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点给劲的,喜欢中国摇滚的进来

《河殇》对当时思想陈腐异化僵化固执自恋自卑落满了历史灰尘的中国人的冲击是如此之大,大到很多中世纪的遗老遗少受不了的地步,结果被禁了。好在那帮货听不懂摇滚。

我看过好多遍河殇解说词,尤其是前两章,太经典了!

很多年以后参观大英博物馆,看到馆内的中国珍藏,脑海里不断响起幼年时期的教导:五千年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颇有点啼笑皆非的赶脚,这才明白当时河殇对老夫子们的冲击。:D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好像又回到学校了。

严重顶!得空俺也写写

期待!都来写感受,分享青春。:)
 
我头一次听一块红布,刚听开头“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 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 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还记得那是个典型的类似北京那种秋高气爽的艳阳天。我人在加拿大,听着老崔,眼泪不知不觉就下来了。



间奏里的小号声在头脑中久久不散。



唉,音乐听到这份上,就是魔怔了:p

话说,也就是到这份上,才明白啥叫音乐:blowzy:

可能就是我和咪咪哥的那种反应,全身起鸡皮疙瘩(真的起疙瘩)

也可能是他们讲的got touched, got moved 吧:blink:
 
在这个坛子上溜达已达10年,还第一次看到渥村有发自内心,真正喜欢北京扎根的中国原版摇滚乐的朋友。

赞!

:cool:

窦唯有个新曲叫 - 鸳啼,完全是他的另一种风格了。
 
有一回在YOUTUBE还是哪,看见介绍“最后一枪” 说是中共禁歌,把我给乐了一回。

真喜欢老崔的“一块红布”和“花房姑娘”,经典!
 
崔健的浪子归。。什么时候听起,都会内流满面。。。:crying::crying::crying: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x-BDlynkIWk[/media]

浪子归

词:黄小茂曲:崔健

又推开这扇篱笆小门,今天我归回.
不见妈妈往日泪水,不认我小妹妹.
昨天我藏着十二个心愿,一百次的忏悔.
今天我回到她的身旁,却羞愧难张嘴.
啊......却羞愧难张嘴

面对着镜子我偷偷的窥,岁月已上眉.
不忍再看见镜中的我,过去已破碎.
妹妹叫我一声哥哥,我却不回头.
不知是否她已经看见,我满脸的泪水.
啊......我满脸的泪水.

光阴匆匆似流水,它一去不再回.
不再有那痛苦的梦,和无用的忏悔.
我要洗去身上的尘灰,和脸上的泪水.
我要骑在那骏马上,把时光紧紧追.
 
崔健的浪子归。。什么时候听起,都会内流满面。。。:crying::crying::crying:

握手。可据说浪子归和花房姑娘是崔大师自己在场子上被喊时,最不屑的两首。:blowzy:
 
握手。可据说浪子归和花房姑娘是崔大师自己在场子上被喊时,最不屑的两首。:blowzy:

无长老说,衡量艺术除了高度还有跨度。。这个是会有跨度的。。

摇滚这东西很奇怪,没感觉就真的一点没感觉。。。比如我对<唐朝>就一点没感觉。。除了那首国际歌,没听完他们唱完任何一首曲子。。:(
 
无长老说,衡量艺术除了高度还有跨度。。这个是会有跨度的。。

摇滚这东西很奇怪,没感觉就真的一点没感觉。。。比如我对<唐朝>就一点没感觉。。除了那首国际歌,没听完他们唱完任何一首曲子。。:(

同感同感,你亲家那一块红布、一颗子弹什么的俺就记不住,主要是音乐氛围没有把握住。:bla::bla: 俺一开口唱浪子归,你亲家也没体会,愣说是老崔写给工读学校住校生的。:blowzy::blowzy::crying:
 
同感同感,你亲家那一块红布、一颗子弹什么的俺就记不住,主要是音乐氛围没有把握住。:bla::bla: 俺一开口唱浪子归,你亲家也没体会,愣说是老崔写给工读学校住校生的。:blowzy::blowzy::crying:

他叔,一块红布/一颗子弹对那个年龄段的人是有特殊意义的。。估计你不属那个年龄段。。:(
 
喜欢崔健和BEYOND,喜欢他们所有的歌。别的乐队听不听的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