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3c,Calabogie Lake真是不错。

我又看了下,觉得如果把6楼第一幅的下端沿着那块石头整个裁掉也许会更好,当然,这样前景就更小了,不过远景透视过去也是缩小的,也许这样更有平衡感?

我也看了你拍的那张,是比较有新意,但是总觉得还缺点什么。也许如果拍摄时按照水面4山崖6的比例取景会更好?现在裁剪的话,怕剪掉了山崖上部偏右的那部分,那里象是凹进去的,树木稍微稀少也有了些变化,如果少了那里,只剩树叶丰茂的部分,就完全变得缺少变化很沉闷了。

谢谢细致点评! 明年再去试试你说的,画面往下移一点。
 
是啊,所见略同。你看最后一幅图,被小鸭子添上小松鼠后多么生动! :D


关于61楼的两幅图,交流一下看法。我的感觉其实正如同你所说,“杂乱的东西也能派上用场,也是能拍出美图来的--生活里不缺少美,缺的只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这两张图都没有什么主题,信手拈来,却还是能给人以美感。

第一张,野草看似杂乱,但在淡色背景的映衬下,草茎的线条和枯叶的形状错落有致,很耐端详,不知怎么,使我联想起在庐山含鄱口远眺山下的感觉。缺点在于,前景所占面积偏大了一点,如果能向右下角压缩,到长,宽边框各2/3处,画面会显得更简洁。

第二张,也存在画面过满的问题,不过枯枝的几何形状,配以碧叶和蓝天映水的色彩对比,还是很有一番自然的野趣。至于色彩是否PS过,我实在不在行。

谢谢解释。:)
可能这回真的是个人喜好的差异了,我还是觉得那两幅图没有多少美感。

我赞成你说的,"这两张图都没什么主题,信手拈来",我觉得问题也就在于它们欠缺主题。我说的主题并不是什么高深意义的主题,而是说看了这两幅图,除了感觉凌乱以外,不知道它们想要表现什么,就象读一段全由不成句子的句子组成的文章,读完后不知所云。

图1的野草和落叶杂乱无比,找不到任何“序”在其中,如果野草和落叶少一些,分布稍微有点疏密的变化,那么或许可能如你所说会有“在淡色背景的映衬下,错落有致”的感觉,可惜杂草占据了整个画面四分之三的面积,而且都集中在一起,而背景的云很诡秘地和草丛中似烟似雾的东西混成了一体,没有了距离,没有了层次,更加重了混乱。即使如你说的把前景压缩到黄金比例,我觉得恐怕也难有改观。倒不如索性彻底让整个画面都被野草占满,但在取材的时候注意疏密的配置,也许还有戏。
图2见过不少以水中枯木为主体的图,所以没觉得有什么新奇的。几何形状是很容易拍得有趣的,但是这幅图选了个四平八稳的大十字,呆板不说,上部和右面还分别多了两个突兀的东西(一个圆木,一个四方形的木条样东西),乱,还是乱,而且乱得不自然。
至于色彩,也许这两幅图没有PS过,但在我看来一个绿得诡异,一个蓝得阴森。

村长,我可是看在你的大度上全部实话实说了啊。不敢讲我说的一定是对的,但是即便这两幅图您老人家是从什么大师那里借来的,俺也只能说,实在不对我胃口啊。:blowzy::blowzy::blowzy:
 
村长,俺们对你贴的图,评也评完了,问题也回答了,你能不能公布一下,你的各幅图分别都是从哪些大拿那里借来的呀?
 
也是色影馆的啊?村长真是阴险啊,怂恿我干得罪坛友的事,:flaming::flaming:不过这幅草堆的我没评论过。
说说你61、63和最后这幅插秧图的出处。

61也是色影馆的。我找不到那个帖了。:p

63是网上搜来的。

最后这幅插秧图从国内摄影评论中偷来的。:D
 
61也是色影馆的。我找不到那个帖了。:p

63是网上搜来的。

最后这幅插秧图从国内摄影评论中偷来的。:D

我心甚慰,甚慰。:D:D

实话跟您说吧,插秧图我一眼就看出了拍摄者非等闲之辈,回答很简短,但是完全是褒义的评价吧?;)
而且我在刚才问你的时候也表露出了,我觉得61、63和插秧图分别出自不同的人。
 
我心甚慰,甚慰。:D:D

实话跟您说吧,插秧图我一眼就看出了拍摄者非等闲之辈,回答很简短,但是完全是褒义的评价吧?;)
而且我在刚才问你的时候也表露出了,我觉得61、63和插秧图分别出自不同的人。

拍摄收早稻图的那个人我认识。:p

这张照片也是他拍摄的。
 

附件

  • 222.jpg
    222.jpg
    60.2 KB · 查看: 63
谢谢解释。:)
可能这回真的是个人喜好的差异了,我还是觉得那两幅图没有多少美感。

我赞成你说的,"这两张图都没什么主题,信手拈来",我觉得问题也就在于它们欠缺主题。我说的主题并不是什么高深意义的主题,而是说看了这两幅图,除了感觉凌乱以外,不知道它们想要表现什么,就象读一段全由不成句子的句子组成的文章,读完后不知所云。

图1的野草和落叶杂乱无比,找不到任何“序”在其中,如果野草和落叶少一些,分布稍微有点疏密的变化,那么或许可能如你所说会有“在淡色背景的映衬下,错落有致”的感觉,可惜杂草占据了整个画面四分之三的面积,而且都集中在一起,而背景的云很诡秘地和草丛中似烟似雾的东西混成了一体,没有了距离,没有了层次,更加重了混乱。即使如你说的把前景压缩到黄金比例,我觉得恐怕也难有改观。倒不如索性彻底让整个画面都被野草占满,但在取材的时候注意疏密的配置,也许还有戏。

图2见过不少以水中枯木为主体的图,所以没觉得有什么新奇的。几何形状是很容易拍得有趣的,但是这幅图选了个四平八稳的大十字,呆板不说,上部和右面还分别多了两个突兀的东西(一个圆木,一个四方形的木条样东西),乱,还是乱,而且乱得不自然。

至于色彩,也许这两幅图没有PS过,但在我看来一个绿得诡异,一个蓝得阴森。

村长,我可是看在你的大度上全部实话实说了啊。不敢讲我说的一定是对的,但是即便这两幅图您老人家是从什么大师那里借来的,俺也只能说,实在不对我胃口啊。:blowzy::blowzy::blowzy:

:cool: 说得很好啊。:cool:

其实61楼两幅图的作者本人看到,想来也不会轻易被得罪。文艺作品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喝彩的通常是闲人,能指出不足的才是可资学习的诤友。

至于村长的插秧图,嗐,我生长于江南,从小看惯“稻菽千重浪”,倒还真没见过这跳在齐腰深的水里插秧的干活,开始楞不知道是干什么。照片的分辨率好像不足啊,灰色的层次不分明。这是哪年的作品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