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国101年国庆!双十快乐! (图)

:o:eek::D

GOBQl.jpg



鸭不厚道,把激突给p了。。。。
 
有时候想想,咱入台湾籍也不为过啊,中华民国是中山先生创立的,咱去了也是天经地义的。
 
天下为公!民族、民权、民生!


1914年黄兴拒绝向孙中山宣誓效忠:这是专制主义


本文摘自《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 作者:王龙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1914年6月,二次讨袁失败以后,国民党在东京召开了一次会议,准备通过新的党章,计划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孙中山痛感自民国成立以后,国民党松松垮垮,党员目无纪律。他认为革命的失败完全是因为国民党团结的战斗精神丧失殆尽了,必须重新改组国民党,恢复高度集中统一的铁血专制,重塑领袖即他本人的个人权威。

在新的党章中,党员被分成了首义党员、协助党员、普通党员,革命如果成功,相应的他们就会成为元勋公民、有功公民、先进公民。更重要的是,每个入党的人都被要求在一份誓约上按指模,发誓“愿牺牲一己之身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如有二心,甘受极刑”,看上去完全是秘密帮会帮规的翻版。

孙中山早年效法华盛顿“虽职有等差,而分皆平等”的决心,此时荡然无存。一生忠实追随孙中山的黄兴愤怒了!这还是那个以平等、博爱、自由为旗帜的共和革命党吗?面对一个党员和群众竟然享有不同权利的党,他严厉地质问道:这样一个让全党效忠一个人的党,把党员分成三六九等的党,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是古罗马的贵族院吗?这是专制主义!如果我们这样做了,那我们和袁世凯还有什么区别呢?!黄兴这一“攻击”党的领袖的行为,遭到革命党人众声谴责和孤立,党内民意完全倒向孙中山一边。

为什么这种逆民主潮流的举措,当时竟然还能够得到大多数革命党人认同乃至拥护?当时革命屡屡失败,存亡危急之时,也许孙中山感觉到,民主不能成为一盘散沙,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孙中山囿于时代的局限,还没有把它看成是一个集体,只是把他当成一个人,所以他要把权力收拢来,集中到一个人的手里;非废民主,乃时势使然。

而在黄兴的眼中,这是与革命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民主与共和,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必须坚守的底线。这一点原则无存,不管两人的个人感情有多深,他黄兴都不答应!孙中山与黄兴,在革命党人中并称“孙黄”,黄兴数次在紧要关头坚决力挺孙中山--“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从孙中山赠给黄兴的这幅对联,也足见两人感情之深,信任之笃。而这次黄兴却与孙中山发生了严重分歧,他拒绝加入孙中山改组后的中华革命党。会议之后,他与李烈钧出走美国去考察民主了。

孙、黄之争,非为私情,实关公义。非常时期与伟大领袖,往往是民主的大敌,如果非常时期出现伟大领袖,那更是大敌的大敌。斯时斯际,民主价值是最脆弱的,民主最容易向权力输诚,权力最会乘机把民主收编。华盛顿是美国的独立英雄、精神偶像,但美国人民并没有把他供奉上权力的神坛。

在这块土地上,不允许有政治神坛的立锥之地。美国人敬仰华盛顿,却更相信民主制度的力量,对权力始终保持着警惕。他们信奉的是“人世间的一切权力都必须是有限的”,这是美国政治传统中最核心的东西,出于对统治者先天的不信任,使他们必须给权力套上辔头。

自从华盛顿的政治神话诞生那一天起,美国的有识之士就保持了一份冷静和理智,破除对华盛顿的个人迷信和崇拜。1775年,约翰·亚当斯促成华盛顿当选大陆军总司令,可他感到局促不安,因为历史的经验使他深感担忧:“凡强者无一不竭力攫取一切他们可能获得的权力。”华盛顿声望高涨,如日中天时,1785年,亚当斯清醒地忠告美国人民:“我为华盛顿的性格感到光荣,因为我知道他不过是美国性格的典型例证而已。”而当财政部长汉密尔顿1792年建议把华盛顿的头像铸造在美国硬币上时,遭到了共和党人的强烈反对,主要理由就是他在制造对华盛顿的个人崇拜。

