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王输球,田忌赛马,兼谈人的智力差异

秘密哥,羽球的这个先小组,后淘汰的赛制,跟足球世界杯,欧洲杯的有啥不同,为啥在足球里没有见过守门员往自己球门射门的?

没有本质不同的,小组赛成绩带到淘汰赛的最大好处就是全力争胜,争取以第一身份对另一组的第二。可是也有问题,譬如,巴西队万一爆冷输球,以小组第二出线,那么你拿小组第一不是自己作死。所以,一般比赛都是同时开战,把让球,挑对手的可能降到最低。



羽毛球为啥不一样,比较麻烦的。因为这不是一国出一对的问题,几个国家垄断了比赛,所有8对选手有可能只有4,5个国家,同族相残很容易在小组赛后的非重新抽签的淘汰赛中出现,所以让球的可能是很大的。



这赛制在奥运之前就公布了,李永波假如认为这赛制不好,早就应该complain,他可聪明了,因为对中国对有利,两强打得好,都得第一,可以不用在淘汰赛自相残杀。可另一对输了,只能拿金牌,铜牌。他又想要金牌,银牌,所以进行运作了。才有此风波。



比较可观的说,出现这种比赛,赛制肯定是有问题的,但你要了解羽毛球的现状很难有完美体制。要么一国出一对,要么小组赛后重新抽签淘汰赛,这样对中国人更不利。因为本来可以靠实力掌握都命运交给老天了。



再说为啥足球不会出现往自己球们射门。这就是体育道德问题了。有时候,无论国家,球队,球员,脸还是要的。这是一种底线。所以你可以看到双方不尽力,有可能不上主力,有可能后场一直倒角,有可能故意禁区犯规给你点球,但绝不会明目张胆的有意朝自家球门踢。
 
:cool::cool:多谢秘密哥的详细解答

再看冰球NHL82场常规赛打到70场左右,有的队就确定出不了线进入不了季后赛了,那么是不是这个球队后面的比赛就随便打或者随便放水呢?事实是这么多年来NHL没有发生于王这样公然丑陋干的,出不了线的球队照样认真比赛

大伙基本同意运动员有没有必要去取悦观众。确切一点讲,主流的竞技体育比赛中,只有奥运运动员可以坚持这个原则不去取悦观众。其他的,NBA、足球世界杯、NHL,如果他们将球往自己门里灌,后果会怎样?他们可能会被观众抛弃,后果很严重。也就是说,Sportsmanship在商业比赛中得到某种程度的保护,遗憾的是奥运会是一场政治体育秀,比赛结果严重高于比赛过程,观众被忽视,至少对于中国来讲是这样

--在这里,“取悦观众”被当成sportsmanship的同义词了,不准确,但不影响俺要表达的意思

老闲谈到智慧问题,中国在跳水、乒乓、羽毛等诸多运动项目中具有如此统治力,仍然在争取“金牌全揽”,仍然在利用规则漏洞去寸土必争,这是小聪明,不是智慧,甚至是愚蠢的

前面有人说过,中国过强的统治力,会影响他们在其他国家的普及。当然有人说,他们爱玩不玩管他们?其实不然,长期以往,观众兴趣减少,就没有人建议减少、取消这些项目的金牌数量? -- -- 说明,俺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至少在体育领域内,对国家利益、自豪感等全无兴趣, 这里是退一步说明问题

西方有些运动/运动员过度商业化,中国奥运商业化的同时,更突出的是体育被政治化了

结论是,政治化比商业化更加扭曲了运动的纯洁性。也坚决赞成salas对奥运会类似的意见:

现代奥运会的确变得很铜臭有些偏离了奥运精神 。。。
 
我也认可老九和秘密哥的意见,规则本身是对中国有利的,因为它给操纵比赛提供了空间,而中国操作比赛结果的能力最强,质疑规则不合理是不成立的

在此规则下,队员保存实力、争取一个好的位置,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认可的。“认真对待每场球、try the best”仅是一个比较宽松的方向性指导,消极比赛只要不太过分,会被组织者和观众接受的。但是,于王那场球,是没有底线、没有任何借口的毫无廉耻

