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义 和 不 义 有 什 么 相 交 呢 ? 光 明 和 黑 暗 有 什 么 相 通 呢 ?
6:15 基 督 和 彼 列 ( 彼 列 就 是 撒 但 的 别 名 ) 有 什 么 相 和 呢 ? 信 主 的 和 不 信 主 的 有 什 么 相 干 呢 ?
6:16 神 的 殿 和 偶 像 有 什 么 相 同 呢 ? 因 为 我 们 是 永 生 神 的 殿 。 就 如 神 曾 说 , 我 要 在 他 们 中 间 居 住 , 在 他 们 中 间 来 往 。 我 要 作 他 们 的 神 , 他 们 要 作 我 的 子 民 。
6:17 又 说 , 你 们 务 要 从 他 们 中 间 出 来 , 与 他 们 分 别 , 不 要 沾 不 洁 净 的 物 , 我 就 收 纳 你 们 。
6:18 我 要 作 你 们 的 父 , 你 们 要 作 我 的 儿 女 。 这 是 全 能 的 主 说 的 。
 
一. 中国的第一个朝代与圣经中的洪水和巴别塔



夏朝夏禹治水 2205 B.C., 舜约在 2255 B.C.

James Ussher (1581-1656 A.D.) 计算出

洪水 (创世纪 7-9 章) 约 2348 B.C.

巴别塔 (创世纪 11:1-9) 约旦2247 B.C.



B.C. --- Before Christ

A.D. --- Anno Domini (Latin 即主后)



二. 中国的祭祀上帝



1. 挪亚出方舟后的祭祀 (创世纪 8:18-22)



2. 中国自夏朝 (2205 B.C.) 到清末 (1911 A.D.) 每年都由皇帝主持 "祭天" 之礼,

内中有献祭, 以牛为祭牲. 亦有祈祷, 祈求上天, 赦罪赐福. 通常是在冬至 12月22日那天举行的.



3. 中国的许多文字, 例如: 祈祷, 神, 祖, 祀, 祝, 禅等, 都是以 "示" 字旁. 示的古字 "示" 是一般祭坛的形状.



禅 - 是指单独寻求神, 就如今日的"个人灵修".



帝 - 最大的祭台就是 帝就是神及其在人间的权能.



社 - 祭坛前的土地为 "社", 是祖先拜神的地方.

祸福 - 皆指都来自上帝

祈祷 - 向神求福与寿.



4. 中国的 "书经" 即 "尚书" 乃孔子 (551-479 B.C.) 所编纂的书. 内中记载舜 "肆类于上帝"

即向上帝献祭. 孔子也在 "中庸" 提到 "郊社之礼, 所以事上帝也".



5. 中国 "大明会典" 中记载了很多祈祷文. 其中例如: "于昔洪荒之初兮,混蒙,五行未运兮,

两曜未明,其中挺立兮,有无容声,神皇出御兮,始判浊清,立天立地人兮,群物生生".

意思跟创世纪一章相似. 语译:起初,在天地未创造之前,到处是混沌不明,没有自然界金木水火土等星的运作,

也没有太阳月亮出现,这时候,整个世界静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更看不到任何有形的东西。

然而,一旦神皇 (上帝) 出来统管,就有了黑暗和光明的分别。他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类,使万物世世代代不断地延续下去.



6. "我将我享, 维羊维牛, 维天其佑之,.......我其夙夜, 畏天之威". (诗经/小雅/大雅/周颂)

意即"我将牛羊献上, 祈求上天保佑, 我昼夜不懈, 敬畏上天威严".



7. 黄帝在炎帝之后, 我们中国人称为"炎黄子孙". 黄帝一生披荆斩棘, 开山通道, 没有安舒度日.

他曾东登泰山, 西登鸡头山, 南登熊山, 北登釜山. 每到一山, 黄帝便清除山顶, 建筑祭坛, 亲自敬拜上帝, 叫做封禅.



三. 中国人的起源



中国古经记载, 黄帝是少典的后代. 少典则是安登和女娲的后代. 安登和女娲是上帝造的.



