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汉奸经济学家;当代中国带路党的大本营——天则经济研究所

如果这次欧洲尘土落定(在付出巨额代价后),亚洲可能会是下一个目标,那里的储蓄太多了。鲨鱼闻着味道会来的。他们的准备很长期的。里应外合,太多例子了。

只有负债多,才会引来狼。美国,欧洲都是如此。

亚洲国家大概只有日本有高储蓄,其他国家也都是高负债,大陆,港台,韩国都是如此。
 
呵呵,是逗死了 :cool::cool:



上个星期,我看了一场胡祖六的演讲,主题就是政府应该继续放开行业准入。

当时有个观众,女的,上海第一财经的记者,问了个犀利的问题,就是关于南美洲90年代“中等收入陷阱”改革失败,还有美国的“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到南美洲指导改革,结果把南美洲整垮,债务缠身



当时那个胡祖六回答问题,呵呵,你就能看得出他在尽量的回避事实,绕开核心问题,模棱两可的回答问题



演讲最后,竟然还不要脸的来了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哎呦我去尼玛的吧

开放行业准入已经提上国务院议题了。温州正在金改,民间银行指日可待。

以后通讯行业也会放开。
 
其实日本也是高负债,但其债务都在日本人手里,所以目前不会有大问题。但是国人慢慢在学会借钱消费了,泡沫也是个长期的过程,等到人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以前德国买房人不多,现在也开始买了,因为房价在暴涨。 如果美国人大幅贬值美元(很有可能),亚洲国家的储蓄就会大量缩水。基本上也是一场金融灾难。


只有负债多,才会引来狼。美国,欧洲都是如此。

亚洲国家大概只有日本有高储蓄,其他国家也都是高负债,大陆,港台,韩国都是如此。
 
其实日本也是高负债,但其债务都在日本人手里,所以目前不会有大问题。但是国人慢慢在学会借钱消费了,泡沫这是个长期的过程。以前德国买房人不多,现在也开始买了,因为房价在暴涨。 如果美国人大幅贬值美元(很有可能),亚洲国家的储蓄就会大量缩水。基本上也是一场金融灾难。

这同美国人没多大关系。美金印了这么多,需求还是很旺,坚挺的不得了。

亚洲房地产高了,自然就回调。千万不要迷信美国有这么大的power,要不自己咋弄的经济危机呢。

要说泡沫,中国政府的地方债务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泡沫了,这里就不展开了。:D

但这个泡沫会破吗?我不太相信。

当年朱镕基接手总理时候,也是一大片烂帐,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神奇的中国啊,影帝一直强调“信心最重要”,这句话需要好好体会。
 
这同美国人没多大关系。美金印了这么多,需求还是很旺,坚挺的不得了。

亚洲房地产高了,自然就回调。千万不要迷信美国有这么大的power,要不自己咋弄的经济危机呢。

要说泡沫,中国政府的地方债务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泡沫了,这里就不展开了。:D

但这个泡沫会破吗?我不太相信。

当年朱镕基接手总理时候,也是一大片烂帐,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神奇的中国啊,影帝一直强调“信心最重要”,这句话需要好好体会。

温家宝的立场倒是没问题,但是他能力实在是太特么一般了,跟朱老板差太远了。一个大国总理,光泥马会哭,耍温情...

当初选择“天则经济所”的那个樊纲,作为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08年危机后基本上就是根据樊纲的思路,4万亿,造成巨大的泡沫;

后来美国再逼着RMB升值,基本上中国的央行就架了半空

2010年,中国政府算是明白了,经济危机就是华尔街制造,并有序引导。把樊纲拿掉了,但是货币泡沫已经延续到今天

去年,汉奸派还制造舆论,什么“胡祖六”加入中国央行,真是那样,Goldman Sachs就真的是全球影子政府了

影帝的水平,决定了他选用的经济高层
 
开放行业准入已经提上国务院议题了。温州正在金改,民间银行指日可待。

以后通讯行业也会放开。

是的,面对美国庞大的金融压力,没办法,肯定会放开一部分

2天前,浦东发展-硅谷开发银行在上海成立,那是入WTO后第一家获批的合资银行,PDB和Valley各占50%,标志着金融领域慢慢放开。

但是,开放的这个“度”,王岐山肯定是心里有数的
 
渥冬兄,转篇文章给你看

陶冬:楼市小阳春已经形成

2012年08月17日 07:43 来源: 中国企业家 【字体: 网友评论</I>




[FONT=楷体_GB2312]瑞信董事总经理、经济学家 [/FONT][FONT=楷体_GB2312]陶冬[/FONT][FONT=楷体_GB2312](资料图)[/FONT]

