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王输球,田忌赛马,兼谈人的智力差异

她已经非常好了, 所以要为她正名, 做的没错。:cool:



包括在赛场上说有西, 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也认为没啥大不了的,就如同我们常习惯说噎死:D
 
作为中国队员,她们几乎别无选择,她们是国家养着的,李永波又是绝对强势的霸王,如果她们得罪李教头,在国内羽毛球界是死路一条,只能远走它乡了

她们俩输球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以后比赛更容易,她们要拿金牌的,打谁不是打?我不知道老闹子是真没看懂这一点,还是为了面子为了抬杠而抬杠了,我选择不是,否则不会码这么多字

你看我,从来不会跟老闲码那么多字,因为我知道,许多时候,老闲心里明镜似的,他是故意那么说故意气对方的:D

好在你坦率把这个疑问提出来了。否则,我还以为你故意回避我的解释呢。看来你不仔细读贴,就忙着抬杠了。那我把这些再贴一次。


你怎么回避那些六个国外运动员的动机啊?她们也是为了保证中国获金银而消极打球?

虽然我不像你那样是体育专家,但是,尽量避开强手,或尽量把不可避免的强手拖到最后阶段才相遇,是一般的比赛策略吧?


你怎么还在纠结“中国问题”呢?我从来没有讨论国国际羽联是否歧视中国,也从来没有说这次的事件是“中国运动员”有理。我说的,一直是包括六位外国运动员在类的八位运动员的整体事件。可惜,你一直回避讨论那六位国外运动员。如果你能够直面那六位国外运动员的被罚,你自己就同意我的观点了。

也许你不是有意回避她们这些外国运动员,而是你的“中国情结”太重了。

你是佛教徒,我讲个和尚的故事。

有个小和尚和老和尚要过河,河边一个弱女子也要过河,但是小女子怕水不敢过。老和尚二话没说,把小女子抱起来就过河了。小和尚眼看着老和尚抱起女子,不禁目瞪口呆,脸红耳赤。喃喃地跟在老和尚后面,无比痛苦。终於,他鼓起勇气问老和尚:法师,你怎么可以抱一个女子呢?

老和尚说:是吗,是个女的?我刚才只是抱了一个人过河。你怎么还记得她是女的呢?(坦白一下:这最后一句是我编的。:blowzy:)


严重声明,我没有为李永波打假球而叫好。我前面不是说了:这次比赛很ugly。我想让大家认识到的是:要避免以后出现这样的丑陋比赛,惩罚运动员不是正确和公平的方法,而是改正规则。

我甚至一再声明,我没有针对中国运动员来讨论这个事情,而是所有八个运动员作为一个整体。资深,你似乎跟眯眯哥一样,总是着眼在中国运动员身上来分析这个事件。
 
好像大家都在赞扬何智丽。我也赞扬何智丽。

有几个人注意到,何智丽被要求的让球,跟这次八位运动员的消极打球,有什么性质上的区别?
 
闹兄,我也不是针对中国运动员说的,前面解释过提于王因为她们带头故意输球的,也因为她们是世界排名第一,更因为我强调的是她们2个输球不是为了自己个人以后比赛容易,她们是“为国输球:blowzy:”或者讲为李永波输球的

我们双方观点都很明了了,我也说过了,没有对错,只是各人看比赛的角度不同,没什么大不了的,也没必要一致

刚才看到有人发了姚明谈这次输球,我与他观点很接近,但是没有姚明讲得好,他真是个非常睿智的人:cool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5/thread1125209.html
 
一直到现在为止,我都不懂为什么还有人认定故意输球是国际羽联规则的问题.
如果国际羽联的规则导致不输球不能进入下一轮,那毫无疑问,国际羽联的规则是白痴规则,运动员要晋级只有输.

现在事情的本质很清楚,连故意要在下一论避开强的对手都不是,是想耍花枪,拿到金银牌而不是金铜牌. 客观上是故意输,选下个对手,客观上也让其他的队学榜样,也故意输球选对手.如果不违法,就可以做,想办法不让对手晚上休息,或者不小心给点不干不净的食物让对手吃,应该也都没有问题吧?