安登 - Adam 亚当

女娲 - Eva

少典 - Shem - 闪- 那亚的大儿子



根据尚书及史记的记载, 尧帝有通神的智慧, 天一般的仁爱, 凡事敬畏上帝. 当要寻找继位的人时,

他以自己的儿子 "表面恭敬乖顺, 心里欺骗上帝" 而起用舜, 并到列祖面前, 托舜代行天子之职,

以观察上帝的旨意. 自己则告老还乡, 等待上天悦纳舜. 舜敬畏上帝, 受命后, 常祭拜上天.

后亦禅让位给禹. (尚书/舜典; 史记/五帝本纪/夏本纪) 尧帝在位七十年时, 得舜;

二十年后, 将舜推荐给上天, 又过了八年, 尧帝终. 即尧享年过110岁,

和圣经记载亚伯拉罕时的人的年纪接近. (创世纪 25:7; 35:28; 47:28; 50:26)

亚伯拉罕 - 175 岁, 以撒 - 180 岁, 雅各 - 147 岁, 约瑟 - 110 岁.



四. 中国的文字

禁, 婪, 单, 牺牲, 义, 丧 (古字为 )



五. 罪和祭祀



(诗经/大雅/生民) "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至今". 意即 "自从后稷开始祭祀上帝, 百姓可以卸去罪咎重担, 直到今天"



(尚书/大禹谟) "惟德动天 ...... 至诚感神". 约翰福音 4:23-24


六. 中国人对祈祷的认识


(易经/上经) "顺天休命" "自天佑之, 吉无不利".

(礼记/盛德) "夫民思其德,心称其人,朝夕祝之,升闻于皇天,上帝歆焉,故永其世而丰其年。

夫民恶之,必朝夕祝之,升闻于皇天,上帝不歆焉,故水旱并兴,灾害生焉".

(诗经/大雅/周颂) "天生丞民, 有物有则".

孔子 (诗经) "上帝临女(汝), 无贰尔心". 意即 "不用怀疑, 忧虑, 因为上帝与你同在."

七. 老子论道, 文景之治

道又称 "夷希微", 道既真且切, 古今如一, 看来无为, 实无所不为, 无所不至.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 "夷希微" 即 "耶和华" 的译音, 即上帝. 根据老子学说: 道是造化养育者,

超越者, 生命者, 公义者, 拯救者, 化身圣人是道的化身, 他与道同位, 乃天人仲介, 拯救世人, 谦卑虚己, 极其独特.

文帝景帝敬畏上帝, 常执掌牺牲侍奉上帝. 文在位 23 年, 节俭爱民, 死后不厚葬, 宫中自夫人以下宫女, 都放回家. 奉黄老之说, 民纯国富.

Reference:

李美基, 鲍博瑞, 唐妙娟着 "上帝给中国人的应许". 道声出版社 1998年 李美基 Ethel R. Nelson M.D.

远志明 "神州忏悔录"上帝与五千年中国 2000 年

谢谢。长知识了。:)
 


哈哈。:):)那是我的本相,自然要多写几个字以资纪念。:blowzy:





爱,这个字,在国文,恐怕得说一说了,否则 大哥您这个 和平演义 不好辨哟。:p :p :p :p

1>。【宋史岳飞传】里有一句话,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2>。
[孟子]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齐宣]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孟子]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出自 【孟子•梁惠王】。

3>。"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就是人们常常读到的古文观止里的【子产论政宽猛】。

4>。还有,爱这个字,在【诗经•邶风•静女】却又是另一个意思了。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书包再抖,洋相就更大,小朋友的目的只是,爱,这个字,在国文里,大哥您得界定

界定哟。难不成 大哥您这 和平演义的爱的核心价值是来自

1>。 飞哥哥 所谓的爱,是来自贪吗?!

2>。 是 老孟 拍人 宣王 马屁的爱,其来自吝惜吗?

3>。 是 孔二 举死人的牌子,说的是仁慈的意思吗?

4>。 不至于是诗经的静女,跟情哥哥幽会好啦,又躲到城墙角,与小哥玩躲猫猫吧?!


