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组好声音正在直播

关于姐姐创作的背景,有几个版本:
  
  
  政治之说:
  1说:
  张楚在接受一个深度报道的时候,说过《姐姐》是带有政治倾向的,不过现在想来觉得当年很幼稚。
  有人猜,他当年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是把一个民族比喻为姐姐的,正在受到蹂躏的民族。
  《姐姐》发表于1991年,创作的时间说不定更早。
  2说:
  写给林昭的,纪念林昭。(1932年12月16日—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苏州人,基督教徒。
  在毛泽东执政期间,林昭发表了一些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的言论,被长期关押,最终以“现行反革命”罪被枪决
  百度百科里有,详细的自己看看。这个也许是愤青们的摇滚倾向得罪了政爷吧,64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你敢乱说话吗?何况文革时候,问问你们的长辈吧,政治敏感
  
  
  经历之说:
  张楚80年代中期流浪至北京,他身无分文,途中没有饭吃,就随便找间小饭馆,告诉老板自己是唱歌的,并且当场端出吉他献唱一曲,如果老板心情好的话,就能吃到一顿饱饭。
  (同志们,看看吧,这就是流浪艺人的窘困生活,我相信张楚一定看过那本臭名昭著的《在路上》。)
  后来张楚到了北师大,住在西北楼4层某宿舍,和他那个中文系的朋友共宿一床。当时他们整个宿舍都很穷,大家为了帮助张楚,就在宿舍实行共产。
  他们是这么干的:每月初,所有人把饭票放在同一个抽屉里,谁饿了就去抽屉里拿,有钱的话就买些饭票再放回去。
  ——他们用这个方法坚持了一年多,直到毕业。而当这些人各奔东西之后,张楚也离开师大了。
  据丽丽小姐说,当时张楚在中文系十分知名。他经常在课间的时候抱着吉他跑上讲台,告诉大家:“我又写了一首新歌,现在想唱给大家听,愿意听的朋友可以留下听。”
  那时候有很多人愿意留下听他的歌,这里面就有我们的丽丽小姐。据丽丽小姐说,她当时极为同情这个瘦小的男孩,几乎听过张楚在教室里唱的所有歌,场场不落。
  而且,最神奇的是,在80年代末期的某个上午,张楚穿着破烂的衬衫,坐在师大的讲台上,第一次唱了他那首著名的《姐姐》。
  当时张楚对教室里的人说:“这首歌,是我刚写好的,送给我的姐姐们。”——这个“姐姐们”竟然就有丽丽小姐一份!
  丽丽小姐说:“当时张楚特别可怜,引得中文系的女生们母性泛滥,所以张楚在中文系特别招人,系里好多姑娘都愿意帮他,他又比我们都小,所以他认了好多姐姐。”
  
  
  有待考证之说:
  a说:
  1985年,初入大学〔原名陕西机械学院,现更名西安理工大学〕的张楚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大他两岁的大二女生,并立刻爱上了她.
  他经常跑到她的宿舍为她弹吉他唱情歌,遗憾的是这位女生只以学姐的身份对他.
  在苦苦追求了两年之后,先于张楚毕业的女生返回了北京,而张楚当时才刚开始在大三的生活.
  由于难以忘却这位女生,还未毕业的他便辍学追至北京〔张楚因此便终止了他的大学生活〕.
  最终的结果想必大家都知道,该女生始终是只当他是弟弟.于是,便有了感动你我的《姐姐》.
  
  b说:
  张楚曾经历经磨难,漂波四方,拉过板车。有一年的有一天,他做在回家的火车上,望着夜空,感受着空气的冰冷,此时他想到了家,想到了家的温暖,想到了他的姐姐。
  于是在火车上创作了《姐姐》。
  
  END
 
兄弟,让大哥我紧握你的手:cool::blowzy::D



讲实话,听他们几个那么兴高采烈如数家珍谈那些个中国歌手, 我硬着头皮听几个,无论是咪咪哥的,还是公车的,还是asdfqwer 和ginerale的,凭我的心,我没一首能听完的



中国歌手的音乐,女的就是邓丽君(虽然按今天看她的音位曲调简单易唱),男的就是崔健(我不喜欢的是他政治部分太强,好音乐应该超脱政治,我喜欢他的一无所有和花房姑娘)。。。其它的,摇滚也好,流行乐也好,随他们叫软摇滚吧:blowzy::p

你崇洋媚外,还有那谁说了,你TASTE有问题:D:D:D
 
是真听不下去啊。

看你们的贴,想了解所谓的中国新摇滚。都那么回事吧,恰似: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中国的摇滚,我只知道崔健,也只认他。当年在广场上,一首首唱的,都是他的歌,从形式到灵魂,真正的摇滚。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心境不同了。对崔健的热爱还不如说成是对青春的缅怀。记忆定格在踏上加国土地那一刻,之后的即使当时感动经过岁月的磨砺也忘记了。能想起来的都是小时候的事和人。

