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在加拿大安家的解决方案

humanrights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31
消息
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放弃了国内的一切机会主义,告别了国内的所有亲戚朋友,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和煎熬,办完了数不清的令人愤怒伤心的手续,终于踏上了这块似曾相识的土地。四下张望,举目无亲,好不容易住进了北美特有的basement,感觉就象在国内沿海城市的民工。
这里的生活实在单调、乏味,特别适合有家、爱好和平宁静的温馨的家庭,对于家庭和孩子来说,实在太安全了,第三者都绝迹了。由于大家很少来往,连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大家恭恭敬敬,Excuse me不绝于耳,恍惚中好象跑步进入了共产主义。
难怪这么多人赶紧回国找MM,现在看来这确确实实是条妙招。难道除了这个,就没有别的办法吗?网上聊天室、BBS、Email,假冒的MM太多,不太可靠。
对于移民单身汉来说,应该找怎样的MM呢?很值得深思。移民来的单身MM绝大多数都是家庭移民,剩下的早就自觉非凡,要么嫁老外,要么嫁有钱人,咱们不能在这类MM上白白浪费青春。本地长大的华裔MM,被白人戏称为banana,这类MM早已西化,咱们不是他们的对手。本地白人,文化差距太大,估计咱们也别浪费心思。怎么办???难道咱们非得跑回国才能成家吗?

请大家出出主意,帮帮我们这些可怜的移民单身汉:
1. 究竟应该找哪种类型的MM比较明智?各有什么利弊?
a.技术移民来的单身MM b.亲属移民来的单身MM c.公立大学的留学生 d.私立大学的留学生 e.本地长大的华人MM f.杂交出来的MM g.本地白人MM i.离婚的老MM j.single妈咪

2. 应该通过哪种途径得到自己需要的MM?去Party/Park?School?别人介绍?见MM就追?
 
米诺妹妹?是谁呀?
怎么"戒急用忍"?都快急死人了。这里就连犯错误的路子都被堵死了。
兄弟,说的积极的招数吧。
谢谢!
 
见MM就上,
见势不好,扭头就跑!
 
别听他们的,挨打 :evil:
 
我有个朋友热心肠,介绍对象的专门人才。给个信,我帮你打听一下。
 
告诉你正道吧:有钱就什么不缺。当然要走正道啊。
 
这里的中国MM也有一些好的,但是要大家都指望她们,那是远远不够的,十个人九个都要失望.

主要还是要靠回国,国家培养了你这么多年,不是要你光顾自己和自己家,要再从国内带一个过来,解决人口问题.

当然钱也很重要,假如还不是决定因素之一的话.
 
怎么看这里的男儿们都是在画梅止渴.
 
要不happy给"人权斗士"出个招?

归根到底还是供和需的不平衡,要一比一就很容易,要一比五,一比十,怎么挑怎么分都是不行的,开源才是上策.
 
最初由 Kent以东首帅哥 发布
要不happy给"人权斗士"出个招?

归根到底还是供和需的不平衡,要一比一就很容易,要一比五,一比十,怎么挑怎么分都是不行的,开源才是上策.
我还想要你出个招给我呢.你不很帅吗,怎么个帅法? 你这样的帅哥喜欢什么?
 
“1. 究竟应该找哪种类型的MM比较明智?各有什么利弊?
a.技术移民来的单身MM b.亲属移民来的单身MM c.公立大学的留学生 d.私立大学的留学生 e.本地长大的华人MM f.杂交出来的MM g.本地白人MM i.离婚的老MM j.single妈咪
2. 应该通过哪种途径得到自己需要的MM?去Party/Park?School?别人介绍?见MM就追?”

我来分析一下下哦。
1》a,比较适合,背景,年纪,成分大致相同,容易沟通,属于一个LEVEL。而且这样的MM多半姿色不佳,年纪不是很轻。成功率90%
b, 这样的MM多半是在20岁之前就来到这里的,逐渐融入这里的文化。家里经济尚可,父母都在身边,可以找洋鬼子,可以找大陆港台人。应该是属于流动性很强的类别。成功率60%
c,作为技术新移民,你在年纪上不算小,经济上不算宽,对于MASTER以上的MM会有不少吸引力,80%;对于U25的本科和ESL来说,30%。不为什么,因为我们也需要MM阿。
d,私立大学?秀逗了。0%
e,CBC会理你一个中国人吗?机会很小。10%
g,白人MM会理你一个中国人吗?机会不大。20%
i,要看这个老MM水准如何了,随机性大。20%
j,同g,i,你别做梦吧。10%

2》PARTY 80%,PARK 遇到狗的机会比人多,10%
SCHOOL 要是你去HIGH SCHOOL就不好了,去研究生院DINO多。70%
别人介绍,这个不错。80%
见MM就追,长得有魅力,有钱,90%,反之40%

我得意见是,要MM就回国找,这里僧多肉少,物价指数高。
 
分析得头头是道啊!
 
太谢谢这位老兄的精辟分析了!
有了这些经验数据,才好决策呀。
谢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