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冷静”与“背叛”

worthys

新手上路
注册
2012-07-11
消息
21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作者:苗疆铜豌豆

  2012年8月,日本150名右翼人士18日晚7时许由冲绳石垣岛出发,乘坐21艘船赴钓鱼岛海域进行“慰灵”活动,其中还包括8名日本国会议员。目前最新的消息,已有12名日本人登上了钓鱼岛,而日本共同社最新报道的数字是10人。这些登岛的右翼分子在钓鱼岛上安插日本国旗,“宣誓主权”。
  日本官方对民众的抗议采取不压制的态度,而日本右翼势力则是极力煽动日本民间反华情绪。日前,在网络媒体上还有把爆出,日本有网民声称“对中国宣战”、“枪决中国登岛公民”。

  一、 民众为什么“冷静”
  相比韩国、俄罗斯官方面而言,中国的政府官方在对待主权与领土问题时,冷静程度相当高。
  2012年8月,韩国当地时间19日上午,韩国庆尚北道政府在韩日争议岛屿独岛(日本称竹岛)举行守护独岛标志石碑揭牌仪式,以展现韩方捍卫独岛的意志。参加仪式的韩官员表示,无论是根据历史、地理还是国际法,独岛都显然是韩国固有领土,此次立碑也彰显所有韩国人的意志。(腾讯新闻)
  2012年8月俄罗斯国防部14日宣布,俄太平洋舰队战舰支队将于8月25日至9月17日在萨哈林岛及千岛群岛举行军事纪念活动,纪念二战苏军登岛战役及牺牲水兵,俄舰还将抵达国后、择捉两个日俄争议岛屿。按照此次名为“海上军事纪念长征”的巡航计划,俄海军将派出大型登陆舰“涅维尔斯科伊海军上将”号和拖船“卡拉尔”号前往国后岛、择捉岛、幌筵岛。上述三岛均为二战期间苏军攻占岛屿,目前日本仅承认幌筵岛为俄属领地。(环球国际)
  中国官方就近期的钓鱼岛争端,外交部一直没有停止过“抗议”、“严重抗议”、“严正交涉”,进一步,除抗议外,针对保护主权的官方行动,就媒体报道来看,几乎为零。而在此之前,中国香港已经有14名中国公民赴钓鱼岛进行宣誓主行动,并遭到了日本海上保安厅和海上巡逻队的逮捕。
  日本由地方议员登岛以宣誓主权,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至少,他是官方力量的一支。在“宣示主权”的力度上,中国已输人一筹。中国官方主要是呼吁民众冷静、冷静、再冷静。
  中国的民众不“冷静”吗?其实已经相当冷静。目前,中国民众对钓鱼岛主权问题主要用的是舆论声援的方式。全国各地目前还没有出现在规模的针对日本籍人士的暗杀、虐待事件,也没有如同叙利亚那样出现非政府的武装。可以说,中国民众已经保持了极大的“克制”,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
  但要认清一个形势,中国民众的“冷静”,不是“无条件”、“无限度”的。民众现在还能“冷静”的原因,其一,是还没有全国性的民众自治行动组织形成;其二,目前钓鱼岛还维持了“争议”状态;其三,部分民众对于政府行为还持有“观望”态度。这三个条件正“螳臂当车”一般的维持着民众的“冷静”,只要其中一个被打破,民众的民族情结会火山一样的喷发,而且还是一座被压抑已久的超级火山。
  一旦失控,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从来不缺少“拼命硬干的人”。而这种“失控”的波及对象绝对不会仅仅局限于钓鱼岛本身。星火燎原之时,是不会分“青草”还是“枯草”的。