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说“现在事情的本质很清楚,连故意要在下一论避开强的对手都不是”?很多人,包括很多国外的体育专家和记者,都认为这八个运动员假打,就是“故意要在下一论避开强的对手”。

现在回应关于国际羽联规则的问题,这问题是前面很多朋友们提到的,包括细麦粉。(呵呵,我讲话有点体育专家的样子了。没办法,真正的专家们都装傻。我是班门弄斧。讲得不对,请猛烈批判指正。)

这次比赛,用的是国际羽联刚刚制定的新规则。其中的毛病就是:按照这个规则,将让运动员进入一种状态来决定下一轮的资格比赛跟谁打。也就是说,无论打赢或打输,都可以进入下一轮资格赛,但是对手不同。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说,无论A阶段的比赛输赢,你都有资格进入下一场B阶段的比赛,打赢了B阶段的比赛,你才可以进入C阶段的比赛。因此,A阶段的输赢不重要,你的目标是要打赢B阶段的比赛。而B阶段的比赛跟谁打,取决于你A阶段的比赛结果。如果你A阶段输了,是面对B阶段的一个对手甲,如果你A阶段赢了,你面对B阶段另一个对手,算是乙吧。

现在,如果一切正常,大家都把水平发挥出来,这个规则没有什么问题。A阶段赢的人一般跟A阶段另一组输的人打。所以,A阶段打赢的话,在B阶段面对弱者更有机会打赢。(正如共产主义和公有制社会,如果大家都以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制度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比赛中水平非正常发挥其实是常见的现象。所以,在A阶段真正打输的,并不一定是水平低的组。也就是说,如果另一组的A阶段比赛非正常发挥,那么你在A阶段打赢,就必然在B阶段面对另一组实力强的那位,如果你在A阶段打输,就可以跟另一组实力弱的那位打。

这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如果大家都不清楚彼此的实力,那么你应该相信A阶段打输的,一定是比较弱的。所以,你应该相信比赛规则产生的结果,只管低头打球,不要去分析对手实力。(这就是爱因斯坦反驳我的理由)。

问题是,大家都是羽毛球场上的常客。大家都知道彼此的实力。所以,只要用点脑筋,你就知道A阶段非正常打输的那组,其实是实力最强的,为了避免在B阶段跟这个假的“弱组”比赛,你最好在A阶段输球。

这就是这次比赛出现的情况。被指控消极打球而开除的八对运动员,都是为了避免下一阶段遭遇中国强劲对手,而选择打输。具体情况我不重复了。

这个比赛规则设计得太理想化,以为所有的比赛都是正常发挥,却没有考虑到非正常发挥这个常见的情况,导致运动员进入这个状态:为了最终能够获得最好成绩,尽量避免打赢。

一个规则,就是应该把可能的漏洞给考虑到,并设计出能够在各种情况下都刺激运动员(参与者)最大积极性地参与的刺激机制。依靠道德和自觉性来完成制度运行的,肯定不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制度。正如社会主义公有制要失败一样,因为它提供了很多制度漏洞。

在一个不合理的制度框架下,我们尽可以强烈批判参与者缺乏道德良心,而避免承认制度不合理。但是,那样的制度必然继续导致“缺乏道德良心”的现象出现。

只有面对制度缺陷,找出漏洞,弥补它,才能真正避免错误继续出现。
 
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说“现在事情的本质很清楚,连故意要在下一论避开强的对手都不是”?很多人,包括很多国外的体育专家和记者,都认为这八个运动员假打,就是“故意要在下一论避开强的对手”。

我笑了,中国那队组合,故意输,去打另一组排名第一的队伍.难道是要避开强手?
你比较下那组第一和第二,看看哪个强?
其他人说的,包括很多国外的体育专家和记者的话,也是不一定对的,要用自己大脑分析一下才行的,不能别人说的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就拿来用.
或者,你其实真是一点不懂?
 
闹兄,我也不是针对中国运动员说的,前面解释过提于王因为她们带头故意输球的,也因为她们是世界排名第一,更因为我强调的是她们2个输球不是为了自己个人以后比赛容易,她们是“为国输球:blowzy:”或者讲为李永波输球的

我们双方观点都很明了了,我也说过了,没有对错,只是各人看比赛的角度不同,没什么大不了的,也没必要一致

刚才看到有人发了姚明谈这次输球,我与他观点很接近,但是没有姚明讲得好,他真是个非常睿智的人:cool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5/thread1125209.html

我刚才心里就在想,也许你是把原因归结于是中国运动员带了头,所以你还是把这次事件归结于中国的体育制度。

中国运动员这样打,是因为前面一组实力强大的中国运动员意外输了球,成了小组第二。在这样的规则下,会思考的运动员都知道,最好自己是小组第二,以避免跟那组实力强大的中国运动员很快相遇。这种做法,无论是中国运动员先带动起来的,还是别国运动员先开始做的,只要有这样的规则,就有这样的想法,运动员做不做得很明显,那是另一回事。这就是我为什么坚持,这个事情跟中国运动制度没有什么太大关系。是国际羽联这个新规则造成的。

好像你也几次提到,如果是制度,为什么现在才出现?难道你不知道,这个新规则是第一次用在奥运羽毛球比赛上?想想好了,第一次用这样的新规则,马上就出现三个国家的八个运动员选择打假球,是新规则引起的原因可能性大,还是中国体育制度引起的可能性更大?
 