再谈到如何处罚运动员的问题。窃以为组织者仅针对运动员的处罚无可厚非,因为作为成年人的这些奥运选手,他们是独立的、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中国运动员算是另类,组织者没有责任去考虑中国的特殊性

遗憾的是,作为受害者的于王,没有得到类似韩国教练那样的保护,相反在第一时间就被抛弃了,这才是最令人寒心的
 
有时候,无论国家,球队,球员,脸还是要的。这是一种底线。所以你可以看到双方不尽力,有可能不上主力,有可能后场一直倒角,有可能故意禁区犯规给你点球,但绝不会明目张胆的有意朝自家球门踢

有,前些年在亚洲发生过,好像是泰国和什么队比赛的时候,两只队伍为了避开另一个小组的第二名越南队,最后居然向自己门里踢球,我看过录像,场面极其诡异。最后的结果好像是一堆球员被终身禁赛。
 
规则本来就没问题,那个规则可以讲是中国人参与搞的,能害中国队吗

李永波讲是坏人(指的是中国人)要害他, 李再次完胜

闲老师啊,在最前面我就问你了,李的算计很成功,可是对于和王来讲,怎么算啊:blink: 那个金牌应该挂她们俩脖子上的(至少她们是这么期望这么努力4年的), 现在金牌没了,大把的银子没了:(

我说规则有问题是基于2个事实:
1. 这次奥运有3个国家4对8个运动员采取了“比输”的行动。
2. 国际羽联还是奥委会负责人已经声明要修改规则。

对中国人有利的规则就一定是完美的规则了?


关于李的算计很成功与否,我在这个帖子里已经回答你了:

这个我同意。如果齐威王因为他的上等马跟下等马比受到了侮辱,将孙膑田忌杀了, 而孙膑没有考虑到这一层, 那么孙膑就不智慧了。李永波没想到世界羽联和奥委会这么无耻,显然李永波不如孙膑。

但是, 如果有人还在抱怨打假球, 消极,表演得不够好, 伤害了6000买票看赛人的感情,这就是我说的智力问题了。

白毛女被逼进深山, 智力正常的人都只能怪罪那个万恶的制度。如果你因为她年纪轻轻就一头白发有碍观瞻而迁怒于白毛女, 那就是我说的智力问题了。这种人判断事物对错无法摆脱个人情感, 将一些出现频率高的事件说成是必然事件。 针对于王的例子来说, 他们认为符合奥运精神的比赛一定是有观赏性的, 如果某个比赛观赏性差,令人厌恶,那肯定是运动员有问题。 这种人的另一个特点是抓不住事物的本质, 对于奥运目的到底是争夺奖牌还是搞友谊或者是表演他们分不清楚,他们的观点在这几个不同的走向之间摇摆。 跟他们争论永远没有结果。这也是我说的智力问题。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5/thread1124022-8.html#post7598359
 
:cool::cool:多谢秘密哥的详细解答

大伙基本同意运动员有没有必要去取悦观众。确切一点讲,主流的竞技体育比赛中,只有奥运运动员可以坚持这个原则不去取悦观众。其他的,NBA、足球世界杯、NHL,如果他们将球往自己门里灌,后果会怎样?他们可能会被观众抛弃,后果很严重。也就是说,Sportsmanship在商业比赛中得到某种程度的保护,遗憾的是奥运会是一场政治体育秀,比赛结果严重高于比赛过程,观众被忽视,至少对于中国来讲是这样

