候彻底问责的前提下,竟然向人民号召捐款了。我不知道有关部门怎么想的,但我却在这号召中很清楚的听到了那些比暴雨更强烈的呐喊:享受权利的时候,我们需要划分等级,若干年纳税证明,若干年社保,以及北京户口等等前提条件之后甚至还要摇号排队。而让我们履行义务的时候呢,只要用“大爱”两字便想堂而皇之的让我们双手将被已经层层扣税之后获得的钱财捐出去!甚至强制性在工资中扣除,这算什么大爱?于是此举彻底沦为一个让任何国人都笑不出来的笑柄。官方一边声嘶力竭的宣传大爱要捐款,人民却在另一边却不买账,
“捐你妹”由此一下子成了2012最火的词语。而那本应该公布的具体伤亡人数,却迟迟不肯告知国民,这不禁让人疑虑:一场暴雨,到底夺去了中国政治文化中心里的多少条生命?
  
  7月26日的今天晚上,死亡名单终于公布了。从之前的3人,变成10人,再到后来的37人,如今死亡名单上又增了新的40人变成77人。我突然不知该如何评论了。曾经我很愤怒,曾经我很失望。曾经我很无奈。如今,我却只能无语。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新的死亡名单增加,据官方称后面将不大会有新的大的死亡名单增加了。可是这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因为他们也曾在暴雨之后声称某地没有伤亡,某地暂时安全。房山当时甚至都很明确的称全区无一人因转移不及时死亡。而事实呢?唯一让人觉得比以前好一点的是,在公布伤亡情况的时候不仅仅是只有那一组冰冷的数字,同时也由官方公布了死亡者名单。不过我却又毫无意外的看到有媒体开始大肆捧吹官方公布死亡名单是对生命的尊重,是我们的一大进步之类的云云了。但我想说,这本来就是应该的,不是吗?那些人,在自己的祖国里,在自己的国土上,因为一场暴雨在回家的路上就永远的消逝了,我们因为灾难而铭记他们的名字,算什么进步?如果真的进步的话,请给他们以及他们的亲人一个说法,真正的说法,而不是到最后仅仅是一句慰问和一些赔偿。
  
  这77位都是不应该死去的人。他们每一个都曾经是这个社会上最平凡的一员,每天吃着可能含有何种化学成分的食品,挤着要半个小时才能挤上的公车地铁,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养家糊口。他们渺小而坚强,他们平凡而劳碌。他们有爱人,每天在面对社会压力的时候却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因为爱人在他们一起组成的家里等着他们归来。他们有亲人,每次在生活中遇到烦恼的时候并没有就此消沉,因为亲人总会给第一时间给予他们支持。他们朋友,偶尔对未来迷茫的时候却并不会感到孤独,因为朋友在身边对让他们关怀帮助。而一场大雨,却生生的将这一切残忍的撕裂。
  
  堂堂气象部门,在第一次与暴雨的交锋中完败,而在昨天的天气预报中,又一次被天气戏耍了一次。号称将会再有强降雨的北京如临大敌,有关领导和部门等等都已经在暴雨预告的时刻准备好好展现北京精神。而各大媒体记者也纷纷涌至街头准备第一时间现场报道,我不禁感到一阵恍惚,如果在7月21日那场暴雨中,准备也是如此充分,伤亡还会这么大吗?虽然此次准备中可能有作秀成分,但是,起码有了充足的准备,我相信有关部门不会再和上次一样那样措手不及了。可是很遗憾,这次的暴雨却没有来。也许是因为上次暴雨成灾,被指是罪魁祸首独自承担责任的老天不高兴了吧!于是在这次对弈中又狠狠地扇了一些部门一记响亮的耳光。由此那些充分的准备基本作废。不知道那些因为在暴雨中逝去的人们。如果真的在天有灵,会怎想呢?
  
  一夕之间,天人永隔。留下的却是生者一生都无法用时间磨灭的伤痛。他们不是伟人,不是英雄,但他们也不应该就这么轻易地死去了。如今我们能做的不仅仅也不应该是指缅怀。更应该反思。
  
  鲁迅先生说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而如今,这些因为那77位死难者而发出的一些肺腑之言,却不知道会不会被当做“流言”?一个不允许批评只允许赞美的人,必被人唾,同理,适用于任何人或者机构。真正的上位者,应该明白我们之所以批评,那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我们之所以愤怒,那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我们之所以暴躁,那是因为这个社会太注意形式而忽略了人心。不论如何,谁都希望自己脚下这片土地永远和平稳定,谁都渴望自己的生活里没有灾难和痛苦。只要有一点点希望,大家都只是骂两句而已。中国人很知足的。不是只有溜须拍马才是良民,不是只有权利才可以万民归心。
  
  那些在暴雨中而失去生命的人,愿他们的死去,希望不仅仅只是变成一段痛楚,给这个时代添上一道不可愈合的伤口,而其实治疗伤口的药物,却始终都不曾给到我们手里。
  
  在这充满哀伤的时刻,谨以此文祭奠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愿逝者安息,来世安康,能享太平盛世。
 
别的地方流血的多了, 北京有那么丁点的不舒服就寻死觅活,哭爹喊娘了?真希望国内别的地流血的事情全都发生在北京。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