华盛顿心地光明而又谦逊质朴,行事为人处处让人体会到他的谦卑、真诚。他担任总统期间不可能没有异议之声,也不可能完全不遭非难。特别是他的第二任总统任内,党派斗争激烈,批判他的言论甚嚣尘上,即使他已卸任斯职,仍然有不绝于耳的批评声音。但他作风平和,踏实认真,总能虚心聆听。他喜欢精神上的淡泊,从不愿沽名钓誉,炫耀自己,他甚至谢绝了终生挚友克雷克医生代表一位作者为他立传的请求。他说“我希望能悄然无声地融入山川大地,了断与尘世的一切纠葛。”

林肯曾热情赞颂道:“给太阳添光和给华盛顿的名字增辉同样徒劳无益,谁也别想这样做。让我们以庄严敬畏的声音来念诵这个名字吧!让它放射出永远不灭的灿烂光辉!”华盛顿之所以成为一个“政治神话”,绝不是对他个人的无限拔高和随意盲从,而恰好因为他是美国宪法人格化的政治象征,代表着美国终极价值观念,因此他不但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世界政治文明的一部分。

http://news.ifeng.com/history/minjianshuoshi/wanglong/detail_2011_11/27/10933220_0.shtml
 
同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大炮
 
说起党章、纲领之类的口号来,个个都会喊。

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也半个多世纪了,也没见老百姓有什么人权、扒拉扒拉权。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是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那就是拳头大说了算,谁掌握了权利、金钱,谁就说了算。

一个小小的星球上的一群划分了阶级的蚂蚁而已,来个大蚂蚁就能铲平、清干。 民主、民权、民生? 跟大蚂蚁要去~~~

大蚂蚁肯定是流着哈喇子回答:“要民权啊,你们继续革命~~,革出个大蚂蚁的命来就有机会”
 
  社评:美化当年国民党政权是公然撒谎

  昨天是台湾的“双十”节,大陆互联网上出现了对当年国民党政权功过的辩论。有一些人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的溃败完全出于历史偶然,甚至有人称是日本侵华战争“帮了中共的忙”。这样的历史观在互联网上已经折腾了一段时间。

  国民党当年被击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抗战结束时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之众,中共军队只有120多万人,双方的装备差距更悬殊,且国民党还有美国支持。其在内战中的溃败已与日本人无关,而是它彻底失去民心的结果。那个政权不仅在经济和民生领域几乎交了白卷,而且腐败到骨子里,只代表富人利益,从未真正进行社会和农村改革,它不败,天理难容。

  美化当年的国民党政权是地地道道的历史造假。那时中国与发达世界有着天渊之别,整个国家穷得就像个叫花子社会。今天中国的“好”或“坏”先不做评价,但它的经济成就,它在世界上近乎“超级大国”的地位,以及今天13亿人民生的巨大进步都是当年的中国人想都不敢想的。

  一些人强调今天的台湾比大陆民主、富裕,都要拜国民党之功。台湾的现代化建设比大陆起步早了一些年,但大陆正在迅速赶上。台湾有过去,但大陆有今天和明天,大陆的经济前途更扎实,把握未来的能力更强。

  目前台湾虽然仍比大陆富裕,但它的经济大滑坡已是既成事实,从亚洲四小龙之首掉到最末,现在它必须依靠中国大陆的经济输血。其对大陆的经济优势早已荡然无存,大陆成两岸经济关系的绝对主导者,台湾人对大陆人的心理优势也在迅速流失。

  台湾的民主也决非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成就斐然。它对台湾社会的撕裂是全世界“民主社会”里最严重的之一。民主制度成熟的一个标志是辩论围绕公共政策展开,而不是没完没了辩论意识形态。而台湾到现在还未解决“国家”认同问题,每次选举都大辩意识形态,并且反复折腾“本省人”、“外省人”、“台湾人”、“中国人”这些概念,政府丧失了对社会的整合能力。

  台湾的人口同上海市相同,它和大陆的体量差不多是小白鼠和大象的区别,中共在大陆推行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台湾社会的那点成就不可同日而语的。现在两岸的希望在大陆,台湾的2300万人口中已有120万在大陆生活,台湾现在已无什么突出的经验可以奉献给大陆社会。

  当然今天的大陆仍有自己的缺点,中共执政60多年,彻底改变了国家的颓势,但也积累了官员腐败以及社会差距逐渐扩大等一系列问题,思想困惑在社会上加速蔓延。中共的执政挑战越来越多,它面临通过更多改革以应对种种挑战的海量任务。