--在这里,“取悦观众”被当成sportsmanship的同义词了,不准确,但不影响俺要表达的意思

老闲谈到智慧问题,中国在跳水、乒乓、羽毛等诸多运动项目中具有如此统治力,仍然在争取“金牌全揽”,仍然在利用规则漏洞去寸土必争,这是小聪明,不是智慧,甚至是愚蠢的

前面有人说过,中国过强的统治力,会影响他们在其他国家的普及。当然有人说,他们爱玩不玩管他们?其实不然,长期以往,观众兴趣减少,就没有人建议减少、取消这些项目的金牌数量? -- -- 说明,俺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至少在体育领域内,对国家利益、自豪感等全无兴趣, 这里是退一步说明问题

结论是,政治化比商业化更加扭曲了运动的纯洁性。也坚决赞成salas对奥运会类似的意见:


我们说运动员有没有必要去取悦观众, 但是组织者和规则制定者必须要考虑大众兴趣。 如果你要求每个运动员每次比赛都必须配合组织者取悦观众,那就必须将这个规则写进奥运守则。

转一篇mitbbs的说法供你参考:

发信人: imfool (imfool), 信区: Olympics
标 题: 再话女双,不吐不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5 18:20:54 2012, 美东)

打电话回国跟朋友聊了女双的事情,感觉他对女双很不愤。我也很不理解他的不愤,跟他理论一番。所以说这件事是一个争议事件,有人挺,有人贬。

大家最大的争议时,消极比赛把球迷和场边观众当猴耍,我只能说这些观看者都是些伪球迷,根本就没搞明白规则,就不明白这场球的看点在哪,这场球的看点就是保护自己不要受伤(参见汪鑫),不要耗体力,即活动了身体,又避开另一边的强队。

很多人反映很业余水平,作为你运动员和一个球队有必要每场比赛都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有必要为了一个不好的排名争得你死我活吗?如果林丹每把都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在碰到低水平球员,狠刹,不惜体力去救球,让对方只得5,6分,这样有意义吗,把自己搞伤了有意义吗?

如果不争胜单场的胜利就是消极比赛,那这样例子太多了,李宗伟大比分落后林丹第二句,最后一两个球放弃,是不是可以按消极取消比赛资格?NBA、足球赛场上最后的2,3分钟垃圾时间。竞技体育中太多这种例子了,想起我么有一年甲B,最后一场两队打平就晋级,输了就可能沦为第三,这个时候两个队有必要大打出手吗?球迷或者电视观众会觉得无聊吗?

所以说,说看了比赛就怎么怎么的人根本就是不懂羽毛球,根本不懂比赛规则。根本就不明白积分排名,根本不懂竞技体育的本质。运动员练了一辈子为了什么,为了打出漂亮,紧张扣人心弦的比赛?如果能大比分赢谁愿意搞得那么惊险?这些人完全就是脱离了实际情况,去看热闹去了。话说回来,作为看热闹看到这么一场千载难逢的求输的比赛是不是应该庆幸,跟着起哄啥呢?素质!!!

最后我觉得羽球运动员比英国队的自行车赛艇运动员强多了,前者只是利用规则,后则明显是欺骗投机,规则肯定没有比赛落后故意摔倒可以从赛,肯定没有落后故意船坏了(运动员聪明了,死不承认)可以重赛,骗子!!!奥委会居然解释说说没问题,到了中国运动员这边就成了什么违反奥运精神,可耻!!!这就是西方人的的虚伪,双重标准和无赖,就是那规则道德约束别人,对自己另一套标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自行车假摔)。西方人一贯这样,我们明白就是了。可我就是不明白很多我们的同胞,我们的媒体,我们的奥运代表团的某些人为什么就不支持自己人。正应了那句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最后强烈呼吁中国代表团把汪鑫比赛裁判告上法庭,给我们的运动员讨个说法。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Olympics/31696063.html
 
老闲,你看过全场6000人一起嘘声的比赛吗?

