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来惹事的啦,抵制名单得加长

kpmgtd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4-05-24
消息
589
荣誉分数
81
声望点数
188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9/27/2003752.html

[ZT] 韩国就苏岩礁放硬话:加强警备与中国"硬碰硬"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 于 2012-09-27 08:11:0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15742 次)
韩国同日本在独岛(日本称竹岛)归属问题上的争端尚未冷却,却又把目光转向中国,声称要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的苏岩礁(韩国称离于岛)加强警备,与中国硬碰硬。

  韩联社25日报道说,中国近期宣布将全面推进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技术的应用,加强对包括苏岩礁在内的全部管辖海域的综合管控,从而明确将苏岩礁列为中国管辖海域。韩国外交通商部发言人表示,“将会做出一切努力保障韩国对本国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但韩联社也称,因苏岩礁位于两国专属经济海域的重叠区,韩中两国自1996年起就专属经济区划界进行了磋商,但一直未果。

  韩国《每日经济》25日发表社论称,韩国无法容忍中国突然在苏岩礁海域管辖权划分问题上施压。中国打破国际法惯例,提出要考虑韩国南海岸和中国海岸的长度、人口分布、大陆架形态等“奇怪理论”,从而屡次导致中韩划界谈判破裂,希望中国“放弃间接性的武力示威,真心诚意回到谈判桌,否则只能导致美国介入的余地增大”。

  韩国《朝鲜日报》称,韩国政府制定计划,如果中国派遣海监船,韩国就以海警舰艇应对;如果中国派海军舰艇,韩国也将派海军舰艇回应。报道称,韩国总统李明博24日下令将一艘刚服役的3000 吨级舰艇部署到济州海洋警察厅,也是考虑到需要负责苏岩礁附近海域的警备。据报道,韩国每天对苏岩礁海域进行一次航空巡逻,海军驱逐舰和P-3C海上巡逻机不定期对该海域进行巡查。

  李明博26日还在韩军建军64周年纪念仪式上表示,东北亚地区政治矛盾和军事紧张关系不断深化,为了捍卫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韩国需要持续推进国防改革。(韩相烈)
 
嗯, 电视是3星的, 也该换了,
换啥牌子的安全啊
 
美国牌子, 不过不好说有谁家的部件

小心,万一哪天美国又如何如何了,建议自己做电视,但不要用其他国家的部件。
 
楼上几位,不把无知当有趣行不行啊?
 
楼上几位,不把无知当有趣行不行啊?

不,我们要增加用资本主义国家货的成本,消灭伪军于未成型时。

老闲,老实交代,家里有美货没?
 
不,我们要增加用资本主义国家货的成本,消灭伪军于未成型时。



老闲,老实交代,家里有美货没?

得慌同志家有无美货不敢讲, 有日货是肯定的

就得慌那些相机啦镜头啦啥的, 不怕被咋啊?
 
得慌同志家有无美货不敢讲, 有日货是肯定的

就得慌那些相机啦镜头啦啥的, 不怕被咋啊?



我有思想准备, 被砸的风险成本早就考虑了。
 
我有思想准备, 被砸的风险成本早就考虑了。

我明白了, 西安那老汉就是没事先考虑风险成本, 网上有人讲是那老汉不长眼, 所以头颅被开了, 要是老汉事先考虑过, 有思想准备就不会拿砖捍卫自己property 了
 
啥意思:blink:

484讲韩国车可以不抵制啊:blink:
还是讲, 日本不是美国走狗啊?

秦能灭6国有2大法宝: 1.远交近攻,2.合纵连横。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老毛。

对于如何“集中优势兵力”取得战役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有过许多著名的论说。在人民军队战史上,集中兵力与分兵的争论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有了。毛泽东是一直反对分兵的。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明确指出:“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毛泽东同志还说过,“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而在1946年9月16日,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两个多月后,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党内指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中,毛泽东指出:“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是我军从开始建军起十余年以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现在才提出的”。应该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在“集中优势兵力”确保战役胜利方面所发挥出来的卓越军事才能。

  当然,让我们同样感叹的是,毛泽东同志关于“集中优势兵力”的论说并不是“教条主义”的,并没有“死搬硬套”这样的作战经验。在鉴于国民党军兵力集中,一时难以做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情况下,我们看到,毛泽东同志还作出了“不应再继续采取集中兵力方针,而应改取分路出击其远后方之方针”的灵活决策,使沂鲁山区初期的战争取得了显著的战果。虽然,后来因为没有再灵活的采取“集中优势兵力”的方法,使连续作战失利,陈粟大军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总计高达五万人,在这样的教训下,毛泽东表态:“七月几仗虽减员较大,并未妨碍战略任务,目前整个形势是有利的”——这说明,灵活的采取“集中优势兵力”的作战方法,是展现毛泽东同志卓越军事才华的主要杰作之一,也是我们整个解放战争中取胜的关键。

  感慨于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论。笔者想到,这里给我们的启示,其实涉及到的是一个哲学的问题:即要坚持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并以此为突破口,才能够使各种困难与问题迎刃而解。以当前的形势,大到一个国家而言,“集中优势兵力”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这个主要矛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对这样的矛盾进行突破,才能够使人民群众享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我们的党更能够凝聚人心,使我们的国家获得更长远的发展;而对于政府工作而言,“集中优势兵力”就是要紧紧抓住重要的议事日程,集中力量实行逐个的“击破”,以重点、重大的“个别”事项成功完成,组成整个政府工作的“系统”,奠定总的基础;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集中优势兵力”的作用更显而易见:如果一个人总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有竭尽全力突破足以影响个人前途的每一个“路障”,没有成功建立个人的“品牌”,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与长处,那么,这样的人将在匆匆而过的岁月中庸碌无为。

  今天,虽然远离了战争的硝烟与战火,然而,历史总能够让我们收获很多。重新品读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论,重新翻读那一个个与“集中优势兵力”相关的战争故事片段,我们还可以感受老一辈革命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感受战火中不断总结得来的宝贵军事财富,也还可以得到有关哲学的知识启发与感悟。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3/15040727.htm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