我笑了,中国那队组合,故意输,去打另一组排名第一的队伍.难道是要避开强手?
你比较下那组第一和第二,看看哪个强?
其他人说的,包括很多国外的体育专家和记者的话,也是不一定对的,要用自己大脑分析一下才行的,不能别人说的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就拿来用.
或者,你其实真是一点不懂?

我今天遇到太多真正的专家了。我真是个幼儿园学生。没资格参与讨论了。拜拜。(因为我的意见表达完了。:))
 
我刚才心里就在想,也许你是把原因归结于是中国运动员带了头,所以你还是把这次事件归结于中国的体育制度。

中国运动员这样打,是因为前面一组实力强大的中国运动员意外输了球,成了小组第二。在这样的规则下,会思考的运动员都知道,最好自己是小组第二,以避免跟那组实力强大的中国运动员很快相遇。这种做法,无论是中国运动员先带动起来的,还是别国运动员先开始做的,只要有这样的规则,就有这样的想法,运动员做不做得很明显,那是另一回事。这就是我为什么坚持,这个事情跟中国运动制度没有什么太大关系。是国际羽联这个新规则造成的。

好像你也几次提到,如果是制度,为什么现在才出现?难道你不知道,这个新规则是第一次用在奥运羽毛球比赛上?想想好了,第一次用这样的新规则,马上就出现三个国家的八个运动员选择打假球,是新规则引起的原因可能性大,还是中国体育制度引起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真象你说的那样,大家都不要小组第一了,全去争第二
体育比赛,意外爆冷,也是一个看点,如果都象你这样想法,体育比赛会失去多少可看性啊,比赛难道不是为了赢吗?
 
我今天遇到太多真正的专家了。我真是个幼儿园学生。没资格参与讨论了。拜拜。(因为我的意见表达完了。:))

讲老实话,这事情吧,智商正常的人都很容易搞清楚的,要专家干啥?
事实摆在那里,首先要承认事实,至于个人的观点,承认事实后,你想表达啥都没问题.
如果简单的事实都不去看,或者不愿意去面对,那还讨论啥呢?
为了辩论而辩论,在我眼里,是吃饱了撑的偏执狂的反应
 
呵呵,刚在网上搜到了这个,觉得讲得有些道理。


羽毛球赛制弊大于利 世界羽联所作所为确有不妥

。。。。。。

  质疑1  分组是否合理

  任何一种比赛,运动员所想的当然是能够取得比赛的胜利,在比赛中争着输,这是有违奥林匹克精神的,不过,也就是由于本届奥运会羽毛球比赛的规则有漏洞,这才出现运动员争相求败的闹剧。

  在伦敦奥运会之前,历届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都是采取单场淘汰制,但是,本届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所采取的则是小组赛加淘汰赛的赛制。虽然,世界羽联解释说,这么做是为了能够给水平较低的参赛选手更多的比赛机会,而不是来伦敦“一日游”。不过,这样的说辞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在奥运会的网球赛场上,一直都是采取单场淘汰赛。而且,在比赛的前几轮中,排名低的选手所要对决的都是种子选手,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高水平的选手在决赛中相遇,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届奥运会羽毛球单打小组赛中,由于参赛的人数不足,甚至还出现了俩人一组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之后,这个小组赛无疑就是一场淘汰赛。

  质疑2   能否同时开赛

  国际羽联显然有两个问题考虑不够周全,一个就是在新赛制出炉之后,各羽毛球强国就开始了同一种担心如何避免本国选手在决赛之前过早相遇,而这恰恰是“消极比赛”产生的根本原因。

  其实,最终会导致出现最后一轮让球、消极比赛等情况发生的原因,就是采取了小组赛的赛制。不过,这种情况也不只是在本届奥运会羽毛球场出现,为了避免参赛队伍作弊,世界杯等赛会式足球比赛在小组赛最后一轮均采用了同时开赛的办法。

  虽说羽毛球和足球比赛不同,不可能做到同时结束比赛,但是,如果本届奥运会羽毛球小组赛的最后一轮实施同时开赛,这样的话,应该还是能避免选手们出现消极比赛的情况。

  比赛规则需要在不断的修改中完善,可是,完善永远是相对而言的。运动员为了获胜而消极比赛,而观众们到场为运动员加油,是为了能够看到高水平的发挥、精彩的比赛,其间的平衡点确实难界定。

  质疑3  啥是“合理让球”

  本届奥运会上,如果于洋/王晓理不去管所谓的战术的话,可以一路毫无顾虑的打好比赛,不过,球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采取一些手段也是情有可原。不论孰对孰错,显然于洋/王晓理两位运动员为这个有漏洞的规则买了单。

  羽毛球这项世界球类速度最快的运动终于在1992年加入了奥林匹克大家庭,而且此前五届奥运会羽毛球赛在采用单败淘汰赛制下进行得顺风顺水,未出现任何有悖奥运精神的言行。