别瞎说了,保存实力,上替补,最后一球放弃,都很正常。但不能朝自己球门踢,朝自己篮筐投。这是底线。

无论咋说,这就是ugly match,而且必将写入史册。

至于坏的影响,下届奥运,直接取消。



英国那个判罚很有问题,不过体育里有“裁判优先”法则,为了维护当值裁判的权威,在以前没有先进设备看录像时,一切有裁判说了算。

现在有了录像,但裁判改不改判还是5,5开的。

当然,最后是主场因素起作用,这个都知道。

但有人说过这种行为很好吗。

当然我自行车不懂得,这场比赛也没看,纯瞎猜的。
 
闲老,你转载文章里这些例子,跟这场“比赛”边都没拉上, 完全不同性质的

:cool::cool:
别瞎说了,保存实力,上替补,最后一球放弃,都很正常。但不能朝自己球门踢,朝自己篮筐投。这是底线

回到规则和“取悦观众”问题:

对于竞技运动,运动员可能不需要去“取悦”观众,但是组织者需要去“取悦”观众,很简单,没有观众的支持,任何现在竞技运动都活不下去,包括政治化了的奥运。同时,商业化程度高的NHL、NBA,球员可能也需要去取悦观众

取悦观众与sportsmanship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取悦观众的行为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sportsmanship。于王事件不是一个取悦观众的问题,而是100%属于sportsmanship的范畴; 不是要于王去“取悦”现场和千百万电视机前的观众,而是的对观众最基本的respect,和对sportsmanship的起码respect

不管从sportsmanship上,还是保护自己的利益(最终需要取悦观众),还是从规矩看,IOC和羽联的决定都是无可指责的

竞技体育只看结果,还是需要关注过程;更快更高更强与重在参与的关系,窃以为属于价值取向问题,不争论;sportsmanship与价值观无关,谁都必须遵守的
 
哈佛教授力挺中国女羽:输球很明智


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费德曼撰文支持因为消极比赛而遭到处罚的羽毛球女双选手,他认为为了赢得桂冠而策略性地放弃比赛没有违反奥林匹克精神,而且在其他比赛中充斥着这样的例子。他也指出,奥林匹克的神圣性已经让位给了商业价值。

针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比赛中,中、韩及印尼三国的选手因为涉嫌消极比赛而被取消参赛资格的事件,争论其实一直不断。日前,美国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诺亚?费德曼在美国媒体《Newsday.com》上发表评论文章,力挺四对被处罚的女羽选手,他认为她们在比赛中故意输球是明智的,这个事件并不能称为奥运会的丑闻。

费德曼:故意输球很明智,没有违反奥林匹克精神。

费德曼首先在文章中引用了阿尔及利亚中距离跑选手马克洛菲消极比赛的例子:在8月6号的800米预赛上,作为1500米项目夺金热门的马克洛菲为了集中精力冲刺该项目的金牌,在800米的预赛中从比赛开始他就故意落在队伍的后面,随后他完全停了下来并离开了田径赛道。随后国际田径联合会以马克洛菲“未能诚实地完成比赛”为由,决定禁止他参加奥运期间的其他赛事。阿尔及利亚代表团则以马克洛菲膝盖上有伤为由向伦敦奥组委申诉,该申诉被伦敦奥组委接受,而马克洛菲则被允许继续参加1500米决赛并在比赛中获得了金牌。

费德曼表示,马克洛菲根本不可能膝盖有伤,他是明知道参加自己夺金机率很小的800米的比赛会影响他在1500米比赛中夺金,他是理性地放弃掉了比赛。而中国、韩国以及印尼的羽毛球女双选手也是同样基于理性才放弃掉比赛,日本女足为了不用跋涉至苏格兰进行下一场的比赛而使用了大部分的替补故意和南非打平也是运动员理性比赛的例子。

到底为什么面对运动员为了赢得桂冠而采取一些理性的行动时人们会认为他们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呢?费德曼认为运动员都想要“诚实地”赢得奖牌,但是运动员也知道赢得桂冠最好的方式就是集中精力应付重要的比赛而在前期的一些意义不大的比赛中不拼得那么凶,而这样的做法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没有任何的不诚实的成分。