从国文来讲,爱,一定是出于某种目的的,或贪、或吝、或仁、或慈、或情,而 您的是?! :p :p :p :p :D :D :D :D :D :D :D







 




爱,这个字,在国文,恐怕得说一说了,否则 大哥您这个 和平演义 不好辨哟。:p :p :p :p

1>。【宋史岳飞传】里有一句话,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2>。
[孟子]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齐宣]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孟子]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出自 【孟子•梁惠王】。

3>。"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就是人们常常读到的古文观止里的【子产论政宽猛】。

4>。还有,爱这个字,在【诗经•邶风•静女】却又是另一个意思了。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书包再抖,洋相就更大,小朋友的目的只是,爱,这个字,在国文里,大哥您得界定

界定哟。难不成 大哥您这 和平演义的爱的核心价值是来自

1>。 飞哥哥 所谓的爱,是来自贪吗?!

2>。 是 老孟 拍人 宣王 马屁的爱,其来自吝惜吗?

3>。 是 孔二 举死人的牌子,说的是仁慈的意思吗?

4>。 不至于是诗经的静女,跟情哥哥幽会好啦,又躲到城墙角,与小哥玩躲猫猫吧?!


从国文来讲,爱,一定是出于某种目的的,或贪、或吝、或仁、或慈、或情,而 您的是?! :p :p :p :p :D :D :D :D :D :D :D



和您分享一篇张伯笠牧师的短文, 讲解的是不一样的爱::)

爱与被爱

张伯笠牧师



爱有两种, 一种是爱,另一种是被爱。

当我在讲道时问弟兄姐妹渴望去爱还是渴望被爱时,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

总有人认为被爱是幸福的,我并不这么认为。假如某个人很爱你,而你并不爱她,这就产生了被爱,可想而知,你会感觉到幸福吗?你不仅反感还有危险。当一个人是孩子时,只懂得让别人爱自己,但当有一天长大了,自已做了父母,就开始懂得爱孩子了,所以说,被爱的倾象是不成熟的,而懂得去付出爱才是我们该去实践的。“施比受更为有福!”

基督教是独特的,因为它的教导和对爱的强调,使它与世界上其它的宗教不一样。基督教有一条最大的诫命,那就是 “你要尽 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第二条大诫命,就是“要爱人如己。”(可 12:30-31) 耶稣再给我们一条新的诫令,乃是叫我们要“彼此相爱”(约 13: 34-35)。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自恋式爱自己的人,实在是跟基督教的理想相差太远了。

希腊人将爱分为三个层次,即:philos,eros ,和 agape。
Philos 的爱是指个 人的喜欢、个人的关系,或自然情绪上的喜好;
eros的爱是指肉体的爱欲、性关系或情爱。
agape 是无条件和不改变的爱。是指神的爱,神的爱是完全的。

中国基督徒学者将新约圣经里的“agape” 翻译成“爱加倍”,那真是一绝,不仅协音,而且意义更帖切。

“Agape”这个单词第一次出现在圣经时,是在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在福音书中,这个既大胆又有争议性和极具革命性的宣告。

约翰福音里讲的“agape”的爱,是个动词,这个动词在马可福音出现5次,在马太福音出现8次,在路加福音出现13 次,但在约翰福音却出现了 37 次之多。


“Agape ”( 爱加倍) 的爱不是一种感觉,或是一种情绪,它乃是一种行动。这个字是一个主动的动词,在「新约圣经」的书卷中所有出现过的140次的“Agape”都是主动语态的 ,就是去“爱”别人,而不是求“被爱”或被别人爱,圣经里没有被动的爱的例子。

就是在旧约圣经中希伯来语的爱也是主动的,爱这动词在旧约里出现了209 次,其中包括描写男和女、父母和小孩之间的爱,或爱朋友 (撒上 18:1)、爱邻舍( 利 19:18) 和寄居的 ( 申 10:18),和爱奴隶和主人 (出 21:5)。

神不是看人有什么优点, 值不值得祂来爱。神的爱也不是根据人的才能、地位、容貌,神Agape的爱的特质是,好意和同情,宽恕和主动,Agape的爱描述神坚定,和持续不断的切望接纳罪人,圣经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壹 4:19)。

神为世人的缘故,乐意牺牲祂的独生子,给我们这些迷失和不配的罪人。这就是主动的爱,尽管很多人不认识他,不把他当神敬拜和尊崇,但耶稣却毫不犹豫地为他 们流了血,忍受了十字架上的苦难担当了我们所有的罪孽。神的爱不会局限于某一个种族、某一个国家、某一个群体、或某一种背景或教养。神的爱不仅是及于犹太 人,神的爱也及于外邦人、受割礼的人、未受割礼的人、蒙拣选的百姓、或处在社会边缘的人。