  中国今天的执政者需要接受批评和监督,但用美化当年国民党政府以及吹捧今天台湾小政权来实现这种批评,不仅无聊,而且是对历史的侮辱。倒是国民党政权的当年败亡值得今天的执政者警醒。对历史的这份敬畏之心应在今天的庙堂之上永驻。

  台湾有其令人尊敬之处,两岸越和平相处,它的一些长处越能令大陆人欣赏。它探索民主的经验和教训也会丰富整个中华社会的视野。但欣赏不是膜拜,台湾这杯水载不起大陆这条巨船,大陆走的路显然要波澜壮阔得多。
 
你这PS水平了得! :cool::cool:

那还用的着水平呀:blink::confused:

讨厌说孙先生坏话的人。这些人真他妈的吹毛求疵。那里还能找到那么真正的那么为人民的人呢?
 
一篇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文章。

标题是批驳对“当年的”(1949年之前)国民党政府的美化,内容却是否定公众对1949年以后台湾相对于大陆的民主进步的赞美。

  社评:美化当年国民党政权是公然撒谎

  昨天是台湾的“双十”节,大陆互联网上出现了对当年国民党政权功过的辩论。有一些人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的溃败完全出于历史偶然,甚至有人称是日本侵华战争“帮了中共的忙”。这样的历史观在互联网上已经折腾了一段时间。

  国民党当年被击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抗战结束时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之众,中共军队只有120多万人,双方的装备差距更悬殊,且国民党还有美国支持。其在内战中的溃败已与日本人无关,而是它彻底失去民心的结果。那个政权不仅在经济和民生领域几乎交了白卷,而且腐败到骨子里,只代表富人利益,从未真正进行社会和农村改革,它不败,天理难容。

  美化当年的国民党政权是地地道道的历史造假。那时中国与发达世界有着天渊之别,整个国家穷得就像个叫花子社会。今天中国的“好”或“坏”先不做评价,但它的经济成就,它在世界上近乎“超级大国”的地位,以及今天13亿人民生的巨大进步都是当年的中国人想都不敢想的。

  一些人强调今天的台湾比大陆民主、富裕,都要拜国民党之功。台湾的现代化建设比大陆起步早了一些年,但大陆正在迅速赶上。台湾有过去,但大陆有今天和明天,大陆的经济前途更扎实,把握未来的能力更强。

  目前台湾虽然仍比大陆富裕,但它的经济大滑坡已是既成事实,从亚洲四小龙之首掉到最末,现在它必须依靠中国大陆的经济输血。其对大陆的经济优势早已荡然无存,大陆成两岸经济关系的绝对主导者,台湾人对大陆人的心理优势也在迅速流失。

  台湾的民主也决非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成就斐然。它对台湾社会的撕裂是全世界“民主社会”里最严重的之一。民主制度成熟的一个标志是辩论围绕公共政策展开,而不是没完没了辩论意识形态。而台湾到现在还未解决“国家”认同问题,每次选举都大辩意识形态,并且反复折腾“本省人”、“外省人”、“台湾人”、“中国人”这些概念,政府丧失了对社会的整合能力。

  台湾的人口同上海市相同,它和大陆的体量差不多是小白鼠和大象的区别,中共在大陆推行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台湾社会的那点成就不可同日而语的。现在两岸的希望在大陆,台湾的2300万人口中已有120万在大陆生活,台湾现在已无什么突出的经验可以奉献给大陆社会。

  当然今天的大陆仍有自己的缺点,中共执政60多年,彻底改变了国家的颓势,但也积累了官员腐败以及社会差距逐渐扩大等一系列问题,思想困惑在社会上加速蔓延。中共的执政挑战越来越多,它面临通过更多改革以应对种种挑战的海量任务。

  中国今天的执政者需要接受批评和监督,但用美化当年国民党政府以及吹捧今天台湾小政权来实现这种批评,不仅无聊,而且是对历史的侮辱。倒是国民党政权的当年败亡值得今天的执政者警醒。对历史的这份敬畏之心应在今天的庙堂之上永驻。

  台湾有其令人尊敬之处,两岸越和平相处,它的一些长处越能令大陆人欣赏。它探索民主的经验和教训也会丰富整个中华社会的视野。但欣赏不是膜拜,台湾这杯水载不起大陆这条巨船,大陆走的路显然要波澜壮阔得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