白则味,资深热爱的那些个腊梅们我是真听不下去。:p 我车里还有的几位就是崔爷,齐秦(丝路之前)和老罗,剩下的就全是歌剧爵士和小提琴曲了。
 
你说对了。从年轻到50岁,就从没喜欢过她。:D

其实我对音乐的狂热都是年轻时候的事情,无论中外,都是如数家珍。

现在,国外只听汽车里的top hits,100.3,基本上好歌都听过。

国内的听得更少,就百度或搜狗上的top排行榜吧。

至于演唱会,都10年没看过了。:flaming:
现在别说歌了,连小说都看得极少,反而对研究性的东西更感兴趣,无论历史,心理,还是科学,当然啦,都只是业余水平。:blowzy::p

罗大佑的歌,《鹿港小镇》是我听的那盘磁带名字,也是第一首歌。“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老罗年轻的时候,也挺愤,挺摇滚的。:D:D:D。那盘我倒更喜欢《光阴的故事》和《恋曲1990》。

Madonna也有好听的歌,比如<Take a bow>。我是从<Friends>才知道这歌的,:blowzy:,没追过她。
[ame="http://www.dailymotion.com/video/x26fd7_madonna-take-a-bow_music"]Madonna - Take A Bow - Vìdeo Dailymotion[/ame]
 
你崇洋媚外,还有那谁说了,你TASTE有问题:D:D:D
:D:D:D你同时喜欢齐秦和张震岳,也够奇怪的了。;):D

王杰的确每首歌都象被人揍了一顿后唱的,但有些还不错的,比如《为了爱,梦一生》,《红尘有你》,《英雄泪》,比如这首罗大佑的《亚细亚的孤儿》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5xXOCXAbUSE[/media]
 
兄弟,让大哥我紧握你的手:cool::blowzy::D

讲实话,听他们几个那么兴高采烈如数家珍谈那些个中国歌手, 我硬着头皮听几个,无论是咪咪哥的,还是公车的,还是asdfqwer 和ginerale的,凭我的心,我没一首能听完的

中国歌手的音乐,女的就是邓丽君(虽然按今天看她的音位曲调简单易唱),男的就是崔健(我不喜欢的是他政治部分太强,好音乐应该超脱政治,我喜欢他的一无所有和花房姑娘)。。。其它的,摇滚也好,流行乐也好,随他们叫软摇滚吧:blowzy::p
我们只聊了聊大陆的摇滚吧?其实90年代初,中文音乐绝不仅限于此。公车提到的齐秦,很有几首不错的。他声音真是太好了,我有一盘他比较后期的CD,唱《如果云知道》,比原唱好听多了。

邓丽君,我喜欢,我家LD更是爱死她了,:D。都说王菲象她,我觉得不象。只说声音,小邓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王是冷的。

摇滚和政治联系紧,这算中外统一的传统了吧?;)老崔个人认为最牛的还就是和政治挂钩的《一块红布》,:cool:;):D:D:D。《一无所有》我喜欢,但《花房姑娘》,怎么说呢?这儿这么多老崔的铁粉,我不敢明说,:blowzy:;):D,和李春波的《小芳》差不多的感觉,;):D:D:D,不喜欢,非常地不喜欢。:D:D:D

罗大佑也有这样强调自由,怀疑爱情的歌,《恋曲1980》,个人以为,强太多了。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r1yu3eUEYOc[/media]
 
兄弟,让大哥我紧握你的手:cool::blowzy::D







讲实话,听他们几个那么兴高采烈如数家珍谈那些个中国歌手, 我硬着头皮听几个,无论是咪咪哥的,还是公车的,还是asdfqwer 和ginerale的,凭我的心,我没一首能听完的







中国歌手的音乐,女的就是邓丽君(虽然按今天看她的音位曲调简单易唱),男的就是崔健(我不喜欢的是他政治部分太强,好音乐应该超脱政治,我喜欢他的一无所有和花房姑娘)。。。其它的,摇滚也好,流行乐也好,随他们叫软摇滚吧:blowzy::p



你就一崇洋媚外的点心,瞧不起我们本土歌手。
还有啊,我不同意你说的"好音乐应该超脱政治",好音乐应该是要么旋律能穿透你,要么歌词能穿透你。具有传透力,能让你过了几十年仍然感动的除了情啊爱啊的,当然还包括有政治含义的歌。
我个人喜欢有很隐晦政治含义的歌,能让你陶醉了它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突然又明白了很多事情。比如老崔的<一块红布>,我ENJOYLE 3,4年才突然明白他想说什么;还有就是不辣说的<亚细亚的孤儿>,旋律歌词不可抗拒的无可奈何的凄美,当你明白一些他想说的东西的时候,他又深深的刺痛你。
 