保罗在《罗马书》第13章8节到10节的三节经文中他讲了这一段话: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 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罗13:8-10)

使徒保罗在这里讲了两种爱,一种是被动的,一种是主动的,“凡事都不可以亏欠人”是被动的,而“常以为亏欠”,则是主动的,当你觉得你亏欠父母,亏欠了配偶,亏欠了弟兄姐妹,那你就开始懂得爱了。当我们主动关心爱护别人的时候,我们就从中得到了益处,这是智慧的原则。

就象法兰西斯的祈祷那样:
主啊,使我作你和平使者,
在仇恨之处,播下爱心;
在伤痕之处,播下宽恕;
在怀疑之处,播下信心!

主啊,使我作你和平使者,
在绝望之处,播下盼望;
在黑暗之处,播下光明;
在忧伤之处,播下喜乐!

哦!主啊,使我少为自己求――
少求被安慰,但求安慰人;
少求被了解,但求了解人;
少求爱,但求全心付出爱!

因为,
在舍去时,我们便有所得;
在饶恕时,我们便蒙赦免;
在迎接死亡时,我们便进入永生!

朋友们,让我们效法耶稣,去爱我们的同胞,爱那些欠债的、愁苦的,跛腿的,瞎眼的,被世人厌弃的,因为主乐意我们如此行。
http://www.hccc.net/papers/love-and-be-loved.html
 



欢迎大家骚扰


相信郭德刚的段子是有生活原形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NR=1&v=yrUTHp6GcyA&feature=endscreen




凭佛的能力,不会造出如此低劣的世界。



佛祖诞生于公元前600年,耶稣诞生于公元前后。



佛祖早于耶稣600年来到这个世界,劝导大家出离,也就是太空移民去佛的世界。


为什么要大家太空移民?佛讲的原因是: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





而佛创立的世界数不胜数。“西方极乐世界”,只是其中的一个。

在佛的世界中是没有这些苦的。


具体请参见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v=7Qrbkih9OZg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5/forum5/forum5/forum5/forum5/forum22...ad1130561.html
 


夏朝夏禹治水 2205 B.C., 舜約在 2255 B.C.

李美基, 鮑博瑞, 唐妙娟著 "上帝給中國人的應許". 道聲出版社 1998年 李美基 Ethel R. Nelson M.D.

遠志明 "神州懺悔錄"上帝與五千年中國 2000 年


:D :D :D :D

老何! 何哥 。。。何哥在吗?!有空吗?! 给 Joanna 上上数学课,喝! :p :p :p :p

夏朝夏禹治水是2205 B.C.,阿三佛祖 诞生于公元前600年,2205 - 600 等于?

"几"千年啥整出来呢?!

还有,Joanna 您引的文章,屡屡以 尚书 为证,可 尚书 成书真实的时间,本身就是个

训诂的问题。尤其是把 尚书 的文字作为了时间参考,是很容易被质疑,乃至扬弃的。

例如,尚书 大禹谟,文字用语就不是春秋末期(公元前551) 孔二叔 的,是定了案的假货!

小朋友还是坚持基督徒对基督徒的文字要求不能低于对非基督徒。您觉得呢?!





 


和您分享一篇张伯笠牧师的短文, 讲解的是不一样的爱::)



:D :D :D :D

懒皮! 懒皮呀! 。。。您开始懒皮啦! :p :p :p :p

可以引文章,但必需要有自己的表述,否则就成转帖机器人。

除非 您把 张老哥 也请到这帖子里来,否则不读、读了也不回、回了也是小朋友的屁话。:p :p :p :p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color]

:D :D :D :D

懒皮! 懒皮呀! 。。。您开始懒皮啦! :p :p :p :p

可以引文章,但必需要有自己的表述,否则就成转帖机器人。

除非 您把 张老哥 也请到这帖子里来,否则不读、读了也不回、回了也是小朋友的屁话。:p :p :p :p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呵呵,不敢不敢。老兄动辄长篇大论旁征博引,就是那打字的速度俺也跟不上啊?:blowzy:

张牧师是我尊重的牧师。他的神学修养是我无法企及的,而且他这篇对圣经中“爱”的讲解也比我所能表述的透彻明白的多,所以就冒昧引用了。虽说有偷懒的心思,却绝没有不敬的念头。谢罪谢罪。:)
 
有信仰是好事,可以让人有希望。可是信仰的对象是伪善的甚至于邪恶的就不是好事了。那怎么去分辨一个宗教的本质呢?那就要从他们的经典去看,一个好的宗教她不会强迫人去信她,你不信她是不会有不好的后果的。反之一个不好的宗教它是强迫性的,不信它,它就说你没好下场。好的宗教都是教你向善的,是真善不是伪善,好宗教的神都是以身作则的,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嘴上说不可杀戮,然后又灭人全族的。一个邪恶的宗教,它的经典往往充满着暗示,因为它知道一个会分辨是非的人是不会相信它的邪说的,所以它要依靠外力来让人信它,但是它还是只能骗骗那些意志薄弱的人,所以它终究是成不了事的,不管是武力强迫还是心理暗示。
 
有信仰是好事,可以让人有希望。可是信仰的对象是伪善的甚至于邪恶的就不是好事了。那怎么去分辨一个宗教的本质呢?那就要从他们的经典去看,一个好的宗教她不会强迫人去信她,你不信她是不会有不好的后果的。反之一个不好的宗教它是强迫性的,不信它,它就说你没好下场。好的宗教都是教你向善的,是真善不是伪善,好宗教的神都是以身作则的,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嘴上说不可杀戮,然后又灭人全族的。一个邪恶的宗教,它的经典往往充满着暗示,因为它知道一个会分辨是非的人是不会相信它的邪说的,所以它要依靠外力来让人信它,但是它还是只能骗骗那些意志薄弱的人,所以它终究是成不了事的,不管是武力强迫还是心理暗示。

请明说那些是好的宗教,那些是邪恶的宗教
 
和平是先天的,冲突是后天的,压抑先天而善用后天是人世浸染的结果。

佛陀、老子、耶稣等先圣都教导人用先天而离后天,和平可以至矣。

每每话语出口,甚至起心动念,且关照是否合乎先圣之言,方不违背诸教宗旨。

诸天神大帝神圣何须我等为之辩护?各自安歇祈福吧。
 
和平是先天的,冲突是后天的,压抑先天而善用后天是人世浸染的结果。

佛陀、老子、耶稣等先圣都教导人用先天而离后天,和平可以至矣。

每每话语出口,甚至起心动念,且关照是否合乎先圣之言,方不违背诸教宗旨。

诸天神大帝神圣何须我等为之辩护?各自安歇祈福吧。

好的。:cool:
 


和平是先天的,冲突是后天的,压抑先天而善用后天是人世浸染的结果。

佛陀、老子、耶稣等先圣都教导人用先天而离后天,和平可以至矣。

每每话语出口,甚至起心动念,且关照是否合乎先圣之言,方不违背诸教宗旨。

诸天神大帝神圣何须我等为之辩护?各自安歇祈福吧。




您老大 这个说法是中国画坛的抽象派了,是把佛陀、老子、耶稣放在一个教导处世哲学的框框下

所描绘出来的一种感觉。。。它本身是没有宗教成分的,属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

这种表面出世,实情是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思维,恐怕很难求得当世的和平。原因有二,

一,西方基督文化上,已经与 您的想法对立。因为,基督徒要去传福音的呀。他/她是奉 主 的命今来 您家扫雪 + 打扫尘土。

二,就算基督徒没到 您家门,可 您今天一定要出门买猪肉了才能吃得上红烧肉。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是不可能的。是当代经济结构决定了它不可能。


除非能够像印度某些苦行僧,一天讨一次饭,夜来睡马路,急啦尿大街,也许有点希望可以完全的出世。

但是,就是这种出世,也不可能是大部分人干的。不然,谁种米? 谁煮饭? 谁洗碗? 谁都不爱爱,世界人

类不出百年,得没啦! :p :p :p :p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答f.I朋友

心平去劳动,

出门买东西,

宗教随它去,

人类自繁衍。
 
后退
顶部