  海口市美兰机场到达厅里,有九家商铺。其中一家是咖啡厅,一家是便利店,剩下七家全都是地产发展商的贵宾厅,负责接送买楼人士。

  海南岛的情景也许夸张了一些,不过看看中国各机场铺天盖地的卖楼广告,不比海口少。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占着超高的比重,远高过世界其他国家在正常情况下的水平。

  五月份以来,中国的地方政府纷纷推出各种措施,为冰封的房地产市场解冻、升温,房市成交量骤升,房价也开始上扬。只是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学乖了,让房价数据看上去没有怎么动。

  针对各地政府在房地产优惠政策上的百花齐放,北京的反应出奇地冷静。在舆论上,中央政府坚持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坚定不动摇,人民日报、新华社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立场鲜明坚定、旗帜鲜明。但是在实际举动上,除了对个别过份的城市打压之外,北京对多数地方政府的吹暖风,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中国的房地产新政,基本上蜕变为光打雷、不下雨了。七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经济政策定调,将稳经济提到更高的位置,林林总总地罗列出许多政策,可是对房地产政策却只字未提。

  中央政府在房地产政策立场上的改变,其实并不出奇。货币政策从信贷放松到降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已经眼花瞭乱地舞过一轮了,不过对经济的刺激效果看来并不好。中国处在流动性陷阱中,在已经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中,推行进一步宽松的政策,边际效果不会大。贵州等一批省份公布出金额惊人的投资计划,但是实际上地方政府的财政早已捉襟见肘,银行也不愿意再无条件地贷款支持地方基础建设。至于减税,那是好的政策,不过实施需要时间。

  纵观所有宏观政策,对经济张驰真的还能有效控制的,恐怕只剩下那个讲不得的房地产政策。而且刺激经济并不需要北京做什么,只需要它不做什么,放下那只“闲不住”的手,停止对市场的打压,其它便水到渠成了。北京恰到好处地做了这一点,一方面狠话继续讲,另一方面对房市的升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北京闭着的眼能闭多久,取决于经济的下滑程度。

  笔者认为,中国房市的一轮小阳春已经形成。开发商卖出一批房子后,资金状况已有改善,不再急于减价出货。离场观望的热钱,在减息等政策信号的刺激下又重投市场。积压多时的刚性需求,亦有爆发迹象。中介机构玩出各种花招,绕过限购令。

  此时放松房地产政策,也许对稳定经济有所帮助,但是长远来看只会制造出更大的泡沫,最终给经济及金融体系带来更大的隐患。格林斯潘在二四年提出“非理性繁荣”时,也曾试图对货币政策作出调整,却因各种原因半途而废了。美国接下来的房地产疯狂,最终带来了房市的坍塌,金融业遭受几近灭顶之灾。时隔多年,美国经济不仅没有恢复元气,更有可能迈向“失去的十年”。

  在中国,人们通过预测政策走向来看房地产走势。的确,中国政府的政策(尤其是行政政策),对房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在一定时间内和某种程度上,可以主导市场的成交量。不过政府不是万能的,它没有上帝之手,更没有上帝之脑。房地产市场有自身的规律,有周期性的起落节奏。货币环境、库存状况、需求、人口结构,将最终决定房地产市场的起落转折。政策因素,可以拉长或缩短房市周期,可以减缓或加大调整力度,但是很难将其周期性规律一笔勾销。

  的确,房地产行业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政府轻易不敢痛下杀手。不过这一点,不仅在中国如此,在一九八年代的日本或八年前的美国也是如此。当周期性因素积聚到一定程度,政府政策未必是决定房市走向的唯一因素。