:D:D:D你同时喜欢齐秦和张震岳,也够奇怪的了。;):D

王杰的确每首歌都象被人揍了一顿后唱的,但有些还不错的,比如《为了爱,梦一生》,《红尘有你》,《英雄泪》,比如这首罗大佑的《亚细亚的孤儿》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5xXOCXAbUSE[/media]

没错,我这人相当的矛盾:D:D
不过张震岳的歌我也就喜欢几首而已。
Madonna有不少歌我挺喜欢
我也不是张学友的FAN,他是有很多歌很好,可是歌都差不多,特别后来很多歌就纯粹卖弄技巧,一点意思没有
王杰真的吃不消,印象里他有几首歌还可以听,不过总体风格,太让我讨厌,每一首歌都一个样,苦大仇深。
 
罗大佑的歌曲最喜欢的是 皇后大道东. :D 政治歌曲. :zhichi:

回到 主题, 吴末愁 长得好丑啊, 还模仿 lady gaga. 我吐, 她的眼睛有点象
carly rae jepsen, 怎么不学点好, 模仿 carly . 现在的男的起 女孩的名字, 脑子都瓦特了, 男歌手没一个喜欢的.
 
hehe, soft rock也叫rock?:p

POP ROCK应该更贴切些。。。

汪峰的<北京,北京>让我想起STING的<ENGLISHMAN IN NEW YORK>。。很象。。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reghyn9fmJQ[/media]

好声音没看,回头补课。。
 
兄弟,让大哥我紧握你的手:cool::blowzy::D

讲实话,听他们几个那么兴高采烈如数家珍谈那些个中国歌手, 我硬着头皮听几个,无论是咪咪哥的,还是公车的,还是asdfqwer 和ginerale的,凭我的心,我没一首能听完的

中国歌手的音乐,女的就是邓丽君(虽然按今天看她的音位曲调简单易唱),男的就是崔健(我不喜欢的是他政治部分太强,好音乐应该超脱政治,我喜欢他的一无所有和花房姑娘)。。。其它的,摇滚也好,流行乐也好,随他们叫软摇滚吧:blowzy::p

握手握手,像朱毛会师那样 :D:D:D

老哥把范围扩大到大中国区了,那我喜欢的多一些,男的里面罗大佑(“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恋曲1990”),侯德健,谭咏麟,女的里面凤飞飞,苏芮,齐豫(她弟弟也不错)。上次给你推荐了蔡琴,你再听听我下面帖子里凤飞飞的这首歌。什么叫“曾经沧海”啊?!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5/thread1034959.html#post7246403
 
心境不同了。对崔健的热爱还不如说成是对青春的缅怀。记忆定格在踏上加国土地那一刻,之后的即使当时感动经过岁月的磨砺也忘记了。能想起来的都是小时候的事和人。

白则味,资深热爱的那些个腊梅们我是真听不下去。:p 我车里还有的几位就是崔爷,齐秦(丝路之前)和老罗,剩下的就全是歌剧爵士和小提琴曲了。

说的太对了!像我们中学课本里说的,“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我们最深刻的记忆,总是年少时代经历的那些感动和感悟。肯在这里叙述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感动的点不同,但感受同样美好。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至今喜欢钱贝尼,因为那是她在恋爱季里听得最多的一盘磁带。钱贝尼!见多识广的老猫,你知道她是谁吗?

再说我老爸,一听《再见吧,妈妈》里那句“假如我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的歌词就生气。他推崇的是苏联“青年团员之歌”里,“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那样的豪气,还有西蒙诺夫《等着我吧,我会回来》诗里的那一种乐观中的悲壮。是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是长久感人。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苏·西蒙诺夫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只是你要苦苦地等待,
等到愁煞人的阴雨,
勾起你的忧伤满怀,
等到那大雪纷飞,
等到那酷暑难挨,
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一古脑儿抛开。
等到那遥远的他乡,
不再有家书传来,
等到一起等待的人,
心灰意懒,都已倦怠。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们口口声声地说--
算了吧,等下去也是枉然!
纵然爱子和慈母认为,
我已不在人间,
纵然朋友们等得厌倦,
在炉火旁围坐,
啜饮苦酒,把亡魂追荐……
你可要等下去啊,千万
不要同他们一起,
忙着举起酒盏。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就让那不曾等待我的人,
说我侥幸,感到意外!
那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
亏了你的苦苦等待,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只因为同别人不一样,
你善于苦苦地等待。
 
过来学习学习,补习些音乐知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