费德曼分析道:人们都认为奥林匹克是非常神圣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都应该在所有比赛中全力挑战对手,只有这样他们才算是遵守了参加比赛前所宣读的奥林匹克誓言。但是,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过于理想化的理念,与现实并不相符。实际上,包括奥林匹克的比赛在内,在平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策略性比赛的例子,比如田径选手和游泳选手在预赛中保存自己的实力;篮球队或者足球队在确定晋级后为了避免主力受伤或更有利的排名而派出替补、放弃比赛等。

费德曼指出了阿尔及利亚田径选手马克洛菲的行为和羽毛球女双选手行为之间的不同之处:马克洛菲完全放弃了800米这个项目的比赛,为了能在另外一个项目中夺金,而羽毛球女双选手只不过放弃掉女双比赛中的一场,她们没有放弃掉整个项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洛菲的行为比羽毛球女双选手们的行为更加恶劣,但是他却申诉成功了。

最后,费德曼指出,奥林匹克的娱乐价值可能才是羽毛球女双选手被处罚的重要原因。奥运是一盘大生意,组织者们希望比赛选手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赛事的商业价值,这从伦敦奥组委主席柯伊对于羽毛球女双消极比赛事件的评论就可以看出这一事实:“在这样的比赛中,没有人会想要观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观众支付的门票钱和赞助商的赞助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奥林匹克的神圣性。运动员不只是运动员了,他们还是表演者,负有取悦观众的义务,赢得比赛已经不再重要了。

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两个经济利益的较量:运动员希望赢得金牌,因为金牌不但能带来荣誉,还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而付出了费用、成了消费者的观众则希望自己能看到精彩的比赛,但是讽刺的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自己的生活确实充满了各种各样为了胜利的策略性放弃。

http://2012.163.com/12/0811/17/88L36VTB000506A2.html
 
共有 12 条留言:
iggy 于 2012-08-12 14:14:29 的留言:
顺带提一句 这个教授很帅 =)
beetle1986 于 2012-08-12 13:05:59 的留言:
说得太对了,真正违背奥林匹克精神的是奥组委,他们为了实现经济利益取消了追求最
终金牌的运动员比赛资格
erli03 于 2012-08-12 12:47:03 的留言:
没时间,简单表明态度(本来我当初就想长文表述类似思想的):

▲支持和赞该哈佛教授!这才是人类的真正智囊(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精菁和良心!

▲“奥林匹克的神圣性已经让位给了商业价值。”——说得太好了!而且,我100%肯定
:只要是当前的纯资本主义——甚至只要是以资本主义为唯一根基的任何主义——主宰
人类世界,这个事实就不可能改变!

▲奥运全力以赴比赛的要求应建立在公平基础上!我100%肯定(虽没有查细则)奥运羽
毛球比赛的分队不够公正!

比如应该尽量让同国队在尽可能晚的比赛中才碰头!

比如应该公开抽签分队、或电视直播随机数生成分队(仍应规避同国队过早相遇)!

比如应该规定胜负结果对参赛两队中某队已经完全无意义的比赛不再举行——比如,已
稳出线的队A和其它某队B交手,在制订规则时就应考虑到A已勿需尽力、A可能为需要而
故意平或负给B这些可能,这类都不应再比赛。

▲首先要有完善公正有德(!)的规则——当前奥运规则100%不完善!可被人(主办国
、参赛国等等)利用规则进行不公平比赛的地方太多。

然后要有完善公正有德(!)的仲裁体系!看看主办方英国不公正对待参赛国中国的种
种丑恶。

这其中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当前中国的法律制度、法官体系……


没时间措辞,但大致意思应表达到位了。

PS1:如果哪位有英文原文的link,还请告知,谢谢

PS2:我并不是奥运迷,迄今为止一场比赛都没看(没时间和心情),但我同样为中华
民族(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奥运健儿的得胜、历史性的超越突破而欢欣鼓舞!一
样为中国队在英国主办的本届奥运会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怒火中烧!