  在本届奥运会上采取了小组赛,就出现问题了。其实,但凡是采取小组赛制的比赛,都有可能会出现“让球”、消极比赛的情况。不过,什么是“合理让球”?“合理让球”与“假球”的界限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能解释清楚。虽是这样,有一样是运动员们必须去尊重的,那就是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精神,如果一场比赛中,连这点都不能保证,那就可以考虑再次更改赛制,采用淘汰制一场比赛定胜负吧。
  
羽联“脑残规则”

  七分制,太折腾:以前羽毛球实行的都是15分制。在2000年世青赛上,国际羽联首次试用七分制,2002年的全英公开赛,首次使用5局7分的新赛制。但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高手之间的比赛时间缩短、激烈程度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经典之战也减少,羽毛球比赛反而受制于“7分制”。

  教练场外可大声指导:国际羽联决定从2005年8月份的世锦赛开始,试验一系列改革措施,取消发球裁判,发球可以大力扣杀,教练可以在场边大声指导等。

  “裙装令”闹剧:从去年从6月1日开始,国际羽联强制执行女选手穿裙装比赛。去年的苏迪曼杯上,国际羽联曾经限定女选手必须穿上裙装比赛,否则将被取消参赛权。这项决议遭到包括中国队在内不少女选手的反对。

http://2012.titan24.com/2012-08-03/246002.html
 
谁为于洋、王晓理买单?

。。。。。。

  以输球的方式来保证中国军团能够多拿一块奖牌,这也是唯一可以被大家接受的理由,但是,相信这样的决定绝不是于洋和王晓理两名运动员能够决定的事情,作为一对配对两年来几乎没有品尝过失利滋味的组合来说,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吞下一场失败绝对是令人痛不欲生的经历,可作为运动员,她们为了某些“利益”又只能选择服从。


  另一方面,在奥运会的羽毛球赛场上同时出现三个国家、4对选手不约而同消极比赛、故意输球,这说明国际羽联在规则上确实存在问题。
在本届奥运会羽毛球比赛上,出于让每位(对)选手、特别是低水平选手多打几场比赛的设想,国际羽联一改前五届奥运会上的单败淘汰赛制,重新选择先小组赛、后淘汰赛的规则,而这一规则,以前就被媒体和球迷诟病,因为这种赛制容易诱发那些实力较强的运动员去创造机会,主动选择下轮对手。

  选择一个较弱的对手,避免与队友互相内耗,在竞技场上并不鲜见,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几乎每届都能见到这样的场景,就在8月1日进行的奥运会女足小组赛上,世界冠军日本女足与实力远逊于自己的南非队互交白卷,战成平手。这也是一场公认的“消极比赛”,因为对日本女足来讲,平局意味着他们不必转战格拉斯哥,与美国队或法国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碰面。相反,她们可以留在加迪夫,与英国队或巴西队碰面。但是,由于默契球在足球场上太过常见,因此,国际足联选择了缄默,而日本女足也就成为规则的最大受益者。

  从这一点上看,于洋和王晓理更像是双重受害者。

  此时此刻,相信心里最难受的就是于洋和王晓理两个人,因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们本来很有可能在几天之后站在奥运会金牌的领奖台上。过去四年的努力,在这一刻就这样化成了泡影。

  羽毛球史上第一对获得世界羽联年度最佳的双打选手,第一对世界排名积分超过10万分的选手,第一对包揽年度所有五站顶级赛冠军的球员,连续480天保持外战不败……从2010年9月正式以国羽新组合身份亮相至今,于洋和王晓理在不到两年里,创造了多项纪录,她们的实力甚至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赛前曾毫不掩饰地对记者说,于洋和王晓理是中国队最稳定的奥运夺金点。

  再往远说,于洋和王晓理为了参加奥运会所做的努力和付出,作为局外人的我们很难能够理解,从小就离开家庭进入运动队接受专业训练,每个运动员都带着一身的伤病,一直要等到退役后,生活、工作一切才能重新开始。这一切的付出,都是为了能够在奥运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然后,这一切,都随着一场“消极比赛”而付诸东流。

  谁该为受损的中国代表团形象买单?谁又该为于洋和王晓理多年的付出和努力买单?(王 东)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20803/newgx501b6fc9-5794326.shtml
 
我和姚明的看法差不多



闲哥,还是不一样。这次处罚的就是比赛对抗的消极,叫屈的恰恰是整体战略。如果孙膑让马在场上爬着比赛,当时就会处罚了 - 砍头。 因为他侮辱、戏弄了观众,戏弄了另一参赛方 - 齐威王
 
你是在说我吗?我啥时成乐子了?:p
看你们俩个观点相似,名字里的乐和闹又有相重的意思,知道那样叫你们俩个不会计较,那些巧合觉得有意思,就那样叫了~~:blowzy::p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