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啊油菜!笑看钓鱼岛上的新地名

老华侨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5-10-31
消息
3,519
荣誉分数
553
声望点数
273
不像洋人,中国人没有给事物起名字的习惯。

洋人指着我家孩子手中的小布熊,第一句话就是:“叫什么名字啊”? --小布熊居然也都要有名字!
可不是嘛,英国人南极绕一圈,每个山川都有了英国名字;美国卫星月亮上绕一圈,上面每个小坑坑都有了名字;更有甚者,哪怕人家的东西已经有了名字,他们也得起一个自己的名字,比如“珠穆朗玛峰”,一个英国人到此一游,就变成“埃佛勒斯特峰”了!
这就好比遛弯的狗,不管走到哪,都要留下自己的印记!(说起狗,我们也顶多泛称为“大黄”、“小黑”等,不带叫“张强”、“李刚”的。)
中国人亏就亏在这里,不善于留下自己的印记。

岂止不善印记,根本就没有署名权这个概念,更没有领土的概念。在国家管理上、在内政外交上,什么医院、学校、救护、民主、逻辑、科学、领事、侨民、。。。等等,无不是从西方逐步学来的概念。连“概念”本身,也是从西化以后的日本学来的。
有些东西学到了,有些东西在学,有些东西还没学到。

这不,钓鱼主岛及周边岛屿上的一些地理标识,这才被中国的国家海洋局给出详细的名字。
起名字,这是咱中国人的强项!!!
因为,我们几千年来就是玩文字游戏的。吟诵个诗句、巧对个对联,一直为我们“油菜油菜”地津津乐道。我们没有数理化,只有文学。我们甚至没有严密而系统的哲学,因为连哲学也被文学化了。而一旦文学化,就“油菜油菜”了。

那就欣赏一下这些“油菜”的名字:

钓鱼岛的主峰“高华峰”:官方解释是,“高”寓意是高大,“华”当然是中华!
干脆叫“崇高伟大中华峰”得了!
这种叫法,其实就是底气不足的表现。美国在南太平洋拥有的那么多小岛,有几个叫“高美国”的?!

钓鱼岛中部的“神农峰”:官方解释是,在钓鱼岛有很多的药材,神农是中国传说当中的药材之王!
干脆叫“炎帝峰”、“炎王峰”、“炎帝王君威霸皇峰”得了!多么神威!
又是底气不足的表现!
恐怕,国家海洋局还不知道岛上有什么药材吧?否则,起个“半夏峰”、“石斛峰”什么的,也比这个“神农峰”强百倍!

此外,既然是新名字,多少也得考虑音韵的搭配,让地名读起来有一定的音韵美感。然而,“高华”、“神农”四个字全是平声,没有平仄起伏。不仅如此,都是以阳平结尾。不仅美感不足,而且很拗口。

再看其它几个名称:“飞云岛”、“元宝岛”、“小元宝岛”等,有些是酸掉牙根,有的是俗不可耐。

唉,王富贵、张发财、李榜眼,三个人琢磨整整一通宵,搞出了这些个迟来的名字!
油菜啊,油菜!
 
不会吧,老华侨的贴子,1个小时后还能坐沙发?
 
才看到, 榜眼.
 
岛上最深的低谷叫“老华侨坑”
 
中文都不会了,没起个“妇男岛”就不错了。
 
岛上最深的低谷叫“老华侨坑”
没必要了。一个小岛,反正是中国的,我不想抢这个名。
我倒是想把富士山顶上的那个大坑叫“老华侨坑”,或者把月球上第谷山顶的那个大坑叫“老华侨坑”。其实,叫不叫“老华侨坑”也无所谓。改叫“张强坑”、“李伟坑”、“村长坑”、“老何坑”等,都行。
 
那嘎哒凹就叫渥村,村长叫3C?
如果是那嘎哒的村长,3c这个名字就也有点赶潮了。
这不,有些国人不是把“长城”改叫“格律特沃”了吗?!
日本人也深谙中国人的好恶,把一个叫了多少年的“凌志”车,该成“雷克萨斯”了!
 
没必要了。一个小岛,反正是中国的,我不想抢这个名。
我倒是想把富士山顶上的那个大坑叫“老华侨坑”,或者把月球上第谷山顶的那个大坑叫“老华侨坑”。其实,叫不叫“老华侨坑”也无所谓。改叫“张强坑”、“李伟坑”、“村长坑”、“老何坑”等,都行。


纪念毛主席,就叫"毛坑"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