PS3:借机表明我对刘翔所谓假跑表演一事的态度:我也强烈反对(但没有时间相关发
文)攻击刘翔!己所不欲(爱国为国还被冤!),勿施于人!
nj2008 于 2012-08-12 12:39:42 的留言:
好像英文版里说阿尔及利亚的马克洛菲自己并不想跑800米,而是领导非要他跑。
damoguxing 于 2012-08-12 12:14:27 的留言:
逻辑清楚,很不错
sill 于 2012-08-12 10:32:11 的留言:
this professor is making a good point. We should recommend him to write
an article to Nature!
yibee 于 2012-08-12 02:41:14 的留言:
哈佛教授。。。
obarren 于 2012-08-11 23:32:22 的留言:
哈佛教授水平so so


【 在 gofishing (carnegie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次10米台的金牌铜牌都要取消,他们在预赛中没有尽全力,甚至故意
: 跳出低分来迷惑中国队,完全违背了要尽力比赛的奥林匹克精神。


gofishing 于 2012-08-11 22:42:28 的留言:
这次10米台的金牌铜牌都要取消,他们在预赛中没有尽全力,甚至故意
跳出低分来迷惑中国队,完全违背了要尽力比赛的奥林匹克精神。
heyes 于 2012-08-11 22:36:51 的留言:
说得非常好!

那几天, 在美国NBC网站上, 我就大力发评论,批驳伦敦奥委会这种伪道士的做法, 其实
就是商业价值高于奥运精神, 还反过来自封奥运精神. 国际羽联几个月前仓促改规则,
就是一种商业利益行为,想多几场比赛,好多卖门票赢利.

其实中国,西方,这种妖言惑众的伪善做法到处都是,有名的国产论调就比如,方舟子的很
多"假打",这次伦敦奥运会对刘翔的恶意抨击.
mkvsshine 于 2012-08-11 22:15:12 的留言:
中国评价很高的田忌也消极比赛了啊,怎么能不拿出自己最好的马去和对方的好马比,
当时要在英国是不是也得禁赛了
dragonet 于 2012-08-11 21:34:55 的留言:
这几年是不是不搞辩论赛了,要不然这是个很好的论题。
 
共有 12 条留言:
。。。

老闲没有看到文学城上更多的留言?

其实道理和逻辑并不复杂,但是通过哈佛教授之口说出来就比较容易引起关注而已。

======
爱憎分明 发表评论于 2012-08-12 11:20:12
看来国际羽联只想运动员成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人。
直播 发表评论于 2012-08-12 08:08:53
其实裁判当时判罚中国女羽代表韩国女羽;韩国女羽代表中国女羽,再进行比赛,一场消极打假球的比赛立即又会变成一场积极的拼搏,这就可以满足双方都想输的愿望而又必须拼搏。有个故事:就是有两个骑手别出心裁想比谁的马最慢到达终点,但是不知道怎么比。一个智者知道了他们的想法,就告诉他们把坐骑相互换一下进行比赛,两个骑手恍然这是个好办法,于是两个骑手骑着对方的马并拼命鞭打,希望它能比自己的马跑得快...于是一场消极比赛又变成了积极比赛。
地球客旅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3:33:57
萨马兰奇和罗格之流需要为奥运会的堕落负责!--这也是老夫多年来一直在呼吁的!
zxxxz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2:50:41
合理利用规则,无可非议。没听说给奥运精神金银铜牌的。
mmf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1:11:02
羽球故意输球,技术上不可行,除非另一队想赢,如果两队都想输,那么只是在比谁脸皮厚
如果观衆不买票,电视不转播,不知如何照顾到商业利益
娇女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0:42:34
今天怎么就没见有SB们在骂什么“共匪”、“屁民”了呢?是否他们的主子出来讲了几句真话就不敢喷粪了?
totorover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0:36:59
不愧是哈佛教授!就是聪明!
相忘江湖72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0:29:53
不管怎样,那两个故意输球的女孩真是世界上最冤的人了,她们没有办法,苦练了那末多年,却被取消了比赛资格,她们也不想输啊,可得听领导的不是?不听的后果就是以后所有比赛都不让你参加,可听了又是这个结果。她们真比窦娥还冤啊。
charwu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0:11:15
楼下helloguys, 他的国家给他报的名,他后来想弃权时,已过了放弃的期限,所以不得不参加
helloguys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18:55:49
“他是明知道参加自己夺金机率很小的800米的比赛会影响他在1500米比赛中夺金,他是理性地放弃掉了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参加800米,只参加1500米不行吗?为什么既要参加又要放弃呢?
sanmudashu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17:00:36
西班牙男兰为了在淘汰
 