  二、 民众为什么“不冷静”
  百年的耻辱加之意识形态的教育,已经让中国民众“民族尊严”这一根神经变得极其的敏感和脆弱。
  2012年8月19日上午,即日方登岛的当天,在杭州市主城区武林小广场发生规模不小的活动。上午9时左右就在武林小广场周围发现有约百人围聚,其中包括儿童,儿童手中举着标语,四周有二三十人拿着小摄像机在摄像,旁边还有部分公安人员与警车。此后,不断有围观者陆续加入,横幅有十几条,还有的横幅上印着钓鱼岛的图片。
  2012年8月19日大约10点钟的时候开始,在深圳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华商北,就有一批民众聚集,当时出发的时候大约是有2000人左右,陆陆续续还不断的有民众加入到游行的队伍里边,他们游行的路线是沿着华商北商业街,一直沿着深圳最繁华的主干道深南大道,一直走到罗湖口岸那边,这个路线突出了是在最繁华路段走过以外,而且目的地是为了跟香港游行示威的民众形成一种遥相呼应的状态。有一些比较激愤的部分民众,还趁机向一些日本车投掷石块、胶瓶进行一些攻击,另一方面还是有不少的民众损毁日本的旗帜。(凤凰资讯)
  由于中国长期的专权统治与政治封闭,中国的民众对国际国内政治的实际参与度十分低。对于国内、国际的政治程序也知之甚少。而中国民众事实上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政治诉求量,当民众的政治诉求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实现时,民众就只能采用粗放手段,甚至是“非常手段”。这将意味着政治、社会动荡的发生。
  中国民众对于“腐败”、“两极分化”、“政治高压”、“集权统治”等的“忍耐力”世界一流。而民族尊严问题是触及不得的红线。中国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由来已久,这其中的民族情结会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积累。民众的反应必然会日益的强烈。而中国政府双方的反应,无时无刻不在给中国民众的民族情结火上浇油。
  政府一再要求民众冷静、冷静、再冷静。甚至在某些时候不惜采用自我封闭的方式。然而,三千年前的大禹都知道,治理洪水,“疏”胜于“堵”,更何况是比洪水凶猛百倍的民族情结呢。
  政府让民众冷静,民众会反问一句:“国将不国,你让我还怎么冷静?”

  三、 主权不是一个“冷静”的问题

  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领土主权问题从来都是一个无法“冷静”的问题。
  这首先是人类的“动物天性”决定的。不光人类有“领土”争端,自然界同样有“领土问题”。领土的享有是“排他性”的,所谓“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特别是一些领土范围内的不可再生资源,你用了我就没有,我用了你就没有。而源自动物天性的做法就是“武力”,用武力解决。人类发展为社会化,出现了“协商”、“谈判”,但纵观人类历史,似乎“武力”是解决领土问题用得最多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但其中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武力的“强”与“弱”。但至少天性中的成分已经确定了,领土问题的不冷静因素。
  其次,领土捆绑着太多的精神、情感因素。抛开所有的实际利益问题,就是所谓的“民族尊严”、“民族情感”这些看下来很玄乎的因素。在今天国内的反日游行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则标识,叫:“宁可大陆不长草,也要收复钓鱼岛”。这则标语的出现已经不是“理性”价值判断可以解释的范围。可能有的人会不理解,如果真的“大陆不长草”,那“收复钓鱼岛”的意义何在呢?所以,人不愧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再说说,“理性”的诉求,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他的“适用范围”,“理性”也一样。经济学的成立有一个前提就是,假设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但估计经济学永远无法解释清楚,“宁可大陆不长草,也要收复钓鱼岛”这句标语背后的民族情感与伤痛。
  其三,冷静应该怎么解读?官方一直在说“冷静”,那笔者不禁要问,怎样做才叫“冷静”。
  针对日俄萨哈林岛及千岛群岛的领土纠纷,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日本外相前原诚司访问俄罗斯前仍然摆出强硬姿态,指令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必须在日俄有归属争议的南千岛群岛部署足够的现代化军事装备,确保岛屿安全,又强调南千岛群岛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甚至呼吁邻国,包括中国及韩国,到南千岛群岛投资。很难想像这是一个“不冷静”的总统,一拍脑门作出的决定。
  冷静就是“什么事也不做”吗?恐怕不是。

  结语:当看到三面日本国旗在钓鱼岛上飘的时候,我真怀疑这种诡异的“冷静”。无休止,无限度的退让,那不是冷静,是“背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