  笔者看来,将中国房地产市场拉入下降周期,需要三大要素。

  一,货币环境正常化加速。近十年的流动性扩张堪称天量,相信下一届政府会适当收缩银根。二,外贸顺差大幅减少甚至出现逆差。外汇占款是制造中国流动性最大单一源泉。三,美国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由于人民币美元汇率隐形挂勾,美国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中国的货币环境。这三大要素的形成需要时间,笔者估计中国房市的大规模调整应该在几年后发生。

  回到海南岛,如果开发商们能够将巨额的住宅库存,按照目前的标价卖出,然后将囤积的十八万亩土地建成住宅,按照目前的标价卖出,则海南可以收回的资金将足以买下纽约曼哈顿。海南的房价会不会跌,读者请自行判断。
 
陶冬是ubs的ecnomist,上海人,看大势很准的。

中国现在有地方政府的4万亿,房地产调整政策其实已经流产,新一轮印钱已经开始。

其实美国,欧洲都一样,不印钱都死。

全世界期盼qe3。:D
 
陶冬是ubs的ecnomist,上海人,看大势很准的。

中国现在有地方政府的4万亿,房地产调整政策其实已经流产,新一轮印钱已经开始。

其实美国,欧洲都一样,不印钱都死。

全世界期盼qe3。:D

美元是以美国控制的石油为担保发行的,底气十足,硬得很;
RMB是以美元储备为担保发行的,本身就是衍生货币,硬不起来。

如果QE3,又是一轮全球大宗商品涨价,进一步挤兑欧元,制造RMB泡沫

北京的经济政策,就好像被别人捏住2卵...有苦难言,没有办法,最后还是让利,妥协。

但是妥协也应该妥协的明明白白,而不是被汉奸忽悠进去。
日本当年何尝不明白,也只好打掉牙自己咽下去
 
它的网站还能上!

为什么?没封?
 
美元是以美国控制的石油为担保发行的,底气十足,硬得很;

RMB是以美元储备为担保发行的,本身就是衍生货币,硬不起来。



如果QE3,又是一轮全球大宗商品涨价,进一步挤兑欧元,制造RMB泡沫



北京的经济政策,就好像被别人捏住2卵...有苦难言,没有办法,最后还是让利,妥协。



但是妥协也应该妥协的明明白白,而不是被汉奸忽悠进去。

日本当年何尝不明白,也只好打掉牙自己咽下去

时过境迁了,现在世界没有通胀,只有通缩,大宗商品已经创08年危机新低,只有石油,黄金还撑得住,其他都是一泻千里。全球正热盼qe3

:D
 
mimi_ge 说:
时过境迁了,现在世界没有通胀,只有通缩,大宗商品已经创08年危机新低,只有石油,黄金还撑得住,其他都是一泻千里。全球正热盼qe3

:D

通胀explode前的最后疯狂?
 
通胀explode前的最后疯狂?

不像。

大宗商品的走势是周期性的,2次qe的结果,是把他们打趴下了,所以qe3不可能刺激他们新高的。

他们没有新高,通胀explode的可能极低。

这里cpi只有1点,中国也只有2点。全球通缩的风险远大于通胀。
 
很奇怪很有趣的现象。
这样拼命印钱,就是不通胀还要通缩。历史可能会重演可每次都不尽相同是吧?:D
 
这同美国人没多大关系。美金印了这么多,需求还是很旺,坚挺的不得了。

亚洲房地产高了,自然就回调。千万不要迷信美国有这么大的power,要不自己咋弄的经济危机呢。

要说泡沫,中国政府的地方债务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泡沫了,这里就不展开了。:D

但这个泡沫会破吗?我不太相信。

当年朱镕基接手总理时候,也是一大片烂帐,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神奇的中国啊,影帝一直强调“信心最重要”,这句话需要好好体会。

每次印 美元 美元都 暴跌。
这符合 常理。 货币多了, 当然 价格 就跌了。
2008 和 2010 美国 狂饮 了 两次 美元, 欧元 英镑 都对美元 狂涨。
2008 年那次 暴涨暴跌, 看的人们 惊心动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