哈佛教授力挺中国女羽:输球很明智


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费德曼撰文支持因为消极比赛而遭到处罚的羽毛球女双选手,他认为为了赢得桂冠而策略性地放弃比赛没有违反奥林匹克精神,而且在其他比赛中充斥着这样的例子。他也指出,奥林匹克的神圣性已经让位给了商业价值。

针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比赛中,中、韩及印尼三国的选手因为涉嫌消极比赛而被取消参赛资格的事件,争论其实一直不断。日前,美国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诺亚?费德曼在美国媒体《Newsday.com》上发表评论文章,力挺四对被处罚的女羽选手,他认为她们在比赛中故意输球是明智的,这个事件并不能称为奥运会的丑闻。

费德曼:故意输球很明智,没有违反奥林匹克精神。

费德曼首先在文章中引用了阿尔及利亚中距离跑选手马克洛菲消极比赛的例子:在8月6号的800米预赛上,作为1500米项目夺金热门的马克洛菲为了集中精力冲刺该项目的金牌,在800米的预赛中从比赛开始他就故意落在队伍的后面,随后他完全停了下来并离开了田径赛道。随后国际田径联合会以马克洛菲“未能诚实地完成比赛”为由,决定禁止他参加奥运期间的其他赛事。阿尔及利亚代表团则以马克洛菲膝盖上有伤为由向伦敦奥组委申诉,该申诉被伦敦奥组委接受,而马克洛菲则被允许继续参加1500米决赛并在比赛中获得了金牌。

费德曼表示,马克洛菲根本不可能膝盖有伤,他是明知道参加自己夺金机率很小的800米的比赛会影响他在1500米比赛中夺金,他是理性地放弃掉了比赛。而中国、韩国以及印尼的羽毛球女双选手也是同样基于理性才放弃掉比赛,日本女足为了不用跋涉至苏格兰进行下一场的比赛而使用了大部分的替补故意和南非打平也是运动员理性比赛的例子。

到底为什么面对运动员为了赢得桂冠而采取一些理性的行动时人们会认为他们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呢?费德曼认为运动员都想要“诚实地”赢得奖牌,但是运动员也知道赢得桂冠最好的方式就是集中精力应付重要的比赛而在前期的一些意义不大的比赛中不拼得那么凶,而这样的做法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没有任何的不诚实的成分。

费德曼分析道:人们都认为奥林匹克是非常神圣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都应该在所有比赛中全力挑战对手,只有这样他们才算是遵守了参加比赛前所宣读的奥林匹克誓言。但是,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过于理想化的理念,与现实并不相符。实际上,包括奥林匹克的比赛在内,在平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策略性比赛的例子,比如田径选手和游泳选手在预赛中保存自己的实力;篮球队或者足球队在确定晋级后为了避免主力受伤或更有利的排名而派出替补、放弃比赛等。

费德曼指出了阿尔及利亚田径选手马克洛菲的行为和羽毛球女双选手行为之间的不同之处:马克洛菲完全放弃了800米这个项目的比赛,为了能在另外一个项目中夺金,而羽毛球女双选手只不过放弃掉女双比赛中的一场,她们没有放弃掉整个项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洛菲的行为比羽毛球女双选手们的行为更加恶劣,但是他却申诉成功了。

最后,费德曼指出,奥林匹克的娱乐价值可能才是羽毛球女双选手被处罚的重要原因。奥运是一盘大生意,组织者们希望比赛选手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赛事的商业价值,这从伦敦奥组委主席柯伊对于羽毛球女双消极比赛事件的评论就可以看出这一事实:“在这样的比赛中,没有人会想要观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观众支付的门票钱和赞助商的赞助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奥林匹克的神圣性。运动员不只是运动员了,他们还是表演者,负有取悦观众的义务,赢得比赛已经不再重要了。

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两个经济利益的较量:运动员希望赢得金牌,因为金牌不但能带来荣誉,还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而付出了费用、成了消费者的观众则希望自己能看到精彩的比赛,但是讽刺的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自己的生活确实充满了各种各样为了胜利的策略性放弃。

http://2012.163.com/12/0811/17/88L36VTB000506A2.html

党和政府不是教导民众不要挟洋自重吗,咋你们资深老左派也干着下作事 :tx:
 
党和政府不是教导民众不要挟洋自重吗,咋你们资深老左派也干着下作事 :tx:

我真没太注意他是洋人,我是注重他的哈佛大学教授身份。 你没看见我的标题里特别说明要谈人的智力差异? 我是假设哈佛大学教授的智商应该跟普罗大众的智商有差异 :D
 
我没注意文学城上的。 谢谢转贴!


老闲没有看到文学城上更多的留言?

其实道理和逻辑并不复杂,但是通过哈佛教授之口说出来就比较容易引起关注而已。

======
爱憎分明 发表评论于 2012-08-12 11:20:12
看来国际羽联只想运动员成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人。
直播 发表评论于 2012-08-12 08:08:53
其实裁判当时判罚中国女羽代表韩国女羽;韩国女羽代表中国女羽,再进行比赛,一场消极打假球的比赛立即又会变成一场积极的拼搏,这就可以满足双方都想输的愿望而又必须拼搏。有个故事:就是有两个骑手别出心裁想比谁的马最慢到达终点,但是不知道怎么比。一个智者知道了他们的想法,就告诉他们把坐骑相互换一下进行比赛,两个骑手恍然这是个好办法,于是两个骑手骑着对方的马并拼命鞭打,希望它能比自己的马跑得快...于是一场消极比赛又变成了积极比赛。
地球客旅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3:33:57
萨马兰奇和罗格之流需要为奥运会的堕落负责!--这也是老夫多年来一直在呼吁的!
zxxxz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2:50:41
合理利用规则,无可非议。没听说给奥运精神金银铜牌的。
mmf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1:11:02
羽球故意输球,技术上不可行,除非另一队想赢,如果两队都想输,那么只是在比谁脸皮厚
如果观衆不买票,电视不转播,不知如何照顾到商业利益
娇女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0:42:34
今天怎么就没见有SB们在骂什么“共匪”、“屁民”了呢?是否他们的主子出来讲了几句真话就不敢喷粪了?
totorover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0:36:59
不愧是哈佛教授!就是聪明!
相忘江湖72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0:29:53
不管怎样,那两个故意输球的女孩真是世界上最冤的人了,她们没有办法,苦练了那末多年,却被取消了比赛资格,她们也不想输啊,可得听领导的不是?不听的后果就是以后所有比赛都不让你参加,可听了又是这个结果。她们真比窦娥还冤啊。
charwu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20:11:15
楼下helloguys, 他的国家给他报的名,他后来想弃权时,已过了放弃的期限,所以不得不参加
helloguys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18:55:49
“他是明知道参加自己夺金机率很小的800米的比赛会影响他在1500米比赛中夺金,他是理性地放弃掉了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参加800米,只参加1500米不行吗?为什么既要参加又要放弃呢?
sanmudashu 发表评论于 2012-08-11 17:00:36
西班牙男兰为了在淘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